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导,家蚕不同品种对下列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核型多角体病(吕鸿声1964,荒武义信1973),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有贺久雄 1959,钻(氵尺)千寻1961,钻(氵尺)夫1961,黄君霆1974),微粒子病(三谷贤三郎1973).我省地处亚热带,养蚕业历史悠久,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家蚕品种资源,在这些品种中,蕴藏着十分宝贵的抗病基因,为了做好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工作,从1978年开始,我们对本所保存的二化性和多化性品种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品种材料进行了几种主要蚕病的抗性测定试验,希望评选出一些抗病性能强的品种材料,供家蚕抗病育种选择亲本之用.现把已经进行的抗细胞核型多角体病,细胞质型多角体病、卒倒病以及微粒子病的测定试验结果简报如后.  相似文献   

2.
据报导,家蚕不同品种对下列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核型多角体病(吕鸿声1964,荒武义信1973),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有贺久雄1959,鲇沢千寻1961,鲇泽夫1961,黄君霆1974),微粒子病(三谷贤三郎1973)。我省地处亚热带,养蚕业历史悠久,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家蚕品种资源,在这些品种中,蕴藏着十分宝贵的抗病基因。为了做好  相似文献   

3.
<正>蚕对病毒的感染抵抗性,因蚕品种、用桑质量、技术处理及蚕所处的气象环境条件等的不同,差异很大.本试验探讨了对转青卵和蚁蚕不同温度抑制时间的长短,以及起蚕绝食饥饿时间长短,与其对胃肠型肤病病毒(CPV)、血液型脓病病毒(NPV)、浓核病病毒(DNV)等三种病毒的感染抵抗性的关系.现将调查结果简报于后,以为养蚕中采取合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六、蚕品种的抵抗性蚕儿对于病毒性软化病的抵抗力虽受各种饲育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形成耐病性的基本东西是由蚕品种或品系所具有的遗传的抵抗性所形成的。很早就认为对病毒性软化病的抵抗力因蚕品种而有显著的不同。一般来说,属于日本种的蚕品种对 FV有感受性,相反中国系统的很多蚕品种有抵抗性。杂交种F_1的抵抗力一般比两亲原种强,表现杂种优势,特别是两个感受性品种  相似文献   

5.
抗NPV感染蚕品种选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多年试验比较,初步认为CVDAR(CDR)对NPV感染抵抗性较强,用它杂交育成的系统或者用它组配的杂交组合,都有较强的抗性;在选育对NPV感染抵抗性蚕品种时,首先要找到抗性很强的品种作亲本材料;再进一步将抗性导入经济性状优良的蚕品种,同时必须实行多代连续经口接种NPV以进行个体和蛾区(系统)选择;配制杂交组合时,中系、日系两方都应有强抗性的亲本;且即使抗性系统(品种)大体稳定或育成,还必须不断地进行NPV接种以实施抗性的选择;作为生产用的抗性杂交组合,其母种一代有必要进行NPV接种的抗性选择,以保持其抗性。  相似文献   

6.
节译自《日本蚕丝学杂志》第45卷第2号,95-106,1976。蚕病毒性软化病的抵抗力,受各种饲育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抗病性的基础,在于蚕品种本身的遗传抵抗性。对病毒性软化病的抵抗性,不同蚕品种有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日本种对软化性病毒(用 FV 表示)有感受性,而中国种多数有抵抗性。杂交 F_1的抵抗力,一般比两亲原种具有杂种优势,而感性品种之间的杂交 F_1的杂  相似文献   

7.
《广东蚕业》2006,40(3):F0004-F0004
强健性蚕品种“两广二号”夏秋期饲养可缫制3A级生丝。高丝量蚕品种“云山X东海”是适合华南蚕区春,秋期饲有的“强健,高产,优质,易繁”的四元杂交种。抗氟蚕品种“37抗X86A”抗逆性强,对氟化物有很高的抵抗性且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8.
家蚕品种对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抵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中肠型脓病。是我国养蚕生产上危害最大的蚕病之一。为了从家蚕品种角度给本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作者于1973—1974年初步研究了家蚕品种对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感染抵抗性测定方法;先后对50多个家蚕品种纯种和杂交组合的抵抗性作了测定和比较;估算了家蚕品种对CPV感染抵抗性同其他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蚕品种对浓核病抵抗性的差异关于蚕病的流行方面,蚕对病原的感受性,病原分布,病原性,是左右其流行的基本要因。特别是蚕感染浓核病与否,受一对隐性主基因所支配。所以养蚕农家浓核病的流行,为饲养的蚕品种是否具有纯合的抵抗性基因所最终决定。  相似文献   

