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不同品种和施肥处理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金竹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8-38,41
通过设置品种和施肥试验,研究了水稻颖壳不闭合症的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粳稻颖壳不闭合症明显好于籼稻,施用复合有机肥对改善水稻颖壳不闭合症效果显著;生产上应从综合因素考虑该病症的预防与防治。  相似文献   

2.
采用“浅湿间歇”灌溉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专用配方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处理均未发现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施用水稻颖壳不闭合专用肥并结合浅湿间歇灌溉模式可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
水稻施用颖壳不闭合专用肥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中山  张安耀  时英忠  石磊  刘亮  袁贵学  徐华明 《农技服务》2011,28(6):777+919-777,919
自20世纪80年代种植杂交水稻和霍邱县实施旱改水后,沿淮地区出现了大面积"不抿嘴稻("颖壳不闭合),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减产20%~80%)。2008年,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持的水稻颖壳不闭合联合示范试验。对水稻颖壳不闭合专用肥示范试验效果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4.
我县自2004年以来,水稻扬花期3a出现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症,表现为颖壳畸形、重颖、不闭合、不结实,有的颖壳弯曲像鸟嘴,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70%~80%甚至绝收,2006年全县发生260~333hm2,成为我县水稻生产上的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5.
孙进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62-63
结合阜南县水稻生产实际,对水稻颖壳不闭合、不结实症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品种及田块、病害、药害及土壤元素失衡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包括更换田块、适当提高含硫元素肥的施入比例、避免污水灌溉、增施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以期为减轻水稻生产上颖壳不闭合、不结实症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从开始育种,一直到水稻扬花期,此阶段相对比较正常,但是到了结实期,便出现颖壳不闭合、稻壳畸形的现象。这一水稻生产上的疑难杂症,在旱地改田的地方经常见到。由于受灾农户经常质疑种子质量等问题。因此,笔者经过调查、询问专家、分析化验、查找原因等,现将原因和分析方法总结如下:一、水稻扬花抽穗期不结实现象(一)畸形不结实扬花过后结实期,水稻颖壳不闭合,多数为干瘪空壳(扬花未受  相似文献   

7.
水稻高温热害和水稻旱青立病(也称为水稻颖壳不闭合症),是水稻穗期常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理性病害。它们在定义、发病症状、发病时间、大田发生特点、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照射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经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后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研究剥颖壳及不剥颖壳种子发芽最适合的照射时间.结果表明,水稻剥颖壳种子紫外线照射0.25 h的出芽最快,比对照高16百分点;水稻不剥颖壳种子照射紫外线10、20 h均比对照高8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水稻“颖壳不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及盆栽试验,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安徽省江淮之间的肥东县、长丰县和颍上县水稻“颖壳不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三县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肥东为Zn、N、P、K,长丰为Zn、N、K、P,颍上为N、K、P、Zn。江淮之间的水稻“颖壳不闭”的土壤缺素是几种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由来 2004年8月16日前后,我们在接受科技咨询活动中遇到一个特殊的问题,即水稻开花后出现重颖(双颖),颖壳畸形,关闭不扰,且弯曲的像鸟嘴,颖壳之内很少结实,即使有,也只有很短的青粒米,不成熟.如农户计占山,家有4 669~5 336平方米杂交水稻,品种是Ⅱ优838,其中有667平方米黄瓜茬水稻,颖壳畸形,重颖不结实的约占66%左右,田中间重于田边,分布似有规律.该田既不受旱,又未施用除草剂,开花结实期无高温热害发生.而其他的田块Ⅱ优838均结实正常(排除了种子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水稻花后颖壳和果皮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97-5900
[目的]研究水稻颖壳和果皮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水稻颖壳和果皮的光合功能。[方法]以扬稻6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颖果发育过程中颖壳和果皮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颖壳和果皮也具有叶绿素荧光特性,但它的Fv/Fm值不如正常叶片中Fv/Fm值高;叶绿素荧光各项参数的变化表明,叶绿体的PSⅡ的结构随着颖壳和果皮的发育进程和衰老不断受到损害,使Fv/Fm、qP、ФPSⅡ和NPQ下降;随着颖果发育天数的增加,颖壳和颖果叶绿素含量先上升,然后下降;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水稻果皮具有光合功能,颖壳和果皮光合能力的强弱与颖果的发育状况相适应,颖壳和果皮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可以作为颖果成熟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由来2004年8月16日前后,我们在接受科技咨询活动中遇到一个特殊的问题,即水稻开花后出现重颖(双颖),颖壳畸形,关闭不扰,且弯曲的像鸟嘴,颖壳之内很少结实,即使有,也只有很短的青粒米,不成熟。如农户计占山,家有4669~5336平方米杂交水稻,品种是Ⅱ优838,其中有667平方米黄瓜茬水稻,颖壳畸形,重颖不结实的约占66%左右,田中间重于田边,分布似有规律。该田既不受旱,又未施用除草剂,开花结实期无高温热害发生。而其他的田块Ⅱ优838均结实正常(排除了种子质量问题)。2原因分析经调查发现,2004年我县水稻出现上述现象不是偶然,在新安镇、舜…  相似文献   

