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遗传力和标记密度对估计基因组育种值的影响和探讨基因组选择在家禽育种中的效果,运用QMSim软件分别模拟不同遗传力、不同标记数目的群体结构数据、基因组信息数据及相应的表型数据;运用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GBLUP)方法估计基因组育种值,并计算基因组育种值的准确性;比较基因组选择与表型选择在育种成本以及遗传进展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遗传力和标记数目增加,估计育种值准确性明显提高,同时基因组选择在遗传进展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对表型选择与基因组选择进行成本分析时,基因组选择的成本并没有明显提高。因此,基因组选择育种在家禽育种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家禽的DNA标记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胡刚安(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1引言至今为止,家禽的遗传改良一直沿用以数量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个体及其亲属的表型值,借助育种值估计方法,选择优秀遗传材料。由于经历了长期的选择,家禽的...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的表型育种到分子育种,家禽育种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家禽的育种程度在所有动物物种中最高,进行家禽育种的主要目的是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选择具有竞争力的家禽,而基于表型、系谱和最佳线性无偏估计进行育种值估计的选育也已在家禽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商业化生产中获利。现今,随着优质饲料价格的升高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用那些不被人类直接食用的农产品来代替部分家禽的优质饲料也愈来愈受到关注,而选育出能适应这种次优日  相似文献   

4.
在家畜育种中,实施选择的首要条件是估计出育种值。根据数量遗传理论,个体育种值的大小是选种的定量性标准。因此准确可靠的群体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是育种实践的必要条件。随着育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育种值的估计方法也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近年来由于数理统计(尤其是线性模型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动物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未来的育种工作中,依靠经典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依然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1动物育种值估计的意义家畜育种中大…  相似文献   

5.
1 家禽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背景 20世纪以来由于引入先进的统计遗传学程序可以更好地估计动物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经典的育种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多年的选育使得鸡的性状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产量和适应性方面也有所增强。除了选育带来的成功外,对蛋肉生产进行选育获得的遗传进展理论上在接下来的20年里达到其生物极限。  相似文献   

6.
旨在将整合元共祖的一步法(single-step 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with metafounders,MF-SSGBLUP)应用到基因组联合育种中,并与其他经典基因组选择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使用QMSim软件模拟3个系谱相互独立的奶牛群体;分别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GLS)和原始方法(naïve,NAI)估计不同群体间的祖先关系矩阵Γ;将MF-SSGBLUP、SSGBLUP和BLUP用于3个模拟群体的联合育种,评估各方法在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方面的差异。在不同遗传力下,GLS所得的Γ矩阵在对角线元素上略低于NAI法,在非对角线元素上没有明显差异,且基因组关系矩阵与基于元共祖构建的亲缘关系矩阵对角线元素相关系数(0.750~0.775)高于基因组关系矩阵与传统的亲缘关系矩阵相关系数(0.508~0.572)。MF-SSGBLUP遗传力估计值(0.138、0.140、0.297和0.298)与当代群体遗传力(0.107和0.296)的偏差小于其余两种方法(0.145、0.173、0.273和0.340),且MF-SSGBLUP估计育种值准确性(0.888~0.908)高于SSGBLUP法(0.863~0.876)和BLUP法(0.854~0.871)。表明,MF-SSGBLUP的遗传参数估计值无偏性更好,估计育种值准确性更高。根据上述模拟数据结果表明,在联合育种中,整合元共祖的基因组选择方法优于其他经典基因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多浪羊体重、体尺性状进行育种值估计并制定综合育种值(Combined Breeding Value,CBV)公式。选用2019—2022年40头种公羊和541头后代周岁羊9586条生产记录,采用SAS9.2软件GLM对固定效应进行分析,利用DMU软件动物模型BLUP估计公羊的育种值。多浪羊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体高、体长、胸围、胸深、胸宽、尾长、尾高、尾宽遗传力分别为0.29、0.23、0.42、0.20、0.32、0.47、0.41、0.12、0.08、0.07、0.12,周岁体重、体长、胸围和胸深为高遗传力(h2>0.3),尾长、尾宽为低遗传力(h2<0.1),其余性状为中等遗传力(0.1相似文献   

