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查并鉴定,初步探明了广西速生桉叶部真菌性病害10种,即隐盘孢叶斑病Cryptospori-opsis sp.,轮斑病Pilidiella eucalyptorum,P.diplodiella、花斑病Aureobasidium sp.、黄紫斑病Phleosporasp.、焦枯病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C.scoparium,C.floridanum、紫斑病Phaeoseptoria euca-lypti、圆斑病Pseudocercospora chiangmaiensis、灰斑病Phyllosticta lindericola、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前4种为我国新发现的桉树病害,Cylindrocladium floridanum是我国桉树焦枯病病原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菏泽牡丹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山东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到4000多hm2,有800多个品种,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集散地。但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牡丹病害也逐年加重,受害的牡丹生长势衰弱、花色衰退、丹皮产量低、苗木品质差,严重影响出口创汇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也给花农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牡丹病害现已知的有20余种,其中真菌病害15种,病毒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及缺素症病害等。本文针对菏泽牡丹病害发生情况,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危害严重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供广大花农生产之需。1叶部病害牡丹的叶部病害大多数是真菌  相似文献   

3.
调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蓝莓Vaccnium uliginosum种植地发生的多种叶部病害,采用ITS保守序列测序和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致病病原微生物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蓝莓黑斑病、叶腐病、叶斑病和炭疽病的病原菌依次为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大毛霉Mucor mucedo、巨腔茎点霉Phoma macrostoma和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4.
山东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到4000多hm^2,有800多个品种,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集散地。但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牡丹病害也逐年加重,受害的牡丹生长势衰弱、花色衰退、丹皮产量低、苗木品质差,严重影响出口创汇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也给花农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牡丹病害现已知的有20余种,其中真菌病害15种,病毒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及缺素症病害等。  相似文献   

5.
<正>樱花褐斑病又称樱花褐斑穿孔病,该病是樱花叶部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真菌。该病主要危害樱花叶片,有时也侵染嫩梢。发病初期,感病叶面出现针尖大小的斑点,斑点紫褐色,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近圆形斑。病斑褐色至灰白色,病斑边缘紫褐色,直径可达5mm。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灰褐色零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最后病斑中部干枯脱  相似文献   

6.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病害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叶部病害进行调查,并采集病害标本分离鉴定,经初步分类研究,叶面真菌病害计有交链孢属、镰刀菌属、盘多毛孢属、曲霉属、青霉属等2纲3目4科5属。其中白骨壤的病害种类最多,桐花树受盘多毛孢菌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7.
北仑杜鹃花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宁波市北仑区为害杜鹃花的杜鹃花叶斑病等9种病害和杜鹃冠网蝽等5种虫害的形态特征、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4年,通过田间调查SC9、SC201、GR891、E1424和SC124共5个木薯品种的木薯棒孢霉叶斑病的发病情况,采用聚集度指标、Lα-m回归模型和Z-V模型对4种食用木薯品种的木薯棒孢霉叶斑病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棒孢霉叶斑病在不同食用木薯品种上总体呈现聚集分布,但在其发病轻时呈现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不同食用木薯品种之间平均每叶病斑数有差异,其中对照品种SC124(CK)发病较重,新的品系E1424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9.
Moha.  C  谭碧霞 《桉树科技》1989,(1):41-42
报道印度喀拉拉邦的桉拟茎点菌(phomopsis Eucalypti)和多毛壳孢菌属一种(Bartania terricola)引起巨桉(Eacalyptus grandis)细叶按(E.tereticornis)窿缘桉(E.exerta)和尾叶桉(E.urophylla)的叶斑病害。  相似文献   

