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直立大穗型杂交稻辽优1052及其母本105B和父本C52做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点。结果表明:三品种均为源限制型,都存在着两段灌浆现象。同一品种强弱势粒间灌浆过程差异较大。母本105B最终粒重较小,且强弱势粒间粒重差异较小;而杂交稻辽优1052及父本C52强弱势粒粒重差异较大。说明大穗小粒型品种源库矛盾较小。对于源限制型品种,减源能明显的缓和源库矛盾,尤其对最终粒重的提高有一定作用;而减库能加剧源库矛盾,使最终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2.
辽优1052及其亲本灌浆特性与源库关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立大穗型杂交稻辽优1052及其母本105A、父本C52做减源、减库处理,研究了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属于源限制型品种,都存在明显的两段灌浆现象,同一品种强、弱势粒间灌浆过程差异较大;源、库处理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弱势粒上,对强势粒的灌浆影响较小;与双亲相比,辽优1052在籽粒灌浆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源库改变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特对供试材料青农2号进行减源、缩库处理。结果表明,开花期减源籽粒体积缩小,穗粒数减少,千粒重、穗粒质量降低,单茎缩库籽粒体积增大,千粒质量提高,穗粒数、穗粒质量降低,但降低比例明显低于缩库的比例;单株疏穗籽粒体积增大,千粒重、穗粒质量提高,单茎穗粒数增加,同株异茎间有物质转移。由试验结果可知,实现小麦高产,必须强源、扩库、畅流。  相似文献   

4.
 对4种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即常规稻、两系品种间杂交稻、亚种间杂交稻、三系杂交稻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库源与结实性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秕粒的数量是影响这4个材料结实率的主要因素;与常规稻比较,杂交稻在灌浆前期启动灌浆的籽粒多,粒重增加快,但实粒出现迟且增加速度慢,实粒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晚;3个杂交组合均有2个灌浆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的时期都相同,但第二个高峰出现的时期因组合不同而不同;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的源库矛盾及其结实对生育后期功能叶片光合作用的依赖程度均不同。本研究还对杂交稻的结实率比常规稻低的原因及如何提高结实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试验通过比较沈农702在正常肥区和低氮肥区进行剪叶疏花处理后的源库关系以及灌浆进程各个方面的变化来研究低氮对沈农702灌浆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沈农702在低氮条件下的产量降低幅度小,表现出一定的耐低肥特性,低氮使茎鞘输出率有小幅度的降低。在源不足时低氮延迟灌浆,在库不足时低氮促进灌浆。沈农702在正常肥区强弱势粒同步灌浆,表现库限制型特性,在低氮条件下强弱势粒异步灌浆,表现出源限制型特性。根据以上结果在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施氮水平,缓和库源矛盾,达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在温州市大面积应用的重穗型杂交稻籽粒灌浆的主要特点.重穗型杂交稻叶片的粒叶比大、气孔性状优良、光合"午休"现象较轻、净光合速率高,单位叶面积源的供应量大.重穗型杂交稻的维管结构良好,同化产物向籽粒输送的流畅通.因重穗型杂交稻的库容超大,单粒颖花的同化物供应量仍显不足,库源矛盾较突出.通过栽种适宜重穗型杂交稻组合、培育壮秧、建立高光效群体和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可以实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7.
肥水处理对北方粳稻碾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中肥节水灌溉、高肥节水灌溉、高肥正常灌溉、中肥正常灌溉处理对碾磨品质影响 ,结果表明 :(1)不同类型品种对肥水反应不同 ,直立穗型>杂交稻>半直立穗型>弯穗型品种;(2)碾磨品质受肥水影响大小依次为 :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3)氮肥对碾磨品质的影响大于水分处理 ,肥水之间存在耦合效应;(4)正常灌溉条件适当减少施氮量不降低糙米率 ,中肥正常灌溉可提高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2年7个品种源库关系调节试验,研究了稻米品质生理。结果表明,人工减库会提高糙米率、精米率、AC、GC,垩白粒率与垩白面积变化复杂,而减源对米质的影响恰好相反。处理间变异大小与年份及品种本身固有的源库矛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源库关系改变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选用宁夏灌区历年推广的主栽品种及搭配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剪穗[未剪叶剪穗为对照(CK)、剪全穗(T_1)、剪1/2小穗(T_2)、剪1/3小穗(T_3)、剪倒三叶(T_4)、剪倒二叶(T_5)、剪旗叶(T_6)、剪全叶(T_7)]处理,研究抽穗后源库变化对春小麦产量、单穗粒质量、千粒质量、花前干物质输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后减源能够降低春小麦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可促进花前茎鞘干物质向籽粒中运转,不同减源处理的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表现为T_7T_6T_5T_4CK。抽穗后缩库增加春小麦的千粒质量,但由于库容的减少抑制花前干物质输出率,不同剪穗处理的千粒质量表现为T_2T_3CK,花前干物质输出率表现为CKT_3T_2。不同年代的推广品种减源缩库的表现相同,但不同品种减源缩库后千粒质量、穗粒质量及花前干物质输出率的降幅不同。宁夏灌区春小麦产量的提高需要在增源的同时扩库,适当减少源库比,促进花前干物质的输出,并在抽穗后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保障冠层的光合作用,提高源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5个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一些属于不同遗传类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与影响稻米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以加性效应间的相关性尤为明显.有效穗数、剑叶长宽比和谷粒宽等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而株高、剑叶长、穗长、每穗粒数、谷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等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间,则表现为负相关.有效穗数与糙米率等成对性状间的显性效应相关性,有助于同时改良杂交稻组合的这些性状  相似文献   

11.