8.
种鸡的选择是纯系培育最难的工作,选择得好育种进展顺利,选择不好育种效果差.不仅选择方法要正确,而且选择差要大.要根椐各系主要选择性状及育种目标确定选择方法.遗传力高的性状可用个体选择法,遗传力低的性状则宜用家系选择法.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遗传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了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 (DF -REML)估计了黑龙江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遗传参数和种畜的育种值。结果表明 :全期产奶量、3 0 5天产奶量和乳脂量为中等遗传力性状 ,而乳脂率和泌乳天数则为低遗传力性状 ,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其中乳脂率与产奶量呈中等负相关。在育种值估计中 ,比较了不同遗传组公牛的效应值 ,认为美、加、德等外血公牛对该地区牛群产奶量的提高有明显改良效果。本文还分析了采用不同模型进行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的效率 ,得出用动物模型估计的准确性要高于公畜模型。根据本文所得结果 ,笔者还对黑龙江省地区今后的奶牛育种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因组选择是当前畜禽育种领域一项热门的分子育种方法,已经在实际育种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基因组选择使用数学模型计算出覆盖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高密度标记的效应值,从而得到个体基因组估计育种值,再进行高效的选种选配工作。该方法可以提高传统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实现畜禽育种早期选择,缩短世代间隔,从而加快遗传进展。同时,随着第二代测序平台和基因芯片技术不断成熟,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已成为普遍且重要的动植物研究手段,SNP芯片检测成本也不再高昂。文章综述了常见的基因组选择模型及其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讨论了其面临的挑战,并且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为我国地方家禽保护、评价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家禽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刚安 《中国家禽》1998,20(5):36-38
至今,家禽的遗传改良一直沿用以数量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个体及其亲属的表型值,借助育种值估计方法,选择优秀遗传材料。由于经历了长期的选择,家禽的生产性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遗传进展递增率已下降。用现行的育种措施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在于表型选择并不总是有效的,尤其是对那些低遗传力性状。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育种学家的普遍关注,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动物生产性能,已成为当今世界动物育种科学最热门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旨在加快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的遗传进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合育种。本研究利用全国38家育种场和公牛站在2000—2019年出生的3 991头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性状,使用DMU软件对场间关联率进行计算。对各场站划分关联组,并比较单场和关联组内的遗传力和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的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全国平均关联率为1.91%,大部分场间关联率处于较低水平。依据关联率可划分出两个关联组,分别包括6个和8个场,组内平均关联率分别为11.23%和12.54%。对两个关联组分别进行单场和联合估计,单场估计初生重的遗传力范围为0.32~0.44,关联组1的初生重遗传力为0.47,关联组2的初生重遗传力为0.43。两个关联组单场估计EBV的平均准确性分别为0.47和0.45,联合估计EBV的平均准确性分别为0.61和0.56。联合估计较单场估计EBV的准确性有明显提高。依据关联率划分关联组进行联合育种有利于加快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的育种进程。为推进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的育种进程,应先形成区域性联合育种,再逐步加强遗传联系,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遗传关联体系。  相似文献   

