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海市区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上海市区44个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发现市区公园表层土壤Pb、Zn、Cu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5.1mg kg-1,198.5 mg kg-1、44.6 mg kg-1、77.0 mg kg-1。以上海土壤背景值为标准,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上海市区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为:绝大部分公园为轻污染,9个为中度污染,7个达重度污染。通过对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析发现:内环线附近公园土壤Pb、Zn和Cu的平均含量最高,Cr的平均含量以内外环线之间公园为最高。上海市区公园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于交通和工业污染,与公园建成时间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试及数理统计,对北碚区菜地表层土壤镉的基线值、污染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菜地表层土壤镉含量平均值为0.212mg/kg,标准差为0.060mg/kg,变异系数为28.3%,处于低度变异;基线值为0.144mg/kg。(2)对研究区菜地表层土壤镉含量进行污染程度分析发现,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自然背景)为标准,研究区56.9%的菜地表层土壤样品镉含量受到污染;若以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为标准,其研究区菜地表层土壤在镉含量水平上基本满足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生产,但存在局部地区的点源污染。(3)对研究区菜地表层土壤镉含量与理化性质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有机质含量与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片麻岩区新垦苹果园土壤营养与果实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太行山片麻岩区新垦苹果园土壤营养因素与红富士果实品质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该类型土壤中N、P、K含量较丰富,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下,而Ca、Zn含量不足。在多种营养因素相互作用下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Fe和速效钾,其次是Zn和全P;生产优质苹果的表层土壤速效氮含量为30-127mg/kg,速效磷含量为18-107mg/kg,速效钾含量为50-164mg/kg,其适宜比例为1:0.8:1.4。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和分析北京市朝阳区(五环内)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居住绿地、公园绿地、街旁绿地以及附属绿地(包括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市政设施用地)4种土壤利用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重金属铜(Cu)、锌(Zn)、镉(Cd)、铅(Pb)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的测定。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除Pb外,均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值,尤其是重金属Cd,已达到0.26 mg/kg,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1级标准;从土壤利用类型上来看,Cu在附属绿地土壤含量最高,达到33.576 mg/kg,Zn在居住绿地土壤含量最高,达到80.636 mg/kg,Cd在街旁绿地土壤含量最高,达到0.296 mg/kg,Pb在公园绿地土壤含量最高,达到24.706 mg/kg;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Cu和Zn空间分布格局相类似,整体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而Cd高值区在中部,整体北部高于南部,重金属Pb整体上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pH值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土壤有机质与重金属Zn,Cd和Pb的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4种重金属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延安高架道路沿线绿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上海市延安高架道路沿线绿地为研究对象,按照建设时间的差异将其分成3个路段,并对其表层土壤进行分段采样,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土壤中的重金属Pb、Cd、Cu、Zn、N i,然后再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种重金属元素和各路段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Pb、Cd、Cu、Zn、N i平均值分别为93.61mg kg-1、0.70mg kg-1、80.78 mg kg-1、452.20 mg kg-1和31.09 mg kg-1,除N i以外,其余重金属均超过上海市土壤背景值,分别为上海市土壤背景值的3.68倍、5.30倍、2.83倍和5.25倍。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Pb、Cd、Zn已经形成重污染,Cu处于中等污染程度,N i尚未形成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整条延安高架道路以及三个分段路段均已形成重污染。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绿地土壤氮磷有效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肥市典型道路、公园和庭院绿地土壤为对象,测定分析了绿地土壤理化性状和氮磷有效性特点。结果表明,绿地表层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45g/cm^3,总孔隙度为43.6%;土壤电导率平均值为159μ S/cm;pH值多在7.5~8.5,碱性化明显。老城区土壤氮磷有效性显著高于政务新区,老城区表层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8g/kg和4.52mg/kg,高出政务区18.9%和42.1%;全磷和速效磷分别为1009.3mg/kg和41.9mg/kg,分别是政务区的3.0和1.9倍。园林绿地土壤具明显的富磷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博尔塔拉河沿岸表层土壤中重金属As,Cd,Ni,Cr,Pb与有机质及pH为研究对象,并对它们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As,Cd,Ni,Cr,Pb平均含量分别为22.37,52.52,27.50,0.48,28.92mg/kg。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7 431mg/kg。土壤pH值为6.5~7.5,平均值为6.94。研究区土壤性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间关系复杂:有机质含量与As,Cd,Cr,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易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活性,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pH值与As,Cd,Pb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随pH值增大,有效态As、有效态Cd和有效态Pb在土壤中含量明显减少。通过对土壤有机质、pH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土壤有机质、pH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甘肃省6个县(区) 50份核桃样品中铅(Pb)、镉(Cd)含量,并采用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食用核桃摄入重金属Cd进行膳食风险和致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甘肃核桃样品中重金属Pb、 Cd的检出范围分别是未检出~0.023 mg/kg、未检出~0.004 0 mg/kg, Pb含量仅有天水市麦积区1个样品检出, Cd含量平均值为0.002 5 mg/kg,中位值为0.002 3 mg/kg,中位值接近平均值,总体符合正态分布特点。6个产地核桃样品中Cd含量平均值依次为清水(0.003 1 mg/kg)徽县(0.002 7 mg/kg)秦州(0.002 6 mg/kg)成县(0.002 4 mg/kg)康县(0.0020 mg/kg)麦积(0.001 9 mg/kg)。进一步采用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Pb、Cd限量值分别为0.2 mg/kg、 0.5 mg/kg)对甘肃省核桃重金属进行污染判定,所有受检样品中Pb、 Cd含量均未超标,表明甘肃省核桃重金属Pb、 Cd含量处于安全水平;儿童和成人每日因食用核桃摄入的重金属Cd的日均暴露量为2.76×10-7mg/(kg·d)、 4.52×10-8mg/(kg·d),儿童重金属Cd的摄入量是成人摄入量的6倍左右,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重金属Cd的膳食风险和致癌风险值均低于风险阈值,风险尚在可接受水平内。  相似文献   

9.
