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地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掌握森林资源变化规律,为亚林中心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制订和进行森林资源合理的利用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与管理平台,该系统的建立包括林相图,地形图的数字化与处理,小班属性与空间信息系统相联结,主要模块包括系统维护,统计,查询,模型预测,结果的的输出,科研管理等,最后讨论该系统在林相图制作和森林生长模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寿昌江流域森林资源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研究该流域森林资源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方面发挥的生态功能作用,以及森林资源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加强对寿昌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高质量的生态公益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管理对维护气候环境、保障生态平衡、发展社会经济极其重要。但目前,森林资源管理存在制度规章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管理人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管理,对多项问题进行重点整改,可通过健全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引进新型管理手段,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等途径,为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不仅是土建工程的主要材料,还可以改善空气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不过随着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越来越高,促使环境不断恶化,其中森林培育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森林资源恢复效 果。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森林培育技术应用现状,并提出森林培育技术的管理措施,以此为森林发展提供一些参 考意见,促使森林资源在科学的管理下,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是国有林区深化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切实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对策,合理区划和调查是基础,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是目标,转变经营管理体制是保证、强化科技创新是有效手段,并对具体内容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白玉霜  陈开伟 《北京农业》2012,(15):152-153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仍存在不足,相关部门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起步较晚,导致现阶段的森林资源管理面临了诸多挑战。因此,发展和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已成为目前我国林业工作的重点。文章以宁夏哈巴湖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实际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为例,分析了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管理是我国林业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在林业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现代化林业管理体系的建设。在这种技术背景下,我国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作为一种新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开始凸显出来。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其对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管理质量,构建现代化林业管理体系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森林资源管理概念入手,概述通道县森林资源状况,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对策措施: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编制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划定森林红线、完善森林资源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关键,对协调好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得以逐步完善,但仍存在着乱砍滥伐、木材偷运、漏税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森林采伐各个环节的管理,采取合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使森林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1.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林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农村快速评估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土地利用、社区林业现状、资源传统利用与管理方式、保护区现行管理体系及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作了全面系统地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周边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高、利用方式多样,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的能力低,随保护力度加大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各民族人民在建房用材上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引入社区林业理论,提出改进保护区管理的方法,提高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意识,将保护区管理与乡村群众的经济条件改善结合起来是实现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参与式”涵义的理解和森林资源的纠纷类型与产生原因分析,结合近年来从事的有关资源管理与利用的专题调查研究和有关会议精神,就“参与式”方法如何应用于森林资源纠纷或冲突管理过程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调查并分析了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对保护社区居民利益、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利用、社区发展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源林经营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关系着中国的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为适应祁连山水源林经营管理实践和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复杂性科学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提出了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量化、可操作的祁连山水源林经营模式,创新了原来的经营模式。该模式融合了水源林经营理论、水源林目标体系、水源林经营原则、水源林目标结构体系和水源林经营技术体系。该模式通过改善水源林结构,实践水源林的可持续经营.逐步实现水源林经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从而提供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稳定的优质水资源。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根据该模式.对祁连山水源林区现有青海云杉Picencrassifolia林经营提出了经营建议。该模式对提高该区水源林的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表1参30  相似文献   

15.
水源林经营目标与经营原则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包括总目标和4个子目标的水源林经营目标体系、水源林经营原则,为水源林经营模式构建和水源林经营实践提供了依据。第6期李金良等水源林经营目标与经营原则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刍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到20世纪末,北京市规划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已由大规模植树造林转变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培育的任务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根据北京市森林资源现状和实践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北京市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永续利用,生态优先(目的);整体保护,局部改造(措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过程);科学培育,持续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依据亚太森林可持续恢复与管理组织能力建设项目的柬埔寨林业报告,结合柬埔寨森林面积变化趋势,分析柬埔寨林业资源及森林覆盖率的动态变化,探讨了林业资源管理及林产业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柬埔寨森林退化和持续恢复的建议,为柬埔寨林业产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社区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目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可持续评价是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临安示范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浙江省临安市分属于3个典型片(乡)的9个村,采用野外调查和参与式方法相结合的途径,制定了社区水平(以农户为经营主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社会目标的标准与指标,包含3个标准及11个指标,并根据标准和指标对森林经营进行调查和量化。结果表明,1999年和2004年,昌化、高虹和临目等3个地点森林经营的社会可持续性分数分别为6.00,6.05;5.77,5.46;5.79,5.94,与1999年相比,2004年3个点分别增长了0.83%,-5.37%和2.59%。表3参10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 ,该文从系统和战略的角度 ,提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基础建设 (ForestResourceManagement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即FRMII)问题 .阐述了建立森林资源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则和策略 .结合试验地的具体情况 ,设计且实现了一个基于GIS、面向网络的森林资源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并就基层林业单位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所面临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湖南省慈利县二类调查数据,根据森林主导功能的差异、森林林种种类和坡度的不同,将慈利县森林划分成不同的森林功能区,并基于森林功能区按照树种的不同将其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经营小班。最后,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绘制出森林功能分区图和经营小班划分图。结果表明,公益林的面积多于商品林的面积,其中特殊公益林区和一般公益林区面积为1 290 hm2,限制性商品林和一般性商品林面积为1 144 hm2,马尾松和杉木是主要的经济树种。划分经营小班有利于森林的分类经营,为实现林业从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向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经营方式转变提供条件,进而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并为促进森林经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