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全明星草莓为试验材料,研究CaCl2、植酸、柠檬酸和山梨酸钾不同浓度的复配组合及其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常温(20~25℃)条件下贮藏7d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在常温条件下草莓采后保鲜的最佳复配组合为:1%CaCl2+0.15%植酸+2%柠檬酸+0.1%山梨酸钾。该复配保鲜剂再与l%壳聚糖制成涂膜,在抑制草莓果实腐烂,保持果实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下降方面的作用效果好于单纯复配保鲜剂。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涂膜对芒果采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壳聚糖涂膜保持芒果采后品质的相关生理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No.1’)为材料,研究了1.0%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芒果在常温(28~30℃)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壳聚糖涂膜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病果率,延缓了果皮颜色的转黄,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并且,壳聚糖涂膜有效保持了果实品质,能够显著延缓芒果可滴定酸(TA)含量的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升高,维持芒果果实较高的Vc含量;同时,壳聚糖涂膜也提高了芒果果实贮藏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抑制MDA含量的积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延缓了采后芒果的后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贮藏温度对云南主栽蓝莓果实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以玉溪澄江主栽的晚熟品种“夏普蓝”为试验材料,在5℃和0℃2种温度下贮藏,以常温条件为对照,每隔2 d分别测定蓝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丙二醛、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5℃冷藏条件下的蓝莓果实硬度保持较好,TSS损耗较低,总酚的含量、类黄酮的含量及花青素的含量均比对照和0℃贮藏条件下要高,同时,5℃冷藏条件下,蓝莓果实还能保持较高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利于保持其果实品质。因此,5℃冷藏是较为适宜云南主栽蓝莓果实“夏普蓝”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达赛莱克特"草莓为试材,研究1%壳聚糖处理的草莓果实在0℃低温贮藏7 d后20℃常温货架6 d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0.1%醋酸溶液处理)相比,壳聚糖处理降低了低温贮藏后期和货架期草莓果实的呼吸速率、花青素、类黄酮及酚类物质的含量,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显著减少了货架期草莓果实腐烂和霉菌的发生,对果实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表明1%壳聚糖处理可有效延缓草莓的采后衰老进程,延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常温(20±1)℃和冷藏(0±0.5)℃条件下澳洲青苹苹果不同采收期对果实采后品质、生理和虎皮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晚采果实的品质和风味相对较好。常温贮藏条件下,晚采果实的乙烯跃变出现时间较早,但采收期对乙烯峰值的大小影响不大,直至果实严重腐烂也未发生虎皮病;冷藏条件下,延迟采收期能明显抑制和延缓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的发生,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贮藏后期早采果实的腐烂率急剧升高是由极其严重的虎皮病造成的。但果实采收越晚,耐贮性越差,腐烂率高而且腐烂出现的时间早,不宜长期贮藏。因此,综合上述因素,建议辽西地区澳洲青苹苹果贮藏果实应于生长发育后期(163~170 d)的10月中下旬采收,常温20℃条件下贮藏30~40 d,冷藏0℃条件下贮藏180 d内,虎皮病发病率低,可保持良好的品质与风味。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作为涂膜保鲜材料,研究对12℃下贮藏的西葫芦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75%壳聚糖涂膜处理西葫芦,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的失重率,抑制采后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的升高,较好地保持西葫芦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果皮叶绿素的含量,使贮藏期间西葫芦果实内的过氧化氢酶维持较高水平,达到良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前喷硼和采后壳聚糖涂膜对龙眼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喷施硼营养剂和清水2次,并在果实采收时进行浓度为3g/L、6g/L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以探讨硼营养和壳聚糖对龙眼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硼改善了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提高了果实的耐贮藏性;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都明显提高了贮藏期间龙眼果实的好果率、降低失重率,有效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其中采前喷硼和采后壳聚糖涂膜相结合处理的效应优于其它处理,但两个浓度壳聚糖处理产生的效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保鲜处理对甜瓜采后贮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保鲜处理类型对甜瓜采后的影响,以新疆精品甜瓜‘西州密25号’为试材,研究室温条件下保鲜剂(1-MCP)、杀菌剂以及杀菌剂复合1-MCP等3种不同处理方式对甜瓜采后贮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温贮藏过程中,1-MCP处理对延缓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品水分含量,并保持果皮颜色等方面效果显著。杀菌剂则对腐烂率降低效果更显著。复合保鲜处理能够有效发挥两者优势,对生理失调和病害衰老引起的采后问题有良好抑制效果。综合来看,常温条件下复合保鲜处理的贮藏效果最佳,能够有效保持甜瓜品质,降低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9.
