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不同砧穗组合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相关指标及幼树早花、早果特性。以4a生的7个不同砧穗组合富士苹果幼树为材料,调查统计树体特性和开花结果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7个组合的富士苹果幼树矮化效果从高到低为烟富6号/M26烟富6号/T337/新疆野苹果烟富6号/SH16烟富6号/T337烟富3号/T337烟富6号/青砧1号烟富6号/新疆野苹果。2当年生枝条生长量大小依次为烟富6号/新疆野苹果烟富3号/T337烟富6号/T337烟富6号/SH16烟富6号/青砧1号烟富6号/T337/新疆野苹果烟富6号/M26。烟富3号/T337长枝富士与青砧1号、T337矮化砧的主枝数量和当年生枝量分别居前3位;M26矮化砧均最小。3M26矮化砧短枝成花率和花序总数均较大,但其着果率最低;T337矮化中间砧花序数量大,产量高;烟富3号/T337长枝富士着果率最高;T337矮化砧着果率和产量较高。4烟富3号/T337长枝富士,既早花早果,又易成形;烟富6号/T337短枝富士,早花早果性好,早期丰产性强;T337矮化中间砧,幼树早花早果,但幼树难成形。M26矮化砧易成花,但难成形。烟富6号/新疆野苹果树体高大,幼树难以成花。因此,在渭北地区的青砧1号、M26、T337、SH16这4个短枝富士矮化自根砧苹果幼树中,选择烟富6号/T337短枝富士较好;矮化砧和乔化砧比较中,选择矮化砧相对较好;烟富3号/T337长枝富士和烟富6号/T337短枝富士,在苹果幼树树体成形、早花早果性方面都占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富士苹果品种 ‘长富2号’和‘礼富1号’为试材,以12种自根砧和中间砧为试验砧木,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各砧穗组合苹果苗木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参考苹果苗木国家标准进行苗木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当砧木为自根砧时,所有砧穗组合在苗木高度和苗木粗度方面一级苗率均高于70%,MM111、Emla、M26和MM101的砧穗组合苗木高度明显低于其他砧穗组合,具有更好的致矮性,八棱海棠、M7、MM101、M26、Emla的砧穗组合苗木粗度明显大于其他砧穗组合;当砧木为中间砧时,所有砧穗组合在苗木高度方面一级苗率均为100%,但在苗木粗度方面,仅有Pajam2、Nakb和八棱海棠砧穗组合的一级苗率高于70%,其中Nakb和八棱海棠的苗木粗度显著大于其他砧穗组合;同一砧木,同一类型的‘长富2号’苹果苗木在苗木高度和粗度方面优于‘礼富1号’苹果苗木,在砧穗粗度比中,自根砧M9-T337和 MM106的‘长富2号’苹果苗木优于‘礼富1号’苹果苗木,而中间砧则表现相反。八棱海棠作为砧木,无论是自根砧还是中间砧,品种是‘长富2号’还是‘礼富1号’,砧穗粗度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滨海盐碱地区筛选适宜的苹果砧穗组合,分别将苹果品种金矮生和嘎啦嫁接到M9T337自根砧与M9T337中间砧(基砧为八棱海棠)上,比较了不同砧穗组合在滨海盐碱地区树体生长、光合性能、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金矮生和嘎啦M9T337自根砧的树体冠幅和单位面积枝量小于M9T337中间砧,中短枝比例高于中间砧;叶片SPAD值和除蒸腾速率之外的其他光合参数均高于M9T337中间砧;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产量均高于M9T337中间砧。综合分析认为,矮化自根砧苹果在滨海盐碱地区的栽培性状优于矮化中间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烟富1/M9T337/八棱海棠、烟富3/M9T337/八棱海棠、首富3/M9T337/八棱海棠、首富1/M9T337、烟富10/M9T337等5种不同砧穗组合为试材,研究滨海盐碱地栽培对苹果树体生长、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砧穗组合中嫁接自根砧品种的总枝量均小于嫁接中间砧品种,各砧穗组合树体的枝类组成中短、中枝比例高于长枝、徒长枝比例,并且嫁接自根砧品种的短、中枝比例高于中间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在M9T337中间砧组合中表现为烟富1显著高于烟富3和首富3,在M9T337自根砧组合中烟富10显著高于首富1。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公顷产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M9T337中间砧组合中烟富1的最高,其次是烟富3,在M9T337自根砧组合中烟富10高于首富1。综上,M9T337中间砧组合中烟富1/M9T337/八棱海棠在滨海盐碱地的综合表现最优,其次是烟富3/M9T337/八棱海棠,M9T337自根砧组合中烟富10/M9T337在滨海盐碱地的综合表现优于首富1/M9T337。  相似文献   

5.