铅在土壤-青菜系统中迁移分配及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宁静  骆永明 《土壤》2006,38(5):571-577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3种典型土壤类型中Pb在土壤-青菜系统中的转运及Pb污染对青菜Pb含量、土壤硝化细菌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在土壤-青菜系统中的转运是非线性的。青菜地上部Pb含量与0.43mol/LHNO3和0.05mol/LEDTA提取态Pb显著相关,青菜Pb含量与0.01mol/LCaCl2提取态Pb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认为,0.43mol/LHNO3和0.05mol/LEDTA提取态Pb可成为土壤Pb植物有效性的评价指标。青紫泥和滩潮土中添加Pb浓度为125~625mg/kg,对土壤硝化细菌数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不明显。以基于人体健康风险、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植物毒性为依据,计算得出的总Pb临界浓度分别为:黄泥砂土140、59和12263mg/kg,青紫泥790、292和13902mg/kg,滩潮土1266、418和30422mg/kg。  相似文献   

10.
蚌埠市区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蚌埠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其重金属含量,并依次采用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和潜在风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区土壤中重金属Zn、Cu、Pb、Cd、Mn和Cr的平均含量依次为90.61 mg kg-1、24.69 mg kg-1、37.27 mg kg-1、0.37 mg kg-1、323.45mg kg-1、22.71 mg kg-1,在安徽省各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为重度污染;Zn、Pb、Cu为轻度污染;Mn和Cr为安全等级。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工业区和交通区土壤重金属为重度污染,商业区、居民区和文教区为中度污染,公园绿地为轻微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元素为强生态风险程度;Pb、Cu、Zn、Cr和Mn均为轻微生态风险。工业区和交通区为中等生态风险;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区和公园绿地为轻微生态风险。在去除Cd元素以后,各功能区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总的来说,蚌埠市区土壤除了存在Cd的强生态风险外,其它各重金属生态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南某锑矿及其周边农田土壤与植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程  张红振  池婷  於方  宋静  吴龙华 《土壤》2015,47(5):960-964
以南方某锑(Sb)矿区周边土壤与植物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与植物样品,测定其Sb、As、Cd、Zn、Pb浓度,研究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受Sb污染严重,各采样点全量Sb为3.08~219 mg/kg,平均54.0 mg/kg,同时伴有As、Cd、Zn和Pb污染,其中Cd污染相对严重;但土壤中Sb与土壤As、Cd、Zn和Pb没有相关性,土壤As、Cd、Zn和Pb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矿区周边植物同样受到严重的Sb、As、Cd和Pb的污染,蔬菜可食部分Sb最高达2.05 mg/kg,存在较高的人体摄入风险,且蔬菜中As和Pb超标严重。所采集植物中水麻对Sb有较强的积累和转移能力,是修复Sb污染土壤的潜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2.
