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田县橘鑫果场2002年通过台商从日本引进‘春香’橘柚接穗,对原有10~16年生雪柑中间砧陆续8年进行高接换种,现有面积33.3 hm2。本文将‘春香’橘柚高接换种及接后初期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晴姬’是以‘E-647’(‘清见’ב奥塞奥拉橘柚’)为母本、‘宫川’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柑橘新品种,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兴津支场选育。2002年,浙江省象山县从日本引进‘晴姬’杂柑试种,表现出糖度高、酸度低、囊衣薄、  相似文献   

3.
大田县橘鑫果场通过台湾从日本引进‘春香’橘柚接穗,对原有12年生雪柑中间砧进行高接换种,而后通过嫁接育苗繁殖,现有面积33.3 hm2,2009年和2010年尤溪县过溪村果场分别在22年生福橘、18年生瓯柑中间砧高接换种面积3.3 hm2。结果表明,‘春香’具有果大、优质、早结、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无大小年结果现象等优点。高接树达到1年成树冠,2年结果,3年平均株产35 kg,4年667 m2产量达1 000 kg以上,可在闽西北柑桔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红美人’原名爱媛28号(南香×天草),是象山县从日本引进的优质早熟杂柑品种,近年来在试点栽培过程中发现,该品种在树势、结果习性、外观、品质、成熟期等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可替代‘象山红’成为象山县早熟杂柑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5.
柚类新优品种在梅州的引种表现及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梅县金柚’、‘白肉蜜柚’、‘红肉蜜柚’、‘四季柚’、‘奥兰柚’等柚类新优品种在广东梅州地区的引种及开发利用状况,提出柚类新优品种的科学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杂柑作为柑橘中的一个品类,以其优异的外观与内在品质正逐步成为我国的柑橘主栽品类之一,其中不知火、春见、红美人、春香、沃柑、默科特等杂柑品种均已在我国取得广泛栽培。象山县作为全国柑橘主产区,原种植大分、宫川、尾张等温州蜜柑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先后引进试验近百种杂柑品种,现阶段已基本确定红美人、春香、甘平、晴姬、媛小春和明日见等6个品种为象山县主推杂柑品种。截止2021年4月,象山县杂柑品种栽培面积超3333.3hm^(2),占柑橘总栽培面积的40%,但是由于杂柑类品种多含有橙、柚等基因,抗冻性较温州蜜柑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控制‘甜春橘柚’采后失水现象,探究一种能有效减少‘甜春橘柚’枯水粒化的综合型保鲜方法。【方法】对采后‘甜春橘柚’果实用不同冷激时间、不同浓度的保鲜剂涂膜、不同厚度的保鲜袋包装和不同贮藏温度多种措施进行处理,定期测定各处理的失重率,并以外观性状、汁胞粒化指数和失重率等为‘甜春橘柚’果实失水控制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甜春橘柚’果实经冷激、涂膜、包装、冷藏处理后,果实的失重率显著低于对照,能有效控制采后‘甜春橘柚’果实在贮藏期间失水现象的发生。冷激10 min以上的果实失重率能维持在10%以内。浓度越高的甲壳素涂膜‘甜春橘柚’,控制果实的失水效果越好。用厚度为0.01、0.02和0.04 mm薄膜袋包装‘甜春橘柚’,形成的自发气调环境能有效抑制水分蒸腾。适当的低温贮藏也能较好地控制‘甜春橘柚’失水失鲜现象。【结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18(3~5)正交试验选出的能控制‘甜春橘柚’果实枯水现象的发生、降低汁胞粒化程度的最佳方案为:冷激处理15 min后再用0.4%(w)甲壳素溶液浸果(10 min)涂膜处理,而后用厚度为0.04 mm薄膜袋包装‘甜春橘柚’果实并置于10℃下冷藏。  相似文献   

