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昔日贡品小根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根蒜又名小根菜、野蒜、小蒜、山蒜、薤白头,是食用地下鳞茎及嫩叶的百合科野生蔬菜。其鳞茎上屉蒸至半熟后晒干或烘干人药称作薤白。小根蒜在我国,从南到北的诸多省份都有分布,吉林省属盛产地之一,每年春秋可采挖两茬,是春天野菜上市最早的一种。笔者在《吉林外纪》(  相似文献   

2.
野生密花小根蒜繁殖方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994年的田间和盆栽观察,初步明确: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附近的野生小根蒜多数是其变种密花小根蒜。小根蒜繁殖方式有鳞茎分蘖和有性生殖两种。分蘖在秋春两季进行,夏季休眠。所结种子7月中旬成熟,10月初在田间长出实生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小根蒜的植物学特征、营养价值、生长环境与分布情况,并详细阐述了其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苍山大蒜”是山东省名产蔬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头大瓣少,皮薄洁白,粘辣郁香,营养丰富等特点。因而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誉。目前生产上主要应用蒲棵、糙蒜、高脚子3个品种。几年来,我们对这3个品种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同引进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现将3个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简介如下: 一蒲棵蒜 (一)主要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植株高80~90厘米,假茎高35厘米左右,茎粗1.4~1.5厘米。叶片呈条带状、绿色、互生、扇形排列,有叶10~12片,叶片较宽,中部叶片一般宽2厘米以上,中上部叶长多为30~50厘米,最长叶片达60厘米以上。冬前单株幼…  相似文献   

5.
薤(Allium chinense G .D on)又名野蒜、藠头、藠白、野小蒜、小根蒜、山蒜、菜芝、小根菜等,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福建、东北等省区,野生于田间、山野路旁、山坡草地、林缘灌丛间,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资源。近年来,随着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薤逐渐成为重要的野生蔬菜种类之一。山东、江西等地已开展了薤的人工驯化栽培工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蔬菜中心于2009 年开展对薤引进驯化和繁殖技术试验,且引种获得成功,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干热河谷地区气候条件和野生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云顶早、二水早、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等4个早薹蒜品种产生气生鳞茎(天蒜)的特性,不同品种间产生天蒜的数量有差异,为27~36粒/株,天蒜的质量与留薹植株的茎粗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留天蒜不影响地下蒜头的分瓣,与划茎式采薹对照比较,留天蒜植株的地蒜单头质量增加30%。天蒜合理的播种密度为147万粒/hm2,留一季天蒜的增殖系数是常规蒜种的增殖系数的3.7倍,连续留2季,则增长到11倍。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云顶早、二水早、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等4个旱薹蒜品种产生气生鳞茎(天蒜)的特性,不同品种间产生天蒜的数量有差异,为27~36粒/株,天蒜的质量与留薹植株的茎粗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留天蒜不影响地下蒜头的分瓣,与划茎式采薹对照比较,留天蒜植株的地蒜单头质量增加30%.天蒜合理的播种密度为147万粒/hm2,留一季天蒜的增殖系数是常规蒜种的增殖系数的3.7倍,连续留2季,则增长到11倍.  相似文献   

