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寄主昆虫增殖病毒时,影响病毒产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寄主昆虫的敏感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国内外在不同寄主对同种病毒敏感性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在相同寄主不同品系对同种病毒敏感性上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本文开展了甜菜夜蛾不同品系对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Nucleopolyhedmvirus,SeNPV)敏感性的研究,以期筛选到高敏感性寄主昆虫,从而实现在甜菜夜蛾幼虫末龄高效增殖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达到有效提高甜菜夜蛾病毒杀虫剂生产效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选用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er)较专化的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和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较专化的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lNPV),按多角体数量1∶ 1混合后分别连续感染或交替感染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比较各代病毒对两种夜蛾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lNPV中国株和AcNPV混合,起始感染甜菜夜蛾,再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中交替繁殖后,F4代斜纹夜蛾病毒(由斜纹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3龄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率极显著高于F2代斜纹夜蛾病毒,F3代甜菜夜蛾病毒(由甜菜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斜纹夜蛾的致死率也显著高于F1代甜菜夜蛾病毒;混合病毒起始感染斜纹夜蛾,再经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交替繁殖后,斜纹夜蛾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以及甜菜夜蛾病毒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也都显著提高。交替传代后的病毒比同代次连续传代后的病毒对非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并且它们对原宿主的毒力未有减弱。AcNPV和SlNPV日本株混合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交替繁殖后也表现出对非宿主毒力的提高。表明混合病毒在两种不同原宿主中交替繁殖比其在同种宿主中连续繁殖后对非繁殖原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严重威胁我国玉米生产的入侵害虫。为科学、有效地防控草地贪夜蛾,本文应用浸卵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并利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浸卵处理10 s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苜蓿银纹夜蛾NPV浸卵对草地贪夜蛾卵孵化有一定的延迟作用,24、48 h的孵化率分别为12.50%、69.17%,显著低于对照;核型多角体病毒浸卵对初孵幼虫的毒力较强,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浸卵后初孵幼虫死亡率最高,分别达92.32%、82.49%;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取食浸过核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的玉米叶片72 h后,其死亡率分别为96.39%、92.82%,甘蓝夜蛾NPV对3龄幼虫也具有较强毒杀作用。同时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3龄幼虫取食经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处理的叶片72 h平均虫龄分别为3.00龄和3.36龄,显著低于对照。玉米田喷施甜菜夜蛾NPV、甘蓝夜蛾NPV,药后10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达到86.03%和82.36%。研究表明,甜菜夜蛾NPV、甘蓝夜蛾NPV杀虫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可以作为其有效防控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4.
AcNPV·Bt·En复配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一类严重危害多种蔬菜的农业害虫,苏云金芽孢杆菌(Bt)作为害虫微生物防治的主角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Bt杀虫剂在田间防治甜菜夜蛾初孵幼虫中显示出良好的杀虫效果,但仍然显示出单剂的缺陷,如残效期短、对大龄幼虫不敏感.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是一种宿主范围较广的昆虫杆状病毒,能感染30多种鳞翅目昆虫,并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感染致死力.将Bt与AcNPV混用,可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增效蛋白是由某些病毒基因编码的一类金属蛋白酶,具有酯酶活性.纯化的天然增效蛋白在体外能促进NPV对昆虫离体细胞系的感染,能显著提高NPV对昆虫的感染效果,并可增强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对幼虫的毒力.本文首次报道基因工程增效蛋白(En)与AcNPV·Bt科学复配使用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目的在于寻求甜菜夜蛾综合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永兵 《植物医生》2004,17(2):16-16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杂夜蛾亚科灰翅夜蛾属,是世界性重要农业害虫.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由于特殊的温暖气候特点,甜菜夜蛾目前已上升为当地春末、夏、秋季节蔬菜上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6.
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 Guenée)隶属于夜蛾科,超过一半以上的物种被认为是世界性害虫。本文回顾了灰翅夜蛾属的分类研究概况。根据其分布特性和寄主范围选取了海灰翅夜蛾、南方黏虫、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等5种典型的害虫,重点对其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夜蛾黑卵蜂、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已被广泛用于灰翅夜蛾属害虫防控,甲腹茧蜂、斯氏线虫和绿僵菌在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对生防因子规模化生产、加强检疫及文献计量学分析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发育及存活的影响。正在蜕皮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2龄幼虫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后,当其发育到3龄与4龄时分别饲以95%致死浓度(LC_(95))或10×LC_(95)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eiNPV),研究表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斑痣悬茧蜂发育及存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寄生与饲毒的间隔期以及饲毒量。被寄生的甜菜夜蛾幼虫发育到第3龄(即被寄生后第1天,1dpp)分别饲以LC_(95)或10×LC_(95) SpeiNPV的处理,没有寄生蜂老熟幼虫从寄主体内钻出;被寄生的甜菜夜蛾幼虫发育到第4龄(4 dpp)分别饲以LC_(95)或10×LC_(95) SpeiNPV的处理,分别有25.62%与16.31%寄生蜂老熟幼虫从寄主体内钻出。甜菜夜蛾是否饲毒对寄生蜂的出蜂率、化蛹率及羽化率影响显著;饲毒浓度影响寄生蜂的出蜂率、化蛹率,但不影响羽化率。甜菜夜蛾饲毒与否对寄生蜂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但饲毒甜菜夜蛾体内寄生蜂幼虫、蛹及成蜂显著小于未饲毒的甜菜夜蛾体内寄生蜂幼虫、蛹及成蜂。  相似文献   

