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木本植物分离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Trichovirus组)的PBM 1毒株能引起李品种"Hauszwetshe"的假痘病,将其繁殖在昆诺藜(Chenopodium quinoa)上。感染PBM 1毒株的昆诺藜叶组织用两次蔗糖梯度离心提纯。每100 g叶组织的病毒产量平均为1.68mg。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弯曲状病毒颗粒上的螺纹结构。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21.5 kDa。用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和ELISA法,对感染PBM 1的昆诺藜叶片和桃花进行了灵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昆明地区香石竹斑驳病毒的鉴定、提纯及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昆明地区栽培的香石竹上发现了香石竹斑驳病毒,人工接种可局部侵染苋色藜、墙生藜、千日红及番杏,可系统侵染昆诺阿藜和美国石竹,分别造成褪绿斑、斑驳或坏死斑。经二轮PEG(分子量6000)沉淀,病毒提纯量约220mg/kg鲜组织。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直径为28nm,等轴对称。提纯物紫外扫描呈典型病毒核蛋白吸收峰,A260/A280值为1.56。提纯病毒经4次免疫家兔,所得抗血清经试管沉淀测定效价为1∶4096,琼脂糖双扩散效价为1∶1024。  相似文献   

3.
从勿忘我(Myosotissilvatica)上采集到1病株,接种昆诺阿藜,接种叶褪绿斑,系统顶枯,最后整株枯死。蚕豆接种叶呈黑色坏死斑,主茎变褐、全株萎蔫。矮牵牛接种叶褪绿斑,系统花叶。用诱捕修饰法制片,观察到病毒粒体球形,并在病毒粒体外面包被着一层抗体。琼脂双扩散试验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CMVFny 株系RNA3 全长cDNA 克隆, 构建了运动蛋白(MP) 基因5′端缺失突变体和3′端缺失突变体的原核表达载体。SDS- PAGE 分析表明, 经IPTG 诱导, MP 基因及其2 种缺失突变体均能在大肠杆菌BL21(DE3) pLysS中高效表达。利用分离包含体的方法, 提纯了全长的及C 端缺失的MP。光密度扫描分析表明, 提纯产物的纯度达96 .6 % 。  相似文献   

5.
应用A蛋白免疫电镜技术对几种蔬菜作物的长叶车前草花叶病毒(RMV)、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检测比常规的电镜负染技术至少要灵敏近10,000倍,比普通的免疫电镜技术要灵敏10~100倍,抗血清浓度稀释至400,000倍,病毒粗提液稀释到1,000,000倍或病毒提纯液浓度为2.5×10-7mg/ml时均能观察到病毒粒子。同时由于抗体分子能特异性地结合到病毒粒子表面,能够很容易地区分不同的病毒种类。应用此项技术作者检测了杭州地区几种常见的蔬菜病毒病,对大白菜(BrasicacampestrisL.),蕃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Mil),榨菜(Brasicajunceavar.tsatsaiMao),雪里(Brasicajunceavar.multicepsTsenetLee)等作物发病期的叶或果的浸提液用A蛋白免疫电镜进行快速检测,结果在大白菜,番茄等病株上检测到较多的病毒粒子,且大多能被RMV抗血清修饰,同时在番茄病株检测到的少量病毒粒子亦能被TMV抗血清修饰,而榨菜及雪里等病株上检测到的病毒粒子很少能被RMV及TMV抗血清所修饰,另外,病毒粒子的含量以番茄病果中为最高,要比  相似文献   

6.
梁广勤 《植物检疫》1995,(3):156-157
蒲桃实蝇和昆士兰面包果实蝇梁广勤(广州动植物检疫局510010)1蒲桃实蝇学名Bactrocera(Bactrocera)albistrigata(deMeejere)异名DacusalbistrigatusdeMeijereD,(Bactrocer...  相似文献   

7.
利用HZ-IB3细胞对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VHA273毒株进行了三轮空斑纯化,得到一个克隆株H9。电镜观察表明,此克隆株H9为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SNPV)。H9的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glI,HindⅢ,PstI,XhoI,EcoRI,BamHI,KpnI,BstEⅡ完全酶切后分别产生10,13,7,6,27,11,6和12条片段,以λDNA/EcoRI-HindⅢ双酶切片段和HighMolecularWeightDNAMarkers为标准作工作曲线,求出了各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大小。实验测得HaNPV-H9基因组的大小为129.96kb,分子量为85.77×106,表明H9不同于其它已报道的HaSNPV。利用单、双酶混合酶切分析和部分酶切分析,通过逻辑推导,完成了H9基因组DNA的PstI和XhoI各单酶解片段的重叠和延伸,最终构建了H9基因组DNA的PstI、XhoI的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8.
绿僵菌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高松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4):182-187
绿僵菌研究的新进展高松(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81)CURRENTSTATUSOFSTUDIESONMETARHIZIUMSPP.GAOSong(InstituteofBiologicalControl,ChineseAcademyo...  相似文献   

