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巴西一个猪场的15600胎的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与繁殖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母猪统计分析。统计数据包括了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21d之内、哺乳天数在13-26d、1-8胎的所有成绩。统计发现,平均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4.8d,有6.1%的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2d之内。不论初产母猪还是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3-5d的母猪返情率最低。在断奶后第二天发情的初产母猪及断奶当天发情的经产母猪返情率最高,分娩率最低。所有母猪,凡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0-2d,6-8d,9-12d,13-18d,下一胎的分娩率显著低于(P〈0.05)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3-5d的母猪。对初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6-8d,9-12d,下一胎的产仔数最低。对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由0-2d增加到3-5d,其下一胎的产仔数显著增加,当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增加到6-8d时,下一胎的产仔数明显降低,但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9-21d时又增加。结论: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0-2d和6-12d对下一胎繁殖成绩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母猪的哺乳期及断奶后再发情是母猪的一个繁殖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母猪胎间距长短的主要因素。母猪胎间距的长短及母猪所提供的胎产活仔数,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哺乳期限、胎次和季节因素对母猪断奶后再发情及产仔数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阐明在生产中饲养母猪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汪福生 《广东饲料》2008,17(9):42-43
在过去的30年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从8—10头增加到12~14头,平均产仔数提高了10%,断奶仔猪数提高了15%;泌乳量从4~5kg/d增加到10~12kg/d,提高了一番;断奶仔猪窝重从45kg增加到70kg,平均提高40%;每年产仔1.5~2胎增加到2.2~2-3胎;现代高产母猪产仔数、泌乳量、断奶窝重等等数据表明:母猪的生产水平提高了。我们在庆幸这些数据的同时,要明白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  相似文献   

4.
母猪的生产性能指的主要是母猪的繁殖能力,主要受到母猪的利用年限。生产仔数(每胎产仔数。年产仔胎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均匀度等指标构成。综合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就需要做好母猪选种。配种技术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早起断奶,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做好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5.
繁殖母猪胎次与生产性能及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 1 4 91头长大杂种繁殖母猪和 1 3 31 6头杜长大仔猪进行了生产性能和疾病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 :母猪的繁殖性能从第 1~ 5胎产仔数逐渐增加 ;第 4~ 6胎处于高峰稳定期 ;第 7胎以后产仔数逐胎下降。母猪胎次与疾病的关系是 :子宫炎、断奶后不发情 (推迟发情 )、配种后不受胎、死胎弱仔、肢蹄病等随胎次的增加而上升。难产则主要发生在初产母猪和年老体弱母猪。提示规模化猪场应注意 1~ 8胎次母猪种群结构的比例 ,合理淘汰产仔低、疾病多的母猪。  相似文献   

6.
胎次对杂交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整理沈阳农业大学科研种猪场595窝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母猪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回归拟合了胎次和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母猪胎次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存活率都有显著影响。第4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多(10.92头和9.92头),第1胎总产仔数最少(9.12头),第1胎和第8胎产活仔数最低(8.46头和8.63头)。第1胎初生窝重最低,只有12.98kg,以后随胎次增加而提高,至第4胎达到峰值(15.73kg),以后又随胎次下降。在断奶窝重方面,第1胎最少(42.27kg),以后随胎次增加,至第5胎最多(69.53kg),然后又随胎次减少。另外第3胎的仔猪断奶存活率最低,只有78.48%,第5胎最高(93.95%),第1胎较低(78.88%)。这些结果表明3~5胎次为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第1和第8胎繁殖成绩显著降低,但第8胎尚优于第1胎。因此,应采取措施增加第2~6胎次的母猪数量。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哺乳期及断奶后再发情是母猪的一个繁殖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母猪胎间距长短的主要因素.母猪胎问距的长短及母猪所提供的胎产活仔数,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哺乳期限、胎次和季节因素对母猪断奶后再发情及产仔数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阐明在生产中饲养母猪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志钢 《当代畜牧》2013,(26):23-25
一般来说,母猪的受胎率应在95%以上,流产率1%以下,断奶后发情间隔3~7d,每头母猪平均利用7胎。可现在猪场的母猪情况是: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低,20%多不发情,有的猪场高达50%以上;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返情率高,产仔数少,初生重小,流产死胎,便秘,蹄裂,MMA(子宫炎、乳房炎、产后无乳综合症),断奶到配种间隔时间长,淘汰率高,能繁殖4胎的母猪不到一半。2  相似文献   