M系苹果矮化砧木与砧穗组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江苏省丰县的M系苹果矮化中间砧(基砧为八棱海棠)M26、MM106、M9,以及矮化自根砧MM106、M7富士苹果园进行了调查,从树体的生长发育、枝类的组成、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除M9中间砧外,其余矮砧嫁接的富士苹果树均是比较适宜的优良砧穗组合.此外,还指出了江苏丰县苹果矮砧密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5个不同矮化中间砧对‘沂水红’富士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推广中国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矮化砧木提供依据。【方法】以5年生的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沂水红’富士/M26、SH6、青砧2号、辽砧2号、M9T337/平邑甜茶)为试材,连续3年对不同砧穗组合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生长期叶片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从嫁接复合体主干生长一致性看,辽砧2号与基砧和接穗的亲合性最好;在新梢生长动态上,不同砧穗组合虽相似,但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在枝类组成上,M9T337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5.2%),长枝比例最小(11.1%);在单株平均产量上,M26较高;各组合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大。生长期,辽砧2号、青砧2号和SH6上的叶片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辽砧2号叶片铁含量在整个生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生长后期,M9T337钙含量略高。【结论】SH6、青砧2号和辽砧2号作为中间砧嫁接‘沂水红’富士具有亲合性好,树体小,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中间砧M26.J系.SH.GM256.M9T337自根砧每年2、5、8月对外定向嫁接品种!——国庆节前特惠价对外预定苗木!矮化苹果苗适合新式管理模式建园:高密度、大面积、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省力化、结果早、产量高、持续稳产丰产。A.矮化自根砧苹果苗:(组培.压条.嫁接苗)欧美苹果种植主要应用先进生产技术B.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基砧:河北海棠、甜茶、脱毒圆叶海棠。矮化中间砧:M26、S H系、晋Y系、GM256、日本J系、M9T337  相似文献   

8.
对7个矮化砧木品种进行研究,观察不同砧木对苹果幼苗成活、萌芽、抽条和生长情况,以揭示矮化砧木对苹果越冬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化中间砧对苹果幼苗的越冬有显著影响。7个矮化砧木作中间砧后,接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H、M9、M26、GM256、B9、T337、LS,萌芽率依次为LS、M26、SH、B9、GM256、M9、T337,抽条率依次为M9、T337、M26、LS、SH、GM256;不同种类中间砧,接穗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26、SH、GM256、T337、B9、M9、LS。当基砧为山定子时,矮化砧木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接穗为M26时,植株抗寒越冬性最强,T337的越冬性最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连续4年调查研究再植条件下4种矮化自根砧(G935、G41、G11和M9-T337)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评价并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再植使用的苹果矮化自根砧木,为我国老龄低效苹果园再植更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6年春,刨除6年生苹果树(宫藤富士/SH6/圆叶海棠),未进行土壤改良,在原行内重茬直接栽植4种矮化自根砧(G935、G11、G41和M9-T337),品种为宫藤富士苹果苗(2年根1年干),株行距为1 m×3.8 m,细纺锤整形修剪,再植后(2016年)连续4年调查4种矮化自根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树体高度明显高于G11和M9-T337;主枝数量由高到低为:G935>G41>G11>M9-T337;G41和M9-T337大脚现象明显高于G935和G11;G935和G41单株间树体高度、干径和主枝数量差异明显小于G11和M9-T337,园相整齐。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树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鲜重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干重显著高于M9-T337。再植4年内,G935和G41矮化自根砧富士生长正常,枝类组成符合正茬矮砧苹果的变化规律;第2年开始,G11和M9-T337树体长枝比例低于30%;第3年和第4年G11和M9-T337树体短枝比例高于80%,长枝比例低于10%,树势衰弱明显。再植第3年,G11幼树成花株率最高,G935和G41次之,M9-T337无成花。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M9-T337,G935平均单果重量和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自根砧,各自根砧树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再植条件下,以G935和G41为砧木的幼树树体生长显著优于G11和M9-T337,枝类组成合理,树势中庸但不衰弱,单株间差异小,园相整齐,适宜北京地区重茬栽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4种矮化砧木对再植苹果幼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连续4年调查研究再植条件下4种矮化自根砧(G935、G41、G11和M9-T337)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评价并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再植使用的苹果矮化自根砧木,为我国老龄低效苹果园再植更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6年春,刨除6年生苹果树(宫藤富士/SH6/圆叶海棠),未进行土壤改良,在原行内重茬直接栽植4种矮化自根砧(G935、G11、G41和M9-T337),品种为宫藤富士苹果苗(2年根1年干),株行距为1 m×3.8 m,细纺锤整形修剪,再植后(2016年)连续4年调查4种矮化自根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树体高度明显高于G11和M9-T337;主枝数量由高到低为:G935G41G11M9-T337;G41和M9-T337大脚现象明显高于G935和G11;G935和G41单株间树体高度、干径和主枝数量差异明显小于G11和M9-T337,园相整齐。