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文章针对机械类毕业生表现出实践技能弱的现状,构建机械类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体系,以机械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为指导,规范校内外实践环节,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实践证明:机械类教学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2.
邹贤珍 《湖南农机》2016,(8):121-122
系统化建设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对提升学生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野下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邹贤珍 《湖南农机》2016,(9):138-139
文章就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群进行分析,针对基于工作过程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性质与地位、优化改革思路以及改革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从而促进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实训效率的提高,为社会与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机械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学结合已然成了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其指导下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意义非凡。在此形势下,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工学结合理念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影响,重点谈论了如何构建该教学体系,并对该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该文以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对目前高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展、工程应用分析和思维等能力的全方位素质培养为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对构建整体优化、结构合理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新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新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专教育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并举的教育目标。机械制造工艺学为机械类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具有专业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文中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课程中的德育素材,进行了案例展示,并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基于笔者工作实践,重点围绕于煤矿通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构建以岗位、技术技能型培养培训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目标,整体融合中职学校的课程标准,以高职教学计划为标准建立新课程结构。努力探索中高职衔接的课题体系,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职学校专业提升的培养方式,增加机械类专业课程实践性环节,打造岗位胜任力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彭礼 《湖南农机》2016,(6):113-114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改革的方向与理念,并对该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0.
郎超男  徐乐  朱玉斌 《南方农机》2023,(16):192-194
新工科理念提出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复合型、创新型,师范院校机械类专业因自身特殊性更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为了突出学校特色和适应新工科要求,课题组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监督等方面对师范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师范院校机械类专业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量身制作”,对制定出的方案和实施过程加以落实和管理,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等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的监督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建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等闭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师范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实现师范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新时代要求,满足新时代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逐年凸显。沈阳化工大学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与优化,依据“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探索出“三育一协同”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袁文华  曾周亮  周东一  伏军 《湖南农机》2013,40(3):177-178,180
对目前产学研合作中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地方院校机械动力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建立产学研模式的必要性,对机械动力类专业的产学研培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了地方院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实践表明,地方院校机械动力类专业产学研模式切实可行,为今后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课题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准,经过充分的调研,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并根据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改革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等。经过教学改革实践,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望,尤其是高职技术性专业人才,这种需求给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带来了挑战,但培养的目标也更加清晰.通过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现状的了解,剖析了提高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并根据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工作实效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定制个性化专业课程,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论述,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晓君 《湖南农机》2012,39(1):163+165
我国目前正在教育改革阶段,素质教育大行其道.在素质教育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我国目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情况并不乐现,特别是高校中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文章就针对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机械类实践教学中实验仪器套数限制、实验操作风险以及试验场地不足等问题,提出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中。文中以机械类专业中工程力学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践课程为例,采用Web3D建模引擎,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大大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基于Web3D引擎的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传统机械类网络教学模式中,往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成效低、设备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成果的发展和研究。因此,虚拟现实技术机械类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的拓展机械类课程的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成果的延伸和进步。本文主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网络平台的意义,以及其构建的关键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研究了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我国高职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和构建思路,运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理论构建了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领域和实质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以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实践探索,构建了新型专业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