13.
药剂对水稻颖壳色泽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药剂对水稻颖壳色泽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后期用药对颖壳色泽有一定的影响,大量用药尤其是粉剂农药使颖壳色泽明显变暗;穗期适当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在孕穗期和破口期喷施适量三唑酮,颖壳色泽较好;药剂施用对稻米碾米品质无明显影响,但能改善稻米的蒸煮、食用品质,同时一定浓度的药剂施用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  相似文献   

14.
水稻颖壳叶绿素含量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类型水稻品种为例,对开花后水稻颖壳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与籽粒灌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当天强势粒的颖壳叶绿素含量高于势弱,但开花10d后强势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下降,弱势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下降慢,开花后颖壳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籽粒与籽粒尤其是弱势粒的灌浆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强,弱势粒颖壳最大的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与最终粒重差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在开花授粉后,套不透明袋能显著降低谷粒的千粒重,据此推测,水稻颖壳的叶绿素可能参与了光合作用并对最终粒重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传统石蜡切片技术,系统观察了水稻不同品种(大粒、常规、长粒和小粒)颖壳细胞的横向生长发育状况,比较分析了水稻颖壳横向细胞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①水稻颖壳细胞结构无品种间差异,但维管束数目和细胞结构层次存在品种间差异,且各品种内稃和外稃细胞结构存在差异,内稃含有条形边界组织,外稃没有;②不同品种水稻颖壳内层薄壁细胞分裂进程基本一致,内层薄壁细胞数目均在造孢细胞时期之前就达到了一定数量,随后持续分裂,至小孢子早期内稃和外稃内层薄壁细胞分裂基本完成,但同一发育时期颖壳内层薄壁细胞的数目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③不同品种水稻颖壳内层薄壁细胞横向加宽生长进程基本一致,细胞宽度均在减数分裂期之前增加缓慢,之后细胞宽度开始迅速增加,但细胞宽度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速度因品种而异;④从4个品种颖壳内层薄壁细胞的数目和宽度两方面综合分析,细胞数目是影响稃片宽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稻虾田快速发生发展的同时,水稻颖壳不闭合(旱青立病,直穗病)也连年发生。旱青立病发生原因很多,本文采用排除法,并根据现有他人对有机砷影响穗发育方面的研究,认为有机砷毒害可能是稻虾田旱青立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稻虾田该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由123个品系组成的Lemont×Dular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10)中发现了水稻裂颖突变体,该突变体30.64%的小穗颖壳开裂,稃片1-3个,雄蕊3-9枚,子房1-3枚,柱头2-5个,浆片1-3对;颖壳内有2粒或3粒种子连生或分生.经过7代连续种植,裂颖性状能够稳定遗传,根据突变体颖壳特征将其命名为水稻裂颖(split rice glume,SRG)突变体.  相似文献   

18.
水稻出芽率是影响水稻种子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3个水稻品种正常种子和裂颖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发现裂颖种子随储存时间增长,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速度比正常种子快。生产应用中裂颖种子和正常种子自然混合的种子发芽率受裂颖种子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种子整体的发芽质量。在发芽试验中,裂颖种子比正常种子更易被霉菌侵染形成畸形苗。裂颖种子由于种壳包被不完全,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裂颖谷粒的稻米品质也会下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稻的连年耕作,部分稻田水稻在扬花期出现不闭颖现象,造成10%~20%的减产,严重的减产50%,甚至绝收。为此,调查分析水稻颖壳不闭颖的原因,提出防御对策,以指导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0.
鉴定水稻花青素新基因及揭示其代谢机制,用于水稻新品种选育,是创制功能性水稻的手段之一.为探讨水稻紫色颖壳形成对花青素积累代谢途径的作用,以从水稻籼稻转化体组织培养中筛选获得的1个紫色颖壳杂合突变体(PiX)为材料,采用Illumina HiSeqTM 6000高通量转录组学(RNA-Seq)技术对其自交获得的突变型、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