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温度对长柱十大功劳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4个不同培养温度对长柱十大功劳(Mahonia duclouxiana Gagnep)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始发芽和终止发芽时间影响显著,种子的萌发时间随温度的升高先缩短后延长,在20℃培养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萌发时间最短,发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不同生态类型、不同生境、不同温度下假臭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并分析了假臭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不同生境的假臭草种子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不同生态类型下不同生境的种子发芽势及不同的生境下不同生态类型的种子发芽势又有不同的表现;来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和不同生境的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且假臭草种子的适宜萌发的温度均为25℃,且在此温度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假臭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与温度都呈一元四次曲线关系。该文还提出了关于假臭草的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探索提高火龙果种子发芽率方法,为快速、高效获得火龙果实生苗,进而提高火龙果实生苗繁殖成功率及选育火龙果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以无刺红、以色列黄龙、黔蜜龙3个品种火龙果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低温(4℃)和常温条件下不同品种火龙果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3种火龙果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表现为低温处理高于常温处理,且不同品种火龙果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差异极显著;相同温度处理下,3种火龙果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表现为以色列黄龙>黔蜜龙>无刺红。低温对火龙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火龙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时间的80℃热水和98%浓硫酸预处理,观察大叶相思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叶相思种子硬实率较高,达82%;经80℃热水和98%浓硫酸处理种子,均能极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80℃热水处理种子,各处理之间发芽率与发芽势呈现缓慢上升趋势,80℃热水处理种子10min后,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达到最大值。而98%浓硫酸处理种子,各处理之间发芽势与发芽率呈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以98%浓硫酸处理种子13min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最高。综合比较发芽势和发芽率,大叶相思种子以80℃热水处理10min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11个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温度对不同品种亚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亚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单峰曲线变化,5℃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低,与其它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温度为20和25℃时,亚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通过对11个品种的比较发现,黑亚18在低于10℃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高的发芽势(85.67%)和发芽率(94%)。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气候箱内模拟林地环境条件,探讨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土壤含水量对子午岭建群种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辽东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差异显著,其中最适温度为25℃;昼夜温差对种子发芽影响显著,15℃/2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而15℃/30℃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极低,说明温差过大不利于辽东栎种子萌发;在最适温度下,全光照时的发芽率达到97%,发芽势为80%,均高出其它光照处理;适宜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土壤含水量在15%~35%之间,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0%,此时发芽率为90%,发芽势为43.33%,发芽指数为3.0171.  相似文献   

7.
6种花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6种花卉种子在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在0h和12h光照条件下,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高雪轮和花园鼠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明显高于24h光照条件;矮雪轮种子在12h光照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15~25℃时,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高雪轮、花园鼠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较高;温度超过25℃时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较低.矮雪轮种子试验温度高于20℃时,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浸种对不同温度和盐浓度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虫杂交棉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SA)浸种对不同温度和盐浓度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SA能显著提高不同温度和盐浓度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但在不同温度和盐浓度下SA浸种对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同。较低温度(12℃)下,0.3%NaCl浓度时SA浸种较未采用SA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179.7%,而0.9%NaCl浓度下SA浸种较未采用SA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494.7%。0.3%NaCl浓度、温度12℃下SA浸种较未采用SA处理种子发芽势提高581.1%,而在0.3%NaCl浓度、温度24℃下SA浸种处理较未处理种子发芽势提高1.8%。研究认为水杨酸能缓解低温和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3个观赏向日葵品种的种子为试材,设置4个前处理(低温预冷、加热干燥、温水浸种和不处理),采用纸培法,在15、25、35℃萌发条件下,研究品种、处理及萌发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最高发芽率大多数出现在15℃时,而最高发芽势则大多位于25℃条件下,最高发芽率与最高发芽势所处的萌发温度不一致;品种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起极显著作用,其次为温度,而前处理影响作用较小;品种×温度的作用极显著,处理×温度的作用显著,而品种×处理仅对发芽势起显著作用;品种×处理×温度三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品种的千粒重与其种子的最高发芽率和最高发芽势之间相关性低。  相似文献   

