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细胞色素P450在植物的苯丙烷类、生物碱和萜类等生物合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砀山酥梨中P450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砀山酥梨基因组的氨基酸和c DNA数据库对P450基因进行筛选,分析砀山酥梨全基因组中P450基因的种类、进化关系、基因的物理定位、以及二级结构元件。结果显示,在砀山酥梨基因组中发现并初步确定了226个P450基因,通过基因的定位分析确定了226个基因分布在17条染色体上,其中除了4、5、9号染色体上无基因簇分布外,其他的染色体都有基因簇的分布。通过基因结构和进化树之间的比较,进一步确定了基因结构和进化之间的相互联系。二级结构的分析表明,砀山酥梨P450蛋白序列同样具有P450蛋白特征性结构域。本研究结果为砀山酥梨P450基因功能的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杜尚民 《土壤》1959,(7):4-5
蚌埠专区沿废黄河的肖县,(石易)山与沿淮的怀远、凤阳、五河等县有飞沙地30余万亩。这些沙地由于群众历年来的利用和改良已取得固沙的显着效果,并获得作物高额产量,但也还有很大面积的飞沙地尚未利用,仍为沙荒。  相似文献   

3.
杜尚民 《土壤》1959,(4):15-15
淮河以北的涡阳、蒙城、萧县、砀山、濉溪、宿县、泗县等县均有部分盐碱土,这些土壤中由于含有多量的盐分不利作物生长,所以过去播种旱粮往往是立苗困难,收成很少。  相似文献   

4.
硼对砀山酥梨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改善砀山酥梨树体营养状况,提高果实品质,在其新梢生长期(3~7月份),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平(0.2%,0.3%,0.4%)的硼肥(硼砂),研究不同处理对砀山酥梨叶片硼含量及其变化动态、砀山酥梨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叶片硼含量随新梢生长而上升,在新梢停长期含量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平的硼肥后,在0.2%~0.3%范围内,叶片含硼量随喷施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适量施硼促进了砀山酥梨的新梢生长,显著增加了单叶面积、百叶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砀山酥梨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硬度,降低了果实含酸量。综合果树生长状况、果实品质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砀山酥梨树体缺硼时,在新梢生长期的3~7月份,叶面喷施2~3次0.3% 的硼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将冬小麦产量的时间序列分解为生产水平与气候生产力两个分量,通过对气候生产力的模拟,将影响产量的气象信息定量化、模式化。其结果,不仅可作为小麦大面积生产栽培和趋利避害的参考依据,而且可以在小麦生育的几个主要阶段对产量进行不同时效的气象预测预报。一、产量的趋势模拟本文采用安徽省淮北平原阜阳县1950-1982年冬小麦大面积单产资料。在产量序列中由于1960、1961两年出现不寻常的波折,  相似文献   

