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增加温室空气流速来培育厚皮甜瓜壮苗的实际效果和适宜的空气流速,以不补风(V0)为对照,比较了空气流速分别为0.1m/s(V1)、0.5m/s(V2)和0.9m/s(V3)的机械补风处理对"伊丽莎白"厚皮甜瓜容器苗一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风处理后,茎粗、叶片厚度、全株干质量、子叶的叶绿素b含量增加,株高减小,其中后4个指标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变化越明显;与V0处理相比,V2和V3处理后,壮苗指数明显增大,其中V3处理后,根冠比明显增大,但真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而V2处理后,真叶数、根粗度增加,真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上升。可见,增加空气流速明显提高了厚皮甜瓜容器苗质量,其中,0.5m/s的空气流速适宜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空气流速对木材干燥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讨论了空气流速对木材干燥速率的影响。当外部阻力控制干燥过程时,提高流速可以提高干燥速率,但是当空气流速过高时,木材干燥速率增加的速度要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日益受到威胁,城市森林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受既有上位规划、气候、河流、农田分布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城市边缘区的城市森林营建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难点,尤其是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建设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技术困难。本文以北京市黑庄户地区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营造为例,详细介绍其具体营建策略与方案并验证有效性,为此类区域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提供案例依据。【方法】通过宏观规划城市森林结构布局、中观优化城市森林结构特征以及微观营建城市森林植物群落,运用Ecotect与Winair建立在不同重现期(西北风5、10、15 m/s)下城市森林营建前后的两种3D模型并进行对比。【结果】(1)结合黑庄户地区现状条件和通风廊道作用原理,构建以宏观规划林地结构、增加林地面积,中观保留生态冷源、明确林廊西北—东南走向为主、宽度大于150 m,微观营建草地型、灌木型结构为主并结合现状地形的植物群落的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体系。(2)在西北风5、10、15 m/s条件下,平行于通风廊道城市森林的样带平均空气流速较未改造前提升了0.042、0.033、0.101 m/s;垂直样带平均空气流速提升了0.023、0.059 3、0.075 3 m/s。改造后模拟区域内空气流速均有所增强,总体随着风力增强空气流速增幅也有提高;森林廊道内的空气流速高于廊道外。【结论】使用多维度策略结合的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改造后的区域相对于现状地区的空气流速大幅度提升,充分说明在城市边缘区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的营建可有效加速风速,实现换气、降温、排污等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和道路拥堵现象的人日益严峻,汽车尾气成为城市污染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建筑群尤其是临近主干道建筑小区的环境质量也明显降低,所以研究建筑小区内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扩散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某建筑小区为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建筑小区在冬季环境常态风速条件下的流场和受道路高峰时期汽车尾气污染物中CO的浓度场。结果发现:汽车尾气污染物CO的浓度的扩散与小区内空气速度以及速度变化有关,距离污染物越近且污染源位于迎风处空气流速突然减小地方的污染物浓度越高,建筑小区内部风速越大的地方污染物浓度就越低,风速越高越有助于污染物较快的扩散和稀释。  相似文献   

