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藤稔葡萄是山东省费县葡萄产业的主栽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县葡萄栽培面积的70%,因其成熟期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色泽鲜艳、颗粒饱满、汁多味甜、耐运输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多数为露天栽培葡萄。为了提前供应葡萄消费市场,增加果农的收益,2018-2021年,费县胡阳镇城头村进行藤稔葡萄日光温室栽培。经过4年日光温室栽培观察,该葡萄表现良好,经济效益显著,5月底至6月初果实成熟。结果后,平均667 m2产量1 400 kg,平均售价32元/kg,每667 m2产值45 952元。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从杭州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夏黑和金手指两个葡萄品种在浙江省遂昌县进行试栽.结果表明,大棚栽培两品种葡萄2012年每666.7m2产量达1200kg,与在杭州同样大棚栽培的产量1000~ 1300kg相仿,果实成熟期比在杭州提早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栽培的葡萄品种经济效益较差时,可在原栽品种采收撤膜后(6月上旬)用单芽劈接法进行改接。原乍娜品种改接紫珍香,当年扣棚,翌年折合每666.7m^2产1794kg。  相似文献   

4.
寒地鲜食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地区无霜期短,果实不能充分成熟,适合露地栽培的鲜食品种不多,且效益低。而保护地栽培,葡萄生长期可达180d。不但果实能充分成熟,而且枝蔓也能充分成熟,适宜栽培的葡萄品种也多。且效益高。如按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搭配生产。可延长市场供应期,效益则更高。同一个1000m^2的塑料大棚种西红柿等蔬菜,能收入7000元;而栽葡萄,按边贸批发价8.00—11.00元/kg计,可收入2.8万-3.5万元,是种菜效益的4~5倍。近年来,葡萄经绥芬河、东宁出口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南方葡萄设施栽培前景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露地栽培不同,葡萄设施栽培通过人工搭建塑料大棚等,改变葡萄生育时期,使其成熟期提前或延迟,人为地创造适宜葡萄不同品种的栽培环境,延长葡萄鲜果供应期,改进葡萄品质。同时,可减轻病虫害传播流行,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公害、安全卫生的果品。设施栽培还可拓宽品种选择范围,使原本不适宜南方的高档、优质欧亚品种也可得以种植。葡萄设施栽培是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新途径。在国外设施栽培已比较普遍。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设施葡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盐碱地栽培葡萄的研究成果,简介了耐盐碱的葡萄品种和砧木,总结了盐碱地栽培葡萄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巨峰葡萄是用美洲种品种石原早生与欧亚种品种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鲜食品种,具有穗大、粒大、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特点,成花易,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巨峰及巨峰系品种的栽培面积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一半,巨峰葡萄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仍是葡萄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经营中,  相似文献   

8.
‘红提’葡萄品种生长期长,在辽宁省喀左县中三家地区露地栽培不能成熟,为优化葡萄品种结构,引进栽培优新品种,从2000年开始采用设施冷棚栽培,取得较好效果,通过3年产量、销售价格调查,每667 m2冷棚产1 826 kg,市场价格12.5元/kg,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摩尔多瓦”葡萄适应冀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早果性和稳产性。试验园区采用株行距1.0 m×2.0 m篱架栽培、多骨扇状整形和肥水耦合管理,每667 m2实现定植后第2年产680 kg, 4年后达到2 200 kg的产量目标。“摩尔多瓦”葡萄果色蓝莹如玉、风味独特、挂果时间长,可观性好;糖酸酚类物质含量和比例恰当,出汁率高,用家庭土法酿制干红的品质在鲜食葡萄中最为优秀。“摩尔多瓦”葡萄可鲜食、可观赏、可酿酒的多功能性,使得“摩尔多瓦”成为许多葡萄栽培地区必备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葡萄无核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辽宁省葡萄栽培面积已达2.67万hm2(公顷),其中巨峰系品种栽培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75%,为了提高葡萄的商品价值,我们于1990年开始研究巨峰等品种的无核栽培技术,经过4年的试验研究,研制成葡萄无核剂,并提出葡萄无核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该项技...  相似文献   

