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绿豆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绿豆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绿豆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三因素对绿豆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且氮磷、磷钾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通过方程模拟寻优得出,绿豆产量大于1 200 kg.hm-2的施肥方案:N施用量91.0~94.4 kg.hm-2,P2O5施用量112.0~133.9 kg.hm-2,K2O施用量54.8~84.9 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00∶1.33∶0.7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宣薯3号一级脱毒原种产量和种薯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产量最佳施肥方案为农家肥11 250kg/hm2、N肥172.5kg/hm2、P肥75kg/hm2、K肥150kg/hm2,N∶P∶K比例为1∶0.4∶0.9,产量高达30 481.5kg/hm2,产投比为3.1∶1;马铃薯种薯数量的最大施肥方案为N肥156kg/hm2、P肥85.5kg/hm2、K肥120.5kg/hm2,N∶P∶K比例为1∶0.55∶0.77,产量高达158 055个/hm2。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配施对芸豆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芸豆合理施肥方案,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芸豆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芸豆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结果表明:三因素对芸豆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且氮钾、磷钾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通过方程模拟寻优得出,芸豆产量大于2 300kg.hm-2的施肥方案为N施用量63.8~94.0kg.hm-2,P2O5施用量118.5~152.8kg.hm-2,K2O施用量74.7~125.4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1.72∶1.27。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寒地牧草的种植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而牧草施肥相对比较落后.通过试验表明:牧草专用肥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发育,使其地上部分生长迅速.N10P5K3表现最好,株高73.7 cm,增高9.8 cm.N10P5K3增产幅度最大,鲜草增产18 486 kg·hm-2,增产率为77.0%;干草增产8 433 kg·hm-2,增产率为78.7%.每kg肥料增产最高的是N10P5K3为61.62 kg,增加了47.9 kg,产投比也最好为5.60 ∶ 1.所以N10P5K3是寒地禾本科牧草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5.
宁夏引黄灌区日光温室辣椒高产施肥量及配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银川平原二代节能日光温室春茬辣椒对生物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反应及其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有效养分供肥特点表现为低氮、高磷、高钾,且因施肥量大及排水不畅,土壤表现为轻度盐渍化特征;氮素是决定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四种肥料对辣椒产量的作用顺序为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辣椒稳产51.13 t.hm-2以上的适宜施肥量为有机肥3 000~6 000 kg.hm-2,N 633~750 kg.hm-2,P2O575~225 kg.hm-2,K2O 90~225 kg.hm-2;供试土壤最佳投肥水平m(N)∶m(P2O5)∶m(K2O)为10∶1∶1.2。  相似文献   

6.
临洮县东北部旱地马铃薯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3414”试验完全实施方案设计,在临洮县东北部干旱区进行了马铃薯配方施肥试验。建立了马铃薯产量(Y)与N、 P、 K三要素施用量的回归函数模型,得出临洮县东北部干旱区马铃薯最大施肥量为N 187.5 kg/hm2、 P2O5100.5 kg/hm2、 K2O 87.0 kg/hm2,该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产量为21672.0 kg/hm2, N、 P2O5、 K2O配比为1∶0.54∶0.46;最佳施肥量为N 154.5 kg/hm2、P2O560.0 kg/hm2、 K2O 54.0 kg/hm2,该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产量为21315.0 kg/hm2, N、 P2O5、 K2O配比为1∶0.40∶0.35。  相似文献   

7.
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冬春茬西瓜的施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设计,对日光温室冬春茬西瓜滴灌条件下的施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各营养元素对西瓜产量影响顺序为K〉P〉N,肥料的增产效益分别为1 kg N增产西瓜30.27 kg、1 kg P2O5增产西瓜60.14 kg、1 kg K2O增产西瓜31.70 kg。667 m2 N、P2O5、K2O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3.5,8.6和29.4 kg,N∶P2O5∶K2O为1.58∶1∶3.43,预测产量为4 263.1 kg,产投比为11.22。  相似文献   

8.
甘薯氮磷钾肥效与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薯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27.2%、15.8%和26.4%,增产效果是N>K>P;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的大中薯重量与小薯重量比达到6.7,明显高于氮或磷或钾缺素区;氮钾肥在夏薯有较高的产投比,而磷肥的产投比则是秋薯高于夏薯;夏薯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 168 kg.hm-2、P2O548 kg.hm-2和K2O 168 kg.hm-2,比例为1∶0.3∶1.0,秋薯则分别为N174 kg.hm-2、P2O557 kg.hm-2和K2O 200 kg.hm-2,比例为1∶0.3∶1.2,但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宜用量有一定差异,与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有关。与习惯施肥相比,氮磷钾平衡施肥在高产田平均增产14.9%,每公顷净增收3 600元;中低产田则增产12.0%,每公顷净增收2200元。  相似文献   

