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峰葡萄提早成熟栽培技术使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大粒中熟品种巨峰葡萄提早成熟,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其技术措施如下:1保护地栽培利用塑料大栅或日光温室栽培巨峰葡萄,可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30天以上;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成熟10~15天。2小拱栅催芽在3月15~2...  相似文献   

2.
石灰氮处理葡萄结果母枝,有促进ABA降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低温的生物学效应提早解除葡萄休眠。营口地区南部有葡萄设施栽培1000hm2,其中,温室栽培‘晚红’面积占80%以上。为了提早温室升温,抢占鲜果市场,果农大都在12月上旬开始揭苫升温,并普遍使用石灰氮打破休眠。由于使用浓度不当造成效果不佳和药害反应发生。为此,笔者设计了浓度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利用保护地设施提早育苗、提早定植是葡萄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传统的葡萄扦插育苗栽培模式是:冬剪的枝条经沙藏后,于翌年4、5月扦插,秋季成苗,第2年春季定植,来年结果.本试验以京玉和京秀葡萄硬枝为试材,在温室中不同时期扦插硬枝,比较硬枝不同时期扦插的萌芽率、株生根数、株叶片数等,探索京玉和京秀葡萄硬枝提早育苗的合适时期,从而达到提早育苗、提早定植、提甄结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化学物质打破葡萄、桃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保护地栽培的葡萄、桃为试材,对氰氨类、细胞分裂素、赤霉酸和KNO3打破休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单氰氨、11%石灰氮可明显促使葡萄提前萌芽,提早着色9-10d;50mg/LGA3和100mg/L6-BA对打破休眠基本无效。TDZ与单氰氨混用提高萌芽率的效果最好。在2个葡萄品种上,均没有观察到单氰氨或石灰氮处理对果穗或果实品质性状的不良影响。在华光油桃上,没有观察到化学物质对提早开花或成熟有明显的作用。对葡萄和桃上应用化学物质打破休眠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胡三中 《果农之友》2023,(11):34-36+39
<正>重庆葡萄品种多,集中上市导致竞争激烈。为提早葡萄成熟,降低夏季高温逆境对葡萄生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葡萄栽培效益,近几年,丰都山中来葡萄园多次赴浙江学习葡萄“三膜”(外膜、内膜、地膜)覆盖设施栽培技术,并针对重庆气候率先对夏黑、醉金香、阳光玫瑰等葡萄开展“三膜”促早栽培技术试验,夏黑葡萄6月上旬即可采摘,上市时间明显提早,比单用天膜覆盖栽培的同一品种提早成熟11~15天,品质较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促进葡萄杂种实生苗提早结果,不仅是缩短葡萄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度的先决条件,也是加快关于亲本选配、予先选择、培育方法,阶段发育等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促进葡萄杂种实生苗提早结果技术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霞多丽葡萄枝条经0~7.2℃自然低温415小时适应后,进行室内萌芽试验,以成熟的一年生枝段为试材,进行2%单氰胺处理,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置于5℃低温下培养,研究对休眠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50小时培养后能满足其需冷量。随着葡萄需冷量满足程度的增加,萌芽整齐度和萌芽率均高。2%单氰胺涂抹芽眼可减少萌芽所需的积温,提早萌芽,随着葡萄需冷量的逐渐满足,单氰胺涂芽减少需冷量提早萌芽的作用有所降低,萌芽整齐度和萌芽率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验证朵美滋作为高效破眠促芽剂在水晶、玫瑰蜜等葡萄上的使用效果。实验证明,在正确使用多美滋后能有效打破水晶、玫瑰蜜葡萄的休眠,促进提早萌芽并使萌芽整齐,能有效提早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正玫瑰香葡萄属欧亚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350g,果肉较脆,味酸甜,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9%,品质上等。设施促成栽培可人为地提早葡萄成熟期,调节市场,增加经济效益。滦南县目前已发展玫瑰香葡萄设施促成栽培近百亩,现将主要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维多利亚"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在温室中增施1 200mg·L~(-1) CO_2对葡萄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霜霉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增施1 200mg·L~(-1) CO_2,"维多利亚"葡萄提前8d采收;与不增施CO_2相比,葡萄横径增加了35.07%、纵径增加了7.37%、平均单粒质量增加了17.39%、前期商品果产量增加了24.88%、商品果总产量增加了46.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20.61%,差异极显著;葡萄霜霉病害发病率及发病指数降低了50%以上,防控效果显著。说明在温室条件下增施CO_2可使葡萄提早采收,显著增加葡萄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霜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葡萄是我国目前种植经济效益最高的果树树种之一,设施栽培能够提早或延迟葡萄的成熟时间,极大提高葡萄的生产效益,成为葡萄栽培上的重要生产措施之一。目前,全国葡萄设施栽培总面积约25万hm~2。截至2020年,上海葡萄栽培面积约3 333 hm~2,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占50%左右。通过设施促早栽培及早熟葡萄品种的引进,上海地区葡萄上市时间从传统的8月份提早到7月中上旬,经济效益普遍高于露地栽培,而且降低了农药用量,在维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山东章丘市用8611葡萄品种进行保护地栽培。11月底12月初扣棚集中预冷,翌年元月上旬开始升温,并用石灰氮涂抹母枝冬芽,促其提早萌芽,花期喷0.3%硼砂促进坐果,5月中下旬即可成熟,较露地提早50天,每666.7m^2产量可达2500kg。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南方葡萄发展迅速,优质苗木供应紧缺,且价格很高,建园前期投入大,投产较慢。为减少建园成本、提早投产,现阐述南方葡萄硬枝地膜覆盖直插建园技术。直插园比露地栽苗定植可提早1年结果,并节省购种成本。但直插建园应选  相似文献   