13.
种母猪的选择重点是繁殖性状,种猪场通常根据亲属的繁殖数据来估计育种值作为选择母猪的依据,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2018年至2020年823头长白母猪选留时所估算的总产仔数育种值,以及这些母猪个体1至5胎次的总产仔数资料。结果表明:公司所用软件估计的总产仔数育种值与母猪各胎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并不高,因而在今后的母猪选择时还需调整现有育种值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种猪早期选育的可行性,本研究选择21头系谱清晰、性能测定齐全的大白母猪做为实验材料。利用GBS种猪场管理与育种分析软件对50kg体重阶段和100kg体重阶段育种值进行估计并检测2阶段育种值排序的一致性,运用SAS统计软件对2阶段的育种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0kg体重阶段和100kg体重阶段估计育种值排序一致性很高,2阶段体重估计育种值相关性也很高,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利用种猪50kg阶段体重EBV(估计育种值)对种猪进行早期选育准确性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5.
在动物育种工作中,人们总希望选择那些一般育种值尽可能高的个体作为发展下一世代的亲本,这是因为后代的平均生产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一般育种值。然而,动物的育种值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只能通过相关信息来估计它的育种值。通常从如下四方面获得信息:①个体本身的成绩;②个体祖先成绩;③个体的旁系成绩,也称同胞测验;④个体后代的成绩,即后裔测验。最初,把上列信息隔裂开来进行单个性状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估计新疆乌鲁木齐种牛场新疆褐牛产奶性状的遗传参数及育种值,探究母体效应对该场新疆褐牛后代产奶性状的影响,提高该场母牛选育的准确性,进一步为该场奶牛的选种选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种牛场2009~2015年间新疆褐牛泌乳母牛的产奶性能记录资料为基础,利用两种模型,一种考虑母体效应,一种未考虑母体效应,运用DMU软件AI-REML算法及动物模型BLUP法,对新疆褐牛产奶量及乳成分进行单性状方差组分及育种值估计和排队。结果:母体效应对个体母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总固体的遗传参数及育种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各性状育种值的母牛排名具有不一致性。结论:当考虑母体效应后,该场新疆褐牛母牛产奶量的遗传力及育种值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母牛乳成分的遗传力和育种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种猪早期选育的可行性,本研究选择21头系谱清晰、性能测定齐全的大白母猪做为实验材料.利用GBS种猪场管理与育种分析软件对50 kg体重阶段和100kg体重阶段育种值进行估计并检测2阶段育种值排序的一致性,运用SAS统计软件对2阶段的育种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0 kg体重阶段和100 kg体重阶段估计育种值...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进行芦花鸡H系开产性状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为芦花鸡H系选育提供依据。收集芦花鸡H系2016—2020年系谱信息和开产性状表型数据,利用DMU软件以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剖分表型方差,以单性状动物模型分析各性状遗传力,以多性状动物模型分析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和表型相关系数,并基于系谱-加性效应模型(PBLUP_A)对所有个体开产性状进行育种值估计,计算遗传进展。结果显示:芦花鸡H系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遗传力分别为0.42、0.40和0.27,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开产蛋重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17、0.31,表型相关分别为0.11、0.18,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6和0.38;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年遗传进展分别为-0.014 d、1.14 g、0.018 g。结果表明:芦花鸡H系各开产性状均为中等遗传力性状,开产蛋重与开产日龄呈中等遗传正相关,与开产体重呈高遗传正相关,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遗传相关较低,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芦花鸡H系开产性状有了一定的遗传进展。对芦花鸡H系开产性状遗传参数和育种值的确定与分析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优质鸡睾丸重,试验采用屠宰法测定天露黄鸡N409品系08世代第1批次的睾丸重,结合系谱信息,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估计其遗传参数,采用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估计同胞个体睾丸重育种值,基于育种值进行选种和组建双向选择系。结果表明:未经正态转换和经过Box-Cox转换的105天睾丸重遗传力分别为0. 64和0. 66,属于高遗传力性状;表型正态与否并不影响候选同胞个体的育种值排序;经睾丸重育种值排序后筛选出小睾丸、中睾丸和大睾丸公鸡,与母鸡组建双向系,其后代公鸡睾丸重差异显著(P0. 05),而体重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基于上述方法提高优质鸡睾丸重可行,而且选择睾丸重不影响后代体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对杜洛克猪生长与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评估其遗传进展和探讨群体遗传参数变化。收集江西某核心育种场杜洛克猪育种群2014—2021年共30 319条目标性状测定记录(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使用DMU软件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目标性状群体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并统计这些性状在多年选育中遗传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杜洛克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31±0.02、0.29±0.07,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09±0.01、0.05±0.01,属于低遗传力性状。达100 kg体重日龄在长期的选育中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则遗传进展较小。针对上述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的不同特点,应制定合理的选育手段,及时有效地开展遗传评估,以获得准确的个体育种值,并指导生产应用,加快群体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