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农业科学》2020,(3):261-262
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教育的现状,认为农民教育普遍存在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教育培训制度和体系不完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师资队伍能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建议从加强农民观念,完善培训制度与体系,根据农民需要安排教育培训内容,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宣传力度,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等方面提升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共同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农民对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农民的迫切需要。农广校作为一个具有完整组织体系的远距离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工作阵地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工作重点应放在着力解决农民终身教育问题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现有办学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远教优势,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回顾农广校的办学历程,主要有三大特点、三大优势和三大作用。它的教育特点:…  相似文献   

3.
农民教育现状调查及建立农民终身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如何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问题。对浙江省金华市农民的教育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金华市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7.16年,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其经济收入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4。依据调查和分析所得的结果,提出了实施农民教育的模式,为实施农民终身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5):307-309
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构建符合终身教育要求的培养体系,是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阐明终身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养体系包含的要素,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并阐释了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养体系的对象系统、组织系统、内容系统、投资系统和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农民教育培训与终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野 《宁夏农林科技》2006,(6):93-93,106
对农民培训、终身教育以及农民培训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农民终身教育培训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重要性以及教育与经济收入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相关统计资料,说明了农民素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同时提出了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科技素质及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等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民教育培训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与解决"工农"问题结合起来,在思想文化方面,培育农民的人文精神;在科学技术方面,培育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在生产生活方面,培育农民的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民终身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共浙江省十二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培训,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构筑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一种多形式、多规模、多层次,覆盖社区各行各业的教育体系,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参与。它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只有农村的稳定,社会才能和谐。党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的,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为全面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借鉴大中城市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笔者就今后广大农村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谈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9.
论农民教育观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农民教育目标和功能偏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民教育价值观的工具主义取向。因此,农民教育观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变革:在农民教育价值观上由“工具论”转向“人本论”;在农民教育方法观上由“阶段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在农民教育内容观上由“农业科技教育”转向“综合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农村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借鉴日本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实际,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形成终身教育模式,促进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技术推广为路径、以培育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切实提升农业生产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农业体验式教育增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同感等,旨在有助于促进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科学、高效服务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诉求,也是传统农民走出身份束缚的必经之路。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斯内登的职业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的整体水平及农民收入的价值所在,最后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而农村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民素质问题是其中的软肋.电大系统的办学特色、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以及灵活的办学机制,比较适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民文化需求高涨的现状.当前应充分利用广东开放大学建设的契机,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现状、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顺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立足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坚持学历教育与开放式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方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形成了农业职业高中教育、农业继续教育、农业技术普及组织教育、国内外研修制度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农民职业化教育体系,成为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对我国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建立适应新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思想,阐述了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与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从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形式和模式、教学方式、专业设置诸方面,提出了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阶段,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呈现新的特点和规律。要适应农民需求,树立以人为本、培育人力资本、创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新理念,并以之指导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践。在培养目标上,实现就业型向创业型、身份型向职业型、经验型向知识型、单干型向组织型和受体型向主体型的五个转变。在队伍建设上,重点建设村干部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优秀农民企业家队伍和高技能能工巧匠队伍。  相似文献   

16.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农民又是科技教育成果转化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又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也在很大成度上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决定者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农民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因为以广播电视为手段的农业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农民实施终身教育符合学习性社会发展的方向,符合国情、民情。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社区教育中心是江苏省首批省级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创建以来,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构建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开展了以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推动了社区教育工作全面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做出了贡献。1.整合资源,搭建社区教育培训平台几年来,在镇  相似文献   

18.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而农村教育的不公平状态严重影响了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中的作用。实现农村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公平目标的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可以通过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促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统筹城乡教育、建立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等手段,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民自身的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它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乃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其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农村成人教育将在提高农民素质的伟大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邵前 《新农村》2008,(5):41-41
社区教育是面向社会各种群体、各种学习需求的教育,可以通过开发、整合本区域内的各类教育资源,面向不同人群,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满足乡镇所在地居民及周边农村农民多样化的终身教育需求,营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人人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