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定向培育、连续测定,结合其表型性状与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从21外无性系中育出无3、无4,无20、无13、和无6、无12、无11、无10分别为高皮油与高梓油含量品系,其皮油的平均含量为74.5%,高的达75.0%(无4);梓油的平均含量为64.1%,高的达65.06%(无12)。经多年测定,高皮油与高梓油含量品系的均具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可遗传性。  相似文献   

2.
岑溪软枝油茶两个高产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岑溪软枝油茶1号、2号等8个无性系,按顺序错位排列,以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优良单株无性系测定。结果表明:2号、3号两个无性系表现出丰产性状,其4年平均折合亩产油分别达61.65kg、62.57kg,比参试无性系均值分别高188.4%、191.21%;其生长性状、经济性状优于其它无性系,果油率达7.06%、7.13%;以其枝条嫁接繁殖后仍表现为高产。  相似文献   

3.
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五味子种耔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种籽厚度、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仁含油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9911、9907、9913、9919、9918、9914等6个无性系种仁含油率较高,分别为70.17%、69.77%、68.99%、67.51%、65.97%、64.15%;五味子种油的形成、积累与无性系的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等指标关系不密切,而与种耔厚度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670,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以高含油率为目标的五味子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橄榄优良品系扩大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高州市大坡镇、古丁镇以及茂名市八一林场三个试点开展橄榄优良品系嫁接扩大试验,嫁接后第3,4年的结实及生长结果如下:(1)无性系间单株产果量、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树高、径粗和冠幅在有的试点达极显著差异、有的试点无显著差异,表明无性系间结实存在着遗传差异,通过无性系测定选择的高产无性系有效。(2)对单株产果量、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的多重比较结果,3个试点一致表现为G18无性系的两项结实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参试无性系,进一步证明G18是一个真正优秀的高产无性系,对立地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大树换接的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5.04kg,一年生砧木嫁接达2.30~9.10kg。(3)橄榄无性系结实的广义遗传力很高,达0.961~0.969;当选择率为0.1时,结实遗传增益达16.36%~68.25%,入选率为0.11~0.14时,结实现实增益达59.36%~108.74%。(4)G18无性系结实的主效(Gi)在各试点均明显高于其他参试无性系,达0.4250~0.7176,其无性系与年份互作效应(δ^2cw)小,互作效应方差的变异系数(iCVCW)为0~5.89%,表明G18无性系的丰产性极佳且稳产性好,对年份间的气候条件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报道了抗虫木麻黄的水培苗出根率与穗条的关系、如何提高抗虫木麻黄种源水培出根率以及在福建沿海营建示范林等试验结果。2年抗虫C44木麻黄种源无性系与2年惠,无性系间的穗条出根率差异显著,惠,平均57.3%,而C44种源平均仅8.3%;但抗虫C44的2年实生苗穗条平均出根率达90%。1年采穗圃中采取的天然杂交、速生抗虫种源苗木穗条比原有抗虫种源穗条平均出根率提高5倍,2年幼林高生长提高50%。5年来培育出木麻黄抗虫种源苗木和抗性优良无性系苗木共495万多株;营造木麻黄抗性优良水培苗示范林23.3hm^2.主要蛀干害虫平均虫株率仅为1.6%;推广二代更新木麻黄防护林80hm^2,造林2a之后,推广林的高生长平均达3.2m.平均保存率在88%以上,虫株率平均为1.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杉木无性系林选择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和1991年营造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树高、径粗的总体平均生长量与对照实生林的差异不大;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从中初步选出具有显著增益的无性系35个,平均入选率为21.6%,其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性状表现水平值达70%以上,增益分别为23.67%~23.87%、37.09%~66.22%、128.90%~181.46%  相似文献   

7.
几个楸树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10个楸树无性系,在山东省诸城市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了各参试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物候期、生长特性、分枝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0个楸树无性系在试验地点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抗逆性(干旱、寒冷和风折)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其中豫楸1号表现较突出,6年生平均胸径达13.04cm,平均树高达7.31m,分别超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7.52%,1.5%。  相似文献   

