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海藻寡糖(ADO)制备ADO与氮素比例(ADO/N)为1%~4%的ADO硝态、铵态、酰胺态增效氮肥,并以相应氮素形态的普通氮肥(不添加ADO)、多肽(Pasp)增效氮肥(Pasp含量为2%)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油菜在长出真叶后的第1天、第8天、第15天、第22天、第29天(DAE1,DAE8,DAE15,DAE22,DAE29)的干质量及植株全氮量,确定ADO增效氮肥中的最佳ADO/N及增效效果较好的氮素形态,研究ADO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ADO硝态、铵态、酰胺态增效氮肥的最佳ADO/N分别为2%,3%,2%,且ADO对酰胺态氮素的增效作用最好、最稳定,油菜在生长过程中未出现枯萎、萎蔫现象。试验结果为ADO增效氮肥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参考,对提高我国农业氮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以尿素为主的氮肥利用率较低,而增效氮肥可提高氮素利用率(NUE)。利用海藻寡糖(ADO)制备ADO增效尿素,同时以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为对照组,进行小麦的大田试验。通过比较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氮素利用率、穗长、粗蛋白及糖类含量等指标,探究ADO增效尿素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ADO增效尿素组小麦667 m2产量高达680.96 kg,分别比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组提高了6.87%,2.28%,且小麦千粒质量及穗粒数均显著提高。ADO增效尿素组小麦的氮素利用率为43.18%,分别比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组提高了82.12%,43.36%,此外ADO增效尿素也增加了小麦穗长且使麦穗更为满,但对小麦粗蛋白、糖类含量无明显影响。对ADO增效尿素的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氮还给利用率,减少农业成本。  相似文献   

3.
<正>氮肥指具有氮(N)标明量,并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常用的氮肥品种可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肥4种类型。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1)铵态氮肥: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2)硝态氮肥:硝酸钠、硝酸钙;(3)铵态硝态氮肥: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4)酰胺态氮肥: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尿素为主的氮肥利用率较低,而增效氮肥可提高氮素利用率(NUE).利用海藻寡糖(ADO)制备ADO增效尿素,同时以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为对照组,进行小麦的大田试验.通过比较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氮素利用率、穗长、粗蛋白及糖类含量等指标,探究ADO增效尿素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ADO增效尿素组小麦667 m2产量高达680.96 kg,分别比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组提高了6.87%,2.28%,且小麦千粒质量及穗粒数均显著提高.ADO增效尿素组小麦的氮素利用率为43.18%,分别比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组提高了82.12%,43.36%,此外ADO增效尿素也增加了小麦穗长且使麦穗更为满,但对小麦粗蛋白、糖类含量无明显影响.对ADO增效尿素的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氮还给利用率,减少农业成本.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564-6573
为提高槟榔树氮肥的利用效率,筛选槟榔树生长过程中偏好的氮肥形态。本试验采用盆栽土培方法,以两叶一心槟榔幼苗为材料,分别用酰胺态氮肥(尿素)、硝态氮肥(硝酸钠)和铵态氮肥(氯化铵) 3种形态氮肥对槟榔幼苗进行处理,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氮肥形态对槟榔幼苗氮素吸收、土壤氮素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植株及各器官全氮含量在不同形态氮肥处理60 d后,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对照,各器官氮素含量为:叶片茎杆根系;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酰胺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处理下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提高;各氮肥形态处理下槟榔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几乎全部高于非根际土壤。以上结果说明,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槟榔幼苗植株氮素吸收,有利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氮含量和酶活性的提高,但槟榔幼苗更偏好吸收氨态氮肥。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槟榔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氮肥减量控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花后籽粒干重及地上部总干重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而旗叶、穗下节、穗下鞘、颖壳的干重均随着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2)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显著影响。硝态氮处理下小麦花后地上部总干物质量最高,并且随着生育进程,干物质在旗叶、穗下节、穗下鞘、颖壳中分配比例降低,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高于其它2个处理。(3)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下小麦产量分别为7250.5kg/hm2、7575.3kg/hm2和7156.2 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硝态氮处理增产效果最佳,较酰胺态氮处理增产5.8%。  相似文献   

7.
氮肥俗名“臭肥”,是农业生产上应用范围最广、施用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肥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氮肥的品种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4类,即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铵态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其中在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主要氮肥有4种,即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  相似文献   

8.
