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鳖甲又叫团魚盖、甲龟壳,为鳖科动物鳖的干燥背甲。具有滋阴退热、软坚散结的功能,主治阴虚潮热、盗汗、热病后期抽搐、腹部肿块、肝脾肿大、经闭等症。  相似文献   

2.
1选购 1.1分清雌雄雌鳖尾短,不能伸出裙边外;雄鳖则相反.雌鳖背甲为较圆的椭圆形,中部较平,雄鳖背甲为长椭圆形,中部隆起.雌鳖体形厚,腹部为十字形,后肢间距宽;雄鳖体形薄,腹部为曲字形,后肢间距狭窄. 1.2选购优质鳖优者为板平而肥厚,体壮性猛,体上无"斑点"、"黑眼"等病伤.不法贩子的钓鳖、毒鳖、充水鳖、待死鳖不能收购.体色应呈黄褐、深绿,色泽鲜明,油润.把鳖翻置地上,若鳖迅速伸头,翻身连滚带爬,或用手捏住两个后腿窝,鳖伸颈转动灵活,欲张嘴咬人,均为优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华鳖胚胎的发育及稚鳖雌雄分化的性状特征,通过监测胚胎重随着孵化时间、质量和稚鳖外形形态的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胚胎性状与质量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稚鳖的背甲长、宽和头长等部位生长数据进行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背甲长、宽和头长与胚胎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外观观察稚鳖性别差异明显,根据外观性状参数进行验证分析,正确率达89.5%。  相似文献   

4.
养鳖技术     
<正> 鳖又称甲鱼、水鱼、团鱼、脚鱼等。属爬行纲,鳖科。是生活于淡水中珍贵的爬行经济动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鳖的全身均可以利用。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其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甲硫胺酸(蛋氨酸)、色氨酸、亮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品种清溪乌鳖的若干生物学性状与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清溪乌鳖独特的腹部灰黑色是区分其与普通中华鳖的一个重要外部特征;幼鳖体长和吻端宽与背甲长的比值较普通中华鳖小,成鳖体高、后侧裙边宽和尾长与背甲长的比值较普通中华鳖大。在人工配合饲料精养条件下,初孵清溪乌鳖稚鳖经450 d养殖,平均体重由初始约6.0 g增加到493.2 g,平均成活率达85%以上。雌雄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体重与背甲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经营利用价值鳖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是人们喜爱的上等佳肴。鳖的头、甲、卵、血、胆等均可入药,对心脏病、食欲不振、便秘、肺病、肝病、痔疮及贫血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在国内外市场上,鳖一直是畅销的特种水产品,历来供不应求。鳖的饲养管理建造鳖池要选择光照良好、温暖宁静且供排水方便的地方。鳖池的大小依饲养规模及场院大小而定。池深约1.5米,池底土质为保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鳖事业的发展,鳖的苗种资源紧缺和走俏,市场上4~5克/只的稚甲鱼苗售价高达5~8元。所以,开展甲鱼的人工繁殖,提高甲鱼孵化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种鳖的选择选择优良种鳖是提高鳖卵孵化率的重要条件。用作人工繁殖的种鳖要求个体大,肥壮健康,无伤残,成熟年龄适宜。 1.种鳖的年龄:要求雌鳖年龄在5龄以上,体重1公斤左右,鳖的后缘革状皮肤有皱纹且略坚硬。雄鳖要求3~4龄,体重0.5公斤以上为好。这种条件的种鳖年产卵为40枚左右,卵受精率一般达90%以上,卵粒  相似文献   

8.
在鳘的养殖,尤其是集约化养殖中,鳖患病和死亡较多,成为制约养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就鳖常见传 染病的病原、病状、危害及防治作一概述. 1 白点病 病状及危害由温和气单孢菌引起.病状是病鳖不下水,不怕人.背甲、腹甲、裙边、四肢表面有白色突起的 点状或线状病灶,白点直径1~2mm,病灶周围表皮腐烂性坏死,易脱落,肝、胰脏内积血.病程一般为7~15天,个 别达月余.主要危害当年稚鳖.流行季节是8~10月. 防治 (1)卡那霉素拌饲料投喂,用量120mg/kg体重,连喂3~4天,同时用高猛酸钾和生石灰给鳖池消毒,并隔天换新水,3天见效,17天痊愈.(2)肌注庆大霉素和外 敷红霉素软膏.  相似文献   