8.
观测北京、河北、河南3地点的1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试验林,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等性状的差异均极显著;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主干通直系数、树体形态系数、抗病虫指数等性状存在一定差别。材积生长量无性系×地点交互作用极显著,无性系间生长型不同(“广适型”、“高产型”、“低产型”)。无性系的材积生长量、木材密度、主干通直系数、树体系数和抗病虫害指数的重复率分别为0.580、0.536、0.390、0.411和0.500,性状经济权重分别为0.35、0.25、0.10、0.10和0.20,建立多功能型无性系的选择指数,其综合育种增益比对照品种≥15%为中选优良无性系新品种。为北京、河北、河南分别选育出8个、7个和6个优良无性系,平均综合增益分别提高23.9%、24.9%和21.0%;3个地点都中选的37、351、9832和1012等优良无性系的平均综合育种增益提高25.1%。所选无性系皆为雄性,显著提高了城乡绿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对12个尾叶桉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差异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75.24%~94.32%,单株重复力为43.18%~80.57%。冠幅的重复力最小,材积最大。5.5年生时共有4个无性系生长量超过总体家系平均值,生长最优的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达0.1684m^3,是最差无性系的253.78%,是平均值的58.38%,比最优对照U6无性系高79.33%。应用主成分分类方法,将无性系分成6类。速生型无性系较慢生型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高出30.40%、57、74%和221.6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锥栗无性系产量变异及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选优,进行无性系测定表明,锥栗优树于性系在产量性状上有着极显著的差异,高产无性系是最低无性系产量的2倍,超过平均产量的57.03%,每年平均单株产量达5.92kg,每亩产量可达236.8kg,根据生产力指数,将参试的16个无性系分为4类,其中高产的无性系2个,遗传增益达45.20%,较高产无性系3个,平均遗传增益23.54%。  相似文献   

11.
对腾冲红花油茶3个天然林种群和3个人工林种群的产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为:腾冲红花油茶天然林和人工林种群间各产量指标、脂肪酸组成的差异较小;在天然林种群、人工林种群内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天然林种群内的茶油脂肪酸中的亚麻酸含量变异系数高达182.33%,单株产量变异系数高达96.16%;6个种群间产量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脂肪酸组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总体上产量指标与茶油脂肪酸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存在较低的相关性,即可选育出果量和果质均较高的腾冲红花油茶新品种。以此提出在腾冲红花油茶的选育过程中应以天然林种群为主,人工林种群为辅。  相似文献   

