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洗衣粉单用.用400倍液喷在叶背、嫩技,1~2天后蚜虫、粉虱红蜘蛛、刺蛾等死亡率达100%.对介壳虫使用500倍液喷雾,3天1次.连喷3次,杀虫效果达94%~99%.在柑桔红蜡蚧和吹绵蚧若虫期使用洗衣粉100~150倍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一、洗衣粉单独使用使用400倍液喷施于叶背、嫩枝,蚜虫、粉虱、红蜘蛛、尺蠖、刺蛾死亡率可达100%;对介壳虫使用500倍液喷雾, 3天1次,连喷3次,杀虫效果94%- 99%;在柑桔红蜡蚧和吹绵蚧若虫期使用洗衣粉100-150倍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1病害1.1炭疽病1.1.1为害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也常侵染叶片。1.1.2防治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去除病果、病枝。如有发病,用25%的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4次。1.2圆斑病1.2.1为害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蒂,叶片受害初期产生浅褐色圆斑点,后病斑逐渐变为深褐色,严重时,在约7天内即可变为红色并脱落。果蒂上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水地区"首红"苹果随机区组试验、性状差异显著分析证明:苹果整形素"宝丰灵"整形效果与施药时期、施药浓度、施药方式、目标果实大小、果实生长位置等因子有相关性。在花冠刚分离期使用自制的"针管喷雾器",正对雌蕊柱头喷两次"保丰灵",浓度为中型果时500倍液、大型果(500+50)倍液、小型果(500-50)倍液,选择下垂着生的花(果)用药效果最好。本技术推广应用可以使果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病害的防治(一)番茄晚疫病农业防治主要应采用遮雨栽培,并控制好温湿度,降低叶片结露时间。若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集中用药。每667m2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或5%百菌清粉尘剂1kg喷粉。还可用72%杜邦克露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7d喷施1次,连喷3~4次。  相似文献   

6.
一、防治蔬菜病害 在预防番茄疫病时,用0.1%的糖水喷洒茎叶,可减少番茄疫病的发生.用1千克糖加0.5千克尿素对水100千克,在晴天中午均匀喷雾,每隔6天喷1次,连喷3~5次,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1000倍的白糖溶液加400倍的病毒A加30毫克/千克赤霉素加600倍硼砂溶液,混匀后喷雾,每7天喷1次,连喷3次,可防治黄瓜病毒病.  相似文献   

7.
1、小苏打制剂2、高锰酸钾制剂用0.2%的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可防治黄瓜和大白菜的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及豇豆的灰霉病。用0.2%的高锰酸钾稀释液可防治瓜类的白粉病,一般5~6天喷1次,连喷2~3次,其效果不比粉锈宁差。在茄子移栽活棵后,用800倍高锰酸钾液喷洒,可防治茄果猝倒病。  相似文献   

8.
林州市核桃举肢蛾的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核桃举肢蛾在林州市的发生规律,筛选防治核桃举肢蛾的最佳药物及浓度,进行了核桃举肢蛾生活史的系统观察及树冠喷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核桃举肢蛾在林州市1 a发生2代,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在4月中下旬,幼虫蛀果高峰为4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在6月中下旬,幼虫蛀果高峰在7月上旬。采用毒死蜱1 000倍液、苦参碱500倍液和乙酰甲胺磷1 0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从核桃举肢蛾成虫发生高峰期开始,第一代成虫期喷1遍药,第二代成虫期喷2遍药,2遍间隔10 d,防治效果明显,防效在82.9%~89.0%,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续2009年第13期) (五)牛羊马保健 (1)1周龄时注射"一针肥". (2)清理或冲洗养殖圈时,采用50~100倍"保健液"掺水进行冲洗或喷雾.在动物皮肤病高发季节,清理栏舍后,用50倍"保健液"对动物快速喷一圈.  相似文献   