氮肥品种很多,根据化合物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酰胺态氮肥包括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为了提高氮肥的施用效果,科学选择氮肥品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摘 要:为了研究水培生产上营养液中氮素形态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为基础,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形态氮素(铵态氮、酰胺态氮、氨基酸态氮)替代部分硝态氮对水培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态氮和酰胺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可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提高小白菜的产量;铵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利于小白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氮素为纯硝态氮时,小白菜的根系活力最高,酰胺态氮的替代部分硝态氮后,小白菜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提高;不同形态的氮素替代部分硝态氮后,降低了小白菜体内硝酸盐的含量,尤以酰胺态氮替代后降幅较大。综合小白菜收获时的产量品质等因素,酰胺态氮替代部分硝态氮对水培小白菜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复混肥料中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2种土壤玉米苗期生长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土上,施用酰胺态氮为单一氮素形态的复混肥料时,玉米的出苗率明显下降;而用部分铵态氮替代酰胺态氮后制成的混合态氮和由铵态氮与硝态氮构成的复混肥对玉米的出苗率影响较小;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复混肥对潮土上生长的玉米出苗影响较小,各处理的出苗率可达到90%以上。生长45d玉米苗的地上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在黑土上均以全酰胺态氮的配方最高,地上部干重较其他配方增加10%左右;而在潮土上则以铵态氮与硝态氮配方的效果最好,铵态氮和酰胺态氮混合的配方在2种土壤上均较差。玉米苗期的氮素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在2种土壤上均以在复混肥料中含有适当比例硝一铵态氮的配方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土壤酸化严重制约了果园生产与发展,而科学配施不同形态氮肥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本试验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实生苗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土壤pH梯度下3 种形态氮素对苹果砧木生长及15N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pH下,酸化土壤3 种形态氮素处理植株生物量从高到低为酰胺态氮(CO(NH2)2-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与pH呈显著正相关,而碱性土壤植株生物量则表现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植株各器官Ndff 值和15N分配率在不同形态氮素处理下随土壤pH变化差异显著;NH4+-N和NO3--N处理植株总吸氮量在pH 6.5 时达到最大值0.47 g 和0.33 g,不同土壤pH下的植株15N利用率受氮素形态影响差异显著。可见,不同土壤pH下3种形态氮素对15N的吸收征调、分配及利用差异显著,是限制植株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土壤酸化严重制约了果园生产与发展,而科学配施不同形态氮肥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本试验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实生苗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土壤pH梯度下3种形态氮素对苹果砧木生长及~(15)N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pH下,酸化土壤3种形态氮素处理植株生物量从高到低为酰胺态氮(CO(NH_2)_2-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与pH呈显著正相关,而碱性土壤植株生物量则表现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植株各器官Ndff值和~(15)N分配率在不同形态氮素处理下随土壤pH变化差异显著;NH_4~-N和NO_3~--N处理植株总吸氮量在pH 6.5时达到最大值0.47 g和0.33 g,不同土壤pH下的植株~(15)N利用率受氮素形态影响差异显著。可见,不同土壤pH下3种形态氮素对~(15)N的吸收征调、分配及利用差异显著,是限制植株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实现小麦籽粒锌(Zn)营养强化和氮肥(N)优化管理提供参考,归纳了氮素供应对小麦锌吸收、转运和向籽粒累积的影响。得出:(1)氮素供应是否通过增加锌吸收载体数量(如金属转运蛋白ZIPs家族中的类铁调控IRT-like蛋白)提高根系对锌的吸收;是否通过促进木质部中与锌螯合的含氮化合物如尼克酰胺(NA)和有机酸如柠檬酸的合成,或通过提高锌转运载体(如重金属腺苷三磷酸酶HMA和类黄色条纹YSL家族蛋白)的数量促进锌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转运;是否通过提高NA或YSL的数量促进锌从营养器官向籽粒的再转移,均值得进一步研究。(2)应加强不同形态氮素(如硝态和铵态氮)和叶面喷施的研究,将15N和67/68Zn同位素标记结合定量化深入研究氮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肥施氮量对甘蔗苗期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以期为甘蔗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依据。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采用网室微区盆栽试验方法,设基肥施用15N标记的尿素5 g/盆、2.5 g/盆及1.5 g/盆3个处理。结果表明,苗期甘蔗全氮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从肥料中吸收的氮素总量及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氮肥利用率却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施氮量明显影响氮素在甘蔗植株体内及不同土层的分布;苗期甘蔗主要吸收20~40 cm尤其是20~30 cm土层的氮素。甘蔗基肥施用氮肥应考虑适宜的量和土层深度。  相似文献   

15.
