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选用耐贮性品种 我国栽培的鲜食枣品种极多,贮藏性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早中熟品种耐贮性差,不适宜进行长期贮存,宜随采随销.避免损失。晚熟品种如冬枣、雪枣等。可以通过贮存来延长市场销售时间或在市场变档销售,以提高售价,增加收入。一般晚熟品种.在常温自然条件下可贮存5-7天;在科学管理、低温等条件下。有的品种保鲜期可达4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佚名 《湖南林业》2005,(12):18-18
1.选格耐贮品种.枣的耐贮性因品种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干鲜兼用品种较鲜食品种耐贮.抗裂果品种比较耐贮.大果型品种比较耐贮。  相似文献   

3.
隆技 《湖南林业》2006,(5):19-19
一、品种与耐藏性 柿子品种很多,果实的耐藏性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晚熟品种较耐贮藏。优质且耐贮藏的大部分品种为涩种,需要脱涩后才可食用。  相似文献   

4.
桃子贮藏     
选择耐贮藏品种不同桃品种间耐贮藏性有很大差异。水蜜桃不耐贮藏,晚熟品种最耐贮藏,中熟品种次之。较耐贮藏的品种有:白凤、京玉、肥城佛桃、大久保、中华寿桃、冬桃、黄露等。适时采收桃的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需要贮藏的桃应在果实充分肥大,现出固有色泽,略具香气,肉质紧密,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采收过晚,果肉软化,易受机械损伤且不耐贮藏。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清晨或傍晚。果实成熟度不一致的应分批采收。要注意带果柄采摘。且要轻采轻放,防止果子落地和刮伤。贮藏和运输前的处理(1)预冷。…  相似文献   

5.
榆叶梅花粉贮藏及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品种的榆叶梅新鲜花粉及贮藏后花粉的生活力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品种不同,花粉生活力及耐贮力均不相同,其中单辨品种的生活力和耐贮力最强。榆叶梅花粉最适萌发培养基成分为15%蔗糖 2%琼脂。花粉的适宜贮藏条件为0-4℃低温黑暗条件。  相似文献   

6.
影响板栗贮藏的因素及几种贮藏方法影响因素: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北方品种较南方品种耐贮藏;果实呼吸作用强,腐烂率高,坚果进入休眠阶段,腐烂率最低;果实失水多,淀粉酶和呼吸酶活性强,导致感病腐烂;果实成熟度高,耐贮性强。板栗贮前处理可提高其耐贮性:(1)...  相似文献   

7.
1 品种选择晚熟葡萄生长发育期长 ,成熟期气温逐渐降低 ,果实长得致密、坚实 ,并且有一定硬度及弹性的外皮组织 ,有利于果实抵抗轻度的碰压和防止微生物的侵染 ;晚熟葡萄在酶活动上合成多于水解 ,营养物质累积较多 ,有较强的氧化系统 ,对低温适应性较好 ,在贮藏时能保证正常的代谢作用 ,抵抗微生物的侵染能力较强。因此 ,一般选用耐贮的晚熟品种贮藏 ,如巨峰、牛奶、玫瑰香、龙眼等。2 采收葡萄属于呼吸非跃变型果实 ,采后无后熟作用 ,没有呼吸高峰 ,决定了必须在葡萄充分成熟、晴天的早晚进行采收。采时用剪刀剪取 ,除去病虫果 ,剪去果穗…  相似文献   

8.
大樱桃微气调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山东省主栽的 4个中晚熟大樱桃品种雷尼、红丰、先锋和拉宾斯进行了不同成熟度采收试验 ,不同品种贮藏特性对比、不同塑料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选择试验 ,以及不同温度贮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各品种最佳采收成熟度分别为 7成和 8成 ,耐贮品种为雷尼和先锋 ,最佳贮藏温度为 - 1℃± 0 .5℃。各品种最佳微气调材料和包装方式分别为雷尼A - 2 ,C - 1;先锋A - 1,C - 1;拉宾斯A - 4 ,C - 1;红丰A - 4 ,C - 1。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市场》2001,(11):27-27
梨的品种不同,耐贮性也不同。早熟品种一般不耐贮藏,中晚熟品种耐藏性较强,白梨系统的品种(中鸭梨等)较耐贮藏。梨的贮藏温度一般在一1℃~3℃,相对湿度为90%~95%,采收后应尽快降至适宜贮藏温度。但有些品种,如鸭梨,对低温比较敏感,需经过缓慢降温后再维持其适宜温度。鸭梨、雪花梨、慈梨、长把梨等对二氧化碳和低氧极为敏感,不适合气调贮藏。梨的贮藏管理一般与苹果相同,可参照苹果的有关方法进行长期贮藏。下面主要介绍梨与苹果不同的保鲜措施及管理上需注意的问题: 1.梨的干耗(失重)与库房温度:梨果含水分较…  相似文献   

