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疆老风口防风阻雪生态工程的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集不同生长年限的防风林下土壤、林间农田及荒漠土壤样品 ,系统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盐分含量 ,以及土壤 p H值、土壤孔隙度、容重及物理性粘粒。结果表明 :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增长 ,除了速效磷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外 ,全氮含量明显增加 ,全磷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 ;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林带土壤的 p H值有明显减小的趋势 ,土壤表层 (0~ 2 0 cm)总盐和 K 明显减少 ,Na 含量明显增加 ,Ca2 、Mg2 含量变化不大 ,SO4 2 - 和 Cl- 则先降后升 ,HCO3- 略有上升趋势 ;下层土壤 (2 0~ 4 0 cm)可溶性盐分总量、K 和 SO4 2 -含量明显降低 ,Ca2 、Mg2 和 Cl-含量变化不明显 ,Na 则明显增加 ;土壤容重减少 ,孔隙度增加 ,物理性粘粒增加。通过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 (IFI)的评价计算表明 ,随着防护林生长年限的增长 ,土壤肥力呈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云雾山不同坡向草地土壤养分的坡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云雾山不同坡向草地土壤养分的坡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育草坡表层(0-15 cm)土壤碳、氮、磷全量远远高于撂荒坡;阳坡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距坡顶距离的延长呈先降后增趋势,而阴坡则随距坡顶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全磷在不同坡地的变异性较大.在土壤剖面分布上,3个坡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矿质氮、速效磷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或值基本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且在大致表现出封育阴坡>封育阳坡>撂荒坡的趋势;pH值则与之相反;速效钾和全磷均呈现出撂荒坡>封育阴坡>封育阳坡.这些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坡地自然封育后土壤养分状况有所改善,其改善程度以阴坡较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福建省宁德市9县(市、区)近9年测土配方施肥34 998个土样测定分析结果和序贯高斯模拟,分析宁德市耕地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甘薯施肥建议。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指标的半变异函数均为指数模型。宁德耕地土壤以pH值≤5.5、土壤有机质≥20 g/kg、碱解氮100~250 mg/kg、有效磷15 mg/kg、速效钾80 mg/kg为主。随着海拔高度下降,宁德耕地土壤pH值均值随之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和碱解氮含量均值随之下降,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和速效钾含量均值随之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应根据土壤测定值与推荐施肥量关系表,或海拔与施肥量的回归关系式,在甘薯田酌情施用石灰、氮肥、磷肥、钾肥,还应增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腾格里沙漠东缘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养分和pH值的变化,在研究区从东向西分别采集6种植被恢复阶段的土壤,分别测定了其pH值、有机质和全效速效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沙丘固定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呈逐渐增加趋势,分别从1.32和0.025g/kg增加到1.89和0.061g/kg,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半固定沙丘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均明显增加,发展为固定沙丘后由于大量植物的生长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反而比半固定沙丘低。荒漠草原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最高,退化草原速效磷含量比荒漠草原略高,差异不显著随退化荒漠草原恢复进程,人工梭梭林速效磷含量降低,速效钾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pH值以人工梭梭林较低。植被恢复过程中,沙生植被的存在对有机质和氮素的富集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流沙固定和退化荒漠草原恢复,土壤有机质、氮和磷的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效氮的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黄土坡地耕作侵蚀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通过地形测量、铯-137示踪、土壤性质分析及重复耕作的方法对黄土坡地耕作侵蚀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N、碱解N及有机质含量随投影坡长的变化可用抛物线描述,有效P及速效K的变化可用幂函数描述;全N、碱解N、速效K含量与耕作侵蚀的关系可用线性方程描述,有效P含量的关系可用三次多项式描述;耕作侵蚀对全N、碱解N、有效P及速效K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6.47%、2.69%、48.85%及15.30%;由于耕作侵蚀,15年内碱解N、速效K、有机质及阳离子代换量的含量将在耕作侵蚀区呈减少趋势,在耕作沉积区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2019年玉溪烟区9个植烟县34个主要植烟乡镇各1个代表性烟田的土壤和烤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及其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平均含量分别为325.9 mg/kg和207.9 mg/kg,变幅分别为93.0~713.0 mg/kg和40.0~610.0 mg/kg,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缺乏的烟田分别占14.7%和23.5%。随着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先增后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和总氮含量先降后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递减,其中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土壤有效镁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递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含量先增后降,总氮含量递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先降后增,其中土壤有效镁含量与烟叶钾、镁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1)。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含量的增加能分别显著提升烟叶清甜香和香气量(P<0.05)。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氮碱比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因此,为提升玉溪烤烟品质,应在适当施用镁肥...  相似文献   

7.