5.
目的近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日益受到威胁,城市森林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受既有上位规划、气候、河流、农田分布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城市边缘区的城市森林营建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难点,尤其是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建设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技术困难。本文以北京市黑庄户地区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营造为例,详细介绍其具体营建策略与方案并验证有效性,为此类区域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提供案例依据。方法通过宏观规划城市森林结构布局、中观优化城市森林结构特征以及微观营建城市森林植物群落,运用Ecotect与Winair建立在不同重现期(西北风5、10、15 m/s)下城市森林营建前后的两种3D模型并进行对比。结果(1)结合黑庄户地区现状条件和通风廊道作用原理,构建以宏观规划林地结构、增加林地面积,中观保留生态冷源、明确林廊西北—东南走向为主、宽度大于150 m,微观营建草地型、灌木型结构为主并结合现状地形的植物群落的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体系。(2)在西北风5、10、15 m/s条件下,平行于通风廊道城市森林的样带平均空气流速较未改造前提升了0.042、0.033、0.101 m/s;垂直样带平均空气流速提升了0.023、0.059 3、0.075 3 m/s。改造后模拟区域内空气流速均有所增强,总体随着风力增强空气流速增幅也有提高;森林廊道内的空气流速高于廊道外。结论使用多维度策略结合的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改造后的区域相对于现状地区的空气流速大幅度提升,充分说明在城市边缘区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的营建可有效加速风速,实现换气、降温、排污等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6.
45.为什么出烟口要大小适宜? 出烟口,又叫出烟孔、出火口、烟道口、喉眼,是烟气排出的门户。它的功能是把烟囱内产生的静压(即抽力),转变为空气流动的动压,使此处的空气流速加大,以增加灶膛中的静压差。出烟口的大小要适宜,使其既能畅通排出废烟,又要避免过多放走热量。出烟口太小时,废烟排不出,会产生倒烟,火势减弱。出烟口过大,势必把灶膛内热量带走,燃料耗费多。出烟口的大小一般根据烟囱的抽力、灶膛的大小和所烧的燃料来定,省柴灶的出烟口,一般高8~10厘米、宽10~14厘米,烧稻草灶的出烟口可略大一些。 46.怎样使锅与锅圈密切贴合? 做聚热辐射层后,一般用1份水泥、1份经过滤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CI—301PS光合测定系统的时间间隔和空气流速与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变异系数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I—301PS光合测定系统测定Pn和E较理想的时间间隔为24.0~28.0S,空气流速为0.51~0.66LPM。综合分析建议测定甘蔗光合作用时采用0.60LPM的空气流速和25.0S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井窖内部空气受外界气流的影响及井窖维持适宜水热条件的机制,通过建立未移栽作物条件下井窖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析在1.50、2.70和3.90m/s近地表风速条件下,对井窖内部空气流速和流向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进行试验验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近地表风速设为1.50、2.70和3.90m/s时,模拟的井窖纵切面平均空气流速分别为0.25、0.48和0.72m/s,井窖内的平均空气流速较近地表下降81.54%~83.34%;近地表风向由右向左时,井窖内纵切面的空气呈逆时针流动。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井窖内空气流速与地表风速成线性相关,模拟方程为y=0.220 9 x-0.176(R2=0.925 3);近地表风速为2.70m/s时,井窖内实测空气流速为0.42m/s,模拟值为0.48m/s。井窖内部空气受外界大气扰动较弱,减少热量和水分向外散失,有利于保持烟苗生长适宜的水热条件。  相似文献   

9.
烟囱是节能炉灶的一个重要部件。砌好烟囱对炉灶内燃料的充分燃烧、热能的利用和排烟畅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烟囱砌筑不合理,就达不到好烧、节能、省时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砌好烟囱呢? 一、选好烟囱位置选择烟囱位置时应注意: (1) 烟囱与房屋周围的高楼、山墈、大树等障碍物应保持15米远以上的距离。距离近,就会抑制烟气流出,甚至产生倒烟现象使灶瞠内的燃料无法燃烧。 (2) 烟囱紧靠灶膛,过烟道短,烟气离开灶时温度较高,内外温差大,烟囱排烟就顺利。如果过烟道太长,烟囱排烟困难,甚至不排烟。 (3) 烟囱要建在楼栿、檐领的间隙中,使之能垂直于灶面伸出屋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烟囱灰不同用量配施化肥对韭菜生长和韭黄品质的影响,为烟囱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定了常规施肥+烟囱灰18000 kg·hm-2、常规施肥+烟囱灰36000 kg·hm-2、常规施肥+烟囱灰54000 kg·hm-2、常规施肥+烟囱灰72000 kg·hm-24个不同烟囱灰施用量,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烟囱灰18000 kg·hm-2能够显著提高韭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提高韭黄产量,并对韭黄品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太原市市区及其边缘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Erdas及ArcGIS软件,采用1980、1990、2000及2010年的太原遥感图像数据,结合1∶10万土地利用图研究了太原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并着重分析了市区建筑用地的扩展情况。首先经过诸项处理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和空间分析工具得出不同时期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建筑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以及扩展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所研究区域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占总面积的98.06%,水体和未利用土地相对很少,仅占1.94%;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的面积都有所减少,而水域和建筑用地的面积均有所增加,其中尤以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加最为显著,其减少面积和增加面积分别为22.68km~2和27.24km~2。  相似文献   