8.
复合型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型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主要由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两株病毒毒株和苏云金杆菌按一定比例复合而成,经单一型,复合型病毒制剂毒力测定比较,获得增效比值为5.1-9.5的最佳配比,并以甜菜夜蛾为宿扩大增殖形成雏型产品。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环保署最近公布其收到几个新农药登记申请。这些申请本应在早些时候提交。瑞士安德马特生物农药公司申请了3个病毒农药的登记: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FV11株,用于防治蔬菜、棉花、花生、烟草、水芹和观赏植物上的甘蓝银纹夜蛾(粉纹夜蛾);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V-0003株,用于防治蔬菜、棉花、花生和观赏植物上的玉米棉铃虫/烟青虫/棉花螟蛉;甜菜夜蛾核型多角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不同波长绿-黄光对甜菜夜蛾产卵生物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杂食性农业害虫,近年来,在全国部分省区发生逐渐加重[1]。目前,国内外已有应用黄色光对农业害虫进行有效防治的报道,如八濑顺也[2]报道利用黄色灯防治蔬菜上的棉铃虫、甘蓝夜蛾和斜纹夜蛾等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复配剂及其田间应用和对斜纹夜蛾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甜菜夜蛾对菊酯类杀虫剂敏感基线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强的害虫。近年来,抗药性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外甜菜夜蛾对药剂的敏感性只有零星报道,进行害虫抗药性的检测、机理、生物学、遗传及抗性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都要求建立相应的敏感品系和测定敏感毒力基线。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种:将1995年采自湖北省武汉郊区,并已在室内连续饲养62代的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13.
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康邦)是江西省宜春新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剂,该药剂对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亦有较高活性.在广东和海南省分别做了该产品的试验示范,本示范旨在了解该药剂的田间防治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并与常规使用药剂进行比较,为将来进一步推广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一株新的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青岛分离株SeMNPV-QD)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本文以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青岛株SeMNPV-QD与美国株SeMNPV-US1为材料,分别测定了病毒对甜菜夜蛾细胞系的感染、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以及田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eMNPV-QD与SeMNPV-US1对甜菜夜蛾细胞系Se-3的感染率分别为92.34%和93.65%,平均每个细胞的病毒多角体产量分别为23.97和24.10 PIB,差异均不显著;SeMNPV-QD与SeMNPV-US1对初孵甜菜夜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4.43×104和4.35×104 PIB/mL,LT50分别为4.12和4.02 d;SeMNPV-QD与SeMNPV-US1对4龄甜菜夜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9.25×105和4.44×105 PIB/mL,LT50分别为6.20和5.50 d;SeMNPV-QD和SeMNPV-US1对大葱田甜菜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7 d的校正防效分别达到74.99%和79.04%。研究结果将为新病毒株的深入研究开发以及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猖獗发生因子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ü ubner]别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甜菜夜蛾食性杂,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葫芦科和豆科等 30余种蔬菜;还可为害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栽培作物,寄主多达 170种以上,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害虫.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OB作为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的增效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0.25%~1.00%的浓度范围内,随着OB增效剂浓度的提高,其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随着提高,最高增效倍数达85.1倍;在2~4龄幼虫范围内,随着虫龄的增大,OB增效剂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增加;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做到有效防控保山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同时又做到化学农药使用减量的目的,选用生物农药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明确不同剂量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性、对草地贪夜防效及持效期。本文开展了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每公顷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50倍液、600倍液,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5.11%、94.0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1.09%、63.13%,玉米受损率控制在22.49%以下,药效持续期在14 d。  相似文献   

18.
昆虫病毒重组增效蛋白的广谱增效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室内生物测定表明 ,大肠杆菌表达的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重组增效蛋白P96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 ,分别提高1 6 9.78%、73.90 %和 36 .0 4 % ;对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甜菜夜蛾幼虫也有明显增效作用。Na2 CO3 溶解的P96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一定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种增效剂对甜菜夜蛾防治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区爆发成灾 ,发生区域南至广东、台湾、福建 ,北到东北地区 ,而且其与棉铃虫 ( H 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一样 ,都是杂食性害虫 ,寄主植物十分广泛。甜菜夜蛾爆发的原因很多 [1 ] ,其中对常规化学农药的高抗性是重要原因之一 [2 ]。利用增效剂增强农药对抗性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害虫抗性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 ,如增效醚 ( PBO)、MGK2 6 4被推荐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合使用防治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抗性的田间小菜蛾 [3] 。本试验利用采自田间的甜菜夜蛾种群 ,测定了 …  相似文献   

20.
不同昆虫病毒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测定了多种病毒组合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八字地老虎颗粒体病毒(XcGV)、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McCPV)可明显提高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对斜纹夜蛾的杀虫速度,其中及XcGV可使SINPV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LT50缩短了0.5—2.5d;McCPV可使其缩短0.6—2.9d,但未提高其杀虫毒力。XcGV亦可提高SINPV和XcNPV对甜菜夜蛾的杀虫速度,分别使甜菜夜蛾2龄幼虫LT50缩短1.3和1.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