6.
黄瑞采 《土壤》1960,3(3):1-4
江苏徐州专区沿东陇海路的新沂、东海、赣榆等县的丘陵低岗都有白浆土,而以东海县境的白浆土最为典型,淮阴专区沭阳、宿迁两县的部份岗地也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7.
基于DRIS与PLI结合的砀山酥梨营养诊断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果树营养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砀山酥梨树体营养特点,提出基于营养综合诊断与盈亏指数结合的方法对酥梨进行营养诊断。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在VC++环境下实现了砀山酥梨营养诊断系统。实例验证表明,该系统诊断结果准确、有效,并且运行效率高,人机交互界面友好,为砀山酥梨营养自动诊断提供平台,文中着重介绍了诊断原理和系统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科学评估防洪减灾能力,为地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洪减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由监测预警能力、防洪除涝能力、抢险救灾能力、灾害管理能力构成防洪减灾能力评估的指标模型,并采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和秩比法对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进,各指标权重由改进的熵权法来计算,然后用改进熵权法以及云模型来建立评估模型,并用来评估安徽省淮河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结果]淮河流域内的防洪减灾能力处于中下等水平;空间差异分布比较明显,流域北部相对高于南部,流域东部相对高于西部;市辖区的防洪减灾能力相对较高,县域防洪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其中肥西县和淮北、蚌埠、淮南、滁州市防洪减灾能力处于高水平;长丰、五河、凤台、萧县和天长、阜阳、六安市属于相对较高水平;肥东、濉溪、砀山、泗县和宿州、界首、明光市为中等水平;其余市县则为相对较低水平。[结论]通过防洪减灾能力评估结果,可以找出流域内各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的差异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流域内整体防洪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丁香叶油及其与壳聚糖和CaCl_2复配对砀山酥梨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砀山酥梨用丁香叶油及其与壳聚糖和CaCl2复配剂涂膜处理后低温冷藏(0℃~2℃)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丁香叶油及其与壳聚糖和CaCl2复配剂对砀山酥梨具有明显的保鲜作用,其中以DKLO2(40μl/L丁香叶油+1%壳聚糖+1%CaCl2)浸涂保鲜效果最好,可显著延缓砀山酥梨采后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可使呼吸高峰较对照推迟10d出现,并能显著抑制MDA含量的增加及相对电导率和PPO活性的上升;贮藏至第30天,SOD活性较对照增加95.61%,CAT和POD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22及4.28倍。DKL02浸涂处理可使砀山酥梨的贮存期达7个月。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棉花产量的多变量综合因素中,气候因素与棉花产量关系的定量化、模式化研究,是揭示棉花产量年际间变化原因及产量动态趋势的主要手段。它所提供的棉花产量形成的气候信息也是棉花生产趋利避害,改进栽培技术,产量预测以及制定棉花生产发展战略决策的参考依据。为此,本文选择安徽淮北阜阳地区的代表县对棉花气候生产力及产量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河故道砀山酥梨花期低温冷害风险的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温冷害为砀山酥梨花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1983-2006年砀山酥梨物候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从酥梨始花期和整个花期的日最低气温的概率分布入手,建立了酥梨花期低温冷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1)砀山酥梨花期内遭受某一级别的低温冷害的风险,可由始花期出现的概率与花期内逐日出现某一级别低温冷害的概率之和的乘积来表示,一般是酥梨始花期越早、花期历时越长,遇到某一级别低温冷害的风险越大。所得风险评估方程,可用于风险评估。(2)砀山酥梨开花始期具有正态分布特征,即始花期早和迟的出现频率较小,处于历年始花期均值附近的频率较大。(3)砀山酥梨花期遭受低温冷害的指标可分为花期内出现日最低气温≤7℃、≤5℃、≤3℃三个级别。(4)酥梨始花后到某一日遭受某一级别低温冷害的累积概率,除始花日出现≤3℃低温冷害的概率与始花期早晚呈线性关系外,其他日期的累计概率均与始花期的早晚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小麦的适宜播种期,是由茬口、地势、水肥、品种、气候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但气候因素起主导作用。阜阳地处淮北平原南部,气候具有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气候特征,本文以阜阳的过渡带气候为例,将小麦播种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微生物肥料提高砀山酥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8年生砀山酥梨树施用微生物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高N水平下施用微生物肥料,砀山酥梨叶片N含量显著降低;P、Ca、Mg、Zn、Mn、K、Fe、B元素含量明显增加。合理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产量和增加果实含糖量、糖酸比和Vc含量等,果实品质明显改善;果实耐贮性和梨果的等级显著提高。在试验条件下微生物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1.0kg/株。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关键品质因素的砀山酥梨气候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梨果气候品质评价方法是开展气候品质评价工作的技术基础。本研究选取1996—2015年原位监测的砀山酥梨(原产地砀山县)品质因素值和同期气象监测资料,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知识,采用相关分析、经验函数与阶梯函数、层次分析、逐步回归、概率分位数和加权之和等方法,在厘清关键品质因素和影响气象因子的基础上,建立砀山酥梨气候品质等级评价方法,并对气候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决定砀山酥梨气候品质优劣的10个关键品质因素为果面完整度、果面锈度、果形指数、最大单果重、平均单果重、一级果率、等外果率、果实酥脆度、含糖率和石细胞度,关键气象影响因子28个。砀山酥梨气候品质由外观和内在气候品质指数加权之和后的气候品质综合指数表征,并划分为"特优"、"优"、"良"、"一般"4个等级,相应阈值为≥3.5、2.5~3.5、1.5~2.5、1.5,外观与内在气候品质指数权重为0.70和0.30。构成外观气候品质指数的果面完整度、果面锈度、果形指数、最大单果重、平均单果重、一级果率、等外果率等7个因素的权重分别为0.376 1、0.232 8、0.108 8、0.074 9、0.088 6、0.088 7和0.029 9,构成内在气候品质指数的酥脆度、含糖率和石细胞度3个因素的权重分别为0.637 6、0.104 6和0.257 8。各品质因素由相应关键气象因子构建的量化模型表征。利用实测气象资料确定2016年砀山县9月下旬采摘的砀山酥梨气候品质综合指数为2.58,判定为"优"级,与实际相符。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作为砀山酥梨气候品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肉桂精油及其复配物对砀山酥梨保鲜效果(简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涂膜处理和低温冷藏(0~2℃)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肉桂精油及其与壳聚糖和CaCl2复配对砀山酥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及其与壳聚糖和CaCl2复配对砀山酥梨采后贮藏具有明显的保鲜作用,其中以60 μL/L肉桂精油 1%壳聚糖 1?Cl2配比的复合物保鲜效果最好,可显著延缓砀山酥梨采后口感和风味的变化,可使呼吸高峰较对照推迟10d出现,并能显著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及相对电导率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贮藏后第40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238.54%、146.06%,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降低了55.56%.  相似文献   