8.
以蒜香藤的带芽茎段为插条,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IBA浓度、留叶数以及基质对蒜香藤扦插成活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蒜香藤的扦插繁殖技术提供基础。结果表明:IBA浓度对生根指标和抽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留叶数仅对抽2芽占比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生根率、根数、根长、抽芽率、抽1芽占比无显著差异。基质除对根长无显著性差异外,对生根率、根数、抽芽率、抽1芽占比、抽2芽占比均存在显著差异。蒜香藤扦插的最优处理是100 mg·L~(-1) IBA速蘸,插穗保留2片叶,以黄土为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9.
衡阳早薹蒜     
衡阳早薹蒜是衡阳市郊菜农通过对“隆安红蒜”的多年选择,以蒜苗粗壮、抽薹早为主要特点的优良大蒜品种。一、特征特性植株直立,叶宽茎粗,长势旺盛,株高60厘米,叶片长条形,长46厘米,宽3.2厘米,绿色,叶面有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激素配比对麻江红蒜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B5+2,4-D 2.0 mg/L;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B5+6-BA 1.0 mg/L+NAA 0.01 mg/L;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B5+6-BA 0.3 mg/L+NAA 0.1 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B5+6-BA 0.01 mg/L+NAA 0.1 mg/L.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压片法对健蒜(Allium robustum)、多籽蒜(A. fetisowii)和新疆蒜(A. roborowskianum)3 种5 居群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多籽蒜染色体数为2n = 2x = 20 和2n = 3x = 30,核型分类为2B 类;健蒜和新疆蒜染色体数均为2n = 2x = 16,核型分类均为2A 类。多籽蒜中裕民-塔城居群的核型公式为K(2n)= 2x = 20 = 12m + 7sm + 1st,裕民居群二倍体和三倍体核型公式分别为K(2n)= 2x = 20 = 12m +6sm + 2st 和K(2n)= 3x = 30 = 18m + 6sm + 6st。新疆蒜2 个居群的核型公式都为K(2n)= 2x = 16 = 12m +4sm。健蒜的核型公式为K(2n)= 2x = 16 = 14m + 2sm。健蒜的1 条m 染色体和新疆蒜奇台居群的1 条sm 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出现。不同种类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存在差异,多籽蒜含L、M2、M1 和S染色体,新疆蒜缺失L 和S 染色体,健蒜缺失L 染色体。多籽蒜种内存在倍性分化,首次发现三倍体。  相似文献   

12.
以济渎红蒜为试材,设覆黑膜、覆白膜、不覆膜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蒜营养生长、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覆膜利于济渎红蒜分瓣;覆膜可增加济渎红蒜株高、假茎粗以及叶片数,增加济渎红蒜鳞茎的横径、单头质量、单瓣质量及产量;白膜与黑膜相比,白膜更利于增加济渎红蒜植株的叶片数、大蒜鳞茎的纵径以及蛋白质含量;黑膜则更利于增加济渎红蒜的可溶性总糖及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3.
毕节大白蒜蒜头大、蒜瓣整齐、蒜味纯正浓郁、辛辣醇香、蒜薹粗壮嫩脆、外形好、品质佳,是贵州省的名特优蔬菜之一。产品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常年出口量30多万公斤,最高年份达40万公斤,约占全省大蒜出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外贸上被誉为“贵州白蒜”、“白皮香蒜”等,是毕节地区出口创汇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 一、毕节大白蒜的品种特征特性 毕节大白蒜的蒜头为扁圆锥形,蒜皮和蒜肉均为白色,蒜头平均重35~45克,蒜头横径约5~7厘米,蒜瓣一般为8瓣,故又有 “八牙蒜”之称,植株高度为50厘米以上(高山地区略低),叶片8~10片,叶宽2~3厘米,叶…  相似文献   

14.
以"金乡大蒜"、"中牟紫皮蒜"(对照)、"豫蒜一号"、"宋城白蒜"(对照)、"豫蒜二号"5个大蒜品种为试材,在河南中牟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豫蒜一号"、"豫蒜二号"蒜薹产量分别为3 076、2 918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宋城白蒜"、"中牟紫皮蒜";"豫蒜一号"、"豫蒜二号"蒜头产量分别为16 310、16 185kg/hm2,与对照品种"宋城白蒜"、"中牟紫皮蒜"达到极显著差异。"豫蒜一号"、"豫蒜二号"蒜头大、综合性状好,叶片蜡粉多,抗性强,适宜在河南中牟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大蒜脱毒苗扩繁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讨利用脱毒种蒜茎尖周围鳞茎组织进行扩繁的新途径。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鳞茎愈伤组织形成及分化幼芽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为2,4—D0.1mg/L+BA0.3mg/L,切割幼芽接种于NAA;BA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培养基中,促使幼苗株高,叶片生长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为NAA0.05mg/+BA0.5mg/L。因此,切取脱毒种蒜茎尖周围0.2—0.3mm鳞茎组织,经愈伤组织诱导,幼芽分化,幼苗生长三个阶段110天培养,可获得4株试管成苗,并且经幼苗根尖染色体压片,镜检,未发现有任何染色体变异。  相似文献   

