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正宁县中湾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从Raunkiaer生活型和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对林下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和对照样地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包含29个科61个属80种;从油松幼龄林开始,林下物种逐渐丰富,耐阴植物和广生态幅的植物逐渐取代阳性植物并表现出优势地位;2)油松人工林林下高位芽、地上芽和地面芽植物占主要优势;灌木层均以高位芽层片为优势层片,地面芽和地上芽层片为草本层的优势层片;3)随着油松人工林发育,林下总体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近熟林林下植物丰富度显著高于中龄林,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幼龄林。说明油松人工林的种植很大程度改变了群落的面貌,不仅改善了林下群落结构,而且具有显著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北京雾灵山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雾灵山固定标准地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植物群落高位芽植物种类最多,地下芽植物种类次之,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植物缺乏。②植物群落乔木层层片结构差异明显,天然次生林层片结构复杂,以落叶阔叶中高位芽层片和小高位芽层片为优势层片;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以落叶针叶大高位芽层片为单优层片,层次结构简单。③雾灵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总体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④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⑤天然次生林的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大,乔木层次之,灌木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安溪云中山福建青冈天然林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福建青冈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物种多样性、种群的生活型、物种的频度和年龄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有明显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在调查样地内共有植物43科60属77种,其中乔木层有9科9属9种,灌木层有46种,草本层有54种,蕨类植物有3科3属4种;层间植物有4科5属5种。群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只有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群落中高位芽植物最多,其次是地上芽植物,而地面芽植物和蕨类植物总共占了11.00%,未发现有隐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群落在主林层上占有明显优势,在演替层和更新层的频度分别为0.67和0.17,说明福建青冈林分更新慢,种群进展较难。福建青冈种群年龄结构呈纺锤型,即中间级别的个体数量多,而幼树和老树级别的个体数量较少,认为是衰退种群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毛果青冈Cyclobalanopsis pachyloma为对象,对森林群落中的植物种类、数量组成、树高、胸径等采用标准地法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该森林群落共有植物102种,隶属于43科46属;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优势树种为毛果青冈和甜槠Castanopsis eyrei,灌木层优势种有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链珠藤Alyxia sinensis、矩形叶鼠刺Itea chinensis var.oblonga和华南蒲桃Syzygium austrosinense,草本层则以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为优势种;群落中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占88.4%;地理成分以北温带分布属为最多,占总属数的22.0%,如杜鹃花属Rhododendro、水青冈属Fagus、绣线菊属Spiraea;群落中乔木层植物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优势度指数Simpson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大于灌木层、草本层;群落的树高结构为偏正态分布,径阶结构为“逆J-字型”。综上,毛果青冈群落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巫山淫羊藿伴生的植物种类,采用样方调查和统计分析,对药用植物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群落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内常见的维管植物约有63种,隶属37科53属。植物地理分布以温带类型最多,有30属,占总属数的56.6%;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有16属,占30.19%。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地面芽植物占68.25%,地上芽植物占17.46%,高位芽植物占9.53%,一年生植物占1.59%。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分层不明显,只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群落中物种比较丰富;Simpson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均较低,说明与巫山淫羊藿伴生的植物种类分布无规律,其优势度显著集中在巫山淫羊藿上。结论:香纸沟喀斯特区域群落伴生植物种类组成尚不稳定,目前巫山淫羊藿处于种群建立时期。  相似文献   

6.
珍稀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3种珍稀植物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沉水樟(Cinnamo-mummicranthum)、罗浮栲(Castanopsisfabri)群落乔、灌层及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探讨了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观光木群落、罗浮栲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沉水樟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为罗浮栲群落>观光木群落>沉水樟群落.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3群落均为远离稳定状态的不稳定群落,其相对的稳定性比较是沉水樟群落>罗浮栲群落>观光木群落,表现出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不同的趋势.这种格局的产生是珍稀优势种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黔东南地区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的自然群落特征,为巫山淫羊藿资源保护和人工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巫山淫羊藿群落基地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群落内常见的维管植物约有86种,隶属46科68属.热带亚洲(14属)、北温带(13属)分布类型占绝大部分.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地面芽植物占53.5%,地上芽植物占26.7%,高位芽植物占8.1%,一年生植物占4.7%.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分层不明显,只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群落中物种比较丰富;Simpson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均较低,说明与巫山淫羊藿伴生的植物种类分布不规律,其优势度显著集中在巫山淫羊藿上.[结论]巫山淫羊藿群落目前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种群还处于建立时期.  相似文献   

8.
