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南、北方冬小麦品种光合速率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春霞  聂毓琦 《作物学报》1990,16(4):329-334
研究陕鲁和四川两地区5个小麦地方品种的光合速率对光强、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反应。结果看出,北方陕鲁地区的小麦比南方四川的小麦光合的光饱和点高,适宜温度范围广。所有品种在水分亏缺下,光合速率都下降。当供水恢复时,北方小麦放出的 CO2比南方小麦多。这是由于北方小麦气孔关闭得早,CO2在体内积累得多。说明了北方小麦对干  相似文献   

2.
干尖线虫病在澳大利亚的谷类作物栽培地区分布广泛。在澳大利亚北部谷类作物栽培地区,干尖线虫病的优势小种为Pratylenchus thornei Sher and Allen 1953,造成年损失达3300万美元。在P.thorner群体大的田块种植耐病品种,植株因线虫入侵造成过量根部损失而表现出营养缺乏病,减少作物损失的经济且有效的方法是选育抗这种毁灭性线虫病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粮食的干燥过程实质上是多孔介质热湿耦合传递的过程.基于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理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利用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粮食时热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采用综合温度和空气绝对湿度作为瞬态边界条件来对干燥过程中粮食内部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小麦水分在干燥150 h后达到安全水分13.6%(干基),而实验结果显示小麦水分在干燥135 h后达到安全水分13.6%(干基),二者对比相差不大,并且模拟温度与试验温度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合式立体通风系统、空气加热器和粮仓绿色处理机组成的新型移动式就仓干燥设备对平均水分16.5%的800多吨小麦进行就仓干燥处理。在干燥过程中,对粮食水分、粮食温度、粮食微生物和干燥后小麦的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通风干燥过程中,降水均匀,最终平均水分为12.9%,没有出现过干或过潮现象,粮温正常。由于粮仓绿色处理机所产生的臭氧的作用,霉茵总数呈下降趋势,没有霉变粮和霉味出现。干燥后小麦品质良好。与同品种晾晒干燥的小麦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麦生长发育后期,常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特殊气候现象,小麦生产上将这种农业气象所引起的生理病害称为干热风,较严重的干热风大约平均每5年就会发生1次,区域性干热风灾害几乎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小麦蒸腾强度明显增大,水分供应和需求失去应有平衡,小麦正常生长发育遭到抑制和破坏,灌浆期缩短,千粒重降低,严重时"青干逼熟",减产两成以上。  相似文献   

6.
小麦根系既是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其生长发育关系到小麦最终产量和品质。全球气候变化下频发极端高温或低温灾害,极端气温导致极端根际温度,直接作用小麦根系并影响其生长。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根际温度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根际温度胁迫对小麦根系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针对当前小麦根系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小麦抗逆栽培根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野生麦”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据田间调查,大部分麦田“野生麦”的比例占整个麦田的3%~5%,严重的高达16%。“野生麦”繁殖速度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一般单株可成穗5~8个,甚至还可成穗10个以上。株高一般在100~130cm,比栽培小麦品种高20~50cm,秆细,成熟后易倒伏。粒小秕瘦,干粒重25g左右,易脱落,与栽培品种争肥、争水、争光,造成小麦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如不及早防治,将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酸水解小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小麦淀粉的酸水解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酸水解小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小麦淀粉酸水解反应温度为45℃,盐酸体积分数为4%,反应时间18 h;酸水解小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34℃,pH值8.0,淀粉乳液质量分数为37%,酸酐加入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3.0%。该工艺所制备酸水解小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为0.019 4。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耐热灌浆与气—冠温差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25℃, 在高温下生产力会下降。 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开花 后常常出现日温30℃以上的天气, 如果伴以阵风, 则形成干热风, 使小麦产量下降3.5%~ 7 .1%, 严重的地区和年份减产可达10%~20%。 灌浆期高温也造成品质下降。 多年统计资 料表 明,我国受干热风威胁的小麦面积达1 450万公顷。通过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来对小麦冠层温度和生物性状观测,结果发现自然界存在小麦温度分异现象,可将不同基因型小麦按冠层温度划分为冷型小麦、暖型小麦和中间型小麦等不同类群。这些类群的生物学性状有明显的差异,尤其在叶片输出功能、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蛋白质氮含量、丙二醛含量、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冷型小麦在上述诸方面表现较优,即使在严重干旱和连绵阴雨等灾害性天气下也是如此。通过杂交试验表明,这些性状具有遗传性。  相似文献   

