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广东省根腐线虫种类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lian缪 《植物检疫》1991,5(4):253-254
根腐线虫又称为根痕线虫(Root—lesion nematodes)其学名为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ssp.。属于不定居移栖型半内寄生线虫。分布广,在不少农作物的根部为害,它们侵入根部皮层薄壁组织,使侵入处周围的植物细胞变褐,形成点状或细长的暗色根痕,严重的使根系腐烂,引起植物的根腐病,故称之为根腐线虫或根痕线虫。作者多年从广州郊区、佛山、  相似文献   

2.
根腐线虫病的症状,危害,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腐线虫(Pratylenchus)又叫短体线虫。分布广泛,世界各地都有这个属线虫的危害。近20年中,我国陆续报道有20多个种,并证实危害的作物有:小麦、玉米、小米、高粱、大豆、油菜、花生、棉花、苎麻、马铃薯、番茄、草莓、桃等。一、症状和危害根腐线虫以4龄幼虫和成虫,趋向活寄主的根系,破坏根的皮层部分;伤残根腐线虫却危害桃的幼根;有的种在某些寄主上,也可危害维管束组织。根腐线虫侵染根部,在侵染点附近,形成小的枯斑,许多根腐线虫结集时,病斑联合形成一个较大复合病斑,长而窄,呈黑色。但病斑变色不能作…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病原线虫种类,对14个县(市)45个采样点小麦根腐线虫进行了分离调查,分别通过人工接种测定其致病性和杀线剂处理研究其危害性,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病原。结果显示:小麦根腐线虫在河南省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中北部的10个县(市)34个沙质土壤采样点均分离出小麦根腐线虫,而在南部土壤粘重地区的小麦根内和土壤中均没有分离出根腐线虫;15%涕灭威颗粒剂处理土壤后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较对照明显上升,产量增加13.6%;该线虫能够侵染小麦,并明显抑制小麦生长;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以敏捷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agilis为主。  相似文献   

4.
根腐线虫是植物三大病原线虫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害多种粮食及经济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根腐线虫的识别与鉴定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植物线虫抗性机制有利于培育抗性品种.为此,回顾了近年来根腐线虫鉴定及植物对根腐线虫抗性方面的研究工作,强调了线虫准确鉴定的重要意义,分析讨论了植物抗线虫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纺织纤维型经济作物,虫害是影响苎麻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地下害虫对苎麻的影响日益突出。通过总结苎麻地常见地下害虫和根腐线虫的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为苎麻地下害虫和根腐线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苹果再植病及病原线虫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再植苹果苗表现典型的再植病,其症状为:根系分生能力差,生长缓慢,根组织尤其输导根上发生许多黑色病斑,地上部长势差,长梢抽生困难,定植成活率低。从再植苹果苗的根内分离到了线虫,经鉴定为草地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de Man, 1880) Filipjev,1936),并首次阐明为苹果再植病病因之一。不同栽培措施下,幼苗根内线虫密度不同:再植前土壤消毒比不消毒低,接种VA菌根比不接种低,清耕比覆草低,种植三叶草或万寿菊后线虫密度低。这4种栽培措施配套使用可能成为控制苹果再植病的潜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短体属线虫(Pratylenchus Flipjev,1936)又称根腐线虫,是一类重要的迁移性植物内寄生线虫,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且危害性大,在我国多个省份皆有发生危害。本文采用改进的贝尔曼漏斗法从河南省商丘市、荥阳市和洛阳市的3个玉米土壤样品中分离出根腐线虫,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鉴定,基于rDNA的 ITS和28S D2-D3区序列以及mtDNA-COI序列对供试根腐线虫进行了分子鉴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均表明来源于商丘样品的SY-1和SY-2种群分别为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 scribneri);来源于荥阳样品的XY-1种群和洛阳样品的XC-250种群,均为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 scribneri)。基于rDNA-ITS、28S D2-D3区和mtDNA-COI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与已知鉴定结果相一致,本研究鉴定的短体线虫种类,分别单独聚类在各自分支。本研究明确了河南省玉米田3个病样品的病原种类,发现采自商丘的病样品存在两种根腐线虫复合侵染的现象,且3个病样品均发现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 scribneri)的存在,研究结果为玉米根腐线虫病害的识别与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盆景基地盆景根际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慧平  袁兵 《植物检疫》1999,13(3):16-19
报道了1994 ̄1996年安徽主要盆景基地盆景根际线虫的分离鉴定结果。鉴定线虫10个属16个种,重要种类有斯克里布纳根腐线虫和食真菌线虫。  相似文献   