贮藏温度对嘎啦苹果贮藏期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品种嘎啦苹果为试料,将采后新鲜的嘎啦苹果分别置于0、5、25℃(常温)条件下贮藏,通过对贮藏及货架期间果实各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嘎啦苹果采后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5℃常温贮藏21 d后,嘎啦苹果果实失去良好的品质,不再具有商品价值;0℃和5℃低温有利于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抑制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的上升以及腐烂的发生,延缓成熟衰老,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鲜食品质,且0℃比5℃贮藏的效果好;0℃和5℃低温贮藏28 d后嘎啦苹果的货架期为7 d。  相似文献   

10.
避雨和露地栽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差异,采用避雨和露地两种栽培方式种植‘蓝丰’、‘北陆’蓝莓,采后用PET盒分装后放入聚乙烯(PE)袋中,0℃下预冷24 h后扎口冷藏,对比分析冷藏期间两种栽培方式蓝莓果实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蓝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含水量和花色苷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在采后0℃贮藏期间,避雨栽培果实相较露地栽培更能有效地抑制好果率的下降和果实质量损失率的升高,延缓果实水分含量、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总黄酮含量的下降,使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更高水平。因此,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蓝莓在采后低温贮藏期间能维持更好的果实品质和贮藏效果,果实贮藏期延长,这为采前避雨栽培措施调控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鲜食蓝莓为试材,采用浸泡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与柑橘精油复合保鲜剂处理对蓝莓果实采后4℃贮藏过程中腐烂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壳聚糖与柑橘精油的最佳浓度组合。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浸泡)相比,壳聚糖与柑橘精油复合保鲜剂处理可有效降低蓝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和呼吸强度峰值,抑制呼吸作用和丙二醛的积累,减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谷胱甘肽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中15 g/L壳聚糖和1.0%柑橘精油复合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该研究可为绿色、健康的天然防腐剂在蓝莓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贮藏包装方式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级生理代谢的影响,采用打孔PE包装、封口PE包装及不包装的处理为对照,均置于(4±1)℃的贮藏库内,以5 d为1个测定周期,对采后蓝莓品质的相关生理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氧化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PE包装贮藏能显著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的下降,减缓失重率和腐烂率的升高,能有效抑制PPO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增强SOD、CAT和PAL活性,说明PE贮藏包装对"夏普蓝"蓝莓的采后贮藏品质有较好的保持作用,且以封口PE贮藏包装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适合不耐贮藏的番荔枝的保鲜技术,分别采用3种不同涂膜材料梯度浸泡(10、20、30 g/L普鲁兰多糖,5、10、15 g/L壳聚糖以及5、10、20 g/L硫酸壳聚糖)处理1 min,以蒸馏水清洗果实为对照(CK),然后置于13℃、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每3 d测定1次果实的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统计裂果率和失重率。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壳聚糖和硫酸壳聚糖涂膜处理均能推迟番荔枝果实呼吸跃变发生时间,有效延缓果实糖类等营养物质的损失,更好地保持番荔枝的水分,降低果实的裂果率,抑制果实PPO活性的升高和提高果实贮藏后期POD活性,具有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3种涂膜材料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20 g/L普鲁兰多糖、5 g/L壳聚糖、20 g/L硫酸壳聚糖,而综合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经20 g/L硫酸壳聚糖涂膜处理的番荔枝保鲜效果最佳,果实贮藏12 d时外观、口感等均与鲜果无显著差异,但实际应用还需更多的试验探究。  相似文献   