10.
柳树癌肿病是一种新的危险性枝干病害,典型症状是溃疡部凹陷,本质部裸露,溃疡斑边缘隆起肿大,使病部呈梭形,后期凹陷部长出桔红色于实体,子实体常呈同心环状排列。经分离鉴定,病原为瘤座孢属的真菌(Tubereularia sp.).在河北廊坊地区,4月底至5月初开始发病;病菌可从各种伤口侵染寄主,病害潜育期约26d.病害发生与林龄,立地条件、经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枯病是银杏的一种常见病害,苗木至大树上均可为害。病害约于6月中旬开始出现,最初多为害黄化植株。病斑褐色,由叶先端的局部扩展到整个叶缘,然后向叶基延伸,以致全叶褐色枯死,提前脱落。在病叶的病健交界处,可见黄色线带。在病斑上可见交链孢霉、炭疽菌、多毛孢菌、尾孢菌等多种真菌的子实体,其数量随发生时期而变化。该病在土层浅、排水不良、施肥不当以及管理不周等情况下,往往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云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是继南美叶疫病之后最具破坏性的橡胶树叶部病害,该病已在云南河口地区发生为害。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分析,明确该病病原为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  相似文献   

13.
正症状:植株根茎处变褐腐烂,病部可见蛛丝状菌丝。植株叶片萎蔫。病原物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立枯丝核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组织上生存,靠菌丝生长蔓延为害。发病条件在未经消毒的园土中培育幼苗容易发病。土壤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展。防治方法:1.苗床药土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多菌灵5g~25kg细土拌成药土,播种时做垫土和覆土。  相似文献   

14.
正症状:植株根茎处变褐腐烂,病部可见蛛丝状菌丝。植株叶片萎蔫。病原物: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立枯丝核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组织上生存,靠菌丝生长蔓延为害。发病条件:在未经消毒的园土中培育幼苗容易发病。土壤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展。防治方法:1.苗床药土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多菌灵5g与25kg细土拌成药土,播种时做垫  相似文献   

15.
经过对本溪关门山区域的森林真菌病害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关门山地区共发现50种真菌病害,33种树种发病,其中叶部病害发生较多,共有40种,占总数的80%。在叶部病害中,叶枯病和叶斑病又发生严重,占叶部病害的37.5%和17.5%,其余为锈病、白粉病、落针病、穿孔病和煤污病;枯枝病害发现5种,占总数的10%;干部病害发现5种,占总数的10%。在实验室内对这50种病害病原类别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显示,细菌类病害有3种,其余为真菌类病害达47种。在真菌病害中,半知菌占62%,子囊菌占21%,担子菌占17%。  相似文献   

16.
红叶石楠是镇江市主要推广彩叶苗木之一,通过调查发现红叶石楠叶部有轮纹病、炭疽病、灰霉病等3种病害,其中轮纹病每年有3次发病高峰,阻碍了红叶石楠的生长并降低了红叶石楠观赏价值,为红叶石楠主要病害,该病害的发生与苗龄关系密切,与土壤、坡向等立地条件亦有一定的关系。经初步鉴定该病害的病原为小孢拟盘多毛孢。  相似文献   

17.
草果叶瘟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对绿春县草果种植区草果病害进行调查及诊断,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植株死亡的现象是由变异梨孢引起的一种侵染性病害。草果叶瘟病为首次报道的新病害,变异梨孢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常见病害症状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食用菌病害防治工作 ,是取得食用菌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 ,在食用菌病害防治上应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做好培养架、菇房、培养料等方面的消毒工作 ,然后根据生产中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及时加以防治。下面介绍几种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1真菌性病害1.1褐腐病 :褐腐病又称湿腐病。病原菌 :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Magnu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寄主有 :双孢蘑菇、平菇、草菇。1.1 .1症状 :此病是栽培蘑菇过程中发生普遍的一种子实体病害 …  相似文献   

19.
孔雀斑病和灰斑叶霉病是世界油橄榄栽培区普遍发生的两种叶部病害,严重发生时,致使叶片大量脱落,产量降低。因为这两种病害发生条件相似,为了鉴别和研究这两种病害,在查阅、整理国内外两种叶斑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两种叶斑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等方面综述了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和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发病牡丹进行实验分析,显微鉴定为这是1种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假尾孢属的黑座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variicola。通过农药筛选试验、对比分析,结论为1:500的50%的立枯净,1:1000的2%春雷霉素,1:700的40%禾益2号对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最后对牡丹轮纹病的防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