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树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鲜重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干重显著高于M9-T337。再植4年内,G935和G41矮化自根砧富士生长正常,枝类组成符合正茬矮砧苹果的变化规律;第2年开始,G11和M9-T337树体长枝比例低于30%;第3年和第4年G11和M9-T337树体短枝比例高于80%,长枝比例低于10%,树势衰弱明显。再植第3年,G11幼树成花株率最高,G935和G41次之,M9-T337无成花。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M9-T337,G935平均单果重量和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自根砧,各自根砧树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再植条件下,以G935和G41为砧木的幼树树体生长显著优于G11和M9-T337,枝类组成合理,树势中庸但不衰弱,单株间差异小,园相整齐,适宜北京地区重茬栽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碳氮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玉米的碳氮代谢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碳氮代谢的特征及碳氮代谢之间的关系,并对该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遮光处理对青花菜体内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青花菜中熟品种"绿秀"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青花菜体内碳、氮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使青花菜植株的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明显下降,进行遮光处理的植株其体内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但淀粉含量明显上升。遮光处理同样引起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使全氮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随遮光处理逐渐下降,全糖/全氮值的变化趋势则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相反。  相似文献   

13.
外源蔗糖对青花菜体内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花菜中早熟品种“绿秀”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蔗糖(0%,2%,4%,6%)对青花菜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蔗糖显著提高了青花菜叶片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等含碳化合物的含量,引起了它们在叶片中迅速积累。处理3d后,叶片中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施加4%浓度蔗糖提高的幅度最大;而淀粉含量在处理6~7d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叶面喷施蔗糖降低了叶片全氮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处理6~7d时,叶片中全氮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碳、氮代谢间存在互为消长的关系,植株叶片C/N比在处理3d后,极显著高于对照,6d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行生物学教材与教学中误用、混淆代谢速率、强度的问题,提出并倡导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测度代谢反应的速率,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单位生物量的反应速率测度代谢反应的比速率,即代谢强度,如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秸秆配合颗粒饲料peNDF水平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健康的5月龄的小尾寒羊公羔42只,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2.5 mm组、6 mm组、12 mm组、16 mm组、20 mm组和25 mm组,每组7只。试验期70 d。【结果】血清总蛋白含量2.5 mm组显著低于6 mm组、12 mm组和25 mm组。血清白蛋白含量2.5 mm组也显著低于20 mm组和25 mm组。血清尿素氮含量2.5 mm组分别比6 mm组、12 mm组、16 mm组、20 mm组和25 mm组高19.09%(P<0.01)、26.60%(P<0.01)、22.54%(P<0.01)、16.28%(P<0.05)和18.94%(P<0.01)。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随着秸秆颗粒饲料中peNDF水平的增加而逐步升高,25 mm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分别比2.5 mm组和6 mm组高15.67%和13.75%,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液胆固醇的含量25 mm组分别比6 mm组和12 mm组高16.94%(P<0.05)和21.31%(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20 mm组分别比2.5 mm组、6 mm组、12 mm组、16 mm组和25 mm组高37.64%(P<0.01)、32.99%(P<0.01)、25.67%(P<0.05)、30.33%(P<0.01)和28.30%(P<0.01)。【结论】秸秆配合颗粒中peNDF1.18为6.24%~7.69%,peNDF8.00为47.88%~52.61%时,不利于绵羊机体的能量代谢和蛋白合成代谢。peNDF1.18为64.09%~73.32%,peNDF8.00为27.03%~47.05%时,有利于绵羊体脂沉积。  相似文献   

16.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is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animal performance in South China. With global warming, heat stress wil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ffects of heat stre...  相似文献   

17.
