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中山市6 个区镇的调研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意愿的因素。 结果显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意愿的因素包括受访者是否有外出打工经商经历、受访者月平均收入、家庭非农 就业率、家庭收入在本村水平、家庭是否有出租收入。建议政府在制定就业安置政策时应该做到按具体状况划分就 业安置对象类型,以市场手段调节就业安置供需情况,用整合优化思维组合就业安置岗位资源。  相似文献   

2.
根据铜川市坡头开发区建设意向,对规划设计范围内村庄分布及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家政策和相关安置项目的实施情况,针对区域内失地农民安置提出"农民有利、政府有益、建设有地"的安置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日,山东省政府出台的《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确定,对征地补偿安置费"集体村民二八分"、被征地农民纳入失业就业保障、完全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土地征收实行补偿方案先公示再报批、农民等权利人要求举行听证等做出了详细规定,让失地农民享有长期福利,最大限度地保护失地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4.
魏佩周 《农业考古》2006,(6):350-352
当前,失地农民面临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三大难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因此,要完善有关法律、政策,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扶持农民就业,落实好住房安置,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存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1):115-118
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的重要性,发现失地农民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补偿费用低、社会保障缺位和文化素质低,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雄 《云南农业》2024,(2):18-20
<正>大渔街道是2008年由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托管的涉农街道。近年来,大渔街道失地农民在引导教育、资金支持、学习培训、考核评价、劳动保障5个方面存在就业困难和问题。为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及时就业,从法律政策、创新就业安置模式、就业培训等方面提出方法与对策,帮助失地农民努力寻找新的就业、创业机会。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升了我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完善政府政策和社会保障管理措施。第一,采取措施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将未就业的失地农民纳入再就业服务体系,依托现有技工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失  相似文献   

8.
西安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田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70-16571
西安失地农民就业意愿不够强烈,就业转移和安置情况不容乐观。农民素质阻碍了再就业,就业意识与市场要求差距较大,安置形式单一,就业情况严峻。要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机制,保障就业经费,引导劳动密集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拓展安置就业渠道,抓好自主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9.
严俊  姚毅 《甘肃农业》2005,(9):35-36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增长日趋加快。本文旨在通过对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状况、社会保障、就业形势和居住条件等方面的详细比较,说明失地农民在身份转变后由于低标准的补偿、不完善的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体系、单一的安置政策,使失地农民逐步成为城市社会中新的弱势群体,其生计问题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为此,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就要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完善政府政策和社会保障管理措施。第一,采取措施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为经,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将未就业的失地农民纳入  相似文献   

11.
就业质量是衡量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就业能力以及城市融入度的重要指标,提高就业质量是保障失地农民生存发展,实现市民化转型的关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系统归纳,发现失地农民就业质量较低,就业稳定程度不高,职业地位层次较低、职业获得感缺失、薪酬福利保障不到位,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受制度政策、经济发展和个体因素的影响,从这些层面深入探讨,提出深化户籍改革、构建公平就业市场、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完善安置制度、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等对策,以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城镇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特殊的意义。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其权益保障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在征地安置补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征地程序以及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政策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失地农民逐渐增多。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能够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失地农民就业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在界定失地农民概念的基础上,从个人、经济、社会、文化、政府5个方面构建失地农民就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评价法评价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技能专长、家庭年收入、当地企业发展水平、就业培训水平、就业安置政策分别是5类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地方产业、建立培训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奖励政策、打造服务平台等5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原同心村五社进行的实地调查,首先对失地农民的问题,如大量征地征而未开发导致失地农民与政府矛盾加剧,政策不断变化失地农民损失惨重,征地补偿费过低侵害失地农民权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未得到落实,就业无路和安置无果等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通过土地换保障和创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等相应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所有社会成员享有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目前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让失地农民陷入生活、就业和养老问题等困境中,进行社会保障安置,是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逐年攀升,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面临着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我国在对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过程中存在着分配不规范、安置补偿费标准低、就业难和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对此提出:分配规范化与补偿合理化、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由于征地补偿标准低、就业安置力度小、缺少必要的养老保险等原因,致使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出现问题。为此,从提高征地补偿费、加强就业安置、建立养老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失地农民,目前云南省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失地农民就业难、就业质量差、失业现象普遍,这既受体制和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也有其自身原因。因此,安置失地农民再就业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7):78-81
我国失地农民属于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资金匮乏的一类群体,而地方政府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关注不够,使得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成为影响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难题,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与困境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失地农民的不利处境。  相似文献   

20.
肖轶 《甘肃农业》2005,(12):78-78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在征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不合理的现状, 分析了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状况,并设计出分别适合东西部不同经济条件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以及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体系,意为保障我国失地农民合法权益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