根据94个样点表层土壤(0—20 cm)氮素的化验数据,在ArcGIS 9.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川中丘陵区清流河流域土壤全氮和速效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总体水平较低,二者平均值分别为(0.85±0.03)g/kg和(63.8±25.4)mg/kg。土壤全氮含量总体上呈条带状或斑块状分布,高值区(>1.12 g/kg)主要分布于东部大清河下游的石子镇、苏家、互助一带,并以此为中心向北和向西逐渐降低,向西南呈现出先逐渐降低至沱江流域后又有所上升的趋势,低值区(<0.88 g/kg)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大冶乡、凤天乡、双桥乡以及西部的安全、靖民、郭北一带;研究区土壤速效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全氮基本一致。研究区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与土壤母质、地形、土地利用方式、灌溉方式、土壤侵蚀、土壤pH和土壤质地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在不同土壤母质、地形、土地利用方式、灌溉方式、土壤侵蚀状况和土壤质地下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土壤通报》2016,(1):129-136
通过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紫云英生长过程中对不同土壤硒浓度(0,0.125,1.25,2.5和5 mg kg~(-1))处理的生理生态响应以及不同土壤硒浓度处理下紫云英各部位硒的赋存形态,以期为紫云英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土壤施硒浓度的升高,紫云英各项生长指标(株高、茎粗、根长、各部分鲜重和干重)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施硒浓度为0.125 mg kg~(-1)时,其各项生长指标达到最大值。随着土壤施硒浓度的增加,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施硒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主要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主要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CAT活性主要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土壤施硒浓度为0~5 mg kg~(-1)下,紫云英根部的硒含量为0.14~150.87 mg kg~(-1),地上部分硒含量为0.04~215.17 mg kg~(-1),其中,土壤施硒浓度≥2.5 mg kg~(-1)时,地上部分含硒量高于根部。硒在紫云英中主要以有机态(Se Met、Me Se Cys和Se Cys2)存在,占提取液总硒的81.43%~93.05%。综合研究结果认为,紫云英适合被开发为高硒材料,实际生产中以土壤施硒浓度为2.5 mg kg~(-1)为宜。  相似文献   

9.
新疆塔城老风口工程区防护林立地土壤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宏涛  蒋平安  陈冰  金俊香 《土壤》2001,33(6):305-308
本文对塔城地区老风口工程区防护林土壤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防护林种植年限的增长,防护林林带土壤的养分并非简单地降低或提高,除了土壤速效磷呈直线下降趋势外。全氮含量明显增加,全磷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而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都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的pH值随着防护林林龄的增长,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防护林可以有效抑制盐分在林带土壤表层的积聚。  相似文献   

10.