8.
根河市蓝莓繁育基地从吉林引进矮丛蓝莓‘美登’品种进行引种驯化与栽培繁殖试验。其一系列数据表明:‘美登’品种引种驯化过程中物候表现正常,该蓝莓品种在根河市适应状况良好,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9.
‘东试早柚’是实生选育出的柚品种,在云南省热带地区种植,具有早熟、丰产、无籽等优点,然而其来源至今尚未厘清,在品种权意识淡薄的栽培地区产生了许多经济纠纷。因此,解析‘东试早柚’的遗传来源对保护和利用该品种均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双版纳‘东试早柚’及其相近品种‘沙田柚’‘水晶柚’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和生物信息等手段探究了3个品种的遗传背景差异。结果显示,‘东试早柚’与‘水晶柚’间杂交不亲和,而与‘沙田柚’杂交亲和;‘东试早柚’和‘水晶柚’的自交不亲和S位点基因型均为S5S6,而‘沙田柚’为S1S2;‘东试早柚’和‘水晶柚’全基因组SNP密度分布高度相似,SNP聚类分析将‘东试早柚’和‘水晶柚’聚为一类,而与‘沙田柚’显著区分。此外,2对InDel多态性标记也可明显区分‘东试早柚’与‘沙田柚’。因此,本研究结果认为‘东试早柚’与‘水晶柚’遗传背景更为相近,而与‘沙田柚’遗传距离较远、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0.
正‘红美人’柑橘是南香与天草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橘橙类品种。成熟后果面呈浓橙色,果肉极化渣,高糖优质,有甜橙般香气。成熟期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完熟。2017年开始,台州地区红美人开始规模化种植,且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全市红美人栽培面积达1000hm~2,其中黄岩区533.3hm~2。红美人是具有柑、橘、橙、柚多种遗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开县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以桃为主的多种果树生产。通过对15个甜油桃新品种在开县进行的筛选试验表明:大多数品种在定植2年后始花见果,3年生株最高产量可达15kg,4年大部分进入盛果期。多数品种表现品种原产地的品质,有的果实性状甚至超过引种地。但从综合性状来看,‘超红珠’、‘中油4号’、‘中油5号’、‘丽春’4个品种为最优栽培组合,‘丹墨’、‘早红宝石’为有发展前途的2个品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圆铃1号’、‘圆铃2号’的引种观察及栽培,综合比较后得出,‘圆铃2号’综合品质高于‘圆铃1号’,但考虑品种结构的优化与搭配,二者均适宜在曲阜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甜春橘柚具有果大、核少、肉甜、质优、抗性强、耐贮藏、丰产等特性,适宜在德化县海拔450m以下的丘陵山地栽培;通过采用高接换种改造低产柑橘园的方法,甜春橘柚可在德化县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14.
草莓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引种试验报告孙瑞芬梁莉石慧芹(内蒙古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我所自1985年引进以日本品种为主的春香、宝交早生、红衣、戈雷拉等品种以来,我区的草莓栽培面积连年扩大,尤其是春香和宝交早生,以其浓郁的芳香气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整优化苹果品种结构,适应消费市场。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华硕’等9个早中熟苹果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应滇西北冷凉高地气候的优良早中熟苹果品种。【方法】2011—2014年连续4 a,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株标记,定株分别调查10个品种的生长状况、物候期、抗逆性、果实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华硕’‘红将军’‘华玉’‘早红’4个品种在宁蒗栽培具有结果早、易丰产、果个大、色泽艳丽、果实美观、成熟早、品质好、采收期长、耐贮存、销售价格高等特点,是优良的早中熟品种。【结论】‘华硕’‘红将军’‘华玉’‘早红’4个品种适宜在与宁蒗气候条件相适宜的滇西北冷凉高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6.
在引种试种、资源评价及杂交育种的工作基础上,历时11年从众多的芍药定向杂交后代中筛选出性状优良的‘粉罗裙’‘千重粉黛’‘笑春风’和‘碧叶粉荷’。‘粉罗裙’‘千重粉黛’属于中国芍药品种群,重瓣花,茎秆粗壮直立,株高80~90 cm,适宜作为切花栽培;‘笑春风’和‘碧叶粉荷’属于杂种芍药品种群,三倍体,花期早,单瓣花,叶形奇特,株型饱满,适宜作庭院观赏栽培。  相似文献   

17.
摘要:在库尔勒地区对郁金香进行引种栽培,通过观测郁金香生长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物候特点,总结出适于该地的栽培管理技术,筛选出‘中肯’、‘金检阅’、‘阿帕尔顿’等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可在库尔勒地区推广栽培的郁金香品种。  相似文献   

18.
简述日本樱桃产业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动向。樱桃品种资源来自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L.)、欧洲酸樱桃(Prunus cerasus L.)、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均为引进种,主要经济栽培种为欧洲甜樱桃。1872年前后开始引种试验栽培,1975年前以加工原料栽培为主,1988年完成向鲜食栽培的转型,1911年命名第1个本土选育品种‘北光’。目前主栽品种为1928年命名的‘佐藤锦’,占栽培总面积64.9%,形成以‘佐藤锦’及‘红秀峰’为主的适合本地栽培环境、本地消费需求的品种群,以及以遮雨栽培为主要特征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满头红’是一个较老的红橘品种,原产浙江黄岩县,是从朱红橘的实生变异中选出的品种;过去在黄岩及其周边地区种植较多,采用常规栽培方法,果实品质一般,目前在浙江省连片种植的已经不多。  相似文献   

20.
‘砂糖橘’为广东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柑橘品种,其品质优良,但成熟期集中于12月,市场价格颇受影响,生产上期望培育出成熟期不同的品种。2007年12月在广东省清远市飞来峡镇竹园村‘砂糖橘’园中发现1株4年生树的1条大枝结的果实着色期较其他枝条及其他植株果实明显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