14.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在常温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果蜡涂膜保鲜,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以及1-MCP与果蜡涂膜保鲜共复合处理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MCP与果蜡涂膜的复合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新红星"苹果的质量损失率,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其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延缓果实衰老,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在常温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果蜡涂膜保鲜,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以及1-MCP与果蜡涂膜保鲜共复合处理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MCP与果蜡涂膜的复合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新红星”苹果的质量损失率,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其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延缓果实衰老,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贮藏温度和壳聚糖姜蒜提取液对辣椒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转红期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贮藏温度和壳聚糖姜蒜提取液对辣椒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能有效减缓辣椒的失重和后熟,抑制辣椒果实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减少,对减少Vc和可溶性总糖损失有显著作用;壳聚糖和壳聚糖姜蒜涂膜都可以有效降低辣椒的失重率和后熟指数,减少辣椒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Vc和可溶性总糖的损失,且后者的效果更好。与涂膜相比,低温对辣椒的保鲜作用更明显;低温下采用壳聚糖姜蒜复合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低温下壳聚糖涂膜的保鲜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天然生物保鲜液对桑葚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桑葚为试材,以果实感官品质评分、失重率、VC含量、色差和腐烂指数为指标,研究山豆根、肉豆蔻及其复合提取液和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液对(2±1)℃下贮藏6 d桑葚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豆根、肉豆蔻及其复合提取液与对照(蒸馏水)相比,均对桑葚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桑葚的品质下降,降低果实失重率,减缓VC的降解,其中保鲜效果最佳的是山豆根提取液(料液比为1∶10);2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液中,以1.0%的浓度处理对保持桑葚的VC含量、感官品质以及抑制果实腐烂的效果最明显;在贮藏前3天,浓度为1.5%的壳聚糖涂膜液对桑葚失重率控制最好;在贮藏3~6 d时,壳聚糖浓度越高,失重率越小。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果蜡对常温贮藏甜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普通果蜡、纳米SiOx保鲜果蜡涂膜处理,对常温贮藏条件下"黄河蜜"甜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种果蜡涂膜处理能有效地降低"黄河蜜"甜瓜的质量损失率,抑制果肉硬度的下降,降低其呼吸强度;与对照相比,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蓝莓塑料箱式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4种调气嘴调控的塑料气调箱进行箱内气体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蓝莓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冷藏(0±0.5)℃条件下,装有蓝莓果实的4种调气嘴调控的塑料气调箱内有相似的气体变化规律,即CO2含量不断上升,O2含量不断下降,均在22天时出现CO2明显增加现象。蓝莓贮藏75天结果表明.各处理气调箱内的气体环境均可显著地控制果实腐烂率与软果率.其中调气嘴B处理气调箱内的蓝莓果实保鲜效果最好.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达到91.23%。塑料箱式气调保鲜技术贮藏蓝莓适宜的气体浓度为:CO2 10%~12%,O2 6%~9%。应用该技术贮藏蓝莓可比现有其它贮藏方法延长保鲜期30~40天.  相似文献   

20.
1-MCP对灵武长枣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灵武长枣为试材,采收后经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在0℃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以期研究对其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μL/L1-MCP处理可以显著地保持果实硬度,抑制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失重率的下降。0℃条件下贮藏90天时,果实硬度达6.5kg/cm^2,VC含量为253.9mg/100g,可滴定酸含量为0.275%,失重率4.9%;显著地降低PPO和ADH活性,贮藏末期分别为1.287U和22.0U;延迟灵武长枣果实的后熟与衰老,低温贮藏90天后好果率达到7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