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不同水力负荷下,对比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NH_4~+-N的去除能力显著高于潜流人工湿地系统(P0.05),但是两类湿地系统对TN的去除能力差异并不显著(P0.05)。水力负荷越低,两类湿地系统对NH_4~+-N、TN去除率的差距越明显。以脱氮为主要目标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最佳的水力负荷为0.6~0.8 m/d,潜流人工湿地系统水力负荷可取低值0.4~0.6 m/d。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得不同条件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最佳运行参数。[方法]研究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工况下处理北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效果,探讨了CODCr、NH4+-N、TN和TP等指标的去除率与温度、水力负荷等的关系。[结果]在0.04~0.15 m3/(m2.d)的水力负荷区间内,夏季高温采用高水力负荷[0.12~0.15 m3/(m2.d)]、秋季中温采用中水力负荷[0.07~0.10 m3/(m2.d)]、冬季采用低水力负荷[0.04~0.06 m3/(m2.d)]为最佳运行参数。[结论]温度是影响湿地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东莞市石碣镇万丰菜场构建3种人工湿地,研究水力负荷对菜地废水的净化效果及最优水力负荷下冬夏两季的处理效果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减小,人工湿地的COD、NH4+-N、TP出水浓度逐渐降低,去除率逐渐提高,3种人工湿地最优水力负荷为0.1 m/d.最优水力负荷下,3种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净化效果夏季优于冬季;同一季节,垂直流-水平潜流一体化湿地对菜地废水的净化效果较佳:对COD、TP、TN、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57.14%、84.78%、71.90%、37.78%以上,且出水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4.
李芳  王全金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59-2863
以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在选定的影响因素及水平下对污水中TN的去除效果。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在控制进水碳氮比、水力负荷、pH值及流程高度的情况下,测定湿地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以寻求优化的因素组合。结果显示,间歇运行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TN有良好的去除效果,4个控制因素进水碳氮比、水力负荷、pH值及流程高度对污水中TN的处理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当进水碳氮比为8,水力负荷为40 mm/d,pH值为7,流程高度为1 000 mm时,湿地系统对污水中TN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选取沸石和石英两种基质构建了水平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对人工湿地去除猪场沼液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对猪场沼液去除的效果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达到稳定的趋势。当水力负荷为0.1m3/(m.h)时,人工湿地对猪场沼液中氨氮、总磷、COD的去除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98%、90%,是湿地的最佳负荷条件。四种人工湿地中垂直-沸石的去除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地区城市纳污河道内的污染河水具有水量、水质、水温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这给人工湿地污染河水处理系统的持续性运行造成很大困难.通过1a多的连续性运行,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染河水处理系统的可持续运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年平均水力负荷为15 cm/d.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大,夏季氨氮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达70%以上,而冬季水温降低到15℃以下时,氨氮去除率降低到30%以下,但季节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人工湿地在夏季雨季时期可以承受较大的短期洪水水力冲击负荷,在100 cm/d的负  相似文献   

7.
黄金水位人工湿地是一种标准化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其主要特征就是以黄金水位栽培理论为指导,将湿地植物的灌排水位控制在根系长度从上往下的0.618位置.污水在上级沉淀、过滤、吸附后流向下级基质填料床,黄金水位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大,对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好,没有恶臭和孳生蚊蝇现象.  相似文献   

8.
垂直流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5个不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研究了2种填料结构的垂直流湿地对低浓度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运行初期人工湿地填料的结构和水力负荷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水力负荷为8.5、10.6、14.1和21.2cm·d-1时,双层填料湿地(1号湿地)对磷的去除效率均可高达97.5%。多层填料湿地(2号湿地)的水力负荷为8.5和10.6cm·d-1时,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6.3%;当水力负荷为14.1、21.2和42.4cm·d-1时,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效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分别为92.7%、81.2%和34.5%。磷的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填料对磷的吸附是非常有限的。填料对磷吸附饱和前,垂直流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的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填料磷吸附饱和后,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崔芳  袁博 《江西农业学报》2011,(11):171-174
以西安市兴庆湖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人工湿地的定义、分类、组成及净化机制,同时对人工湿地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该文参照了排入西安市兴庆湖的混合污水的水质,采用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对入湖污水进行处理,测定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人工...  相似文献   

