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中国畜牧业》2014,(22):21-21
<正>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交界处,境内有天然草原40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草原鼠害是甘南州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仅直接导致草原退化,草场减产,还恶化草原生态系统,削弱自然控害因素,为鼠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甘南州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减少牧民因灾损失"为目标,以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动力,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发动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甘南州草地资源极为丰富,草原分布规模大,40 hm~2以上的连片草原面积达250.57万hm~2,占全州草原面积的80%以上,形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情线,吸引着八方来客。但近年来,由于草场的破坏、环境的恶化、游牧民观念的落后、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甘南州草原生态旅游的现状、寻求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甘南州草原生态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促进甘南州草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甘南州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科技示范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并探讨了甘南州畜牧业发展中还需科学技术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甘南州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畜牧业作为甘南州首位产业发展迅速,但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退化严重,草原生态恢复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制约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甘南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是甘肃省的重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优良草甸草原之一。但在传统思想支配下,在靠天养畜、粗放经营、数量增长的传统生产方式下,甘南州草原畜牧业生产付出了极高的生态代价,理论载畜量为620万个  相似文献   

6.
陈润 《四川草原》2009,(8):29-31
通过对甘南州草原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牧区禁牧(休牧)舍饲是恢复甘南草原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南州草原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牧区禁牧(休牧)舍饲是恢复甘南草原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分析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通过多年统计数据、查阅年鉴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补奖政策草原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甘南州平均鲜草产量达到6 534.00 kg/hm2,其中,第1轮补奖政策后较补奖前增加17.61%,第2轮较第1轮增加16.28%;2)甘南州畜牧业总产值明显增加,第1轮补奖政策后理论载畜量较补奖前提高30.45%,第2轮较第1轮增加9.32%;3)两轮补奖后甘南州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第1轮较补奖前增加135.36%,第2轮较第1轮增加33.76%。【结论】依据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加大草原监管执法工作扶持力度、按照草原退化程度由县(市)政府确定草原禁牧区域和合理禁牧年限。  相似文献   

9.
藏羊是青藏高原原有家养动物遗传资源之一,是本区域内各民族,特别是藏民族主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然而甘南高寒牧区牧草生长期短以及放牧过度、羊群周转缓慢等传统养殖模式使得牧场拥挤、藏羊生长发育缓慢、养殖效益低。近年来甘南州大力推进草畜平衡,有效核减了超载牲畜,切实加强了草原生态保护。文章主要以草畜平衡为落脚点,以保护草原生态、增加养殖收益为目标,研究藏羊科学高效养殖技术,并对草畜平衡模式下藏羊科学养殖效益做了分析,旨在突破甘南州畜牧业发展瓶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甘南州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水电能源、畜产品加工、建材医药、山野珍品等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但受到草原鼠害等因素的影响,甘南州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化等情况较为严重,极大破坏了现有草原生态环境及生态防线,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埋下了隐患。为进一步实现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满足全新的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以甘南地区为例,分析以往工作资料,通过抽样调查、重点排查等方式,对当前的鼠害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并引进全新的生物治理模式,利用草原野生藏狐控制鼠害受灾范围,以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濒危物种生存危机、精确评估生物资源、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等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寒牧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在甘南州时有发生,散在疫点不断出现,不但给广大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影响甘南州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实验对草原鼠害程度与甘南州高寒牧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与研究,为更好的防控甘南州高寒牧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甘南是我国的五大草原牧区之一,境内海拔1100~4 900m,大部分地区在3 000m以上,天然草原辽阔,以牦牛藏羊为主的特色畜种品种优良,草畜资源得天独厚,优良的天然草原草质和牲畜品种为高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传统落后的农牧业发展方式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了,围绕把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产业培育成甘南州的战略性主导产业这  相似文献   

13.
甘南州草原辽阔,草畜资源得天独厚。独特的甘南牦牛、藏羊、河曲马、河曲藏獒等畜种资源是长期以来在甘南草原特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当地藏族群众辛勤选育和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高寒严酷条件的地方优良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草原工作站站长才让吉,今年42岁,藏族。1992年毕业于甘肃省甘南州畜牧学校,长期从事畜牧业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2011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先进个人;同时被推选为省、州、市的党代表。一、情系草原,无私奉献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才让吉深刻认识到只有遏制草原退化,解决草畜矛盾,才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每一个难题,她总是举一反三,认  相似文献   

15.
<正>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草原工作站站长才让吉,今年42岁,藏族。1992年毕业于甘肃省甘南州畜牧学校,长期从事畜牧业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2011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先进个人;同时被推选为省、州、市的党代表。一、情系草原,无私奉献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才让吉深刻认识到只有遏制草原退化,解决草畜矛盾,才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每一个难题,她总是举一反三,认  相似文献   

16.
以甘南州为例,根据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确定和完善,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显示,2006~2015年甘南州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但生态环境子系统波动较大;评估期内各子系统之间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总趋势是下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在实施“碌曲县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县级示范点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对该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已查明在碌曲县共有38种啮齿类动物,隶属于6科7亚科19属。碌曲县土地面积仅占甘南州土地面积的13.18%,但啮齿动物种数却占全州啮齿动物种数的74.51%,表明碌曲县的生境条件和鼠种类组成在甘南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草原啮齿动物(60.53%)和森林啮齿动物(26.32%)为主体是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草畜矛盾何时了——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恒杰  王安禄 《四川草原》2006,(6):47-49,62
草场承包到户是我国牧区草场制度改革的方向,它有力地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草畜矛盾已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本文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总结了草场承包到户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草畜矛盾的成因,并从制度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甘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畜牧业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承工启农的核心产业,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消除贫困,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概述IPAT等式及其发展模型的同时,构建了以草原资源消耗为表征的草原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牧区为例,采用了3种不同方案对不同草原资源利用技术下的牧民经济行为对草原资源压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率高于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上升和不变的临界值时,才能实现确保草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内涵式增长。同时发现,甘南州草原牧区经过长期的努力,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率多年平均值t=2.559%,与临界值tk=2.693%的差距仅为0.134%,这说明牧区对草原资源的利用有向可持续利用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