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几种新型生物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5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开展试验。结果表明:4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20%氰霜唑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连续施药3次后14 d防效分别为91.1%和88.4%,且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多肽作为新型生物药剂,对病害具有较好防控效果,第3次药后14 d生物多肽667 m~2用量150 mL处理组的防效为68.4%,与1.5%苦参碱可溶液剂和0.5%几丁聚糖水剂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种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用,均对黄瓜安全,且无药害产生。推荐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生物药剂防控,重病田块可与化学药剂交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经实践总结,形成了两膜覆盖马铃薯复种辣椒高效种植模式,包括栽培茬口、品种选择、整地播种、肥水管理、两膜覆盖、绿色防控、收获及收后处理等马铃薯栽培技术和复种辣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与采收技术,该模式平均每667 m2纯收益16 340元,比传统的两膜马铃薯复种大白菜模式增加效益7 940元,而且通过轮作降低了土壤连作障碍,适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研究微生物菌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在大棚辣椒育苗期至生长期施用3种不同微生物菌 剂,研究其对辣椒生长势、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处理(苗期施用 根际益生生根菌50 g/盘,幼苗出圃前至采收期使用根际益生菌II号1 000~1 200倍液喷雾9次,缓苗期至采 收期每667 m2 每次使用根际益生菌IIII号60 g,随灌溉水灌根10次)可提高辣椒生长势,增强抗病性;与对 照相比,微生物菌肥处理的辣椒开花、结果较早,采收期延长了10 d,单果质量、667 m2 产量和效益及果 实还原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6.4%、10.6%、35.37%、57.7%,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棚不同地膜栽培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棚内进行不同地膜,研究了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辣椒、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辣椒、黄瓜产量。麻地膜覆盖栽培辣椒、黄瓜比聚乙烯农用黑膜增产5.2%、14.5%,比CK(不覆盖)增产24.7%、23.0%,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雪花  任晔  冯均科  杨晨晨 《蔬菜》2021,(11):25-29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有效养分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早大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露地(对照)和普通聚乙烯地膜、生物可降解膜、稻草3种覆盖方式,比较了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保水效果最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稻草覆盖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提高土壤肥力,以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尤为明显,成熟期几乎所有速效养分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出7.49 g/kg、23.00 mg/kg、11.0 mg/kg、26.0 mg/kg。综合成本效益,除了稻草覆盖由于小薯多而效益比对照降低22.2%外,普通聚乙烯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比对照效益分别提高29.7%和24.2%。总之,普通聚乙烯地膜和生物可降解膜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但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时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菌(Glomus intraradices,GI)对大棚土壤栽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及营
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不同时期接种GI 对其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处理使黄瓜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54%、34%;播种时接菌处理的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4.7%~17.7%;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的黄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9.4% 和15.0%,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 和7.1%;移栽时接菌处理的黄瓜粗蛋白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6%;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显著提高了黄瓜VC 含量。表明接种GI 对黄瓜生长和产量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30 m3/667m2-未覆膜(G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未覆膜处理植株的茎粗、叶球膨大率呈下降趋势;覆膜处理的植株呈现上升趋势;VC,可溶性糖,粗纤维均随着水量的减少而增加,甘蓝的品质提高;10 m3/667m2-覆膜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20 m3/667m2-未覆膜,而30 m3/667m2-覆膜与10 m3/667m2未覆膜产量最低。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在该试验中,认为20 m3/667m2-未覆膜和10 m3/667m2-覆膜可以使甘蓝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促进黄瓜产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以平菇菇渣(培养料配方:甘蔗渣30%、干羊粪60%、麦麸10%)为基肥,进行秋茬水果黄瓜栽培,既能实现广西地区因食用菌产业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大量菇渣的循环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又可以促进黄瓜生长和提高产量。从基肥腐熟、品种选择、育苗管理、定植与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秋茬水果黄瓜施用菇渣基肥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水果黄瓜每667m2产量高达8750kg,产值达5.25万元,每667 m2净效益达5.05万元,比常规栽培提高了215.6%,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和几丁聚糖对黄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黄瓜生育期4次施用2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并在苗期、生育期测定黄瓜株高、茎粗、单果质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黄瓜苗期,株高增高4.4%~7.4%,茎粗增加2.7%~6.9%;生育期内,黄瓜株高增高10.57%~13.57%,茎粗增加8.1%~13.8%,地上部鲜质量增加17.5%,干质量增加18.5%,单瓜质量增加8.01%~10.12%,每667 m~2增产约300 kg;综上说明,植物免疫诱抗剂对黄瓜具有较好的促生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黄瓜品质和安全,明确生物多肽在黄瓜上的抗病及促生效果,通过在黄瓜生育期内,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生物多肽1 000、1 500倍液,重点调查黄瓜作物生长势、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施用生物多肽1 000倍液表现较好,在采收期黄瓜株高和茎粗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8%和33.3%,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达68.3%;单瓜质量较对照组增加7.8%,667 m~2产量提高4.8%,残次瓜数量明显降低;同时,对涝害有一定的抵抗效果。推荐在黄瓜作物上施用生物多肽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