11.
维多利亚是罗马尼亚德哥沙尼葡萄试验站用绯红和保尔加尔杂交育成的早熟葡萄品种。2008年在宁夏银湖公司进行沙地温室栽培试验。栽植第2年667m2产量达1200kg,第3年产量达200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维多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郑州地区葡萄品种资源,2014年从河北昌黎引进‘晨香’葡萄品种,定植后第2年进入结果期,667 m~2产量460 kg,第4年即可进入丰产期,667 m~2产量1 600 kg。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在郑州区域推广种植建议避雨栽培,注意叶片黄化,同时进行药剂处理防止大小粒。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省丽水市,多数果园一直都是应用篱架和“V”型架露天栽培巨峰等葡萄品种.因南方地区花期多阴雨天气,病害严重,生产成本高,一直制约着葡萄的生产.在联城部分果园几年来应用高干“T”型架和简易避雨栽培巨峰葡萄,因生产的葡萄粒大、果穗整齐,无病虫害,667m^2产量1250kg,本地售价8~10元/kg,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张晓荣 《河北果树》2005,(2):23-23,28
葡萄保护地栽培可改变栽培环境,扩大种植范围,生产优质果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给果农提供葡萄保护地适栽品种以及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葡萄保护地技术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15.
何水涛 《果农之友》2013,(10):42-42
日本葡萄真正栽培是明治和大正时代(1911-1912年).当时各地积极引进国外品种并形成了产区。随着品种的改良.现在栽培以欧美杂种为主的四倍体葡萄品种.并确立了设施栽培、利用赤霉素进行无核化栽培的技术.形成了葡萄产业,2008年日本葡萄的产值为76亿元人民币(下同),其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橘和苹果位于第3位。日本葡萄生产的目标主要利用果实的高品质占领市场.目前出口的国家(地区)主要是台湾和东盟。  相似文献   

16.
红地球葡萄国内外栽培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葡萄在我国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优质晚熟耐贮品种则比较单一,多以龙眼为主。美国新育成的红地球品种,果粒特大、色泽艳丽、晚熟、耐贮运,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我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为有利于该品种的健康发展,现将红地球葡萄国内外栽培现状及栽培特点介绍给...  相似文献   

17.
苹果、梨在我国已普遍采用了嫁接栽培,其好处已众所周知。而葡萄的嫁接栽培对我国的大多数葡萄种植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虽然,在东北寒冷的地区,为了提高葡萄的抗寒力,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利用抗寒葡萄砧木进行了嫁接栽培。而在我国的大部分葡萄产区都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自根苗栽培。只有在更换品种或扩繁稀有品种时,才采用嫁接的方法。而在葡萄业发达的国家,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采用了嫁接栽培。虽然,最早的嫁接栽培是为了防止葡萄根瘤蚜的危害,但随着嫁接栽培在生产上的应用,发现嫁接栽培有许多优点。所以,葡萄的…  相似文献   

18.
王新彩 《落叶果树》2009,41(1):34-36
2002年引入克瑞森葡萄试栽,表现良好,定植第3年平均666.7m^2产量182kg,第4年1150kg,第5年以后稳定在1300kg以上;果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色艳,无核,口感极好。该葡萄品种适宜在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大面积栽培。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株行距1—1.2m×4m;采用小棚架独龙干整枝;短梢修剪;保留结果枝顶端副梢延长生长,其余副梢均及早抹除;结果枝和预备枝适时摘心;及时疏除过多花序,每结果枝只保留1个花序;雨季前完成套袋等。该品种生长强旺,适宜在土壤肥力中等或偏下的土壤上栽培。  相似文献   

19.
美人指(Manicure Finger),是日本植原葡萄 研究所于1984年 用尤尼坤×巴拉底2号杂交育成的二倍体欧亚种。1996年冬引入我圃母本园。1998年见果,表现极好,同年6月用绿枝嫁接扩大栽培面积,现已形成规模,该品种果实具备红提葡萄的许多特点而优于红提葡萄,果实99年市场售价每40元/kg,经济效益极高,是鲜食葡萄品种中的珍品,是牛奶葡萄群中果粒最长、品质更优的珍稀品种。一、植物学特性美人指葡萄嫩稍黄绿,阳面紫红,无茸毛,幼叶光亮,嫩绿色并带紫红附加色,该品种长势强旺,枝条直立、健壮,绿枝阳面紫红,节间较长,部分卷须…  相似文献   

20.
葡萄设施栽培在山东省冠县兰沃乡和东古城镇有一定规模,2012年开始发展,栽培引进的品种有‘红芭拉多’‘黑芭拉多’‘藤稔’‘巨峰’‘京亚’‘早红提’等,面积40 hm2.东古城镇田马园村田世俊2012年建园,栽培品种为‘京亚’,面积0.8 hm2,2013年平均666.7 m2产1 931 kg,2014年产2613kg;兰沃乡小焦庄村李群2012年建园,栽培品种为‘早红提’,面积1 hm2,2013年平均666.7 m2产1 860 kg,2014年产2 100 kg.市场售价15.00元/kg,经济效益显著,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由于葡萄设施栽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已成为葡萄生产的新方向和新趋势.笔者通过3年的摸索,总结出葡萄设施栽培高产优质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