10.
选取陈辣椒种子红椒2006线椒品种,设定不同温度,烘干后直接置床和浸种8h后再置床与对照(不烘干常温浸种)对比,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探讨不同烘干温度处理后浸种和不浸种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后直接置床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势;对发芽率的提高不显著;烘干后浸种8h再置床处理,不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对发芽率的提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菘蓝种子发芽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菘蓝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将果实在清水中浸泡5 h后剥去果皮,然后将种子置于不同温度、发芽床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发芽,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适宜于菘蓝种子发芽温度范围较广,在温度为15~30℃时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最高可达97.25%,但其发芽势差异显著,以20℃最高。纸上和砂上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3.25%和94.50%,与纸间和砂间差异显著。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明显差异。将种子置于纸上,20℃黑暗条件是菘蓝种子适宜的发芽方法。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统计时间,初次统计为第2天,末次统计为第5天。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发芽温度条件下4个种源的长鞭红景天种子的发芽特征研究,分析了温度对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以及种子的发芽过程和最适发芽温度,并结合野外育苗试验与监测分析了影响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对4个种源的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极显著,4个种源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一致,20~25℃是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15~22℃的变温培养与20℃恒温培养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但低于25℃恒温培养的发芽率;不同种源种子在同温度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40℃已导致种子失去活力。5~3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种子开始发芽所需时间缩短,发芽持续时间为长—短—长—短。长鞭红景天种子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主要受温度、土壤、化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罗桂花  金兰  丁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39-8340,8381
[目的]优化青海独一味[Lam iophlamis rotata(Benth)Kudo]种子的萌发条件。[方法]选择种子处理方式、温度、光照条件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独一味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温度、种子处理方式对独一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极显著影响,影响独一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影响顺序为:种子处理方式〉温度〉光照;影响种子发芽势的顺序为:温度〉种子预处理〉光照。独一味种子萌发条件的最佳水平组合是A1B1C2,即种子用50 mg/L GA浸润24 h,在25℃下黑暗培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结论]适当的温度和预处理可大大提高独一味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普通丝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鄂丝瓜1号种子为试材,研究浸种时间、赤霉素处理和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丝瓜浸种12 h以上,可以提高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浸种24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达到39.30%和85.87%;赤霉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浓度300 mg/L、浸种8 h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达到52.92%和90.67%,赤霉素浸种时间以8 h为宜;丝瓜种子对高温反应较为敏感,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宜过高和过长,其中处理温度在50℃、时间为1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44.67%和64.75%,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丝瓜育苗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超声波的处理时间、温度、功率对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thoides Hand.-Mazz.)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寻找其超声波处理的最佳组合,为提高灰毡毛忍冬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提供理论依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进行常规的种子萌发试验,统计灰毡毛种子在不同组合的超声波处理时间、温度、功率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灰毡毛忍冬种子经适当的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正交试验发现10 min、40℃、40 W的超声波处理条件最适宜于灰毡毛忍冬种子的萌发。超声波可以打破灰毡毛忍冬种子的休眠,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马缨杜鹃种子适宜的短期贮藏技术,对采自4个居群的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不同温度下贮藏30 d和310 d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贮藏30 d时,常温、冷藏(4℃)和冷冻(-2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发芽势差异显著,常温贮藏下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其中马雄山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常温贮藏方法较适合于对马缨杜鹃种子30 d左右的短期贮藏。贮藏310 d时,常温、冷藏和冷冻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显著,冷藏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不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冷藏条件下贮藏310 d的种子发芽势显著高于贮藏30 d。因此,冷藏是马缨杜鹃种子310 d左右短期贮藏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在不同温度下青霉素对藏木香种子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结果发现,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青霉素溶液浸种对藏木香种子发芽有显著的影响。在25℃下,用浓度为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浸种后藏木香种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15℃时,发芽率和发芽势等都显著下降,低于10℃时不能发芽;藏木香生产中,种子发芽温度应当控制在20~25℃,用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指数。  相似文献   

18.
马庆庆  丁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62-12864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浸种(包括不同温度与不同时间的处理)和间歇浸种2种方式对紫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各处理浸种后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温度为15℃,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6.58%、42.86%和22.30%;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8 h,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10.53%、9.52%和2.70%;与间歇浸种相比,连续浸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减少3.90%、33.33%、18.30%,间歇浸种以间歇浸种1h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紫萼种子萌发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分别为15℃和18 h.间歇浸种较之连续浸种更能提高紫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以间歇浸种1h对紫萼种子的萌发最有利.  相似文献   

19.
浓硫酸处理对邵阳市郊野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破除邵阳市郊野大豆种子硬实的方法,研究浓硫酸不同处理时间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适温度下,浓硫酸处理45 min的小粒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达99.50%、97.50%;浓硫酸处理12 min的大粒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达99.50%、98.50%。由此表明,用浓硫酸处理可以去除邵阳市郊野大豆种子硬实现象,有效地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0.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浸种及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洋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水温对洋槐种子发芽影响显著,最佳浸种温度为:80℃的浸种温度,其发芽率达到52%,发芽势达到51%;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洋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极显著影响,其中以40min酸蚀时长的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56%,发芽势达到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