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河北某农场分离的21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K_(88)抗原菌株全部有致溶血作用,并对小鼠显示不同的致病性。其血清分布在8个O抗原组,其中O_8菌株占优势,并在省内首次分离到具有K_(88)抗原的O_8菌株3株。O_8菌株对氟哌酸、卡那霉素、新霉素很敏感,对喹乙醇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正> 在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中,菌体表面抗原K_(88)对于发病和免疫来说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外在预防初生仔猪腹泻上研制出一些效果较好的疫苗,其中主要成分之一就是这种K_(88)抗原。在我国,不但这方面尚未详细研究,而  相似文献   

3.
仔猪在哺乳期内,引起下痢的诱因很多,病原复杂。新生仔猪的黄痢,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据国际细菌名词汇录和分类学公报资料,已有157群O抗原、94个亚型K抗原、50型H抗原。最近的研究报告,菌群有些增加(张鹏程:仔猪大肠杆菌病免疫研究的进展,载《中国兽医杂志》1982年第9期)。最近国外虽然已有K_(88)商品菌苗,但只对K_(88)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黄痢有预防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测由日本几个不同地区患有腹泻或未患腹泻犊牛分离出的大肠杆菌的K_(99)抗原,血凝反应,O群别和产肠毒素性。共检查了473个经IMV_iC系统鉴定为大肠杆菌的菌株。其中306株分离自103头腹泻犊牛的粪样、肠内容物和/或脏器,其余菌株则分离自40头健康犊牛粪样。所有犊牛均不足30日令。用Guinée等人报告的方法及K_(99)抗  相似文献   

5.
病原性 E.coli K_(88)抗原的发现(Φrs-kov,1961)大大地推动了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 K_(88)抗原的多种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已查明:凡具有 K_(88)抗原的 E.coli 株均能吸附在小肠粘膜的绒毛上,并产生两种肠毒素,即热稳定肠毒素(ST)和热敏肠毒素(LT)而导致仔猪发生腹泻。因此,检测病原性 E.coli的 K_(88)抗原无疑对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免疫学的防治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新生犊牛腹泻的一种主要病原。大多数 ETEC 菌体带有 K_(99)吸着抗原,能促进该菌在犊牛肠道定位繁殖,产生耐热的肠毒素(STa),引起急性腹泻和脱水。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查吸着抗原,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用于诊断会拖延时间,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Whittaker 等(1958)发现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人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O_(127),:B_8),非常实用。Hadad 等(1978)曾描述过一种问接荧光抗体技术筛选犊牛粪便 ETEC。由  相似文献   

7.
大肠艾希氏杆菌987p菌株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前言肠病原性E.Colj的987p纤毛抗原是促使细菌在仔猪肠道中定居的纤毛群之一,它与K_(88)、K_(99)抗原一样,是一种不耐热的表面抗原,并证明是一种粘着因子,能使E.Coli菌在仔猪粘膜表面上粘着定居,随之细菌产生肠毒素而引起仔猪腹泻发病。Nagy等于1976年报告了缺乏K_(88)抗原的肠病  相似文献   

8.
肠病原性大肠杆菌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病因之一。1980年我们通过肠毒素测定,业已证实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我省猪群中的存在。本文报道大肠杆菌中具有K_(88)、K_(99)的O_9、O_6、O_(149)菌株,是我省仔猪黄痢和白痢的主要致病菌群。  相似文献   

9.
从88例病猪分离到1177个菌株,对其中42例病猪的138个菌株,用自制的大肠埃希氏菌抗血清鉴定出O_8:K_(87),K_(88ac)血清型是引起河南省乳猪腹泻的优势血清型.调查了八个地区,其中七个地区分离到O_8群,说明分布很广,主要危害3~6日龄的初生乳猪.O_(141):K_(85ac),K_(88ac)和O_6:K_(2ac)在较小范围内流行,主要危害3~4日龄的新生乳猪。O_(139):K_(82)为引起70日龄左右的仔猪水肿病的血清型.大多数含有K_(88)抗原和能溶解绵羊红血球,有的能产生肠毒素,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0.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哺乳仔猪急性肠道传染病,现已证实,ETEC的粘附因子和肠毒素是使新生仔猪腹泻的关键因素,粘附因子(主要有K_(88)、K_(90)、987P、F_(41))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用粘附因子苗免疫妊娠后期母猪可提高乳汁中抗粘附因子抗体,仔猪通过吮乳获得这些抗体,可有效地抑制ETEC的粘附因子与小肠上皮的结合,使ETEC不能在小肠上皮  相似文献   