采取随机加局部控制抽样法,对石家庄市三大综合公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植物来源、物种多样件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序市公园群落物种组成中本地种在数量和地位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各公园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奉层;P...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外环线人工植物群落调查--以2000年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上海市外环线2000年段人工植物群落为对象,应用法瑞学派的典型样地调查法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各物种的生活力、相对频率和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样段中共有物种79个,其中乔木层物种数占50.6%、灌木层物种数占30.4%、草本层占19%。乡土树种有50种(63.3%)、外来树种29种(36.7%)。整个调查区域内有6种群落类型,共54个群落。shannon-weiner指数范围0-1.545,优势度为0.152—1,均匀度为9—1。经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植物群落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乡土植物生活力不佳;(2)部分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相对频度过高;(3)群落结构较单一。据此,提出若干建议、推荐配置较为合理的群落,以期为今后的环线绿化带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低影响开发示范区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是植物群落发挥生态效益的关键,对低影响植物景观的营建与优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镇江市低影响开发示范区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方法、群落数量分析法等对样地群落植物区系、群落数量特征、群落结构因子、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随机设置48个样地,以100 m2标准样地为主,共设样方204个。结果表明:①维管束植物共有181种,隶属于74科147属。乔木层以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全缘叶栾树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等为优势种;灌木层以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 ‘Howardii’,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鸢尾Iris tectorum,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等为优势种。②植物群落信息主要集中在乔木性状、灌乔性状比值、灌木多样性、草本性状以及乔木多样性等5个因子的描述上。③对乔木层而言,边缘绿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灌木层各项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道路绿地>边缘绿地>节点绿地>滨水绿地。④以灌木层物种重要值为数据源进行Q型聚类,根据样地群落外貌和聚类图,可将48个样地群落划分为13个类型。综合而言,各绿地类型物种多样性均表现出灌木>乔木>草本的一致趋势,物种丰富度总体偏低,群落内部结构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森林恢复方式,改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林分结构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对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恢复活动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方法  2017年10月选择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昔口村二代萌芽杉木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实地调查。  结果  昔口村杉木萌芽幼龄林植物种类共104种,其中乔木层植物14种,灌木层植物58种,草本层植物41种,优势植被构成杉木-蓬蘽Rubus hirsutus-蕨Pteridium aquilinum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林下植被除部分优势种长势较好,多数植物种类数量较少且分布较稀疏。  结论  在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结构、资源利用方面的异质性时,要考虑当地农户和社区的需求,选择当地乡土阔叶树种、适生阔叶树种进行补植,形成混交林,并辅以科学的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对于提高群落的景观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前人的研究方法,对湛江市湖光岩地质公园10个人工植物群落和5个景观节点植物种的部分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样地乔木和灌木排序前5位的植物重要值之和分别为38.50%和40.16%,表明景区内乔木和灌木应用树种较均匀搭配使用,但优势种不明显。在草本层重要值排序中,排序前2的植物重要值差异最为明显,主要以地毯草为主要物种,其总体优势程度显著。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竹类-草本层,景区中乔木层植物最为丰富。人工植物群落将湖面与环山上的自然植物群落有机连在一起,给游客以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陶醉。建议增加乡土树种和具有地质公园特色的植物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选取的永久样方中应用每木调查法调查了群落的种类组成,并对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收获法直接测定了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生物量,并采用标准木法间接测定了乔木层生物量,同时分析了该群落及其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为群落优势种,它们与石栎Lithocarpus glaber,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共同构成了该群落的主要树种.群落生物量主要是由群落内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构成的,主要集中在乔木层,其生物量主要分配在米槠和木荷上,各层生物量绝大多数由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构成,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器官分配为干>枝>叶.图2表3参17  相似文献   

14.
