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腹泻在猪场频发,导致猪只成活率低、饲料转化率低、增重慢等,猪腹泻病传播速度快、单独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严重,诊断与防治困难,已经阻碍了现代养猪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2006年3-8月,青岛周边地区发生猪高热病。6-8月处于发病高峰,10月份开始减少。经临床观察、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瘟和蓝耳病的混合感染,部分猪场还伴有或链球菌、或弓形虫、或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对此我们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1周内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3.
正流行性腹泻为冬春季常见的猪病,如果防治不当会给猪场造成很大损失,笔者长期从事基层兽医工作,近期成功防治一例规模猪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现将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与行业同仁分享。1病原及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本病只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猪、架子猪或肥育猪的发病率很高,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  相似文献   

4.
养猪场猪病的防治是猪场运行的重点,也是养殖户关注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大的猪场而言,由于猪群过于集中,一旦发现有猪感染传染病,短时间内可造成猪场内生猪大面积被感染,若未能及时切断传播媒介,则将给猪场带来沉重打击,由此可知传染性疾病会对猪场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推进猪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预防接种与药物防治双重结合的视角进行猪病防治实践是创新猪病防治的新思路,扩宽了猪病防治的途径,丰富了猪病防治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有关部门与养殖户在今后的工作中所要重点关注的.本文阐述了猪病预防技术在猪场推广应用的重要现实意义,深入分析猪病预防的两种技术方法,总结了接种以及药物防治的具体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粤东地区8市县11个猪场的236份血清进行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HP)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粤东地区的猪场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严重,在被检的11个猪均全部呈阳性。其中有5个市县共6个猪场阳性率达到100%。平均阳性率为大猪90.2%,中猪94.7%。据了解,这些猪场的猪只有或轻或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建议用价苗或自家苗预防本病。本病病原菌对土霉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可在饲料中拌入这类药物进行本病的防治。同时,必须做好猪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有条件的猪…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规模化猪场流行较为广泛,给养猪业造成重大危害(特别是出口猪场),现将本人多年来在猪场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治进行分析综述,望给养猪同行参考。1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特点1.1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本病,但以幼猪的易感最大。初生仔猪感染本病发生鼻炎后,多会引起鼻甲骨萎缩,而且症状较重。年龄较大的猪感染时,可能不发生或只发生轻度鼻甲骨萎  相似文献   

7.
猪瘟及猪伪狂犬病一直是规模化猪场传染病防制的重点。从一规模化猪场免疫猪群发生猪瘟(温和型)和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治谈起,探讨了在当前各类疫病高发及混和感染频发的情况下,如何采取相关的综合防治措施,扑灭疫情,将猪场损失降至最低点,及时调整和完善猪场免疫程序,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猪场寄生虫感染现象十分普遍,感染的主要寄生虫有猪蛔虫、猪旋毛虫、弓形虫、球虫、隐孢子虫、猪疥螨等,其中猪弓形虫、猪球虫等保持着较高的感染率。寄生虫感染的普遍性、高发性及引发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损害了猪场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我国猪场常见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和危害,介绍了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以及磺胺类、三嗪类和聚醚类离子载体类等抗寄生虫药物在猪寄生虫病防治中的应用,比较了几种猪场常用驱虫方案的特点和效果,旨在引起生猪养殖企业对寄生虫病的重视,指导其使用科学有效的药物及方法防治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黑龙江省某猪场发生的猪病确诊,首先采用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病理解剖初步怀疑是猪圆环病毒病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然后无菌取病猪脾脏、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分离纯化后的细菌经革兰氏染色、生化实验和动物实验,鉴定为猪链球菌;提取脾脏和淋巴结DNA、RNA经PCR检测出猪圆环病毒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毒的核酸阳性条带。说明了该病猪确系猪圆环病毒、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对头孢咪唑、环丙沙星、氟哌酸高度敏感。并结合猪场的发病情况和试验结果提出了防疫方案和治疗措施,为猪场防治猪圆环病毒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与链球菌混合感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猪场疫病越来越复杂,许多猪场生产成绩不好,突出表现在保育猪发病率高,成活率低,主要原因是生产管理水平低下,保育猪多病原混合感染严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13年3月,笔者调查龙岩市多个发病猪场发现,猪场保育猪发病率高主要存在以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多病原混合感染现象,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控制了疫情,现将某猪场疫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呼吸道疾病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常发、多发病,给我国样猪业带来极大损失,由于该病是多种病原体互相作用导致混合感染或继发多系统感染,使猪场在防治措施上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解盐城地区2017年一季度猪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情况,促进科学有效防控,笔者通过调查,浅析盐城地区猪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提出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蓝耳病毒对猪的全身免疫系统损害比较严重,导致感染猪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因此发病猪群常表现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本文通过临床诊断、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江西省南昌市某规模化猪场的发病原因为猪蓝耳病继发猪链球菌病。