加工番茄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开展加工番茄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连作处理(种植1 a、连作3 a、5 a和7 a)对新疆加工番茄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p H升高,全磷、速效磷及全钾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土壤容重无明显变化。连作7 a时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8%、21%和29%(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和微生物商(q MB)呈显著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52.3%、78.8%和48.2%(p0.01);微生物量磷(SMBP)呈先升后降趋势,连作3a时,SMBP含量达到最大值,是对照的1.65倍(p0.0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升高趋势,而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则相反。连作导致加工番茄产量显著下降,连作7 a时产量下降达34%(p0.01)。相关分析表明,p H、微生物量、q MB、酶活性及养分之间相关性极为密切,说明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相结合,可以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加工番茄连作导致土壤p H和电导率升高,显著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了土壤肥力,最终造成产量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在潮棕壤上连续进行18年的定位试验, 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处理相比, 施用磷肥有明显的增产和稳产作用.不施磷肥处理, 土壤磷素收支赤字,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明显下降, 且土壤磷收支的盈亏值与土壤速效磷的增减量呈显著直线相关; 施磷肥处理, 土壤磷素收支盈余, 18年间耕层土壤全磷含量均明显提高, 提高幅度为0.02~0.04 g·kg-1, 土壤速效磷含量亦明显增加, 特别是在试验的后几年, 土壤速效磷含量似有加速上升的趋势.施氮肥对玉米有明显增产作用, 施磷钾肥对玉米增产作用不明显; 大豆则相反, 施氮肥增产作用不明显, 施磷钾肥有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农地土壤肥力特征时空变异分析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取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构成河北省农地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法对河北农地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研究发现:土壤pH值较高,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中等偏上,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河北农地土壤肥力综合隶属度在0.739~0.862之间,其中唐山、衡水、石家庄、邯郸土壤综合肥力较高,廊坊、邢台土壤综合肥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贵州铜仁地区主要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何俊瑜  陈博  陈秀兰  段建军  陆引罡 《土壤》2012,44(6):953-959
为明确贵州省铜仁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从铜仁地区4个主要植烟县区采集90个土壤样品,分析其养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通过估算土壤适宜性指数(SFI)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铜仁地区植烟土壤pH值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1 g/kg,较为丰富,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适宜,部分土壤全磷含量偏低,速效磷含量较高,土壤全钾含量偏低,土壤速效钾不均衡,适宜范围150~220 mg/kg的土壤样品只占24.44%。土壤肥力存在广泛变异,其土壤肥力指标(SFI)值平均为0.68,变幅为0.29~0.94,变异系数为17.04%。根据SFI值的大小将全区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其中高和较高等级肥力的土壤占45.56%,其中德江的SFI平均值较高,而思南的IFI平均值较低。在生产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烟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的烤烟专用复合肥配方,提高植烟土壤的养分均衡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土壤肥力对烟叶化学成份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讨论了贵州省主产烟区土壤养分对烟叶的化学成份和品质的影响。土壤养分选取反映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pH)作为指标,烟叶化学成份是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因素中萃取出9个(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K、Cl、Mg、Cu、Zn)作为指标,烟叶品质指标选用施木克值和糖碱比。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贵州主产烟区土壤各养分对烟叶化学成分作用的大小依次为: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pH>速效钾;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分别是:速效氮主要影响烟叶中糖组分含量,对还原糖的积累有利,对总糖积累不利;速效磷的作用与速效氮相反;有机质对矿质元素含量和含氮化合物影响较大,对Cu、烟碱的积累不利,对Zn、Cl的积累有利,并与糖碱比值呈负相关;由于研究区域中烟叶化学成分K变异较小,土壤速效钾对烟叶化学成分中的K没有明显的影响。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土壤养分与烟叶化学成分的量化方程。  相似文献   

15.