天目山毛竹林皆伐后群落的恢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近年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不断扩张已经对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毛竹林的更新管理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对天目山毛竹林进行皆伐处理,研究分析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树种特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旨在促进天目山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  方法  基于天目山毛竹林皆伐后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2018—2020年的定位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植物群落的科属种组成、优势种的变化、树种功能特征组成、物种多样性等恢复特征。  结果  ①物种组成丰富且变化剧烈:乔木层有45科、86属、131种,灌木层有65科、137属、224种,草本层有45科、99属、135种;2020年与2018年相比,乔木层变化不大,但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数快速下降,分别下降了54.1%和65.5%。②乔木层优势种均为落叶树种,并且大部分优势种的年均种群大小变化率的绝对值都高于10%;灌木层优势种主要为山茶科The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植物;草本层的优势种主要为莎草科Cyper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③毛竹皆伐后群落以落叶树种为主,其种数与株数在群落中的占比分别约为80%和90%;不同生长型及光耐受性树种的种数占比变化不大,但中性与阴性树种的株数大幅增加,增长率分别为88.1%、56.2%;④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随时间变化无显著差异并且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灌木层的Shannon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均显著降低,Pielou均匀度显著增高(P<0.05);草本层的Shannon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均显著降低,Pielou均匀度无显著差异。  结论  天目山毛竹林皆伐后的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恢复效果明显,因此,毛竹林皆伐是恢复和保护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可行方法,同时也可用于提高亚热带毛竹林蔓延扩张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表10参35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省永春县牛姆林自然保护区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a)天然林群落进行研究,分析其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动态。结果表明,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4个层次。其中乔木层又划分为3个亚层,灌木层划分为2个亚层,主要树种华南吴茱萸(Euodia austrosinensis)与梨茶(Camellia octopetala)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青钱柳与狗牙锥(Castanopsis fargesii)种群呈随机分布。根据Margalef指数、Menhin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clntoch指数分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说明群落的多样性主要是由灌木层的物种数引起的。青钱柳的种群结构属于基部窄顶部宽的倒金字塔形结构,为衰退型种群,应加强对其种质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紫楠群落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0个20 m×20 m的样方,对江苏宝华山重要森林组成树种紫楠Phoebe sheareri群落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59科100属120种,其中被子植物55科95属115种,蕨类植物4科5属5种;样地内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在属的层面上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②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以紫楠,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建始槭Acer henryi和红柴枝Meliosma oldhamii为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29.69,10.34,8.61,7.83和6.12;灌木层仍以紫楠为主要优势种,重要值为34.00;草本层以安徽碎米荠Cardamine anhuiensis为第一优势种,重要值为10.52。③群落各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 > B > E > D > C(A级种频度比例最小,一般指群落偶见种或稀有种,E级种频度比例最大,一般指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B,C,D级为物种在不同频度区间的分布情况),表明群落较为稳定;由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可见,常绿树种紫楠、青冈属增长型种群,落叶的枫香树、红柴枝为衰退型种群,建始槭为稳定型种群,表明该群落正处于发展中期。④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可见群落整体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但功能多样性指数偏低,单寡种占据群落较大的生态位,群落内各物种对于全部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紫楠群落暂时表现稳定,但优势种群的种内竞争加剧了环境资源的压力,宜适当择伐群落内弱势个体并加强群落的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17.
北京鹫峰地区松栎混交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在北京鹫峰地区设置的8个样方的调查资料,对该地区松栎混交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土壤呈微酸性,自然肥力较低;调查共计维管束植物58种,隶属于36科56属,其中乔木树种占主导地位,植株的最大密度为1 975株/hm2;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最多,1年生草本植物比例居中,反映出群落水分条件一般;群落结构分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次清晰;乔木以栓皮栎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最高,优势度明显;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不高,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主要受灌木层和草本层影响,群落处于恢复前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不同层次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秀度指数、种间相遇机率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趋势基本上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8.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一种度量,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受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运用多样性指数,多层感知器网络,分析了松山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类型、结构和生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果榆+山杨混交林、油松+青杨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而大果榆林、华北落叶松林的各项指数值均较低。Patrick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在森林群落中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Pielou指数在榆林中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而在其他森林群落中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2)功能层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趋势不同,在乔木层,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在灌木层,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呈比较明显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在草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都呈下降趋势,而在草本层,均匀度变化不大。(3)用多层感知器网络预测功能层多样性效果很好,结果发现坡向对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而海拔高度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乌冈栎群落垂直结构与重要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群落垂直结构和物种重要值是群落的重要特征,是认识群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种的动态及群落的演替趋势。通过对不同地区乌冈栎群落的垂直结构与重要值的分析,结果如下:(1)乌冈栎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但草本层与层间结构都十分简单;群落垂直高度普遍较低,大致在4~7 m,群落郁闭度在0.6~0.75,乔木层盖度在80%左右,林层稀疏,并有林窗存在;灌木层垂直结构各地情况不尽一致,高度在1~2 m,整体而言其物种组成及垂直高度结构复杂性要大于乔木层。(2)各物种重要值结果表明,乌冈栎占有较高的重要值比例,是乔木层的绝对优势树种,其余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大多属于亚热带山地森林常见树种如檵木、青冈、刺柏、乌饭树、满山红等;乔木层重要值比例较为集中在前10的树种,体现出群落优势种较为明显的局面;灌木层重要值比较分散,大多数灌木的重要值比例不高,这说明了该层物种多样性高的特点;乌冈栎的幼树幼苗在多数群落内均较少,导致其重要值较低,不利于乔木层的补充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