9.
 1987-1989年,经过广泛的田间调查和致病性试验证实了我国的一种新病害——玉米根腐线虫病。病该病在所调查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和江苏5省普遍发生,在17市(县)的玉米根样和根际土样中病原线虫出现的频率分别高达92%和82%,玉米病株表现为根系稀少,根部发生坏死病斑,地上部瘦弱矮小。  相似文献   

10.
1987—1989年,经过广泛的田间调查和致病性试验证实了我国的一种新病害——玉米根腐线虫病。病该病在所调查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和江苏5省普遍发生,在17市(县)的玉米根样和根际土样中病原线虫出现的频率分别高达92%和82%,玉米病株表现为根系稀少,根部发生坏死病斑,地上部瘦弱矮小。形态鉴定表明,玉米根腐线虫病病原为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cribneri Steiner,1943。它和文献描述的P.scribneri在唇区缢缩、唇环2个、受精囊卵圆形、后阴子宫囊短且不分化、尾端宽圆而无环、刻线4条、雄虫罕见等主要诊断特征一致,在测计数据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绣球花上的一种线虫新病害——短粗根病。对病原线虫进行形态观察、测量和种类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较小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minor (Colbran,1956) Siddiqi,1974]是引起绣球花短粗根病的病原物。染病植株根系短、粗呈黑褐色,根系团状,侧根丛生,尖端钝或稍膨大,无根毛。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发病重者枯死。较小拟毛刺线虫为我国花卉线虫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2.
黄芪,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且种植、采收、储藏技术简单易行。 2000年全市种植 0.24万 hm2中药材,其中黄芪 0.1万 hm2,占 1/3以上。近几年发现,田间部分黄芪苗 3片真叶前整株萎蔫直至死亡,平均死苗率 20%,严重田达 80%。成株期田间调查, 70%黄芪根部中断表皮有纵向裂口,呈铁锈色,并伴有褐色病斑,严重影响黄芪的品质和商品价值。采样室内镜检发现,黄芪萎蔫苗根部组织内有线虫,经鉴定为根腐线虫。成株期根部裂口组织内也发现有根腐线虫,并有大量镰刀菌菌原。为此,初步判断:苗期死苗主要为根腐线虫引起;成株期黄芪根…  相似文献   

13.
吴家琴 《植物保护》1985,11(3):45-45
红麻根结线虫病是我国红麻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作者在湖南、浙江、广东和广西等主产麻区对该病的分布与为害,病原线虫种类曾作过调查和防治试验,现借鉴浙江经验,整理记述于下,供进一步研究和参考。 为害情况 红麻根结线虫为害麻株根部,病株根系产生许多大小不等的疣状物,引致叶黄,株矮,生育不良,并易遭菌类侵染引起根腐,加速麻株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河南省温县铁棍山药病原线虫种类,在温县铁棍山药种植区采集有明显症状的块茎进行线虫分离,观察线虫的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并扩增rDNA的28S D2-D3序列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山药块茎中分离出的根腐线虫形态学特征及测量指标与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基本一致,其28S D2-D3序列与P.coffeae相似性达99.87%~100%。本研究明确了河南省温县地区铁棍山药根腐线虫为咖啡短体线虫,为山药线虫病的鉴别及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7月 ,浙江某花卉公司从荷兰引进百合种球 1 3万个及介质土 ,所附的植物检疫审批单明确规定禁止携带草莓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fragariae及穿刺根腐线虫Pratylenchuspenetrans等危险性病虫。经检疫 ,发现百合种球及介质土携带大量植物寄生线虫 ,经进一步形态观察和测量 ,鉴定为我国植物检疫危险性线虫———草莓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fragariae及穿刺根腐线虫Pratylenchuspenetrans。这是宁波口岸首次截获上述两种线虫。现将草莓滑刃线…  相似文献   