叶面施氮对棉花根系吸收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叶面施用不同形态氮素的肥料对棉花根系吸收硝态氮及棉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展氮素吸收研究,设置叶面施用同等氮浓度的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及清水(对照)4个处理。【结果】叶面施氮处理6 d后,叶面施氮处理棉株地上部氮含量和整株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棉株地上部、根及整株氮素积累量以叶面施用铵态氮处理最高,但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铵态氮处理棉株地上部和根系中15N积累量分别为0.794 mg·株-1和0.318 mg·株-1,高于对照和酰胺态氮处理,且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叶面施氮后,铵态氮处理棉株积累通过根系吸收的氮素约为11.35mg·株-1,较对照吸收氮素效率约提升28.0%,酰胺态氮和硝态氮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9.5%和20.5%。但是叶面施氮类型没有影响棉株对根系吸收硝态氮的分配,各处理棉株地上部和根系中分配根系吸收氮素的比例约为7∶3。【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叶面施用铵态氮能够促进棉苗根系对硝态氮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和氮肥用量配施对黄瓜产量、经济效益及黄瓜营养品质、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和氮肥能够提高黄瓜产量,经济效益和投资收益率均较高的是M2N3、M3N1、M3N2。黄瓜果实硝态氮含量随施氮肥量增加显著提高,高量施用氮肥(N3)将降低黄瓜Vc、还原糖含量,氮肥与有机肥配合能够降低黄瓜硝态氮含量,促进黄瓜Vc、还原糖的合成。有机肥的M2(45t/hm2)、M3(90t/hm2)水平与氮肥的N1(450kg/hm2)、N2(750kg/hm2)水平组合为较好处理,综合黄瓜品质、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最优的处理组合应是中有机肥用量90t/hm2与低氮肥用量450kg/hm2水平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铵态氮条件下增硝营养对油菜铵态氮利用及生长的影响,以品种Bn60为试验材料,以纯硝培养为对照,测定不同氮形态下培养15d油菜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并在5mmol/L NH4+条件下,添加5个不同的NO3-浓度(0.0、0.1、0.3、0.6、1.0mmol/L),处理7d后测定游离NH4+含量及氮素同化酶活性,处理15d后测定生物量、全氮和阳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与硝态氮相比,单一铵态氮导致生长抑制、叶片枯黄,但随着硝酸盐浓度的提高,铵毒害症状逐渐缓解,地上和根系的生物量、全氮量和氮累积量均显著增加。增硝营养显著增强了油菜地上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进而降低游离铵态氮含量,另外K+、Ca2+和Mg2+等阳离子含量均随着硝态氮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硝酸盐能增强氮素同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NH4+含量,同时提高Mg2+等阳离子含量和光合作用,最终缓解铵毒害性状,促进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氮肥形态及施用方式对菠菜生长和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氮肥形态及施用方式的盆栽试验研究表明,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硝态氮肥茨菜生长量大,硝态氮累积量低;大量的铵态氮肥对菠菜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施用铵态氮肥可造成菠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滞后;硝态氮肥基施和适当推迟采收时间都能有效减少菠菜体中的硝态氮累积量。因此应以施用硝态氮肥为主,同时配合少量铵态氮肥,并结合重基施轻追肥、适当延长采收期,不权能够获得高,而且还能明显减少硝态氮累积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菠菜产量和可溶性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用5种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处理菠菜幼苗,36d后采集样本,观察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菠菜产量和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1)从铵硝比100:0到0:100,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地上部鲜重不断增加,铵硝比为0:100时,菠菜的产量最高,地上部单株鲜重平均值为6.2g,分别是铵硝比为25:75和100:0处理的1.2倍和5.9倍;(2)随着铵硝比的降低,菠菜茎叶中可溶态草酸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在铵硝比为25:75时,菠菜茎叶中草酸含量最低,之后又呈现上升趋势。营养液中硝态氮占全氮的百分数和菠菜茎叶中可溶态草酸含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结论】铵硝比越低,菠菜产量越高;铵硝比为25:75时,菠菜茎叶中草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棉田中施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实现棉花增铵营养的途径,来改变传统棉田氮肥运筹途径和营养状况,同时考察了由此导致的棉田土壤和棉株功能叶片中氮素变化动态。结果表明:2%DCD的施用促进了棉株对氨基态氮的吸收而抑制棉株对硝态氮的吸收;同时也减少了棉田土壤中残留全氮含量、维持了土壤较高的氨基态氮含量,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效率、节约了氮肥资源。进一步表明棉田中施用增铵营养在生理和生态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