9.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其中胎次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胎次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四川阆中大北农猪场500头二元繁殖母猪(长白作为父本,大白作为母本)的产活仔数、总产仔数等数据进行了记录与分析。结果表明:第1~4胎次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呈逐渐上升趋势,第5~7胎次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呈下降趋势,其中第4胎达到最高峰;第1~4胎次的弱仔数、畸形数、木乃伊数和死胎数呈下降趋势,第5~7胎次呈上升趋势,其中第4胎最低。因此,胎次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明显影响,第3~5胎的繁殖性能较好,第4胎繁殖性能最佳,建议四川阆中大北农猪场对第3~5胎二元母猪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生产,合理淘汰高胎次母猪。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母猪群的繁殖问题,特别是断奶母猪的发情问题,总是困扰着猪场的生产管理者。断奶母猪在7天内的发情配种比率一般在80%~85%之间。10天内的发情配种比率在85%~90%之问。断奶10天后延后发情的母猪因空怀期长,不但消耗饲料多,年产胎次少,而且这部分母猪发情配种后返情率高,产仔数少,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的时间是母猪一个繁殖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时间长短不但影响母猪的年产胎数,同时也制约着下一产的产仔数。本文通过对法系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与下一产的产仔数及与母猪胎龄、产仔季节之关系统计分析,阐明了提高法系长白母猪生产水平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后备母猪不同月龄配种与繁殖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鹤山分公司宅梧种猪场和更楼种猪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长大二元母猪分娩数据为基础,探讨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的适宜月龄。从1胎繁殖成绩来看,7.5~8.5月龄初配,母猪窝产仔数、窝产健仔数和配种分娩率较好且稳定,过早和过晚配种都不利于提高1胎母猪的繁殖成绩;从2胎和3胎的繁殖成绩来看,7~7.5月龄初配的母猪窝产健仔数相对较低,9.5月龄以上初配的母猪配种分娩率相对较低;从4胎的繁殖成绩看,7~7.5月龄和10~10.5月龄初配的母猪窝产仔数、窝产健仔数、配种分娩率相对较低。说明后备母猪一般7.5~9月龄初配生产成绩较稳定,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加系母猪不同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福建梁野山农牧种猪场5 256窝大白母猪、1 623窝长白母猪、895窝杜洛克母猪和511窝皮特兰母猪共8 285窝的生产数据,根据不同品种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初生体重大于0.93 kg的健康猪)、畸形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结果表明:胎次(1~6胎)对大白、长白、杜洛克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影响不大,但对皮特兰的受胎率和分娩率有一定的影响;胎次对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母猪的产仔性能有显著的影响,1~4胎母猪的产仔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增加,在4胎达到高峰,5胎开始下降;在产死胎数方面,5胎后增加非常明显,并且5胎和6胎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胎次;说明6胎母猪产仔数和配种分娩率下降,这对整个群体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建议母猪在5胎断奶后及时淘汰。该研究为该猪场确定种猪最佳利用年限并为制定母猪淘汰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期提高加系种猪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初产母猪哺乳期膘情与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便携式B超仪对一规模猪场381头美系大约克初产母猪临产前、断奶后背膘进行测定,并对不同背膘厚母猪的有关繁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产母猪膘情不同对其繁殖表现影响显著(P〈0.05),临产前背膘在11~16 mm时窝产仔数较高,在13~14 mm时最佳;断奶时背膘在10~14 mm时断奶至发情间隔较短,在11~12 mm时最佳;背膘在10~15 mm时次胎受胎率达86%以上;哺乳期背膘损失在1~3 mm时断奶至发情间隔和次胎受胎率最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对初产母猪膘情进行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5.
母猪窝均活产仔数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达到母猪多产仔以及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母猪窝均活产仔数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达到母猪多产仔以及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军  杨震国 《北方牧业》2012,(22):15-17
<正>当今世界的生猪养殖业已开始将母猪生产性能的目标设定到每头母猪每年生产30头断奶仔猪。如此高的生产目标尽管存在很大难度,目前,国外很多猪场的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基本在25头以上,有些猪场甚至可以达到30头,而中国母猪的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平均为15头,一些管理良好的规模猪场最多也只能达到20头左右。要达到此目标应从年产窝数和平均断奶仔猪数这两个最具繁殖潜力的指标入手。首先关注活产仔数、繁殖年龄和胎次结构;其次,在保证高活产仔数的同时要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内江母猪在海拔3658m的西藏拉萨地区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1-3胎内江母猪的产仔数和断奶成活率分别为6.71和62.04%,8.06和78.24%、8.66主83.05%;1-3胎内江母猪平均初生重分别为0.79、1.07和097kg,2-3胎断奶个体重分别为12.30kg、10.58kg。产仔数和断奶成活率以第3胎为最高,内江母猪在高原的繁殖性能均人氏于平原地区。西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新疆某猪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大约克夏、大长、长大、杜长大共8 461窝繁殖记录,统计分析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畸形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均随着胎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胎繁殖性能较好,均在5胎达到高峰,5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死胎数10胎最高,畸形数1胎最高;春季母猪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夏季的初生窝重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母猪的产死胎数最多;4~6胎杜长大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最高,总产仔数高于大长母猪(P<0.05),健仔数和初生窝重高于大约克夏(P<0.05)。综上所述,母猪的繁殖性状受到胎次、分娩季节和品种杂交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8胎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并可提高母猪3~7胎龄在猪群中的占比,调整配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养殖生产已进入微利阶段。特别是2002年以来,猪粮比价持续走低,刚刚超过5.5的盈亏点。猪的盈利不能指望猪价的上涨,只能靠提高生产水平、改善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做到这些,应特别重视提高母猪的繁殖成绩。1缩短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空怀期的长短决定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所以断奶后是否及早的发情,对提高母猪繁殖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研究表明母猪断奶后4天内配种,下一胎窝产仔数较高。随后,窝产仔数随断奶至发情天数增加而有所下降,直至第7天降至最低点。所以缩短发情间隔是提高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错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