11.
贵阳市某猪场饲养的的7窝53头一日龄新生仔猪,发生一种以肠系膜淋巴结卡他性炎症为病变,出生后不吃奶,出现拉黄痢或恶臭稀粪,一般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在三日龄内死亡为临床特征的流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100%。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分离物生化鉴定,实验动物接种,药敏试验,诊断为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即新生仔猪腹泻病)。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历来都是猪场棘手的疾病。仔猪黄白痢的病原以 O_8、O_(45)、O_(60)、O_(101)、O_(115)、O_(138)、O_(139)、O_(141)、 O_(147)、O_(149)等群大肠杆菌(E.Coli)较为常见,这些大肠杆菌多数具有 K_(88)(L)表面抗原,能产生肠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用多价苗预防后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粘附于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是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杆菌(ETEC)的重要毒力因素。ETEC的表面抗原(又称粘附素,如K88抗原)可促进其粘附于仔猪肠上皮。K88~+菌株是新生腹泻的重要病原,而K88~-菌株在断奶后腹泻中占优势。业已发现,K88~+大肠杆菌并不能粘附于所有猪的小肠,有些猪的肠道中缺乏K88抗原的受体,它们对K88~+ETEC的实验和自然感染均有抵抗力。肠道受体通过单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Adh~s  相似文献   

14.
对人工感染黄痢发病仔猪的小肠作组织切片检查发现,在国内流行的仔猪黄痢病原性大肠杆菌中除了 K_(88)~ 菌株外,还有二类 K_(88)~-大肠杆菌也能粘着于仔猪小肠绒毛上皮。它们对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性及它们的表面 K 抗原都互不相同.表明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类型的表面粘着素。其中一个菌株的血凝持性与国外报导的 K_(99)~ 大肠杆菌很相似,另一类菌株则有待进一步详细鉴定。本文讨论了病理组织切片技术对于发现细菌的未知粘着素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以腹泻和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本病在我国比较多的猪场都有发生,是危害仔猪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1发病情况靖远县某猪场,饲养母猪218头,2017年5月18日前后,生产仔53窝,生产仔5~36h发生黄痢竟达11窝,共96头。2临床诊断腹泻突然,少有呕吐,病猪排黄色  相似文献   

16.
卫秀余 《中国猪业》2012,7(10):24-27
<正>1新生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腹泻是仔猪最易发病之一,仔猪腹泻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养殖场遇到仔猪腹泻常怀疑是何种病毒引起的,往往忽略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在2010~2011年,很多猪场暴发了仔猪腹泻,养殖场针对检测结果按照新生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进行预防和治疗,效果良好。所以,必须重视大肠杆菌引起的临床发病。1.1病原与分类新生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病原为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腹泻仔猪肠道菌群的变化,从而科学有效地防治断奶仔猪腹泻,选择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习猪场的35日龄断奶仔猪20头,分成健康组(10头)和腹泻组(10头),采用无菌手术的方法,从活体仔猪肠道内采集肠内容物,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表明:从十二指肠、回肠、结肠三种肠段中测得8种细菌,随着肠段的后移细菌数量逐渐增加。健康仔猪肠道内有益优势菌群为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腹泻仔猪肠道内有害优势菌群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腹泻组仔猪肠道内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较健康组明显下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数量较健康组明显上升,差异均显著(P0.05),肠球菌、梭菌、葡萄球菌的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8.
采集来自金华市11家规模猪场临床诊断疑似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病猪直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学检查、生化鉴定、动物试验,结果11家规模猪场全部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鉴定O抗原单价血清型,结果分别为:O98、O13、O161、O146、O149、O48、O54 7种血清型,其中1家猪场存在O48和O54 2种血清型,有2家猪场血清型相同,都是O98,4家猪场未能定型。  相似文献   

19.
对21至32日龄的60头断乳猪和52头未断乳猪的胃内容物检查中,发现大肠杆菌数与其pH值有关。断乳仔猪的胃内容物更富于酸性,而大肠杆菌较少,其中也未鉴定出溶血性大肠菌。但在肠道中往往能检出溶血性肠毒性血清型O_(140):K_(91):  相似文献   

20.
1963年,在一个多年未发生过拉稀的猪场的仔猪中,分离出一株能产生肠菌素,并对大多数致病性大肠杆菌均能抑制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名为NY—10(O_(33):K—:H—)。1977年,又从一个SPF猪场分离到一株无病原性的产肠菌素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名为B株。分别与一株从乳猪肠内分离的嗜酸性乳酸杆菌的培养物,制成预防仔猪黄痢的生物制剂,在仔猪出生后立即口服。经在四十余个流行黄痢的猪场试用,結果表明:NY—10和B株都能保护仔猪不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侵害,从而为利用口饲一种非病原性大肠杆菌来预防仔猪黄痢开辟了一条生物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