9.
龙卷清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57-59,92
“3414”测土配方施肥有显著增产效果,最高产量处理N2P3K2,其次N2P2K2、N3P2K2,产投比居前处理是N2P2K0、N1P2K1。结合最佳理论产量、土壤测试值、实产、产投比等认为实际应用时每667m2最佳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10kg、3.0kg和5.5kg。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甜菜生产水平,为高产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在黑龙江省黑土和白浆土甜菜主产区,采用3×3优化施肥设计开展甜菜优化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中氮和钾的适宜用量为90~135kg.hm-2,磷的适宜用量为80~120kg.hm-2,氮磷钾的适宜比例为N∶P2O5∶K2O=1.13∶1.00∶1.69。不施氮肥平均减产33.8%,不施磷肥平均减产21.1%,不施钾肥平均减产21.6%。从产量上看,最佳处理为N2P2K3,即N 90kg.hm-2、P2O 80kg.hm-2、K2O 135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31.9%。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天津市武清区研究了氮、磷、钾肥的施用对莴笋产量、经济效益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对莴笋产量影响较大,不施氮、钾肥莴笋减产7.4%和6.0%,与OPT处理产量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从经济效益来看,氮、钾肥施用对莴笋经济效益较好,增收分别为4 500元·hm-2和3 465元·hm-2;从养分农学效率来看,N的农学效率为13.5kg·kg-1,P2O5的农学效率为4.9 kg·kg-1,K2O的农学效率为15.5 kg·kg-1,莴笋养分农学效率依次为钾氮磷。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物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磷钾肥对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没有表现出一致规律.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磷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的趋势,而磷钾肥对其影响不及氮肥有规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氮肥和钾肥利用率都呈减少的趋势,而磷肥利用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供试7种氮磷钾配比中,以处理E (N∶P2O5∶KO=1.00∶0.5∶0.5)的籽粒产量最高(2 231 kg·hm-2),其次是处理K(N∶P2O5:K2O=1.00∶0.43∶0.57),籽粒产量为2 06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干旱区农业发展新途径,研究在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3P2K2(N 326.25kg·hm-2,P2O5138kg·hm-2,K2O 90kg·hm-2)处理下马铃薯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在N3P2K2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高,达61 516kg·hm-2。施氮量217.50kg·hm-2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31%;施磷量69kg·hm-2处理下,磷肥利用率最高为16.09%;施钾量45kg·hm-2处理下,钾肥利用率最高为64.67%。N3P2K2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0.17kg·hm-2·mm-1。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肥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吉单27为试材,针对目前农田施肥增产能力降低问题,进行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比施用试验,旨在探索玉米氮、磷、钾养分施用最佳用量,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的产量和肥效有明显的影响。最佳施肥量为N 135kg.hm-2、P 75kg.hm-2、K 90kg.hm-2,N∶P2O5∶K2O=1.00∶0.56∶0.67。试验亦得出氮肥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钾肥、磷肥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科学施肥,合理搭配N、P、K肥不仅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也是玉米增产增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氮(X1)、磷(X2)、钾(X3)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水稻产量和施肥量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稻产量(Y)与肥料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301.48+178.19 X1+27.64 X2+40.29 X3-56.18 X12-22.08 X22-13.05 X32+22.87 X1X2+6.14 X1X3+2.93 X2X3,该模型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235.5(纯氮),84.0(P2O5)和84.0(K2O)kg.hm-2,最高产量为8 371.95kg.hm-2,施肥配比为1∶0.36∶0.36。该试验区土地肥力情况为氮素水平低下,磷素、钾素水平中等。肥料利用率氮肥为40.1%、磷肥为17.5%、钾肥为41.0%,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0.51(氮)、1.14(磷)、0.56(钾)。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于烤烟钾积累、分配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于黑钙土设3个施氮处理分别为0、52.5和67.5 kg·hm-2,磷钾肥用量分别为90 kg·hm-2 P2O5和157.5 kg·hm-2 K2O,研究了钾在生长期内积累,分配以及钾肥利用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生育期延长烤烟钾积累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施氮处理钾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而施氮量不同钾积累量差异不大;根茎内钾的分配比例随烟株生长逐渐增加,而叶片内钾分配比例随生育期增加逐渐降低;钾肥利用率随生育期逐渐增加,钾的利用率在27.24%~30.63%之间。  相似文献   

17.
姚建族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6):1045-105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芥菜氮磷钾肥效及其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芥菜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只有26.3%,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55.5%、14.1%和15.3%,平均产投比分别为36.9、21.3和12.2,表明芥菜施用氮磷钾肥料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芥菜种植地土壤Olsen-P高产丰缺指标为42 mg· kg-1...  相似文献   

18.
配方施肥对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产量,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不同部位叶中DNJ也随之增加,在氮240.0 kghm-2,磷84.0 kghm-2,钾120.0 kghm-2时达到最大;进一步以桑叶DNJ产量为目标函数,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其之间的回归关系。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及其配比均能显著影响桑叶中DNJ质量分数。桑叶中总DNJ最佳经济产量为23.23 kghm-2,推荐施肥指标氮为286.1 kghm-2,五氧化二磷为95.2 kghm-2,氧化钾为159.6 kghm-2。该最佳施肥通过生产实践证实后,可为DNJ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图1表2参20  相似文献   

19.
基于联合收获机的花生适机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花生机械化收获地面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行距(A)、种植方式(B)、肥料用量(C)和追肥方式(D)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同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对不同种植方式的花生进行机械收获,测定地面损失率以验证最佳的种植方式。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籽仁产量效应主次排序为ACBD,以处理6(A_2B_3C_1D_2)的小区平均籽仁产量最高,但根据K均值大小选出的最优组合为A_2B_3C_1D_3,即:花生品种福花8号在沙性土壤中栽培,在基本苗27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以畦宽90cm(含沟30cm),畦面宽55cm、行距33cm,组合交错(7~19cm)种植,全生育期施用纯N 52.5kg·hm~(-2)(N∶P_2O_5∶K_2O=1∶1.2∶0.8,其中P肥全部用作基肥,N、K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1∶1),花生出苗后13d采取畦边撒施(覆土)的方式追施苗肥,盛花期叶面撒施450kg·hm~(-2)石灰的种植方式为佳。机械收获地面损失测定结果,组合交错种植方式的地面损失率是传统等位等距种植方式的1/6,是等距交错种植方式的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