10.
1.豆类霉病.发病初期至发病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开不利气象因素,促进张家界地区石榴开花结果,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材料,分别于头年夏季、春季萌芽期、春季展叶期对结果树进行了多效唑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突尼斯软籽石榴的营养生长;在春季展叶时喷施对增加枝梢径粗、缩短枝长和延后花期的效果最好;多效唑降低了突尼斯软籽石榴的坐果率,但能提高植株完全花数量达1~3倍,因此喷施多效唑仍能提高树体的坐果数量。  相似文献   

12.
生长调节物质在巨峰葡萄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采后落粒严重,果梗易失水干枯,贮运难度大,在常规贮藏条件“低温、高湿、防腐”情况下,仅能较好地贮藏3个月左右。应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2,4—D、PCPA、NAA等在采前3~5天喷洒果穗,可改善巨峰葡萄贮运性能。其中用“防落1号”处理的果实在上述条件下贮藏4个月以上,腐烂、落粒不超过5%,其中落粒低于2%。采后生理测定表明,“防落1号”处理的果穗,贮藏期间果梗耐拉力增加,呼吸强度低于对照果实,Vc含量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13.
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主要环境因子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蓝莓繁育困难问题,选配改进后的现代温控仪表和适宜的湿度、光照监测仪表,研制了蓝莓扦插育苗专用的时序喷淋控制器,连续2年用于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环境控制,取得预期效果。插后90天,蓝莓新梢插穗生根率高于96.00%,每株平均生根数多于6.91条,插穗死亡率低于4.00%,新苗壮苗率大于93.90%,与传统的蓝莓枝条扦插和组培繁育相比,育苗周期和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赤霞珠净光合速率随物候期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了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不同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葡萄物候期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不同物候期,赤霞珠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果实成熟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相对较小,开花期次之,果实转色期稍大,浆果膨大期最大。(2)在开花期、浆果膨大期,赤霞珠新梢第1节位至第10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着叶片节位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5节位(15.60μmol.m-2.s-1)和第7节位(17.11μmol.m-2.s-1)。(3)在果实转色期和果实成熟期,赤霞珠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节位的升高而逐渐升高,最大值均出现在第10节位(15.55μmol.m-2.s-1,17.28μmol.m-2.s-1)。叶片净光合速率(Pn)峰值随着时间推移有向较高节位叶片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春尺蠖羽化期监测及其无公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市春尺蠖羽化期的动态监测,旨在掌握春尺蠖的最佳防治时期;春尺蠖的无公害防治试验,为春尺蠖高效无公害防治技术在阿克苏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虫期利用光控杀虫灯、糖醋液、树干涂胶来进行动态监测;成虫期采取树干直接涂胶、间接涂胶来进行防治;幼虫期采取两种生物制剂来进行防治.[结果]阿克苏市春尺蠖的羽化期在3月5~27日.雄虫的羽化期比雌虫的羽化期要早3~5 d.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树干直接涂胶比间接涂胶的捕获数量高出6.8倍;从幼虫虫口密度减退率来看,树干间接涂胶后的幼虫虫口密度比树干直接涂胶后的幼虫虫口密度高出2.2倍;两种生物制剂以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效果最好,其防治效果达到90.74;.[结论]春尺蠖的最佳防治时期应在3月5日之前,利用雌、雄虫不同的羽化期分而治之.羽化期的监测使用控杀虫灯的效果较好,发生量监测使用树干涂胶效果较好.无公害防治试验中树干直接涂胶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效果好,且对果树、果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应用乙烯利促进番茄成熟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株喷洒、涂果、采收后浸果处理三种方式,研究比较了番茄不同的熟期、乙烯利不同浓度、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喷洒、涂抹方式的催红效果。