10.
李子贮藏保鲜综合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子是温带果树中适应性比较强的一种 ,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李树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其果实营养丰富 ,风味酸甜适口 ,色泽艳丽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李树栽培管理容易 ,结果早 ,病虫害相对较少。李果既可鲜食 ,又可加工成果脯、果干、罐头等食品 ,所以近年来李子栽培面积大大增加 ,产量也大幅提高。但李果属呼吸跃变型果实 ,后熟速度快 ,不耐贮藏 ,采收后果实迅速腐烂 ,货架期短。因此除了选育耐贮的中晚熟品种外 ,李子的贮藏保鲜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李子的贮藏保鲜是一系列工作 ,不能单纯重此轻彼 ,要从采前树体的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合适的贮藏温度,以11个品种的柿果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贮藏对柿果硬度、外观、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条件下,耐贮品种有磨盘柿、小柿和1号柿,大柿、水柿等稍耐贮藏,小牛心、盖柿、火柿、灰柿等不耐贮藏。适于-1~-3℃条件下贮藏的品种有磨盘柿、大柿、小柿、1号柿。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无花果果实的耐贮性,以5年生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为试材,进行果实生长发育期喷钙和萘乙酸处理对无花果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前钙和萘乙酸处理能使贮藏期间无花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速度得到抑制,减少了营养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损耗,降低了无花果的腐烂速度,延缓了果实的衰老过程,对提高无花果果实的耐贮性起到了良好作用,以1.0?Cl2 30 mg/LNAA处理的果实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葡萄采后先贮藏再上市可以延长葡萄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葡萄贮藏技术。一、品种的选择:葡萄的品种很多,适合鲜食与贮藏的有巨峰、龙眼、牛奶、黑罕、玫瑰香、保尔加尔、红提、黑提、秋红等。葡萄属于非跃变型果实,无后熟变化,应该在充分成熟时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干,物质含量高,果皮厚、韧性强、着色好、果霜充分形成,耐贮性增强。应此,在气候和生产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延迟采收期。  相似文献   

14.
不同家系光皮桦种子贮藏寿命差异及耐贮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家系(3、20、22号)光皮桦种子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贮藏寿命.结果表明:各处理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其中3号家系下降最显著,贮藏5个月后,发芽率降至原来的一半;20和22号家系在贮藏11个月后,发芽率降到原来的一半,3个家系的发芽势时间都明显推后.方差分析表明,3与20、22号家系的耐贮藏性差异显著,而20和22号差异不显著.不同含水量对种子的耐贮性影响不明显,原因是种子含水量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经过自然选种方式获得的、暂定名为“灵富一号”的苹果新品种,2000年度在专家现场观摩论证的基础上,被自治区科委列为研究项目。试验初步表明,该品种着色好、品质佳、耐贮藏,外形与风味像富士,成熟期介于中熟与中晚熟品种之间,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河南林业科技》1994,(1):46-46
大粒晚熟耐贮葡萄新品种──夕阳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徐桂珍等研究选育出的大粒、晚熟、耐贮葡萄新品种“夕阳红”,系以玫瑰香芽变为母本、巨峰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该品种属欧美杂种、四倍体。果实于9月下旬成熟。果稳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1066g,平均...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品质影响较大,适期采收是提高李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为研究不同李品种的适宜采收期和耐贮性,选择了生产中不同成熟期的3个李子品种进行适宜采收期和耐贮性比较试验,通过对比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发现,李王、太阳李、大玫瑰李在河南省的适宜采收期分别为7月上旬、8月中旬和8月底;进一步采用计算加权平均值综合评价的方法,对3个李品种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3个李品种耐贮性强弱顺序依次为:太阳李、大玫瑰李、李王。  相似文献   

18.
枣果冷藏保鲜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1个枣树品种进行了鲜果冷藏保鲜试验,证明不同品种贮藏效果不同。以耐贮性中等的金丝小枣为试材,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和保鲜处理,证明不同处理与对照冷藏效果差异不明显,说明金丝小枣保鲜贮藏的技术关键是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药物处理可以简化。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观赏桃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的问题,以‘粉花山碧’‘合欢二色’‘满天红’‘元春’4种观赏桃品种的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其在4、-20、-60、-80℃及室温环境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生活力及培养2h花粉管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花粉的生活力有显著影响,但对培养2h花粉管长度的影响不显著;5个贮藏温度中,4个品种均以-80℃为最佳贮藏温度,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品种花粉的贮藏特性在不同贮藏阶段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4和-20℃贮藏时,并不都符合温度越低,贮藏效果越好的规律。4个观赏桃品种间花粉耐贮性存在显著差异,按照耐贮性由强到弱排序,各品种依次为‘满天红’‘元春’‘合欢二色’‘粉花山碧’。  相似文献   

20.
板栗贮藏保鲜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文  张良富  王力  傅松玲 《经济林研究》2009,27(3):108-114,123
为给板栗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概述了板栗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贮藏保鲜期间板栗质量下降的主要表现(栗实的腐烂变质、风干失重,栗实的发芽);影响板栗贮藏保鲜的因素及机理(贮藏期间栗实的生理变化,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板栗的耐贮性,不同的采收和堆制方法,贮藏保鲜场所的环境条件);贮藏保鲜期间防止板栗损耗的主要措施(贮藏前的科学准备和防止栗实发芽);板栗贮藏保鲜的几种方法(简易贮藏、低温冷藏、辐射贮藏、气调贮藏和空气离子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