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有机胡萝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有机胡萝卜栽培茬口安排长江流域有机胡萝卜主要是露地秋冬季、春季栽培。有机胡萝卜栽培茬口安排见表1。二、有机胡萝卜秋播栽培1.品种选择胡萝卜秋播栽培对品种的要求不严格,选择产量高、品质好、采收迟、耐贮藏的品种即可。2.整地施肥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选择疏松、保水能力强、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如果土壤坚硬、通气性差、酸性强,则易使肉质根皮孔突起,外皮粗糙,品质差,产量低。前作收获后适时进行灭茬、  相似文献   

2.
陈祖瑶  黄勇  郭国雄  成马丽 《耕作与栽培》2005,(5):F0003-F0003,38
胡萝卜也叫丁香萝卜、红萝卜.属一二年生蔬菜,以肉质根供食用,富含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人们青睐。胡萝卜属半耐寒性蔬菜,其肉质根生长适于冷凉气候.幼苗耐旱性与耐热性相对较强,长期以来,胡萝卜栽培以秋播冬收为主。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高寒山区.夏季气候凉爽,7月平均气温17、6~23、5℃.具有“天然空调”的自然气候特点。为充分利用胡萝卜幼苗期耐热性强的特点,发挥毕节区中高海拔山区夏季气候凉爽的优势,提早胡萝卜供市时期。2004年,实施了胡萝卜夏秋高产栽培相关试验及示范.取得了胡萝卜产量达3003.1kg/667m^2、产值近2500元/667m^2的示范效果,为高寒山区胡萝卜夏秋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庆侠 《作物杂志》2007,23(5):59-60
番茄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受不良环境条件或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引起果实发生生理病害。番茄果实发生生理病害后,其商品品质显著下降,甚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因此,了解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其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主要表现在外部果皮、果形及果实内部。简要介绍番茄果实的各种生理病害的症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供参考。1番茄果皮上出现的生理病害1.1裂果1.1.1症状识别番茄的裂果主要有3种类型:放射状裂果、环状裂果和条纹状裂果。放射状裂果: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蔓延,呈放射状深裂,始于果实绿熟期,果蒂附近产生微细的条纹状开裂,转色前2~3d裂痕明显。环状开裂果:以果蒂为圆心,呈环  相似文献   

4.
棉花生理病害是棉区常见病害,受害棉花常造成叶片发红、干枯、脱落,个别棉田甚至90%的叶片和上部2~4台果枝棉铃脱落,受害棉田减产严重。棉花生理病害常发生于棉花生长的中后期,调查发现,导致棉花生理病害的原因主要与土壤、营养、肥水、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前言北海道东部的旱作地带,主要种植秋播小麦、甜菜、马铃薯和豆类作物。秋播小麦有40%面积实行连作,其它作物也因短期轮作或连作而在生产上带来一系列障害问题。为了改善轮  相似文献   

6.
胡萝卜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产业中的主要作物,随着胡萝卜深加工业的发展,胡萝卜的栽培面积也逐渐扩大.笔者对我区胡萝卜生产进行了考察,针对胡萝卜生产的现状,提出胡萝卜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生产过程中,空秆、秃尖、倒伏等生理病害的发生往往对生产常造成严重的损失。玉米生理病害发生的原因一是内部因素,即遗传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抗逆性不强,种子生活力弱,种子发育不健全。二是外界环境条件,如土壤、肥料、水分、空气与光照等条件不良,阻碍玉米的正常发育,形成生理病害。因此,探讨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对减轻或避免玉米生产中生理病害造成的损失有重要意义。1玉米倒伏除气象因素外,还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根结线虫病是胡萝卜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在胡萝卜多年连作生产区发病严重。总结了胡萝卜根结线虫病的症状表现、病原及其习性以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玉米主要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很重视自然界病虫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多种生理病害的发生,常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这些生理病害只要人们注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或减轻.我们在玉米育种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几种生理病害,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减轻或避免了此种病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是萝北县主要种植作物,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重视自然界病虫草为害所造成的损失,却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多种生理病害的发生,常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这些生理病害只要加以预防,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或减轻。1死苗和弱苗发生原因1.1用药不当使用农药或除草剂,超过一定浓度,能形成颜色不正常的叶斑,如白斑或褐斑;以及幼芽及根卷曲或变粗,植株生长受抑,苞叶缩短或穗粒外露。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  相似文献   