南通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黄辉  檀满枝  陈杰  张学雷 《土壤》2006,38(3):276-281
基于野外土壤调查与样品分析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南通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特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以及时空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土壤全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空间变异明显,速效养分尤其具有高度的空间可变性,表现出城市边缘带土壤属性的重要特征。样点土壤肥力要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肥力特征的空间变异与本区土地利用变化历史与人为活动的时空分异密切相关;而土壤机械组成及全K含量空间变化不大,受控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反映了本区土壤的发生学特点。经过过去20年的农业生产实践,研究区土壤多数肥力要素明显改善、肥力水平明显提高,但影响土壤肥力质量、制约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晋南长期免耕褐土肥力和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汾市尧都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连续18年免耕覆盖(NTCS18)、连续12年免耕覆盖(NTCS12)、连续10年免耕覆盖(NTCS10)和传统耕作(CK)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免耕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并使表层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相关分析研究表明,长期免耕条件下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间关系密切,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可以用来评价长期免耕土壤肥力状况;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表明,长期免耕土壤肥力和酶活性信息系统主成分得分由高到低顺序为:NTCS18>NTCS12>NTCS10>CK,说明长期免耕利于土壤肥力水平和酶活性提高,而且肥力水平和酶活性随免耕年限的延长而提高。长期免耕利于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可行的一种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子长县沟道土地的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对土壤垂直剖面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内的台地、滩地、坝地、草地等几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并与沟道内新造耕地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在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7个土壤肥力指标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斑块状分布于沟道内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其土壤肥力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对比陕西省土壤肥力划分标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内各种土地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处于低水平,其中新造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最低的第8级;各地块的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含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其中草地、滩地和台地的速效磷含量相对较高,可达到4或5级肥力水平;各地块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等级相对其他肥力元素较高,速效钾含量以新造耕地和低龄坝地较低。由于有机质、氮、磷等肥力元素含量水平低,从而导致新造耕地和低龄坝地的综合土壤肥力质量也较低。因此,对沟道新造耕地不仅要做好复垦、平整、侧蚀水毁防治等工程,同时还应重视后期土壤肥力培育工作,采取科学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氮磷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外源施用氮、磷肥对处于中龄林的20年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的影响,并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评价,以筛选出最佳施肥方案。【方法】2012年4月中旬对处于中龄林的20年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外源施用氮、磷肥,在5月到10月中旬采集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含量,分析其在整个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最佳施肥方案。【结果】1)施用氮、磷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P0.05),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p H值。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速效氮增加幅度为N2PN2N1PN1P,速效磷为N1PPN2PN2N1,而速效钾降低幅度为N2PN1PN2PN1,p H降低幅度为N2PN2PN1PN1。2)施肥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蔗糖酶增加幅度是N1PN2PN1PN2,磷酸酶是N2PN1N1PN2P,脲酶是N2PN1PN1N2P,而过氧化氢酶降低幅度是N2PN2N1PPN1。3)土壤中养分含量对季节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整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植物生长旺盛的7、8月份。土壤酶活性变化比较复杂,多数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4)施氮肥、磷肥和氮磷配施处理均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速效氮由21.56 mg/kg上升到35.77 mg/kg,速效磷由1.86 mg/kg上升到3.73 mg/kg,尤以N1P和N2P配施效果最明显。5)氮肥、磷肥和氮磷配施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增加,虽然过氧化氢酶活性小幅下降,但总的来说土壤酶活性增强,以N1P和N2P配施效果最为明显。6)主成分分析表明,施肥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效果表现为N1PN2PPN1N2CK。N1P处理土壤肥力水平增加了1.505,N2P增加了1.405。【结论】施氮、磷肥可显著增加林地土壤养分,增强土壤酶活性,有效改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状况,缓解氮、磷亏缺导致的林地地力衰退。供试条件下华北落叶松的最佳施肥方案是N 75 kg/hm2和P2O575 kg/hm2(N1P),而N 150 kg/hm2和P2O575 kg/hm2(N2P)次之。  相似文献   

19.
矿区复垦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系统研究了孝义露天铝矿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养分变化 ,结果表明 :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 ,复垦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土壤容重逐年下降 ,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土壤 pH、交换量和Cu、Zn、B、Mn、Fe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变化不明显。研究证明通过种植牧草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可加速复垦土壤的熟化、土壤理化性状逐年改善 ,土壤生产力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