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养猪行业历史悠久。从野生猪的捕猎驯化到人工圈栏养殖,从千家万户的分散式饲养,到集约化、规模化的养猪生产,养猪业一直是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性的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及其相关学科快速发展,为养猪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逐步实现了品种、饲料、加工等行业的...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9年以来,规模化养猪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型养猪企业在养猪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但其在整个养猪规模结构中的比重依然不高,小型养猪场和养殖户依旧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力军。回顾历史,从1983年广东省成立中美合资的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开始,我国养猪业便开启了规模化生产之路。从人力劳动到机械化养殖,从农户散养到专业化养猪场,再到自动化、电气化设备应用到猪场,同时,饲料工业日趋完善,行业对种猪越来越重视等共同造就了规模化养猪的生产效率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中国及世界养猪在品种、饲养方式、繁殖技术、设备应用、饲料工业、环境及疫病控制等几方面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养猪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不断改善环境,提高养猪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发展效益型的规模化养殖,与世界养猪业发展接轨.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养猪大国,自2017年国家开始明确支持行业规模化发展,我国养猪业便开始蓬勃发展。回望过去,2019年的非洲猪瘟虽然重创一众养猪人,但也的确为行业“洗牌”,中小型的养殖散户逐渐减少,集团猪企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也使楼房猪舍得到发挥潜力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中国猪业》2011,(8):7-7
本刊辑:据甘肃日报2011年8月22日报道,为着力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甘肃省养猪业协会8月19日正式成立,标志着甘肃省养猪业在行业自律、信息交流、技术服务等方面跨上了新台阶。养猪业协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中国及世界养猪在品种、饲养方式、繁殖技术、设备应用、饲料工业、环境及疫病控制等几方面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养殖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不断改善环境,提高养猪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发展效益型的规模化养殖,与世界养猪业发展接轨。  相似文献   

7.
佟蕈 《中国畜牧业》2014,(22):10-10
<正>伴随着中国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PIC种猪改良公司愈来愈感到养猪业成了一个需要整合多种技术平台的复杂行业。为此,PIC种猪改良公司于2014年10月19~20日在古城西安举办了2014PIC养猪论坛暨现代化养猪技术年会。来自中国、美国、菲律宾、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育种专家、兽医、规模化养猪企业和行业媒体代表等200余人与会,针对中国养猪业在育种、疾病控制、生产组织模式、种公猪站建设、猪场生产性能测定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8.
郑卫东 《中国猪业》2009,4(5):54-55
在养猪效益陷入低谷之时,在禽流感疫情趋于稳定之后.人们纷纷对分散的养殖方式提出质疑。许多专家教授、政府职能部门一致认为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转变已成为一种趋势,养猪业也不例外。因此,现将规模化养猪十大新理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国养猪业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广大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养猪生产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标准化规模养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和加快,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1%,较2008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2010年,在气候大会、食品安全、疫病流行和消费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养猪业进入了一个长达半年之久的调整期,养猪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国家再次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方案(暂行)》,连续五次实施收储计划。可以说,近年来猪价接连不断的波动起伏使中国的养猪业屡遭重创,也引发了众多业内同仁的深度思考,对生猪养殖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生猪标准化健康养殖的步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为进一步认清当前养猪业新形势和新问题,促进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于2010年9月8~9日在春城昆明举办了第八届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众多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分别就如何加快健康养殖的步伐,实现标准化生产等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我刊现从本次大会的论文集中甄选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猪散养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猪饲养方式。相对于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散养猪的生长周期较长,养殖密度较小,相应的运动量增加,猪肉的口感也更好。虽然猪散养在现阶段猪养殖中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同时为我国农村养猪业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养殖模式,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与养殖条件的限制,散养猪的疫病防控仍旧是一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中国养猪产业正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快速发展。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已超过35%,其中有数家大型企业投巨资加入养猪行业或扩大养猪规模。但伴随着我国规模养猪场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管理技术跟不上、人才匮乏、设备滞后、环境污染等等,导致许多规模场的生产成绩低下,养殖效益不高,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有效解决养猪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极为关注的话题。8月15~16日,由北京和谐阳光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威海高赛农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和谐  相似文献   

12.
潘耀荣 《中国猪业》2008,3(10):43-45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散养户逐渐减少,饲养规模不断扩大,这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许多小型猪场己陆续向规模化养殖转轨,不少企业主也看准了养猪契机,投资兴办规模化养猪场。但由于这些养猪企业刚刚起步,缺少规模化管理知识,因此,加强对这些养猪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技术引导,对促进我国养猪业向现代化养猪道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养猪业是我们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行业不断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科学高效地养猪是未来养猪业的必然要求;对于一个规模化猪场来讲,要想健康平稳地运营,必须具备高效的饲养管理技术、全面消毒技术、科学免疫技术和无抗养殖技术;高效的饲养管理技术是猪场运营的保障,主要包括人员管理、饲养管理、饲料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等方面;全面消毒技术和科学免疫技术可有效阻断疫病的传播,保障猪群健康;无抗养殖技术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猪业在发展规模大小问题上一直争议很大,有人主张发展规模化养猪,认为规模化就是现代化,是中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有人主张从中国国情实际卅发,以农户为主体,发展适度规模养猪.因为养猪是农民长久以来就从事的传统产业,农民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能够从事的产业并不多.现在,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已经跌倒成本线以下,许多小农户已经知难而退,选择了放弃了养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养猪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既要淘汰改变落后的村庄庭院零星养殖方式,也不能全部沿袭美国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的路子。国际上发展规模化养猪业是传统工业化文明的产物,但发展至今,工厂化养殖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所以单纯追求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已经不是现代化养猪业的标志。"天然富氧运动食草补饲"的绿色生态养猪法,增加猪在自然环境中有氧运动,调节猪群的日粮结构,增加青绿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不仅可极大的节约粮食,而且还可保证生猪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可生产出健康猪肉。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型养猪业,不仅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粗饲、肉鲜美、生长速度较快、生产效益高的优良品种,而且也需要深入研究相配套的现代化养殖生产模式,以及借鉴和应用工厂化养猪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工艺。  相似文献   

16.
目前伴随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的不断扩大,养猪生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然而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治标不治本。当前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核心原则的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营养调控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以及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发展循环式养殖来确保养猪生产零污染是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国家生猪养殖规模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国内外养猪上、下游企业开始意识到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市场机遇,纷纷投入巨资进入该行业。据农业部统计,到2010年底,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出栏生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64.5%。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场和养殖小区异军突起,不断增多。但由于受饲养管理、防疫观念、基础设施差,病原流行快,疾病发生率较高等因素,导致养猪的效益大大减少,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农村养猪寄生虫病防治中的误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猪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化养殖可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养殖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规模会导致养殖成本的大幅提高,从而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产生。本研究主要对养猪行业中的生猪适度养殖模式进行探讨,以此来推动养猪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养猪业循环经济 实现养猪零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伴随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的不断扩大,养猪生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然而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治标不治本.当前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核心原则的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营养调控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以及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发展循环式养殖来确保养猪生产零污染是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