烟草碳氮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烟草的碳氮代谢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碳氮代谢的特征以及碳氮代谢之间的关系,并对该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赵永红  李宪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959-8962
以设施内超红株油桃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早期糖分积累以还原糖即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果实发育后期,还原糖含量下降,蔗糖含量迅速升高,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呈上升趋势;有机酸与苹果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柠檬酸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果实发育后期苹果酸酶(ME)活性逐渐升高,苹果酸舍量呈下降趋势;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相似。说明SS和SPS与蔗糖积累有关,MDH与苹果酸合成有关,ME与苹果酸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9.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哺乳期能量代谢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繁殖母羊不同生理时期的营养对其生产水平有极大的影响,配种期营养决定了受胎率,妊娠期营养决定了羔羊出生重、成活率和成长潜能,哺乳期营养决定了羔羊的生长率,而断奶后的营养补偿了妊娠期和哺乳前期所消耗的营养储备并为下一繁殖周期做准备。而能量代谢研究则是家畜营养研究的基础,肉羊上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幼畜和生长期,对哺乳期的研究甚少,严重制约了中国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用日粮饲喂量梯度方法,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空怀期和哺乳期能量的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特点。【方法】饲养试验需要控制非试验因素一致或凸显出单一因素,是营养需要量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结合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试验可系统研究母羊不同生理期的能量代谢平衡。选取15只健康的杜寒杂交母羊做同期发情处理,分娩后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分为3个处理组(自由采食,80%自由采食和60%自由采食),每个处理5只母羊;另安排同品种同龄未配种母羊为空怀母羊组。在哺乳期20、50和80 d分别进行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试验。【结果】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碳(Carbon, C)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乳碳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粪碳和尿碳占食入碳的比例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显著降低(P<0.05),且在哺乳期显著高于空怀期(P<0.05)。消化能代谢率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显著上升(P<0.05),在空怀期和哺乳20、50、80 d时分别为78.55%-82.93%、79.53%-85.89%、79.40%-83.49%、80.99%-85.33%;呼吸熵随饲养水平的下降显著下降(P<0.01),而不同时期间基本一致,变化范围在0.83-0.96之间。甲烷产生量及其与DMI(kg)、代谢体重(W0.75)的比值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显著降低(P<0.05)。 【结论】饲养水平显著影响饲粮C和能量表观消化率(P<0.05)。母羊O2消耗量、CO2和CH4生成量及呼吸熵(RQ)与采食量显著相关(P<0.05)。哺乳显著的提高了母羊对C和能量的消化利用(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根区不同温度处理对3种黄瓜幼苗碳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冬季黄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自根苗(以下简称"自根")、黑籽南瓜嫁接苗(以下简称"黑籽")、白籽南瓜嫁接苗(以下简称"白籽")为试材,通过自行研制的根区温度控制装置,将黄瓜幼苗生长期的根区温度分别控制在适温(18~20℃,对照)、亚适温(13~15℃)、低温(8~10℃)条件下,研究根区不同温度对黄瓜幼苗碳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亚适温和低温处理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的Rubisco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其中低温处理下以上3种酶的活性最低。(2)随着根区温度的降低,黄瓜叶片中淀粉、蔗糖、果糖含量逐渐降低。(3)亚适温和低温处理抑制了黄瓜叶片和根系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低温处理下以上3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4)亚适温和低温处理降低了黄瓜叶片和根系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5)亚适温和低温处理下,"黑籽"的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物质含量高于"白籽"和"自根",低温处理下"黑籽"的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自根"的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最低。【结论】亚适温和低温处理均抑制了黄瓜幼苗碳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及物质含量,增加了根系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此外,低温胁迫对"黑籽"的影响最小,其抗逆性最强,"白籽"次之,"自根"的抗逆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