16.
<正> 冬小麦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籽粒千粒重三大要素所构成。在当前农业生产水平情况下,小麦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所支配。一九八二至一九八三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如何?对小麦产量的形成有何利弊?现根据安徽省小麦主产区代表县的气象资料和有关调查、考种材料,从大范围上加以分析。一、秋播期和冬前苗期水热条件适宜,利于播种、出苗和盘根分蘖安徽省小麦主要产区的宿县、阜阳两地  相似文献   

17.
李细年 《土壤》1988,20(3):160-161,136
白色石灰土,农民习惯称“白泥土”和“窑泥土”,是富含钙质的一种灰白色幼年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亚热带石灰岩低丘地区,近年来在江西的西部发现分布较多,尤以宜春、萍乡、分宜等县、市最为典型,万载县南部以及上高、高安、新余县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8.
徐盛荣 《土壤》1960,3(1):28-29
江苏境内,由镇江向东至江阴县的澄江镇沿长江南岸的新近冲积平原地区广泛的分布有砂姜土,其中又以丹阳县东北、武进县的西北部地区分布较为集中,据统计约占耕地面积5万亩左右,乃是苏南地区的一种低产土壤。  相似文献   

19.
以郑薯20、龙薯9号、阜薯Y6-7、徐薯32、阜薯28-6、苏薯8号为供试品种,筛选适合阜阳地区种植的食用型甘薯品种。试验表明,龙薯9号、郑薯20、阜薯Y6-7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将这3个品种和对照品种苏薯8号作为阜阳地区食用型甘薯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青海三江源区土壤侵蚀现状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源区2005年时像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从宏观上查清了该区土壤侵蚀类型、面积和分布:三江源区土壤侵蚀面积11.48万km2,其中水力侵蚀1.84万km2,风力侵蚀1.16万km2,冻融侵蚀8.48万km2。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果洛州6县、玉树州6县、海南州2县、黄南州2县和格尔木市1乡,共涉及16县1乡。三江源区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5—9月份,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冻融侵蚀主要发生在4—5月份。该项研究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规划及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