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蛋鸡产业发展迅速,过去的十年,鸡蛋产量增加了51%。截至目前,全国鸡蛋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1.8%,人均占有量达到17.2千克。蛋鸡行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鸡蛋市场是一个基本成熟的市场,根据多年市场变化情况来看,影响鸡蛋市场变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变化频率和幅度越来越大,变化规律越来越难把握,鸡蛋价格忽上忽下的"火箭蛋、跳水蛋"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畜牧市场》2008,(2):10-12
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养猪业在经历2007年的考验后,生猪价格也冲到历史新高。虽然价格处于高位,但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而忽略了它在产业体系大环境中越来越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全国各地猪肉价格大幅“跳水”,肉贱如菜;2007年5月以来,肉价又大幅上涨,许多养猪大省猪源告急,目前猪价仍居高不下。事关群众生活和影响全局的猪肉价格为何会大幅波动?近日,记者在黑龙江省三个养猪  相似文献   

4.
<正> 近两年,全国不少地方为了促进波尔山羊产业的发展,采取了竞价销售种羊或拍卖种羊的做法,有些种羊售价甚至高达10万元以上。对此,社会上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认为大有炒种误导之嫌。波尔山羊是否适合在我国大面积推广?波尔山羊热到底还能持续多久?农民朋友应如何利用波尔山羊?波尔山羊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超大穗小麦",沦为坑农害农的代名词?在日前召开的河南省第三届种羊竞价展销暨养羊学术研讨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斌云先生就广大养殖朋友和众多媒体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作答,现整理如下:波尔山羊会不会成为陕西的"超大穗小麦"或其他地方的"鸵鸟热",最终成为坑农害农的代名词?我们认为不会。就"超大穗小麦"而言,  相似文献   

5.
《中国牧业通讯》2007,(8):40-43
随着2006年的结束,喧嚣了一年的中国裘皮原皮产业市场走势即将尘埃落定,从而掀开2007年产业价格又一轮的潮涨潮落。一、貉皮价格牛气冲天,后市依然良好如果把2001年的貉皮市场冲顶算作第一次高潮的话,那么2006年貉皮市场的发热则达到了顶峰。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上次在这次涨价面前可谓小巫见大巫了。这其中涉及到了养殖人群经济意识的提升和国产裘衣的壮大。  相似文献   

6.
2000~2008年河北省肉鸡产业价格波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作为我国肉鸡产品的主产区,其肉鸡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本省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自2000年以后,由于受到与其它主产区之间的竞争、与其它畜禽产品之间的替代、肉鸡饲料价格变化、肉用雏鸡价格波动以及疫病等突发性事件等与肉鸡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肉鸡产业的价格波动剧烈,价格风险增加,阻碍了肉鸡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2000年1月~2008年9月河北省肉鸡产业的价格统计数据,总结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据此提出肉鸡产业减弱价格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荆继忠 《北方牧业》2007,(16):11-11
<正>1这次价格波动的主要阶段1.12006年全年养猪亏损,猪粮比价5.30:1。5月份生猪价格最低:5.96元/千克,黑龙江最低4.96/千克。之后价格开始上涨,9月份7.84/千克,猪粮比价5.52:1,开始扭转亏损,并一直盈利。之后价格继续上涨,2006年11月~2007年1月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8.
武嘉平  高振江 《北方牧业》2008,(3):11-11,18
<正>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鸡蛋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鸡蛋这种禽产品的价格因素分析,同样要从成本、生产供给及市场需求三方面的具体变化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在近期的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地听到一些猪场的老板发出这样的慨叹:"这两年猪越来越难养了"、"养猪的钱越来越不好挣了"等等。前几天,记者又接到了一位读者的电话,对方声称自己养了200多头猪,都已经达到240多斤了,不知现在出栏划不划算,"到年底了,猪价还会往上涨吗?"今年的养猪业到底是个啥态势?"面对种种疑虑,本刊连线了几位规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研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我国肉鸡业的发展要素和价格形成机制。结果显示,我国肉种鸡保有量充足有余,肉鸡的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并逐步向其它地区转移;城市居民鸡肉消费量远大于农村,农村居民鸡肉消费增速快于城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鸡肉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预期、肉鸡生产成本以及突发事件是鸡肉价格形成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1.
虞华  虞丽娜 《饲料广角》2012,(24):22-23
近几个月以来,不少市民发现,牛肉越来越贵了。不少地区牛肉价格涨幅位居食品之首,已取代猪肉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推手。据了解,今年以来牛肉市场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特别是最近3个月上涨势头更为明显,11月底与年初相比,涨幅超过28%。1牛肉价格持续上涨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增加,活牛和牛肉价格一直保持坚挺走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涨势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2.
尚秀国 《饲料广角》2014,(22):48-50
<正>面对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的逐渐增加,饲料企业的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大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经销商和养殖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合格的销售人员越来越难招等问题。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越来越感到困惑迷茫。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运营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是许多中小型猪料企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此,许多业界人士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期望能够对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  相似文献   