白世强  卢升高 《土壤通报》2007,38(3):544-548
对洛阳城市不同功能区表土中的Pb含量与化学形态以及工业和交通对土壤Pb污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洛阳城市表土中Pb的含量分别为工业区(126.94mg kg-1)>城市道路(77.44mg kg-1)>居民区(59.76mg kg-1)>郊区农用地(52.39mg kg-1)>公园(41.43mg kg-1)>高校校园(36.49 mg kg-1)。工业区周围的土壤Pb含量随与工业区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应用地积累指数评价,洛阳城市土壤Pb污染处于轻度到中度污染之间,其中工业区和城区道路地积累指数较高,这些区域的土壤已受到Pb的较强污染。公路和铁路沿线两侧土壤中Pb含量分布也随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交通沿线两侧最大的Pb浓度在主导风向一侧10米附近。城市土壤Pb的化学形态以残余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各形态比例为残余志>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紫色土锗的背景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重庆地区分布的5种主要紫色土的116个背景土壤剖面,261个土样中的锗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中锗的含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几何均值为0.67×/÷1.4 mg/kg,算术均值为(0.71±0.26)mg/kg,略低于世界土壤平均值(1.0 mg/kg).背景土壤剖面C层锗含量高于A层、B层,但在燃煤所致降尘和酸雨重污染地区及某冶炼厂附近土壤(灰棕紫泥属)中,其表层锗含量明显高于底层,亦高于其它非污染地区同属土壤表层,因此,局部地区土壤可能存在锗污染问题,值得重视.紫色土壤锗含量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b,A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pH、有机质(OM)、碳酸盐含量及土壤其它化学成分(Hg,CA,Zn,Al_2O_3,Fe_2O_3,K_2O.Na_2O,CaO.MgO,Mn,Cr,Ni,TiO_2)间相关性很差.  相似文献   

14.
潮土和潮褐土中重金属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霞  刘树庆  唐兆宏 《土壤学报》2003,40(4):581-587
采用大田取样 ,运用连续提取方法 ,研究了河北平原潮土、潮褐土两种土壤中Cd、Pb的化学形态特征与四种土壤酶 (脲酶、H2 O2 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 )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田两种土壤中交换态Cd、Pb对脲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 ,在石灰性土壤中 ,把交换态Cd、Pb和脲酶活性共同作为评价土壤Cd、Pb污染程度的主要生化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朝天委陵菜的重金属耐性与吸收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生长室水培试验和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朝天委陵菜在不同浓度Pb水培条件下和Cu、Zn、Pb、Cd复合污染土壤条件下的重金属耐性和吸收性,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朝天委陵菜均生长良好,虽高浓度Pb处理下出现植株矮小、叶渐黄、根系变黑等毒害症状,但植株并未死亡,表明在水培条件下朝天委陵菜对Pb具有极强的耐性;在最高浓度3 600μmol/L Pb处理下地上部和根中Pb浓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47 mg/kg和71 053 mg/kg。在温室土培盆栽条件下,朝天委陵菜在外加Cu、Zn、Pb和Cd分别为200、1 000、1 000和5 mg/kg的土壤上较对照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Cu、Zn、Pb和Cd浓度分别达到741±164、18 248±2 222、1 543±483和29.4±5.2 mg/kg;外加重金属更高时则导致植株死亡。朝天委陵菜对Pb胁迫和Cu、Zn、Pb、Cd复合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作为重金属尤其是Pb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6.
九华铜矿重金属环境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江苏九华铜矿区,对其周边土壤和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约有一半的采样点土壤全Cu含量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400 mg/kg),其DTPA提取态Cu含量的平均值为117 mg/kg.通过对矿区土壤重金属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u与Zn、Pb、Cd、Co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Cr、Ni无显著相关,说明了该铜矿区土壤还伴有外源Zn、Pb、Cd、Co的污染.土壤复合污染指数(PI)>1.0的土壤样品占57.3%.矿区周围作物可食部位Cu、Zn、Pb、Cd和Cr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上海宝山区城市表土重金属累积的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荣  胡雪峰  潘赟  苏玉  张甘霖 《土壤》2007,39(3):393-399
检测了上海宝山区127个表土样点的重金属含量。宝山区表土Zn、Cr、Cd、Pb、Cu、Ni、M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8.6、127.6、0.56、118.5、55.2、55.7、718.7mg/kg。其中Pb、Zn、Cd的含量分别是上海土壤背景值的5.6、3.0、2.8倍,受污染较明显。宝山区地表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工业区地表,如吴淞、大场等地,多种重金属污染均很重,Zn、Cr、Cd、Pb、Cu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407.6、319.0、0.75、101.2、76.2mg/kg;马路绿地土壤Pb的累积较显著,平均为180.2mg/kg;远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化学固定修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丽洁  张瑜  刘德辉 《土壤》2009,41(3):420-424
本文研究糠醛渣、磷矿粉、风化煤3 种修复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固定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糠醛渣、磷矿粉、风化煤3 种修复剂都可一定程度地降低复合污染土壤中的Cu、Zn、Pb、Cd含量,其中以风化煤降低土壤有效态Zn、Cu的效果较好,在风化煤添加量为80 g/kg时土壤有效态Zn的含量降低了37.22%,土壤有效态Cu的含量降低了31.22%;磷矿粉处理修复Pb的效果比糠醛渣、风化煤好,在磷矿粉添加量为80 g/kg时,土壤有效态Pb的含量降低了23.79%;3 种修复剂都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在磷矿粉添加量为40 g/kg时,土壤有效态Cd的含量降低最显著,较对照降低了83.09%.在本试验条件下,3 种修复剂对4 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Cd 较好,其次是Zn,对Pb的修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