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8日,记者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世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三年试点已初具雏形,有望今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表示,将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生态系统原真保护样板、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野生动物天堂、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平台、生态环境科研基地、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窗口、留予子孙后代的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2.
<正>公园、山林是课堂,花草、树木也是课本,生态志愿者当老师,走进自然的首都百堂生态课开在了花丛中、树林里。6月18日,由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2017·爱绿一起"首都家庭绿色体验活动在望和公园启动,京城数千个家庭万名市民将在30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伴着蛙鸣鸟叫上生态课。在启动仪式上,北京首个具有生态教育和互动功能的微信公众号"首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同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任务、时间上做了完整系统的安排,首都北京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就要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起。2017年12月5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授课老师张志翔讲了一堂关于"北京的植物与城市态建设"的课,课堂上都讲了什么?北京的生态建设应该遵循哪些规律?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桂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井冈山南麓,平均海拔881米,是江南远近闻名的"养生天堂、避暑胜地"。全县有林业用地12.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4%,森林覆盖率达81.35%,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一类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南岭山脉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县",并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负氧离子含量最高之县"的殊荣。近年来,全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积极实施多项林业生态工程,打造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月,第五届生态年会即将在京召开。此前,创办于2013年的中国生态年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四年多来,中国生态年会的连续举办,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经验交流,一批城市因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突出表现脱颖而出,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和软实力;通过媒体报道,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地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6月至9月,数千个首都家庭走进大自然,在花间树下参与百门生态课程,尽情感受互动体验课寓教于乐、享受自然的独特魅力。首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开展的这100堂生态课形式多样、别开生面。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登山、赏景,识别沿途的植物。孩子们还可以学习插花和植物印染手作,体验绿色的生活方式;抑或徜徉在大森林里辨识昆虫,在了解昆虫生活习性的同时,树立起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甚或是来到植物园种菜,体味乡土之趣。  相似文献   

7.
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十年前实施了一项“绿色致富工程”,走退耕禁牧,恢复生态,优化结构,发展林果,舍饲养殖建设林牧结合生态经济园的路子。十年后的今天,这里呈现出一派林茂、粮丰、草多、畜旺、富裕祥和的喜人景象。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调查人员到七合堂去看一看吧。七合堂村有四个自然村,分布在一条10公里的狭窄的山沟里,902口人,208户,总面积32,000亩,其中农耕地6031亩,全村仅有水浇地80亩。改革开放前,山秃岭光,自然灾害频繁,全村欠国家贷款30万元,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香桂故土展示生态桂花景 355年前,清朝名僧破山禅师在重庆市梁平县的寺内种植了一株金桂、一株银桂,双桂堂--这座著名的西南佛教祖庭因而名满天下.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双桂堂的两株香桂依然挺拔如昔,枝繁叶茂,浓绿如云.在时光的变迁中,桂花树与梁平人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林业与生态》2014,(1):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集结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地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了2014年生态建设的工作任务: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推进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生态文明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0.
香桂故土 展示生态桂花景 355年前,清朝名僧破山禅师在重庆市梁平县的寺内种植了一株金桂、一株银桂,双桂堂——这座著名的西南佛教祖庭因而名满天下。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双桂堂的两株香桂依然挺拔如昔,枝繁叶茂,浓绿如云。在时光的变迁中,桂花树与梁平人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下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引言中国的林业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之下的全国生态保护和建设事业的主力,同时也是一个包括木材产业,非木材利用产业(俗称林下经济)以及森林旅游休闲文化康养产业在内的巨大基础产业。中国的林业既要管理森林,也要保护湿地和荒漠,所以是名符其实的全国陆地生态保护和建设事业的主体。在中共中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的全国建设布局的高度后,林业部门更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下努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日,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柳树营子村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周生态文化村”称号。这是继林西县七合堂村、喀喇沁旗黑山沟村之后,赤峰市第三个获此殊荣的自然村。柳树营子村位于宁城县小城子镇北部,全村土地面积1835公顷,其中林地而积96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2.3%.令村有林果面积1800亩,每亩经济效益达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正>5月29日,福建省林业厅召开厅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大会,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则生讲了一堂题为《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努力争当谷文昌式好干部》的专题党课,正式启动了厅直机关"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张伟摄)5月9日,由中国植物园联盟/北京植物园主办,以"保护濒危植物,共建生态福建"为主题的"珍稀濒危植物科普展"在福州植物园开幕。展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国内外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同时配以部分实物展示,向广大市民和游客普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相关知识。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林少霖、谢再钟参加了启动仪式。(黄海摄)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以响堂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响堂村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的实例来探讨生态农业旅游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不但要遵循旅游业规划的各种原则,更要考虑到规划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土特色文化等,达到生态、农业、旅游文化相结合;还要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农业经济效益的促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海南五公祠     
陆琦 《广东园林》2010,32(6):77-77
<正>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和琼山区接壤处。由五公祠、苏公祠、伏波祠、学圃堂、观稼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亭台楼阁连成一片,构成一组园林式建筑群,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占地近7 hm2,是海南文化发祥地和著名的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16.
<正>诗意栖居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当生态文明的曙光普照神州大地之时,您是否愿意用手中的镜头来记录那一抹绿色所带来的生机,是否渴望从摄影艺术的角度来传达一种真实而赋有感染力的画面。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意识,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蓝图,林业与生态杂志社和湖南省生态文化协会特举办"生态家园·美丽中国"摄影比赛,诚邀您端起手中的相机,去拍  相似文献   

17.
<正>诗意栖居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当生态文明的曙光普照神州大地之时,您是否愿意用手中的镜头来记录那一抹绿色所带来的生机,是否渴望从摄影艺术的角度来传达一种真实而赋有感染力的画面。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意识,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蓝图,林业与生态杂志社和湖南省生态文化协会特举办"生态家园·美丽中国"摄影比赛,诚邀您端起手中的相机,去拍摄那令人震撼的宏大场景或独具特色的细微之处,以展示秀美的生态家园,激发大家对美丽中国的憧憬和向往。  相似文献   

18.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  相似文献   

19.
正8月26日,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海洋生态变化。来自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北海市委市政府、教育部科技司等有关单位领导,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各省级生态文化协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单位、各分会等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湿地水资源状况直接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补水已经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湿地萎缩和退化、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介绍了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的发展现状、实践探索和保障机制,综述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补水策略研究,以及补水对区域水资源、湿地景观和植被、湿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服务等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当前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的发展成就及生态补水实践探索,分析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规划、方案编制、实践探索、生态系统影响评估等方面给出了未来湿地生态补水发展和研究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