10.
(一)桑蚕病毒病誘發抵抗性系統的选拔 鮕沢启夫等日本蚕絲学杂志30卷3号日本蚕絲学会第31回学术讲演摘要家蚕的一个品系(209A),在2、3、4、5各龄起蚕时,均以5℃行24小时的冷藏,把生存下来的个体留种,以后各代,均作同样处理,这样經过13代的选拔后,选拔系統比无处理保存系統,显示对誘发的抵抗性。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蚕业科学工作者在蚕病病原,传染发病规律,蚕的抗病生理,蚕病早期诊断,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在应用研究方面的近况综述如下:一、蚕病病原的研究1.DNV 与病毒新株系的发现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通过对我国家蚕“软化病病毒”进行的纯化分离、生化性状、血清学和蚕品种抗病性等研究,证实该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的浓核病毒(DNV),从而澄清了与病毒性软化病病毒(FV)长  相似文献   

12.
若干家蚕品种对六种主要蚕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正> 抗病性首先是由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的。据研究证实,家蚕品种对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不仅对NPV、CPV、FV和SFV等病毒病是这样,对白僵病、曲霉病、微粒子病等也如此。这种抗病差异性,说明家蚕不同品种中存在着各种抗病基因或感受基因,为家蚕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调查蚕品种的抗性,给培育强健性蚕品种提供理想的亲本,我们于1978年调查了若干蚕品种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1979年又进行了对中肠型脓病及曲霉病的抗病性鉴定,现把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把五种不同浓度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液,按0.1毫升均匀涂布在10平方厘米桑叶小片的背面,在二龄起蚕时添食30头,待带毒叶片食尽后,改为正常饲育,饲育在二重皿内。添毒后第10天逐头解剖中肠,检查并统计发病率。按Finney.D.J.机率值分析法求出半数发病率的对数浓度(logIC50)值,以衡量各品种及杂交后代抵抗性的大小,并进行品种间抵抗性差异调查、遗传特点及有关方面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1)家蚕品种间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感染抵抗性差异显著;(2)同品种不同蛾区间及雌雄蚕间抵抗性差异显著,雄蚕较雌蚕抗病性强;(3)添毒蛾区的茧质平均成绩春季低于对照,夏季经变量分析无显著差异;(4)家蚕对经口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抵抗性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5)抵抗性与茧层量、茧层率,在春季调查有极显著负相关,与全茧量无显著相关,但在夏季都无显著相关;(6)抵抗性受多对基因控制,无母体效应,有偏父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15.
蚕业生产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饲育技术,同时要改善饲育的环境和应用强健性的蚕品种。日本农林水产省对春用品种委托调查以化蛹率为主,达96%左右,夏用品种达94%~95A%。像这样的蚕品种在一般的条件下是好养的,但遇到不良气候、不良叶质和病害污染等,有些蚕品种的抵抗性就不十分理  相似文献   

16.
正"桂蚕N2"是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桂蚕N2"抗高温多湿性能强,对高温闷热气候表现出强适应性,易养,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很高的抵抗性,对叶质适应性较好,产量稳定,虫蛹率、解舒率高,以上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7.
作为确立小蚕期人工饲料无菌饲育、大蚕期条桑育这一饲育法的基础研究,在春蚕、夏蚕以及秋蚕各蚕期,研究了关于1~3龄及1~4龄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以后用桑叶饲育的蚕儿对各种病毒的感染抵抗性。病毒用了核多角体病病毒、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及软化病病毒3种,接种是把各种病毒按10种浓度稀释,然后对用各种饲育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由于秋蚕病害的大量发生,不少地方巳停止了晚秋蚕的饲养,对中秋蚕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从我省一些蚕茧基地县来看,白僵病和脓病仍有发展的趋势。旬阳县由于白僵病和血液型脓病的危害,晚秋蚕已基本停止了饲养,中秋蚕也岌岌可危。从1980年以来的三年中,全县共发中秋蚕种22171张,共产鲜茧5515.5担,平均张产为24.87斤,仅为春蚕平均张产的47%。菜湾公社一九八二年养中秋蚕340张,由于脓病、僵病的发生,平均张产只有19.9斤。从我省两个万担县来看,安康县1980年药材公  相似文献   

19.
<正> 夏秋蚕是继春蚕之后连续多次养蚕,与夏秋蚕产量密切相关的诸因子如蚕病、气侯、叶质及品种等中,前三者是客观存在的,在蚕儿饲养过程中只能设法减轻其危害程度,而蚕品种这一因子完全可人为控制的,且对产量的影响作用较大。一般多丝量品种抗逆性较差,在良好饲养环境中丰产性能好,出丝率也高。抗逆性强的品种一般能稳产,即使在良好饲养环境里丰产性能也不会很好。现就国内外情况及我省七十年代以来生产实际,对我省夏秋蚕品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桂蚕N2"是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桂蚕N2"抗高温多湿性能强,对高温闷热气候表现出强适应性,易养,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很高的抵抗性,对叶质适应性较好,产量稳定,虫蛹率、解舒率高,以上优良性状在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