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毛泽东关于民族平等理论的有关论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实施民族平等政策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毛泽东民族平等理论进行论述和简评,更为全面地、彻底地认识毛泽东的民族平等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开拓者和理论奠基人。毛泽东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3.
(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对于深入揭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加强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王国柱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结晶,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党的领导核心,毛泽东与邓小平都十分关注民族经济发展思想,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与理论。比较分析其异同,对于实践与现实社会有启示作用。一、关于民族经济发展地位思想的比较毛泽东的主要观点与思想是:(1)少效民族经济的发展是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说:“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物博’……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毛泽东认为,因此少数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同少数民族的振兴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着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奠基性的贡献。(1)毛泽东同志亲自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客观可能性;(2)毛泽东同志积极倡导的实事求是精神,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方法基础;(3)毛泽东同志率领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前提;(4)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造、建设的不同时期对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农村建设思想,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基本框架。毛泽东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对当前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引导和教训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0年1月,是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毛泽东同志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正确结论。他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找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世界革命的总特点看中国革命,找到了中国必然由新民主义革命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经济、政策、文化三者密切联系的原理出发,规划新中国的建设大业。毛泽东同志的这种科学态度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不断走向成功的辉煌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而首开这一历史的就是毛泽东。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毛泽东直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二是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三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创造的物质条件和制度基础,为日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消费的合理性、工作的开拓性和奋斗的理想性等特征。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同样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前提;是培养社会公民健康消费观念的有效途径;是保持党的性质和政治本色、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今年当我们欢呼我国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欣逢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我们感到特别兴奋。伟大的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说来,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毛泽东同志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原则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现在又正在进行着辉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今天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伟大的十月社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被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格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8年的光辉历程。88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88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经历了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执政、建设与改革、挫折与胜利的考验.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重要性的理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思想“、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论断的分析,阐明了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亟待解决,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搞好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终身的成长和对新农村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的理论探索195 6年起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时 ,苏联的道路暴露了不少弊端。中国领导人面临的迫切问题 ,是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一个成果。讲话的核心是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 ,总结建国初期的建设经验 ,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中概括出十大关系 ,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实际出发 ,开创了通过农…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伟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贯穿始终的精髓。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因此,深入探讨,懂得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问题,对于我们坚持和继承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 ,为他的后继者继续探索这一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邓小平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江泽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 ,使这一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围绕着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即什么是社会主义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党的十四大确定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这一理论,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帮助全体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