11.
面制食品的品质与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关系密切, 糯质和非糯质小麦籽粒淀粉组分有明显差别。本研究比较了糯小麦(宁糯麦1号、扬糯麦1号)和非糯小麦(扬麦16、中国春)的淀粉与面粉的黏度特性、热力学特性、膨胀势、溶解度等参数, 旨在阐明小麦籽粒淀粉与面粉的理化特性差异。4个品种籽粒淀粉粒均以C型淀粉粒(粒径<2 μm)为主, 占96.14%~97.36%, 糯小麦C型淀粉粒的比例高于非糯小麦。籽粒淀粉中破损淀粉含量低于面粉中破损淀粉含量; 籽粒淀粉的膨胀势、透光度、热焓值和回生度高于面粉, 溶解度和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最终温度低于面粉。与非糯小麦相比, 糯小麦面粉具有较低的破损淀粉含量、黏度参数特征值和淀粉回生度, 较高的溶解度、膨胀势、透光率和热焓值。外源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 面粉中α-淀粉酶活性、蛋白质与脂肪含量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蔗糖和氯化钠均影响面粉的糊化特性, 是造成淀粉与面粉理化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小麦灌浆期不渍和高温对植株早衰和籽粒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士宾  方先文 《作物学报》1994,20(4):457-464
用3种土壤湿度、2种空气温度研究了10个小麦品种对灌浆期水渍和高温的反应。结果表明,在湿和热二种因素中,湿害对叶片枯衰、穗部失水和百粒重降低影响甚大,而高温的影响相对较小,湿热互作效应显著。小麦品种对高温水渍处理的反应也有时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品种间耐湿性不同造成的,品种间耐热性差异也有关系,但品种  相似文献   

13.
普通小麦(T.aestivum)的眼斑病是由死体营养性真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引起的,会造成减产50%以上。它具有广泛的宿主;在小麦中只报道了3个抗性基因即Pch1、Pch2和Pch3。Pch1衍生于Aegilops Ventricosa,已被转移到了6倍体小麦。  相似文献   

14.
小麦和水稻是太仓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解太仓市小麦和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光温水条件对其生产潜力的影响程度,本研究收集并整理了太仓市近几十年来的温度、湿度、辐射、降雨等数据信息,分析了太仓市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并采用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推荐的逐步订正法,估算了太仓市水稻和小麦生育期内的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1)近几十年来太仓市太阳辐射能量有所下降,而气温和降水量则有所提升;(2)在太仓市气候条件变化影响下,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呈升高趋势,而水稻气候生产潜力没有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3)太仓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而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则主要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4)水稻的气候资源利用率范围为38.50%~64.30%,而小麦则更低,仅23.72%~51.39%。综上所述,太仓市水稻和小麦作物的增产潜力仍然很大,可通过监控温度,调整农时,加强水分管理,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复种指数,引进新品种等途径提高太仓市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5.
应对气候变化 确保冬小麦安全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河南省安阳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暖干化趋势明显。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病虫害呈上升趋势.影响小麦生产的不利因素增加。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归结于降水因子和温度因子的变化。所以从趋利避害的角度研究小麦生产期间主要天气气候灾害(干旱、作物冷害、冻害、雷雨大风等)对小麦的影响和风险,为防灾减灾宏观调控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97—1998年,在山西省襄汾就从国外引进的冬丰1号小麦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年型肥沃旱地条件下,冬丰1号小麦品种的产量与晋麦47号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主要农艺性状优于晋麦47号。建议在我省南部中熟冬麦区肥沃旱地及扩浇地积极示范。  相似文献   

17.
应用低温循环干燥机拱干小麦进行生产性试验,将烘干小麦作业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烘干作业时存在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低温循环干燥机烘干小麦作业的应用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小麦、大豆、大葱种子为材料,进行超干贮藏适应性研究,确定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将种子干燥至5%以下含水量进行超干贮藏,通过发芽试验检测超干贮藏效果;将不同含水量的种子置于常温、高温老化条件下贮藏后检测发芽力、活力变化,确定种子贮藏的最佳含水量.结果表明,3种类型种子都表现为5%以下含水量贮藏好于常规水分贮藏,并且适度超干(3.0%~4.0%)好于极超干(2.3%以下).常温下小麦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为2.6%~7.0%,大豆种子为4.2%~5.1%,大葱种子为2.2%~3.5%;高温(45℃)下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小麦为2.8%~5.0%、大豆为3.5%~4.2%、大葱为1.4%~5.0%.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因种子类型和贮藏温度而不同,油脂种子最佳含水量范围低于蛋白质类和淀粉类种子.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杂交作物的供种量已占用种量的90%以上,但常规作物的统一供种水平却十分低下,山东小麦常年种植面积630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约需种5亿公斤,1990年以前,统一供种量不足20%,不少种子经营单位基本上是“杂交玉米种子公司”,基它作物种子经营量较少。因此,提高小麦统一供给水平不仅是发展小麦生产的迫切要求,也是种干部门进一步扩大经营量,发展自身的有效途径。本文简介了山东提高小麦统一供种水平的作法和经验。1建立健全良繁体系,实施小麦种子“1、2、5”工程1990年以来,山东省在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在…  相似文献   

20.
刘己先  郭贵 《种子科技》2000,18(5):285-285
对异常因素造成的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进行试验表明,其发芽率变化的顺序为正常成熟晾晒的种子〉经雨后萌动在棵上干后收获的种子〉经雨后收获在麦垛上萌动的种子,高温高湿条件下胚部发霉的种子〉热闷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