10.
水力停留时间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问和温度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停留时间越长,COD、氨氮和TP去除率越高,当超过一定临界停留时间后,它们的去除率基本没有明显增加.同时,温度也有助于 COD、氮氮和TP去除,在保证达到去除效果前提下,提高温度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问分别为4d和5d时.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均可达到90%,对磷的去除则相对较低,最高的去除率略高于30%,这为实际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开展了投加一种磁性固体螯合材料(Magnetic solid chelator, MSC)并进行磁选回收对农田土壤Cd的移除修复效果、MSC回收率及磁选物质螯合捕集Cd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投加0.4%~1.2%的MSC材料并进行磁选回收对总Cd和有效态Cd的去除率分别为15.91%~17.69%和33.33%~50.26%,而MSC的回收率在74.01%~94.33%之间,有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磁选物质(主要为MSC材料)螯合吸附的Cd含量在19.31~25.72 mg·kg-1之间,在0.4%处理中最高,显著高于0.8%、1%和1.2%处理,有随MSC材料回收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0.8%和1.2%投加量时磁选物质螯合捕集的Cd能较好地解释土壤被去除的那部分Cd。处理后水样中的Cd含量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Ⅰ类标准(0.001 mg·L-1),不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因此,MSC材料对农田土壤Cd具有一定的移除修复效果,为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改造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观测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试验样地苗木的成活和生长状况,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改造方式造林的成活率及生长率.结果表明:横山带造林成活率高于顺山带和林窗的造林成活率,而顺山带造林生长率略高于横山带和林窗的造林生长率.从三种树种在同一改造方式内的造林效果看,红松造林成活率高于云杉和落叶松.带状皆伐选择8~10m采伐带宽度的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率较高,造林更新效果较好.从幼苗成活率、生长率看,中等林窗是造林更新的适宜面积.成活率及生长率混交造林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13.
用简单方法直接分割7~8日龄新鲜胚胎(一分为二),裸半胚成对移植给66头受体,90d 妊检,移植妊娠率为56.1%(37/66)。除6头流产和尚有5头待产外,已有26头受体产犊35头,其中有9对同卵双胎,双胎率为34.6%(9/26),半胚产犊率为29.2%(35/110)。对影响成对半胚移植妊娠率和半胚产犊率的因素如胚胎质量、胚胎在体外停留时间、胚胎发育阶段、黄体状况、受体牛品种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此外对冷冻胚胎进行了分割试验,移植妊娠率为45.5%(5/11),产3头犊牛。对快速冷冻和常规冷冻胚胎分割后的移植妊娠率进行了比较,分别为25.0%(1/4)和57.4%(4/7)。  相似文献   

14.
采用Li—6200光合分析仪对沙地一年生植物种沙米的Pn进行了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测试,结果表明:沙米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其Pn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分别为13.38μmol/(m2·s)和9.428μmol/(m2·s)。沙米Pn在季节变化中平均高峰值在7月份为7.3428μmol/(m2·s)。沙米的光补偿点较低为127.3μmol/(m2·s)。在生长季节中沙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平均值为0.5707,最大平均值出现在6月份为0.7145。经对沙米Pn及其多项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得出:沙米Pn与其因子QNTM、EAIR、TRA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与CINT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得出沙米Pn及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在多利率条件下测算人寿保险的费率,本文建立了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根据该模型,能够合理安排保费资金的投资期限以达到最大的保险利益,从而为费率和红利的测算提供了依据.列出了两个典型寿险产品的计算数据,结果表明,寿险费率的测算主要取决于长期利率.对于储蓄型寿险,资金的运用应该以长期投资为主,分红水平可以由长期利率与预定利率之差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PVC管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测定了吉林省延边地区生长季3种施肥方式(单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下稻田土壤氮素矿化、硝化的动态及氮矿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3种施肥方式下稻田土壤氮素矿化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稻田土壤在6~8月表现出较强的氮矿化过程,8月硝化作用较强,且上层土壤(0~10 cm)的氮素净矿(硝)化率整体上高于下层(10~20 cm)土壤.3种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土壤的氨化过程在氮矿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单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上层土壤NH4+-N含量在无机氮中的比例分别为47.3%~94.1%、16.5%~94.6%、56.5%~94.9%.单施无机肥或单施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氮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在灌水周期内测定了8种不同水分条件下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体积分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探讨了维持九里香较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土壤水分及光照强度范围.结果表明:光辐射强度和土壤湿度对九里香叶片光合特性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九里香在土壤体积含水量29.80%(相对含水量89.40%)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当土壤水分条件适宜时,光强在400~1600μmol·m-2·s-1范围内,九里香光合速率较高.适宜九里香生长的土壤湿度范围(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为土壤体积含水量21.30%~29.80%(相对含水量64.53%~89.40%).九里香永久萎蔫的最低土壤湿度为土壤体积含水量10.60%(相对含水量32.11%).  相似文献   

18.
采用L16 (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施肥量对云当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尿素、普钙和氯化钾对云当归的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云当归获得高产的最合理密度为119 880株/hm2;尿素最优施用量为999.0 kg/hm2,普钙最优施用量为1498.5 kg/hm2,氧化钾最优施用量为777.0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为云当归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5种有机酸对华山松木蠹象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研究了亚油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壬酸的酒精溶液、乙酸乙酯溶液和水溶液对华山松木蠹象成虫的拒食作用,采用了完全拒食虫率与相对拒食率来评价有机酸的拒食效果.结果表明,壬酸的3种溶液都具有很好的拒食作用,特别是水溶液其完全拒食虫率和选择性相对拒食率都高达100%.其它4种酸的不同溶液、不同试验方法的结果不尽相同.壬二酸的相对拒食率有的较高,有的表现为促进取食的作用,其乙酸乙酯溶液的完全拒食虫率高达100%.亚油酸、庚二酸、辛二酸主要表现为促进取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阔叶混交次生林及白桦萌生低质林进行不同宽度效应带和不同面积林窗改造,分别种植西伯利亚红松、落叶松和樟子松,2011年8月调查实验区内每株苗木的成活和生长状况,研究不同改造方式苗木的成活率及生长率。结果表明:在阔叶混交次生林改造中,西伯利亚红松成活率效应带改造高于林窗改造,而生长率林窗改造高于效应带改造;樟子松成活率林窗改造高于效应带改造,生长率效应带改造高于林窗改造;落叶松改造与樟子松表现相同。在白桦萌生林改造中,西伯利亚红松成活率与生长率效应带改造均高于林窗改造;樟子松成活率和生长率林窗改造均高于效应带改造;落叶松成活率和生长率林窗改造均高于效应带改造。综合分析两类型低质林改造,不论是效应带改造还是林窗改造,对阔叶混交次生林改造的目的树种成活率和生长率均大于白桦萌生林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