12.
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是多个油茶物种的分布中心,为发展其油茶产业,对其特色油茶物种怒江山茶和西南红山茶的经济性状及其茶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怒江山茶果型和种粒较小,平均果重5.0 g,籽千粒重640.9 g,籽含油率32.3%,冠幅产果量和产油量分别为455.8 g/m2和62.0 g/m2,综合经济性状良好;西南红山茶平均果重10.87 g,籽千粒重899.7 g,籽含油率27.7%,冠幅产果量和产油量为406.7 g/m2和37.3 g/m2,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2种油茶的种仁含油率和不饱和酸分别为,怒江山茶54.0%和87.32%,西南红山茶49.3%和87.29%。本研究表明两种油茶物种可作为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发展油茶产业的首选树种,并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华金’是从普通油茶实生林分中选育出来的高产油茶良种,属霜降籽类型,鲜果平均单果质量51.59g,最大单果质量80.40g,鲜果出籽率36.38%,干籽含油率46.00%,盛果期产油900kg.hm-2以上,具有丰产稳产、果实大、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油茶良种‘华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鑫’是从普通油茶实生林分中选育的高产油茶良种,属霜降籽类型,鲜果平均单果质量48.83g,最大单果质量66.30g,鲜出籽率52.56%,干籽含油率39.97%,盛果期产量1050kg·hm-2以上,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广宁红山茶果实生长特性及含油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广宁红山茶不同生长时间果实生长和含油率的分析,测定不同生长时间果实生长(大小)及含油率的变化,为其采果时间,提高产油量提供指导。结果表明:9月底后不同生长时间果实大小变化较小,5个单株果径均值范围为8.67 cm~9.60 cm,而在不同采果时间,广宁红山茶烘干种仁含油率及鲜果含油率有较显著差异,干籽含油率均值范围为57.90%~65.41%,鲜果含油率均值范围为2.83%~3.99%,总体趋势是油茶果生长情况在10月逐步趋于成熟、稳定,含油率随着采果时间(测试时间段内)的推迟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油茶遗传变异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遗传变异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脂肪酸和抗逆性等的遗传变异特性。其中,形态特征包括树体性状、果实性状、枝叶性状;生物学特性包括花器官及花期变异和果实成熟期变异等特性;经济性状包括产果量、果重、出籽率、出仁率和出油率等性状。本文对照国外对油橄榄的研究,综述了油茶遗传变异特性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油茶遗传变异特性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良种及为产业生产提供优质穗条,在腾冲红花油茶集中分布的滇西5县(区)开展优树选择。按照优树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决选共选出优树50株,其平均单果重66.42g变幅39.7~99.9、鲜果出干籽率18.19%变幅14.1-25.2、种子出仁率69.35%变幅60,93~77.76、仁油率55.90%变幅50.89-62.68、果油率7.05%变幅5.2-10.2、果实产量3.53kg/m^2变幅1.55~8.47,优树间种实性状及果实产量差异仍然较大。利用优树无性系建立3个品比试验园,为长期保存优树种质、良种选育及开展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油茶土壤养分和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沼液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沼液在油茶上的应用提供合理与科学的指导,以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5个施不同沼液量的试验组(B_0:0 kg/株,对照组;B_1:10 kg/株;B_2:20 kg/株;B_3:30 kg/株;B_4:40 kg/株),连续2 a观测其对油茶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对油茶果实产量、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对土壤肥力改良作用明显。在施沼液2 a后,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则趋于平稳。5组处理中,以B_4(40 kg/株)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最好。在油茶果实方面,施用沼液能有效提高油茶单株鲜果产量,改善油茶果实经济性状。不同沼液用量处理油茶鲜籽含水率、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差异显著。与对照组B_0处理相比,B_3(30 kg/株)处理油茶鲜出籽率提高了56.7%,干出籽率提高了34.72%;B_4处理主要提高了油茶果实含油率,与对照相比,其种仁含油率提高了21.20%,鲜果含油率提高了58.93%。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油茶果实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果实含油率相关性最好。因此,施用沼液能够改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油茶果实含油率。  相似文献   

19.
长林系列油茶在不同分布区域的果实品质差异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和推广在当地适应性较好的长林系列油茶良种,对浙江省金华、建德市和江西省樟树市的3个试验地的10个长林系列油茶品种(即长林3、4、18、21、23、27、40、53、55、166号)的果实品质和油茶籽油脂肪酸成分的差异情况进行了调查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域下,鲜籽含水率、烘干籽出仁率的差异均显著;不同品种对鲜果纵径、横径、鲜果质量、鲜籽质量、鲜果出籽率、烘干种仁质量、干仁含油率均有显著影响。油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不同分布区域下亚油酸、亚麻酸、顺-11-二十碳烯酸的含量差异均显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试验地的10个长林系列油茶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域油茶综合评分值的大小顺序为:金华(0.960)建德(0.315)樟树(-1.275);不同品种的综合评分值,长林27、3、18、4、21、23号的综合评分值均较高。仅考虑第1主成分,各试验地的油茶其综合评分值的排名为:建德(2.771)金华(-0.350)樟树(-2.240),其中以浙江建德的长林27号为最优。  相似文献   

20.
选择38个腾冲红花油茶优株,设置八成熟采果、近生理成熟采果与及时脱粒、堆沤12d后脱粒组合而成的4种果实采收脱粒处理,对其主要产量、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间产量、品质达极显著差异(P<0.01);果实八成熟采收导致产量严重损失,其仁油率、籽油率、果油率分别降低11.9%、18.2%和31.7%,籽油酸价亦降低10.5%而利于储存;近生理成熟采收“堆沤”处理与及时脱粒比较,其仁油率降低4.5%,而籽油酸价则提高7.3%;因此,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宜在生理成熟时采收并及时脱粒.研究结果为确定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合适采收期和采后处理方式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