9.
1建池建池要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如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年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配套建设。塘底没砂性土的,要掺一部分砂性土,塘边和池边分别建晒台和饵饲台,供甲鱼晒背和摄食之用,四周要建好防逃墙,砖砌、石棉瓦竖插均可,高1m左右。2选苗目前甲鱼苗来源主要是2个方面,一是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量中华鳖黄沙鳖品系、鄱阳湖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的体质量、背甲长、腹甲长、体高等10项性状参数,得到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同时,采用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算出不同品系以表型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定量剖析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查明影响各品系中华鳖体质量的外部形态性,为中华鳖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理想测度指标。结果表明,杂交后代表现出杂种优势,除鄱阳湖鳖的两侧裙边与其他表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品系的各性状两两间相关性均达显著(P<0.05)。通径分析显示,黄沙鳖对体质量影响显著的性状分别为背甲长、腹甲长和两侧裙边,鄱阳湖鳖、杂交鳖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显著的性状均为腹甲长、体高和背甲宽。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所表现的结果一致,所选择的外部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指数(R2)分别为0.971、0.899、0.928,说明所选性状正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3品系回归方程分别为黄沙鳖:Y=51.457X1+84.748X3+87.937X7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1989,(7):20-22
<正> 甲鱼,俗称鳖,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功效的高档鱼类。我场于1985—1987年开展了甲鱼养殖工作,水面20亩,饲养甲鱼1.3万多只,孵出仔甲鱼0.6万多只。一、甲鱼的形态甲鱼属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目鳖科鳖属,我国分布有中华鳖、北鳖、山瑞鳖3个品种。洪洞县所产的鳖属于中华鳖。鳖体略呈卵圆形,有背腹二甲,扁平。背。中央线微凹,周缘有较柔软的肉质边,称为鳖裙。鼻孔位于吻端,吻长且尖,眼稍外突,口宽,上下腭有角质喙,坚  相似文献   

12.
1994年8月下旬,我所饲养的0.8亩成鳖池中的甲鱼,约有50%患上了疖疮病和穿孔病,病鳖的背甲、裙边、四肢基部出现芝麻至黄豆大小的疖疮,似粉刺,用手或镊子挤压有颗粒状或脓状内容物流出,留下一洞穴。有的患鳖疖疮周围炎症扩张、溃烂,露出四肢骨,脚爪脱落;病情严重者行动迟缓,爬上岸后不入水。  相似文献   

13.
1995年盛夏,福建省厦门市杏林区某鳖养殖场,体重10-20g的稚鳖暴发一种的传染性疾病,病鳖外观除腹甲充血外,其它正常,内脏肝水肿,心脏贫血,肾肿大,胃肠壁血管充血。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试验研究,确认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温气单胞菌和一株气单胞菌未一种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该病的防治宜采用环丙沙星,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相似文献   

14.
江辉 《湖南农业》2007,(6):20-20
一、生物学特性 中华鳖颈基部无大瘰疣,背甲前缘无一排明显的疣粒,背面有纵排列的疣粒,且无黑斑,腹面呈白色(透黄);扁薄,行动敏捷;卵小,重2.2克~7.0克,出壳稚鳖重3.0克~6.5克.我国天然资源丰富,除宁夏、青海、甘肃和西藏等地未发现野生鳖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5.
在露天水泥池养殖条件下,比较了黄河鳖、日本鳖、太湖花鳖、本地鳖、杂交鳖等5个群体稚鳖养殖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日本鳖和杂交鳖孵化率最高,达到96%以上,其次是本地鳖和太湖花鳖,黄河鳖最低;杂交鳖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养殖性能最佳;5群体越冬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6.
在露天水泥池养殖条件下,比较日本鳖、黄河鳖、本地花鳖等3个群体幼鳖养殖性能。结果表明,生长速度顺序为日本鳖♂>黄河鳖♂>黄河鳖♀>日本鳖♀>本地花鳖♂>本地花鳖♀,日本鳖、黄河鳖均与本地花鳖生长速度有极显著差异,3个群体幼鳖雌雄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日本鳖、黄河鳖群体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本地花鳖群体增加32.49%,31.23%;成活率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日本鳖>黄河鳖>本地花鳖;饲料系数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日本鳖♂<黄河鳖♂<黄河鳖♀<日本鳖♀<本地花鳖♂<本地花鳖♀。建议在目前推广的"温室+外塘"二段法模式中,外塘养殖首选雄性单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韩飞  窦寅 《农家致富》2009,(23):40-41
一、特征特性及市场前景 佛罗里达鳖。隶属龟鳖日,鳖科。鳖亚科.软鳖属。又名珍珠鳖.是软鳖属中个体最大的种.主产区在美国佛罗里达,多生活于湖、河等淡水水域.杂食性,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池塘养鳖高产技术,包括鳖池建造、鳖苗放养、饲料品种和饲喂方法、水质调节和日常管理、敌病害防治等方面,以为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鳖、鱼混养     
鳖、鱼混养是主养鳖、套养鱼的一种养鳖方式 ,试验证明 ,鳖、鱼混养比其它混养方式效益要高出 1倍甚至几倍。以下就其动物学习性、养殖方法等简述如下。1 混养的动物学原理鳖、鱼混养是指在同一池塘水体中进行鳖与鱼的混合养殖生产。从动物学上来看 ,鳖、鱼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  相似文献   

20.
牟水元 《新农村》2008,(6):24-24
1.饲料种类 (1)机制配合饲料优点是蛋白质较稳定,制作精细,易保存、运输,营养丰富能基本满足甲鱼的生长需要。缺点是添加物不明确,维生素性能不稳定,盐度较高,单独使用不能满足甲鱼特殊生长阶段的需要。如温室内的幼鳖生长期,因钙磷不足和维生素不稳定容易出现裙边上卷、腹甲下陷、背甲弯曲和互相撕咬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