16.
素心建兰无性繁殖系的建立及其开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素心建兰(金丝凤尾素和铁骨素)的茎尖或腋芽为外植体,分别培养在修改的BMS或BMS+10%椰乳(CM)+5mg/l萘乙酸(NAA)的琼脂培养基上,经三个月诱导发生了原球茎,将原球茎切割,培养在相同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继代增殖。原球茎转入BMS+10%CM液体培养基中,连续照光,在其顶端分化芽,由芽基部分化根,形成小植株,这样建立了快速无性繁殖系。将小植株转入1/2BMS琼脂培养基上,每天 8小时照光。幼苗生长发育,由其腋芽分化发育为花芽,然后在花芽基部形成根,花葶挺拔而出、花蕾开启。试管育兰一年四季能得到开花植株。对兰花生长发育及花芽形成规律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盆栽兰花;每株的腋芽可以发育成只长叶不开花的个体。当腋芽顶端的分生组织分化为花芽,花葶挺拔而出。开花的个体,叶片不发育,而成为常见的苞叶及鞘。  相似文献   

17.
张浴  梁晨  迟胜起  赵洪海 《蔬菜》2022,(12):36-40
摘要:为明确腐烂茎线虫能否侵染大蒜和被大蒜携带,选择腐烂茎线虫的马铃薯群体(P-Dd)和甘 薯群体(SP-Dd)作为接种源,于3—6月越冬后大蒜生长期开展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后,对大蒜根际土、 蒜根、茎盘、鳞茎进行分离和根内线虫染色检测。结果表明:腐烂茎线虫的马铃薯群体(P-Dd)和甘薯 群体(SP-Dd)均可对大蒜造成侵染。腐烂茎线虫可侵染大蒜的茎盘、蒜根和新生鳞茎。根际土中P-Dd和 SP-Dd群体的最大群体密度均出现在5月2日,每10 g土壤分别含107.0条和65.6条;蒜根中P-Dd和SP-Dd的 最大群体密度分别出现在3月14日和5月2日,每10 g根中分别含625.4条和1 303.3条;茎盘中P-Dd和SP-Dd 的最大群体密度分别出现在6月7日和6月15日,每10 g茎盘中分别含1 681.8条和2 983.3条;大蒜鳞茎只受 到轻微侵染,P-Dd和SP-Dd群体的最大群体密度均出现在5月30日,每10 g鳞茎中分别有2.7条和1.6条。 收获时,大蒜茎盘、鳞茎中均检测到腐烂茎线虫。尽管不同寄主来源的腐烂茎线虫对大蒜的侵染存在差 异,但可以确定的是其均能够侵染大蒜,并可随受侵染的鲜蒜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8.
嘉定白蒜的高产优质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嘉定白蒜是一个优良的高产栽培种,皮白、味辣、肉脆、瓣大、休眠期长、耐贮藏。在日本、东南亚已享有盛名,外销已有70—80年的历史,栽培面积近5万亩。70年代后,嘉定白蒜生长势变弱,病毒病严重。种性退化,蒜头变小,裂蒜、马尾蒜时有发现,严重影响了出口。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大蒜低产、劣质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蒜新品种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帅正彬  郭江洪  杨斌 《中国蔬菜》2005,(10):111-112
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是从温江蒜的自然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成蒜早2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0 d(天),平均单薹质量12.7 g,单头质量10.7 g,多数蒜头由6~9瓣组成,蒜瓣紧密抱握蒜薹轴,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40和350 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比温江蒜弱;成蒜早3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6 d(天),平均单薹质量和单头质量分别为14.5和12.0 g,多数蒜头由5~8瓣组成.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20和410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与温江蒜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中小蒜种利用是降低生产成本和有效利用蒜种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蒜种播前冷凉处理有打破蒜种休眠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蒜种冷凉处理对不同大小蒜种效应有何差异是本研究要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