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辣椒新品种37-89的主要特征特性,并总结其在厦门同安地区的设施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冬种辣椒是广东冬季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但冬种辣椒生产常常受寒潮、连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威胁。调查广东省冬季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结合冬种辣椒的生长和栽培特点,探讨广东气象条件与冬种辣椒生产的关系,分析冬种辣椒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特征及其对辣椒生产的影响。辣椒属喜光喜温作物,同时根系较浅,对水分要求严格。寒害是冬季辣椒生产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2、3月份的低温阴雨天气主要发生在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容易给辣椒造成渍害和湿害;冬季干旱发生频率也较大,珠江口北部以及雷州半岛地区是重点防范区域;而在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海河平原的河北南皮县盐碱低洼地上作了黄瓜、番茄、辣椒3种抗盐优良蔬菜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黄瓜中的地这胡瓜、津研4号、津研5号、津杂2号、津研7号;番茄中的津粉65号、番茄102号、早杂1号、栽培1号;辣椒中的湘研1号、天津2号、天津9号、天津3号、茄门等在海河平原的低洼盐碱地上(含盐量1.2‰)栽培有较好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盐碱性,因此认为这些蔬菜品种可以在低盐碱地区推广;而番茄中的番茄70号、强丰和辣椒品种中的辣椒8号,表现为生长较弱,产量较低,不宜在盐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浙中地区早稻和辣椒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集成了“早稻-加工型辣椒”水旱轮作栽培模式。该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了稻田周年效益,总产值可达7 945.2元/667 m2,促进了早稻和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水旱轮作,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发生,有利于二季作物高产高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介绍了早稻和加工型辣椒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朝阳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归纳了该地区设施蔬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潜在优势,归纳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朝阳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辣椒是城郊川区近年设施蔬菜中增产增效最快,且再普通不过的茄果类蔬菜之一,但对于祖祖辈辈以种粮为生从不种菜且没有一点种菜技术的高海拔山区的高楼乡农民来说,种菜尤其是种高产高效的航天辣椒,更是一种非常奢望的梦想。为给高海拔山区探索一条高产高效的特色农业之路,自2012年开始,《天水航天蔬菜新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组依靠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在海拔1840m,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青皮辣椒和黄皮辣椒是市场上主要的蔬菜辣椒品种,为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黄皮辣椒和青皮辣椒品种在表型性状上的特点和区别及遗传多样性,对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36份黄皮辣椒品种和38份青皮辣椒品种的25个田间表型性状进行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皮...  相似文献   

8.
2005年生长旺季期间,在墨西哥中北部地区辣椒(capsicum annuum)田间观察到分布广的类似病毒症状。  相似文献   

9.
巢娟  戴思慧  肖杰 《作物研究》2014,(2):221-225
辣椒疫病及其抗病性遗传规律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辣椒疫病及其传播方式、范围,辣椒疫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辣椒疫病的抗性机制研究,辣椒抗疫病的QTL定位研究。虽然辣椒疫病抗性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并已经研发出不少抗辣椒疫病的品种,但仍然难以满足生产者对抗性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山东德州地区德棉10号与绿豆及辣椒间作种植的可行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棉花与绿豆和棉花与辣椒间作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单作棉花(CK)相比,两种间作种植模式对棉花的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均没有显著影响,棉花与绿豆间作的棉花产量与单作棉花相当,但增收绿豆366.0 kg/hm2,较CK盈...  相似文献   

11.
浙粳99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该品种连续5年被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并多次刷新“浙江农业之最”单季常规晚粳稻百亩方和攻关田高产纪录。通过考查测产田块的穗粒结构和调查攻关田的施肥情况,分析了浙粳99获得超高产的特征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浙粳99超高产栽培技术为:培育短龄壮秧、适当密植、科学肥料运筹和水浆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丽绿刺蛾在海南胡椒种植区每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主蔓上结茧越冬。该虫1年有2次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1代幼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橡胶与胡椒间作栽培模式对于推动我国热区橡胶和胡椒2大产业的发展,以及改善长期单作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综述橡胶和胡椒2种间作物的生物学和养分吸收特性,评价2种作物间作的空间资源利用、小气候环境条件和土壤资源利用的适宜性和生产效率,并对橡胶与胡椒间作栽培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橡胶间作胡椒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橡胶用于胡椒活支柱栽培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为生产上橡胶胡椒间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稻作文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拥有上万年稻作文化历史,稻作遗址数量众多,具备遗址年代最早、遗址数量最多、遗址脉络最全的显著特征。当前,保护和利用浙江省稻作文化遗址面临水稻面积大幅减少、价值挖掘不够充分、资源整合利用不足、保护利用程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建设浙江省水稻博物馆、加快稻作科技和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加强水稻种质资源的发掘与保护利用、加快打造稻文化产业品牌,深入挖掘与利用浙江省以“上山”为源头的稻作文化资源,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5.
胡椒栽培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胡椒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包括主要品种、支柱的选择、间(混)作栽培和覆盖栽培等方面,探讨我国胡椒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与对策,为今后胡椒科研及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应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工作。通过分析浙江龙泉地区珍贵阔叶树种保护培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完善龙泉地区森林资源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伟平  肖强  孙科  邓盛蓉  杨鸣 《茶叶科学》2018,38(5):480-486
根据浙江省各县市区气象站1973—2017年气象资料,结合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等级的时间变化特征。Mann-kendall法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影响按年度可分为1973—1987年、1988—2002年和2003—2017年3个时间阶段。通过信息扩散理论计算各阶段茶树遭受高温热害概率,t检验表明2003—2017年茶树遭受高温热害概率显著高于1973—1987年和1988—2002年2个阶段。进一步依据2003—2017年茶树各高温热害等级出现概率构建得到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值,并利用该风险值将浙江省分为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其中18个沿海县市区和庆元、泰顺、开化3个山区县为低风险区,遂昌等5个山区县和临海等9个临近海洋或太湖的县市区为较低风险区,丽水等13个位于浙江省中间位置且地形多为平原或处于盆地中部的县市区为高风险区,嵊州等14个靠近高风险区的县市区为较高风险区,淳安等10个县市区为中等风险区。该区划结果较真实地反映浙江省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对浙江省茶树生产中做好高温热害防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满足海南辣椒产业发展需求,系统开展了适于海南种植的抗蚜辣椒品种鉴定与评价.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32个参试辣椒品种中,'猪大肠'石柱朝天红'博辣15号'辣丰三号'和'小米椒'5个品种对桃蚜表现为抗蚜,'福康8号'翡翠甜椒'翠玉甜椒'薄冠008'皇帝椒'新香2号'和'干辣3号'7个品种对桃蚜表现为感蚜,'大羊角椒'...  相似文献   

19.
"川迪"甜椒是以C9907-14为母本、C0517-2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一代杂交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中熟,大果型品种,长灯笼形,纵径17 cm,横径11 cm,4心室,平均单果重240~260 g,品质佳,适宜春季露地和保护地、秋季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