源库关系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遮光、剪叶与疏花措施。应用Richards模型研究了源库关系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和剪叶降低水稻籽粒的灌浆速度和终极生长量,导致结实率低。籽粒充实度差,千粒重小而减产,而疏花(剪穗)则相反。得出提高灌浆速度是增产的主要途径;源库关系主要影响的是弱势粒的灌浆特征,对强势粒的影响相对较小.用弱势粒的灌浆参数更能反应水稻的源库状况;用强弱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差来划分同步异步灌浆类型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对同期抽穗的再生稻与主季稻源库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库特性方面:再生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少于主季稻;再生稻的每穗粒数仅相当于主季稻的1/3-1/2。源特性方面:主季稻的LAI为再生稻的6-7倍;再生稻光合速率较主季稻高。流特性方面:再生稻成熟期单株总干重为主季稻的25%-35%;无论是主季稻还是再生稻,超级杂交稻组合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均高于对照汕优63;主季稻及再生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单株总干重呈正相关。源库关系方面:再生稻的粒叶比是主季稻的2-3倍;主季稻属增库增产型,而再生稻属源库互作型,且增源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盆栽的方法对19个水稻品种(系)在花期进行剪叶与剪穗处理,结果表明减少库容对降低秕粒率的效果不如减源对增加秕粒率的效果大;剪库增加粒重,而剪源则降低粒重.品种间对剪源与剪库的反映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14)C示踪方法对源库调节与晚播小麦籽粒灌浆期光合物质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晚播小麦在籽粒灌浆期旗叶的光合物质主要用于穗部籽粒生长;倒二叶光合物质亦主要供给籽粒,但向茎秆和根系中的分配增多;倒三叶是标记的三叶中光合物质向根系分配比例最大,向籽粒分配比例最小的叶片。研究表明,源库调节能影响到晚播小麦籽粒灌浆期的光合物质分配。穗库容降低,各叶片光合物质向穗部籽粒分配比例减少,向根系、茎叶中分配增多;叶源量减少,一般则向穗部籽粒分配比例增多。不同类型品种叶片光合物质在植株各器官间的分配受源库调节的影响程度不同。晚播小麦源库调节对穗粒数、粒重及其它穗部性状的影响因不同类型品种而异。相对减少源对鲁215953、鲁麦5号、鲁麦7号和鲁麦14号的穗粒数、粒重影响较小,但使鲁麦15号和辐63的穗粒数和粒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寒地高产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径分析表明,在寒地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对玉米产量的贡献最大,而穗粒数和粒重对产量的贡献大小受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影响表现不同,穗粒数的贡献超过粒重的贡献。限库处理降低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减源处理下穗粒数和粒重对产量的贡献超过穗数。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紧凑型玉米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吐丝期对其进行剪1/4叶片、2/4叶片、3/4叶片和剪2/4穗等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改变源库关系,源库调节对玉米子粒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变化对先玉335子粒干重和产量的影响均为源>库;对子粒体积的影响则为库>源。故维持玉米群体的源库平衡,保证总粒数和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是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超级杂交稻晚造后期管理,是指抽穗扬花、灌浆成熟等阶段的田间管理.此期的主要生理特性是库大、源相对不足,即穗大、颖花数多、抽穗快、齐穗后茎鞘物质运转率和灌浆速度较慢,且有二次灌浆等特性。此期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是稳厍增源,主攻目标是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干粒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重穗型杂交稻抛秧栽培施氮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田间试验研究了重穗型杂交稻抛秧栽培的施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位面积总施氮量相同的前提下,适当增大本田中后期的施氮比重可较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抽穗后水稻植株的含氮量、剑叶的光合速率和维持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缓解重穗型杂交稻的库、源矛盾,促进穗部物质积累和提高结实率,从而保证在适应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实现多粒大穗,较好地发挥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先玉335和农大364为试验材料,于吐丝期对其进行剪1/4叶片、2/4叶片、3/4叶片和剪2/4穗等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改变源库关系,源库调节对玉米子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变化对先玉335子粒干重和产量的影响均为源>库;对农大364为库>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回顾早期有关水秀籽粒灌浆性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源库源三方面概述了近几年对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在特性及实不衣良问题的探讨,认为是相对不足,库活性低和流不够顺畅人同构成了限制亚种间杂交稻产量发挥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