14.
郭芳 《河北果树》2014,(2):45-46
<正>1喷稀土元素可提高葡萄品质在葡萄上喷施稀土元素,能提高坐果率,增大叶面积,增加叶绿素,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从而有效地提高产量,增进葡萄品质,并且促进果实早熟。稀土的使用方法:在葡萄开花前、盛花期和膨大期各喷1次500~1000 mg·kg-1的稀土元素,葡萄产量增加10%~32%,含糖量提高1%,成熟提早5~7 d。配制稀土微肥时应先用食醋将水调成微酸性(pH值5~6),再加入稀土微肥充分搅合,将其溶解后,再配制  相似文献   

15.
《果农之友》2014,(7):44-45
在葡萄种植中应用酵素菌生物肥,葡萄植株在大量活化的有益微生物作用下,能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而且能改善葡萄品质,提高糖度,有利于生产优质葡萄并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16.
大棚葡萄双膜覆盖优越性及存在问题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对新兴的大棚葡萄双膜覆盖栽培模式进行跟踪调查及生产实践后发现,此栽培模式与大棚单膜覆盖相比,由于覆盖期提早,增温效果更好,能够使葡萄物候期进一步提早,果实成熟期提早10~19天,从而提高售价,增加收效,也有助于减轻、避免台风及冻害等自然灾害。大棚葡萄双膜覆盖栽培,由于光照减弱而温度增高,存在枝蔓徒长的倾向,在产量和棚温控制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连年稳产优质。大棚双膜覆盖与单膜覆盖、避雨(露地)栽培合理搭配,可使单一葡萄品种的果实销售期从30天左右延长至60天左右,利于缓解销售压力。  相似文献   

17.
大棚葡萄破眠剂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蒙阴县大棚栽培葡萄已具一定的规模,大棚栽培的葡萄萌芽早、萌芽率高,这是其早成熟、早上市的关键.我们用石灰氮涂葡萄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石灰氮涂芽存在着葡萄枝蔓发芽不整齐、费工、费时等缺点.2002年12月,我们在大棚栽培葡萄凤凰51上试用德国产破眠剂3%朵美滋,打破其休眠,促进提早萌芽、成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闽北山地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北是福建省主要葡萄产区之一,面积达1 667 hm^2,其中以水田改造种植的占95%以上.葡萄种植占用水田,影响了粮食生产.建瓯市徐墩镇北津村葡萄在山地红壤土上栽培了十几年,每667 m^2产量达1 500 kg以上,并且在产量不超过1 500 kg的葡萄园中,果实外观内质均比水田种植的更好,还提早4~6天成熟.现将山地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为闽北葡萄上山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夏黑葡萄适应性及抗逆性均较强,适宜福州市、南平市两地栽培。成熟期比当地巨峰葡萄提早10d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8%以上,无核,品质极佳且耐贮运,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整形修剪是葡萄栽培中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葡萄整形的目的就是使葡萄定植后提早结果,早期丰产,连年稳产,高产并使植株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葡萄整形根据气候,品种、士壤、肥水等条件有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