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艾希氏杆菌K_(99)抗原菌株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艾希氏杆菌的K_(99)抗原和菌株的肠病原性有着密切关系,这种抗原最早是由Sojka所发现,他观察了许多牛、羊的病原菌株,虽然其“O”抗原不同,但具有一个发生交互反应的共同K抗原,标记为“KCO”  相似文献   
2.
新生仔猪大肠菌病K_(88)~ 抗原菌株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仔猪大肠菌病是艾希氏大肠菌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对生后1—7日龄仔猪引起的下痢病(黄痢)。很多国家均有此病存在,据研究者的资料统计,仔猪生后第一天即可能引  相似文献   
3.
松脂熔解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传热、反应及萃取同时存在的综合过程。过程进行的好坏与各物料间的分散混合及其在熔解器中的停留时间密切相关。在连续熔解器中设置静态混合元件可以促进物料在熔解器径向的分散和混合,强化熔解过程;另一方面,混合元件可抑制物料在熔解器轴向的大幅度混合,从而使各部分松脂在熔解器中的实际停留时间均较接近所计算的表观停留时间,提高熔解过程的总体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针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为生产现场进行家蚕血液型脓病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po如为扩增靶标,分别设计5组内/外引物和5条环引物,根据扩增效率筛选最佳引物组合;优化LAMP反应条件,并进行LAMP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使用羟基萘酚蓝(HNB)染色对结果进行比色观察,对简化样品处理的条件进行摸索.[结果]使用环引物后LAMP对BmNPV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浓度为7fg/μL,检测灵敏度得到有效提高,且反应时间缩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对靶标DNA扩增具有特异性,对样本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其最低检测限是常规PCR的100倍.在反应前加入HNB,结果易判断且能减少交叉污染.感染家蚕血淋巴进行100℃煮沸处理后即可直接用于LAMP反应,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降低了检测成本.[结论]针对BmNPV建立的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快捷、可靠的特点,适合用于生产现场的BmNPV感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gp6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进化特点,掌握BmNPV在广西蚕区的流行和传播情况,揭示BmNPV种群维持遗传多样性的模式与机制。【方法】对20株广西BmNPV毒株的gp64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根据gp64基因构建遗传进化树及绘制毒株流行分布图,并比对不同毒株的致病力。【结果】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存在3种情况(1590、1593和1599 bp),分别编码含529、530和532个氨基酸残基的GP64蛋白。20株广西BmNPV毒株与标准参考T3株的gp64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7.6%~99.2%,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6.4%~99.6%。在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近N端分别出现GCG缺失和GCGCCG/GTGCCG插入突变,发生核苷酸替换突变的位点数目在13~28个,但大部分为同义替换,对编码蛋白的三聚体空间构象无明显影响。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编码蛋白的N-糖基化位点为3~4个;除GXZS株外,所有毒株的O-糖基化位点均为2个,且预测位点一致。基于gp64基因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几乎所有的广西BmNPV毒株聚类于Clade I分群,其又被分为2个主要亚群(Sub-clade I和Sub-clade II);而几乎所有的国外参考毒株聚类于Clade II分群。广西蚕区的BmNPV流行分布呈集中性与分散性并存;GXUA株对四龄和五龄起蚕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3.3和3.1,而GXZZ株对四龄和五龄起蚕的LD50分别为5.5和5.3,说明GP64蛋白糖基化位点较少的Bm-NPV毒株表现出较弱的致病力。【结论】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其信号肽区出现明显变异,发生同义突变的频率较高,形成较独立的进化分群,毒株间的致病力差异可能与GP64蛋白糖基化位点不同有关,说明广西BmNPV毒株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型,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BmNPV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7.
鸡血清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酶免疫法测定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用直接竞争酶免疫测定法测定磺胺二甲嘧啶(SM2)在鸡血清中的残留,血清中的SM2与酶标SM2竞争酶联板上的抗SM2抗体的结合位点,最低检出限为50μg/L。在100μg/L处,回收率为91%。对11种磺胺类和非磺胺类药物进行测定,最大交叉反应只有0.5%。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12个桑品种在生产季节1~5月龄桑枝条中的DNJ含量,研究12个桑品种在生产季节1~5月龄桑枝条种间和月龄增长对桑枝中DNJ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下半年生产季节中1~5月龄12种不同桑品种间桑枝条DNJ平均含量在P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其大小顺序为强桑1号(1.203 mg/g)桂桑优12(1.175 mg/g)桂桑优62(1.028 mg/g)粤桑11号(1.022 mg/g)桑特优2号(1.015 mg/g)沙2×伦109(0.945 mg/g)伦教40(0.903 mg/g)农桑14号(0.895 mg/g)粤椹大十(0.878 mg/g)桂桑5号(0.849 mg/g)桑特优1号(0.722 mg/g)桂桑6号(0.561 mg/g)。不同月龄桑枝条中DNJ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4月龄桑枝条DNJ含量(1.385 mg/g)3月龄桑枝条DNJ含量(1.032 mg/g)5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909 mg/g)2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746 mg/g)1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594 mg/g)。显示桑枝条DNJ含量随着枝条生长月龄不同差异很大,其含量随着枝条月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到4月龄时含量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9.
兽药残留量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研究─磺胺二甲嘧啶人工抗原合成及其抗体制备陈慧珠,刘智宏,赵轶先(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随着畜牧业发展,兽药品种不断增加,食品中兽药的残留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随着高效低毒低残留兽药的开发利用,以及人们对环境...  相似文献   
10.
TA型静态混合器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自行开发的TA型静态混合器的结构、并就压降,单位萃取级效率的能耗、萃取级效率及体积传质系数等方面同国内外其他型式的静态混合器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TA型静态混合器的单位萃取级效率的能耗低于国内的各种静态混合器,萃取级效率及体积传质系数与国内目前最优的SV型相当。但TA型结构较SV型简单,加工方便且不易堵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