采收后浸果处理以果实转色期,浓度2000mg/kg,25-28℃条件下为宜。通过乙烯利处理,能促进茄红素形成,加快果实成熟,增加前期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对楚大麦610赤霉病有较好防效的药剂和喷药时期。[方法]设置药剂种类(A)和喷药时期(B)2个因素,各设3个水平,对楚大麦610进行赤霉病防治,于蜡熟期调查其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成熟期调查其产量和增产率。[结果]4个指标数据处理结果相似,2因素间互作效应不显著,因素A间没有显著差异,因素B间有极显著差异,防治效果越好产量越高。对楚大麦610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是喷药时期,以初花期进行防治效果最佳,抽穗期次之,终花期最差。[结论]初花期对楚大麦610进行赤霉病的药剂防治效果最佳,且应隔期进行不同种类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赤霉病菌对药剂产生抗性及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对吐鲁番地区‘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茉莉酸甲酯改善‘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提供参考。以吐鲁番地区‘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于果实着色前和着色初期分别使用不同浓度(20、60、100 mg/L)茉莉酸甲酯喷施果穗2次。采收期测定果实色泽和品质指标,分析不同处理下指标间差异,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果实色泽指标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适宜的施用浓度。结果表明,着色前和着色初期用茉莉酸甲酯处理‘克瑞森无核’葡萄,能够显著提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进而显著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处理后的果实红绿色差指标a值、彩度指标C值显著增大,而果面亮度指标L值和黄绿色差指标b值显著降低,果面色泽显著改善;茉莉酸甲酯处理能够显著增大果粒纵径、横径,减小果形指数,增大果粒质量和果穗质量,同时显著增大果梗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浓度过高会造成果梗耐拉力减小,耐贮运性能下降,可滴定酸含量过高,花色苷含量增幅不大、着色指数不高;而低浓度处理容易出现果粒萎蔫现象。选取与‘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密切相关的15个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果实品质优劣顺序为60 mg/L> 20 mg/L> 100 mg/L> CK。综上,吐鲁番地区于果实着色前和着色初期使用浓度为60 mg/L的茉莉酸甲酯喷施‘克瑞森无核’葡萄果穗2次,可显著改善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在芹菜中喷施乐果的安全性,研究了乐果和氧乐果在芹菜中的残留动态。以40%乐果为喷施药物,设置低浓度(600 g a.i/hm2)和高浓度(900 g a.i/hm2)2种施药剂量,在生长中期施药1次、采收期分别施药2次和3次,采集成熟的芹菜样品进行检测。样品采用乙腈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在采收期按登记最高剂量喷施乐果1次,乐果的残留量3天后低于芹菜上的允许最大残留限量值(MRL值),但氧乐果高于MRL值。安全间隔期至少在21天以上,可以保证芹菜中乐果和氧乐果残留量低于MRL值。生长中期喷施乐果,乐果和氧乐果在芹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MRL值。采收期施药2次,喷施2种浓度乐果在芹菜中的残留量在7天时均低于MRL值。施药3次,喷施低浓度乐果的残留量在7天时低于MRL值,喷施高浓度乐果的残留量超过MRL值。无论施药2次和3次,氧乐果的浓度在7天时均高于MRL值。[结论]采收期多次喷施乐果,会造成氧乐果残留超标,建议在芹菜采收期禁止乐果施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123种植模式”中一季中晚稻的生育时段主要在5~9月,抽穗扬花期常遇中温、高湿尤其雨天较多,稻曲病发生较严重。2013年以黄华占和金农丝苗为试验材料,在广州市花都区会兴菜场以药剂“三唑酮、爱苗尧井冈霉素”为主处理、以喷施时期“破口前7 d、破口前7d+破口期、破口期”为副处理进行一季中晚稻稻曲病的药效试验和防治适期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三唑酮尧爱苗尧井冈霉素对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具有极显著降低袁但3种药剂间差异不显著袁其中爱苗的防治效果较好曰喷施时期对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没达显著水平袁但破口前7 d+破口期喷施的防治效果较好曰3 种药剂三唑酮尧爱苗尧井冈霉素处理后增产显著袁其中爱苗的增幅较大袁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结实率显著提高从而显著增多每穗实粒数曰喷施时期对产量虽有影响袁但差异不显著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