9.
植物促生细菌诱导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稻白叶枯病是使水稻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病害。曾有利用白叶枯病原菌胞外多糖(EPS)和白叶枯病原菌弱毒株诱导水稻对白叶枯病害抗病性的报道。但有关应用植物促生细菌(PlantGrowthPromotingBacteria,PGPB)诱导水稻对白叶枯病害抗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分离于水稻苗期根内、根面的具有固氮能力的植物促生细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MR12和争论产碱菌(Alcaligenesparadoxus)R4作为诱导子处理孕穗期水稻叶片,研究了它们对水稻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VonArx和Sutton提出的炭疽菌分类系统的依据,对玉竹,朱砂莲,当归,升麻4种药用植物上的炭疽病病原进行了分类鉴定,鉴定出玉竹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tl&Bibsy,朱砂链炭疽病菌C.gloeosporiodes(Penz.)Sacc.和当归炭疽病毒C.acutatumSimmondo3个合格的种。  相似文献   

11.
毒株来源:1983年8月,在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二良种场附近的马铃薯地里,从植株中部叶片采到显褐色枯斑略皱症状的Po—12毒株。经病汁液接种于昆诺阿藜和苋色藜上,表现褐色枯斑。毒源经单斑分离纯化后进行鉴定。寄主反应:该病毒经汁液接种可侵染昆诺阿藜、苋色藜、墙生藜、土荆芥,矮牵牛、番杏、龙葵、曼陀罗、黄花烟、  相似文献   

12.
多酚类物质和过氧化物酶在陆地棉抗角斑病中的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及电子显微镜研究Nicole,M.,戴光辉,GeigerJ.P.,Martinez,C.,Andary,C**.,BressonE.,Daniel,J.(ORSTOM,植病研究室,BP50...  相似文献   

13.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主要有2株系:菜豆株系(SBMV-B)和豇豆株系(SBMV-C),血清学方法不能予以区分。根据已报道的核酸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并克隆到载体Bluescript中,序列测定予以证实后利用随机引物法合成放射性cDNA探针,再进行体外转译合成地高辛UTP标记的RNA探针。2种探针均可分别特异地检测Northernblot膜上的SBMV-B和SBMV-C。RNA探针检测SBMV-B和SBMV-C灵敏度分别为:0.1μg和0.01μg。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三种旱生藓类植物的比较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应用石蜡切片法及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旱生藓类植物茎、叶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分析分析,观察到旱藓(Indusiellathianschanica Broth et C.Muell)茎的皮部细胞面民中冰细胞面积相差悬殊,叶背面细胞皱折相对平滑;山地紫萼藓(GrimmiamontanaBruchetSchimp)茎的内皮层与单子叶植的的内皮层相似,叶背面皮表皱折呈鳞片状;细叶筛齿藓(Schistid  相似文献   

15.
爱福丁(BA-1)乳油防治温室番茄二点叶螨试验曹玉信,王淑芝,郭文英(北农大新技术开发总公司,100094)(东北旺农场植物医院)(静海县植保站)1.8%爱福丁(BA──1)乳油是抗生素杀虫杀螨剂,产素菌为Streptomycesavermi-til...  相似文献   

16.
香石竹环斑病毒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定虎  于顺 《植物检疫》1997,11(5):257-260
试验具体研究了两类不同性质的cDNA探针对香石竹环斑病毒的检测效果。毒源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毒室提供,繁殖于苋色藜Chenopodiumamaranticolor上,提纯该病毒,然后抽提其核酸RNA,将RNA多聚腺苷化后,以Oligo(dT)为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补平后与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获得阳性克隆,用32P和光敏生物素分别标记cDNA制作探针,与CRSV及其RNA进行点杂交,结果表明,两类不同性质的探针在检测RNA水平上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其检测极限均达到1ng/ml,并对二类探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孟保中  沈淑琳 《植物检疫》1991,5(3):170-171
为了研究葡萄病毒的检验技术,进行了匈引“葡萄保加利亚潜隐病毒”毒株的寄主范围、提纯和 dsRNA 的研究。人工接种28种或品种的植物,可以局部侵染14种或品种的植物,其中番杏是新报道的寄主。病毒繁殖在昆诺阿藜上,用磷酸缓冲液抽提,PEG 6000沉淀,超离心得粗提纯液为免疫抗原,提纯得率为45mg/1000g病叶,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昆诺阿藜病叶中有2条 dsRNA 的带谱。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浓度为0、-0.5、-1.0、-1.5和-2.0MPa的PEG(6000)处理梭幼苗12h,测定体内SOD、CAT和POD活性,MDA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膜透性。结果表明:D 渗透胁迫小于-1.5MPa情况下,梭梭幼苗具有较高的SOD活性,CAT和POD活性随渗透胁迫加强而升高;MDA含量和膜透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表明梭纪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香蕉束顶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香蕉束顶病毒(BBTV)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了检测香蕉束顶病的间接ELISA方法,其检测香蕉病组织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1280,健康香蕉组织汁液无非特异性反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采自广东、广西9个市(县)的香蕉产区的80个大田香蕉束顶病样本和25个荫棚香蕉试管苗样本,其中大田样本BBTV的带毒率为76.5%,试管苗样本的带毒率为8.0%。香蕉束顶病株不同部位BBTV含量检测表  相似文献   

20.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香蕉花叶心腐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伟志  邓琼 《植物检疫》1995,9(4):212-213
用纯化的黄瓜花叶病毒株CMV-B制备小鼠腹水抗体,其效价为1:5000,间接ELISA法可检测香蕉病叶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1280,健叶汁液无非特异性反应,在送检的50份香蕉试管苗中,有1份样品被出带有CMV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