12.
四、省柴节煤灶炕配套烟囱的标准设计、砌筑、维修(一)省柴节煤灶炕配套烟囱的作用1.烟囱的作用和好处烟囱对于炉灶好烧、炕热都起到重要作用,是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到的。但在烧无烟煤的地区,特别是一些使用手提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区间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宜按以下原则确定:(1)当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14.
39.省柴灶的烟囱截面砌多大为宜? 由公式计算得到的横截面积,是个理论数据。实际烟囱的截面积要比这个数值稍大些,这是因为:①在北方要考虑烟囱口挂霜和结冰所减少的截面积;②使用时间久了,烟囱内壁要结焦油,挂烟灰,使截面积减少;③为了施工方便,应将其尺寸适当增加,以使截面的各边,都能砌好半块砖的倍数。目前将烟囱内空截面砌成12×12、12×18、18×18(厘米)三种规格。  相似文献   

15.
烟囱歪了     
《新农村》1999,(3)
柿坡乡政府新建了一座食堂,砌了一座十几米高的烟囱。一天黄昏,乡政府大院看门老人邢老爹喝得七八成醉,踉踉跄跄去上厕所,透过厕所里的窗户望去,忽然发现新砌的烟囱歪斜得厉害。邢老爹跑到大院中间再定睛细看,烟囱的的确确歪了。邢老爹的酒被惊醒了一大半,心忖:烟囱歪了,得赶紧给领导反映,万一倒了砸着人,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呀!  相似文献   

16.
变废为宝     
正林立的烟囱曾经代表着推动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林立的烟囱曾经代表着推动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意味着工业革命的进步进步,进而推动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然而,时至今日,烟囱带给我们的是污染污染,是落后,是退步,代表着落后的除污减排。雾霾就是其恶果之一。为了解决烟囱造成的乱排乱放污染大气的问题为了解决烟囱造成的乱排乱放污染大气的问题,我们科技攻关小组研发了一种能变废为宝的污染大气回收再利用的机器发了一种能变废为宝的污染大气回收再利用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将烟囱排放的带有各种有毒有害成分的大气充分吸收排放的带有各种有毒有害成分的大气充分吸收,然后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17.
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强度大,为掌握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空间格局的变化,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利用1986,1993和2000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86~2000年陕北农牧交错带旱地、林地、草地、城乡建筑用地等12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5年间旱地面积减少了28.32%,沙地面积增加了3.94%,林地、草地和城乡建筑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31240.5,47663.0和8427.1 hm2。表明干旱、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蔡淑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67-167
提出舍饲养羊圈舍建筑的基本要求,从羊舍地点的选择、建筑标准、面积、饲槽和草架等方面介绍了羊舍的建筑;并介绍了饲喂、驱虫健胃、去势等舍饲养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14.烟囱冒烟是什么原因?其常见原因是烟囱高度不够,或上部排烟口太小,抽风力不够,燃料在灶膛内没有充分燃烧。只要把排烟口和过烟道适当加大,烟囱适当加高,灶膛内通风条件就能得到改善,烟囱就不会再冒黑烟了。15.灶门倒烟是什么原因?灶门倒烟有以下几个原因:(1)灶门位置过高,灶门上沿与出烟口的水平垂直距离小,不能起关烟的作用,部分烟气从灶门口流出。(2)灶膛上部出火口或拦火圈与锅壁的间隙太小,阻力太大,烟气从烟囱排出不畅,出现灶门倒烟。(3)辐射屋内的回烟道槽太小,容纳不了燃料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检测程序、测试要点及手段,并根据检测数据对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破损情况进行可靠性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