13.
《北方牧业》2011,(15):10
<正>生猪价格一路高歌后,近日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出现了回落的态势,并在价格下跌后快速企稳。受猪价大幅波动的影响,各相关产业的利益如饲料、屠宰、销售等亦受到较大的影响。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称:"根据价格波动的周期判断,这轮物价上涨应该接近拐点。"补不补栏?生猪养殖户面临两难抉择猪价暴涨大半年后,国家调控政策出台。恢复了取消达2年之久的对  相似文献   

14.
袁晓春 《中国猪业》2010,5(6):18-19
<正>自进入2010年以来,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呈现明显回落,已经突破生猪产业盈亏平衡点,这是自国家出台扶持生猪政策以后,生猪产业第一次遇到倒春寒。面对如此快速的生猪价格回落情况,一些生猪养殖户、养殖场不知所措,在经济上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养猪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我国的养殖行情高低起伏,饲料原料价格在持续走高,饲料配方可调控的成本空间越来越小;养殖业集中度在提高,但是疾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以致难以控制。养殖行情变化越来越快,饲料安全问题却频频发生,针对以上问题谈谈养殖行情变化对饲料企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一、养殖行情变化对饲料企业的影响1饲料原料及饲料配方成本波动加大养殖行情不好时,对大宗原材料的需求和饲料产品需求量下降。猪全价配合饲料中,玉米几乎占60%。养殖行情不好时,  相似文献   

16.
肉羊产业涉及面广,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然而目前国内众多的肉羊企业,不仅规模小,实力弱,科技含量低,很多厂家忙于炒种;而改良的肉羊价格低,生产成本增高,致使众多的肉羊产业生存艰难,甚至破产;影响肉羊产业的正常发展,肉羊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生猪产业状况及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阐明云南省生猪产业现状和采用"蛛网模型"分析[1]云南省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情况,从而找出云南省生猪价格波动规律,根据这一规律,研究如何在确保畜产品安全、满足市场供应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云南省养猪业的潜力,并提出减缓生猪价格波动和减少产业损失的措施,为生猪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养猪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宣告到来,养殖业主将会越来越关注市场的变幻,越来越注重大数据的运用,中国养猪行业将进入一个更加理性的时代.总结了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生猪生产形势,包括猪价、肉价在春节前双双上涨;猪粮比价从“绿色区域”步入“蓝色区域”并跨入“黄色区域”,养殖盈利可观;生猪存栏继续下滑,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偏弱调整;玉米价格继续震荡下行,豆粕价格仍在弱势调整;仔猪高价位抑制了补栏积极性.此外,分析了猪价节后小幅回落原因,并对后期猪价整体走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发现饲料原料价格在持续走高,而且居高不下,饲料配方可调控的成本空间越来越小;养殖业集中度在提高,但是疾病多而复杂;饲料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难以保证,消费者信心下降……  相似文献   

20.
预计2018年中国维生素产量为32.8万t,同比增长3.1%,占全球产量的77.0%,市场价值32.5亿美元。预计2018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量为24.7万t,同比基本持平,出口金额达2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1%。2016——2017年维生素价格暴涨,部分产品吸引新进入者加入市场竞争。如果同过去十几年中国维生素产能的周期性变化相比,近两年新投建的维生素项目竞争力不强(个别企业除外),具体表现为仍以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产品技术进步有限。未来的维生素产业整合可能出现3种力量,一是突破性的技术进步颠覆产业原有格局;二是领先厂家在价值链上的持续布局;三是通过资本杠杆撬动行业整合。其中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和价值链的优化整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2股核心力量,并促成未来5~10年中国在维生素乃至精细化工领域出现真正的全球性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