并介绍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腹泻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或轮状病毒发生的一种或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最近,山东各地猪场发病严重,传播快,若防治不及时,则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龙岩市部分猪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猪等孢球虫的感染情况,采集龙岩市不同县(市、区)4个猪场不同年龄阶段猪群的245份粪便样品,进行直接涂片镜检检查。结果表明,4个猪场均检查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平均感染率33.5%,其中种公猪感染率最高为51.7%,哺乳仔猪感染率最低为10.0%;2个猪场检查到猪等孢球虫感染,平均感染率2.0%,其中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感染率分别为5.2%和4.8%。调查结果为猪场采取合理措施防治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猪等孢球虫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来.赣州市部分乡镇时有猪链球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疫病发生。该病占笔者所诊治的猪病病例的24.7%,且此病常以急性、败血性和高致死性流行.从而给许多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难于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治该病,控制其流行,笔者做了大量的临床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有效地控制、扑灭了10余家猪场发生的猪链球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目前.该病仍在一些区域或局部流行。要完全控制、扑灭该病,尚需广大养猪户和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猪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病原菌,其感染后能够引起猪的严重腹泻和脱水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病猪死亡的情况。在猪场时有发生,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猪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供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猪场无论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感染,在致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症状都是渐进、缓慢的,一般不会像传染性疾病那样来的猛烈、突然,且所造成的损失大多较隐性,因此不易被人们所发现,特别是轻度甚至中度的体内寄生虫感染时,难以通过临床症状来判断猪群的感染状况,但这些寄生虫会吸取猪的血液或营养,致使患猪贫血消瘦、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幼虫或成虫的移行还会造成猪体皮肤或组织损伤,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炎、腹泻,同时虫体产生毒素可引起猪只抵抗力降低,给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养猪业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传染病可以使猪场全军覆灭,寄生虫病则让猪场利润尽失”。因此,要想养好猪,防治寄生虫病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是导致猪免疫抑制的疾病之一,感染此病后猪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或者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引起多重感染[1],本病目前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文章报道了某规模化猪场发生本病后的诊断、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江苏省某猪场的感染状况,本试验采用复合PCR技术,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理切片等方法对发病的保育猪进行诊断,结果显示,PCR方法检测出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处有明显条带。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的混合感染,采用经实验室诊断给出的综合防治方案治疗后,疫情得到控制。本次病例的诊治为养猪业可能发生的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并的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生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猪场无论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感染,在致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症状都是渐进、缓慢的,一般不会像传染性疾病那样来的猛烈、突然,且所造成的损失大多较隐性,因此不易被人们所发现,特别是轻度甚至中度的体内寄生虫感染时,难以通过临床症状来判断猪群的感染状况,但这些寄生虫会吸取猪的血液或营养,致使患猪贫血消瘦、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幼虫或成虫的移行还会造成猪体皮肤或组织损伤,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炎、腹泻,同时虫体产生毒素可引起猪只抵抗力降低,给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养猪业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传染病可以使猪场全军覆灭,寄生虫病则让猪场利润尽失"。因此,要想养好猪,防治寄生虫病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