11.
1 冬播和秋播期间的气候差异   中豌6号作秋播栽培后,与冬播期间的气候有较大差异。第一, 温度由冬播的“U”字型演变为秋播的从高温(≥25℃)到低温≤10℃的急降型。两季温度差 异 极显著,且变化规律不同。第二,日照由冬播的从短日照(10h/d)到长日照(12h/d)变为秋播 的从长日照(12h/d)到短日照(10h/d)平缓下降型,两季差异不显著。第三,降水量差异大。冬播基本上不受干旱影响,后期雨水偏多,易受渍害影响。但干旱则 是秋播的主要气候灾害,10月上中旬是豌豆需水敏感期,但此期往往容易出现15~20d的小 干旱,对豌豆开花灌浆鼓粒影响较大。由于冬秋播气候的显著差异,豌豆的经济性状也呈极 显著差异,秋播豌豆经济性状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胡萝卜、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胡萝卜营养面条的加工工艺及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胡萝卜营养面条的最优配方为面粉100 g,胡萝卜粉9 g,食用碱0.07 g,食盐2.5 g,水35 g。制作的胡萝卜面条可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在国内将有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胡萝卜瓣花型雄性不育系可以通过5代回交的方法获得,雄性不育保持率在89.7~100%;根据胡萝卜肉质根根形、木质部与韧皮部的颜色程度以及肉质根贮藏能力,回交得到的雄性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外部的主要品质性状相同。从胡萝卜素含量分析表明,胡萝卜一代杂交种的内部营养成分主要取决于父本营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以玉米主栽品种正大999为材料,于2013-2015年每年分秋、春两季适时播种,通过考察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并对叶龄、苗高和茎粗的增长动态作系统苗情观测。结果表明,产量秋播显著低于春播,其穗长、行粒数和粒重等农艺性状数量显著减少;秋播前期生育进程极快,其全生育期显著缩短;出叶速度秋播明显快于春播,总叶龄数基本稳定;秋播株高低于春播,但在出苗40d内其苗高增长迅速;秋播茎粗显著小于春播,但在出苗30d内茎粗增速明显快于春播;秋播大小叶斑病和锈病等发病早,但成熟期叶片保绿度好于春播。  相似文献   

15.
二苯胺控制采后果蔬生理病害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苯胺是一种常用于控制苹果虎皮病的抗氧化剂,并且在控制其他果蔬的采后生理病害上也有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二苯胺在控制青花椒冷害、苹果虎皮病、鸭梨黑心病及其他果蔬采后生理病害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现状,探讨了二苯胺结合低氧、1—MCP及热处理等其他采后处理方法增强效果的可能性,提出今后二苯胺应用于控制果蔬贮藏期生理病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郑丕尧  李雁鸣 《作物学报》1992,18(3):183-190
用细胞离析法对春播和秋播燕麦各叶位叶片细胞形态的观察表明,春播时随叶位提高,具有多环的叶肉细胞比例增加,叶肉细胞变小,表皮气孔密度增加。而秋播有与春播相反的趋势,即随叶位提高,多环的叶肉细胞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或略有下降,叶肉细胞变大,气孔密度降低。随秋播播期推迟,相同叶位叶片细胞的变化趋势,与秋播时随叶位提高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发展秋播山地萝卜的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秋播山地萝卜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胡萝卜花叶病毒病发病适温20~25℃,栽培管理条件差、干旱、蚜虫数量多时发病重。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也严重。发病症状花叶病毒病一般在苗期或生长中期发生,植株生长旺盛叶片受害,轻者形成明显斑驳花叶,或产生大小为1~2毫米的红斑,心叶一般不显症。重者叶片皱缩花叶,还有的叶片扭曲畸变。发生规律病原物为病毒,国外报道过的胡萝卜病毒病的毒源有胡萝卜花叶病毒、胡萝卜杂色矮缩病毒、胡萝卜薄叶病毒、胡萝卜斑驳病毒及萝卜红叶病毒。病毒可随肉质根在窖内或野生胡萝卜上越冬,传毒虫媒为埃二尾蚜和胡萝卜微管蚜及桃蚜。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操作接触摩擦传毒。  相似文献   

19.
胡萝卜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根菜类蔬菜作物,适合于生食、加工、烹调等多种用途,且胡萝卜制汁品种栽培方法简单、病虫害少、适应性强、耐贮运并喜冷凉,适于昼夜温差大地区栽培,是围场县主要发展的蔬菜种类。为满足胡萝卜制汁原料的供应.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适宜制汁的胡萝卜品种及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柑橙橘柚类水果的生物学特性.论述了该类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的工艺条件以及主要采后生理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