16.
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孵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沛成  洪宏  伍敏敏  丁中 《植物保护》2012,38(1):101-103
为了解旱稻孢囊线虫的孵化特性,从水稻根系及根系附近土壤分离孢囊,在室内离体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及水稻根系分泌物、土壤浸液、水稻根汁等因子对2龄幼虫孵化的影响,并观察不同温度下2龄幼虫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旱稻孢囊线虫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32℃,且在该温度范围初孵2龄幼虫的存活率高、存活时间相对较长,35℃下孵化率及初孵2龄幼虫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均明显下降,40℃下无线虫孵化,20℃下孢囊线虫孵化率仅为0.9%,4℃下可延长2龄幼虫的存活时间.水稻分泌物、水稻土壤浸液和水稻20倍根汁对旱稻孢囊线虫孵化具有刺激作用,5倍根汁和4 mmol/L氯化锌溶液对线虫的孵化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可为制定旱稻孢囊线虫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寄生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测试表明,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长江中游地区栽种的小麦、裸大麦、米大麦、家燕麦、野燕麦、黑麦草、鹅冠草、苇状羊茅、球茎草芦和鸭茅均能侵染,这些植物是该线虫的良好寄主,但感染率差异不显著。该线虫能侵染玉米,但很难完成生活史,不侵染供试的红三叶草和紫苜蓿2种非禾本科牧草。在不同的寄主根内,线虫发育速度有差异,单位重量根内虫口数亦有异,黑麦草内最多,鲜根有线虫4.45条/g,鸭茅最少为1.26条/g。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保护地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受高温、高湿、封闭及连茬种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草莓线虫病的发生为害呈连年加重趋势。并上升为影响草莓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病害。为此 ,我们在草莓集中种植区 ,进行了草莓线虫病的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病原及危害规律草莓线虫主要是草莓芽线虫和草莓根线虫。草莓根线虫的危害主要在根部 ,初期在根表产生略带红色不规则长型小斑点 ,以后逐渐扩展至整个根部 ,颜色由褐变黑 ,然后溃烂脱落。被害植株根系发育受到抑制 ,侧根少 ,根系小 ,致使肥水供应能力不足 ,植株生长缓慢。芽线虫…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内在机理,以抗病材料酸黄瓜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为试材,对南方根结线虫侵入与幼虫发育、根的解剖学及线虫侵入诱导形成的取食位点的细胞学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材料酸黄瓜根系中线虫侵入率极显著低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P0.01),酸黄瓜能够有效抵抗南方根结线虫的侵入;抗、感材料根系中雌雄虫个体比例分别为1∶12和1∶5(P0.01),抗性反应能够抑制线虫取食和幼虫发育;酸黄瓜根的解剖结构与普通栽培黄瓜相似,酸黄瓜的根不具有结构抗性;抗病反应中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感病反应中无此类现象发生。抗侵入、抑制取食和坏死反应是抗病材料酸黄瓜抗性反应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温汤处理杀灭进口苏铁球茎寄生性线虫的试验李德福张晓燕王明霞(福州动植物检疫局350013)寄生性线虫常因进口带根或附有少量土壤的种苗传入境内,对携带这些有害生物的种苗及时进行检疫处理是口岸检疫工作的重要部分。药剂处理有害生物,时间长、不彻底,很难防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