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贾桢干 《北京农业》2011,(12):211-213
农民下山脱贫工程,是缩小山区与城镇发展差距,帮助高山、深山农民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沈街坞自然村下山脱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分析了下山脱贫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下山脱贫工程,是缩小山区与城镇发展差距,帮助高山、深山农民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浙江省浦江县沈街坞自然村下山脱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分析了下山脱贫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县以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契机,结合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积极引导和鼓励居住在高山、深山的农民下山脱贫,2003年,制订了《遂昌县下山移民工程8年规划》和《遂昌县“下山移民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下山脱贫工程”。特别是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乌溪江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了下山脱贫工作力度。通过两年的实施,建立了下山脱贫小区16个,共安置下山脱贫2442户,9555人,总投资达3.6亿元。下山脱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山迁移后农民的行路、饮水、用电、上学、就医、通讯、娶亲、发展等问题得到逐步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使多数农民十分“牵肠挂肚”的“责任田”(原承包土地)和“难以割舍”的“老房子”(原宅基地)问题也逐步得到完善解决。  相似文献   

4.
下山搬迁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浙江省常山县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为抓手,坚持"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下山搬迁方针和"愿搬尽搬"的原则,扎实推进下山搬迁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1.主要措施与成效自实施下山搬迁工程以来,常山县已累计投入下山搬迁小区建设资金7.99亿元,建设5个县级下山脱贫小区,91个乡镇级安置区(点),搬迁下山农户5327户,18941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编制规划,引领搬迁为有序推进下山搬迁工作,常山县先后两次编制下山搬迁5年规划,提出了县城、乡镇、村三级安置的梯度建设办法,和有利于人口集聚、有利于农民创业就业、有利于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下山移民是"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山区群众脱贫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省天台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下山移民脱贫工作,围绕"移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总目标,加快城区公寓式安置和集镇安置区建设,不断推进整村搬迁,大力鼓励自发移民。十年来,全县共建设下山移民安置区(点)15个,完成下山移民8263户28585人。其中城区幸福花苑安置区总面积6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总投资3.2亿元,安置1587户6348人,安置区以公寓房安置下山移民属省内首创,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的下山移民工作经历了农民自发搬迁、政府开展试点、政府有组织地实施等阶段,取得了较大成果。然而,随着下山移民进程的不断推进,问题也不断凸现。为此,本文针对天台县下山移民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赣州市乡村脱贫工作在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了乡村脱贫后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带动和深化要素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赣州市乡村脱贫工作在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了乡村脱贫后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带动和深化要素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经营发展模式,具有"小生产大市场"的优势,能够在有效开发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因而,其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应当占有核心与主导的地位。而我国各级政府与扶贫部门也应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加快我国脱贫工作的进程。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视角。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综合分析,为我国农村的脱贫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6,(12)
正多年来,浙江省开化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2000年开始至今,从"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到"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从"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从"下山脱贫"到"山海协作"等三大发展阶段。2000年,该县扶贫工作重点转移到贫困乡、贫困村;2003年,扶贫区域重62008  相似文献   

10.
安徽理工大学积极践履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真切引领贫困农民认知贫困脱贫政策,以扶贫脱贫目标任务为统领,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为原则,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加大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乡村脱贫的成效,推进了乡村振兴的进程,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些许参考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承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31-8733
在介绍搬迁式扶贫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湘西州"退人还山"扶贫模式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完善贫困山区搬迁式扶贫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广大中西部山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化隆县贫困山区沙连堡乡进行的科技扶贫效果调查总结,结果表明,向贫困农户推广良种良法,科技培训等,可以在短期内使贫困农户脱贫,同时,还应该尽快提高贫困农户的文化素质,目的在于提高‘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农业精准扶贫中,科学技术得到了广 泛应用,为农民群众带来了真正的福利,并逐步成为扶贫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环节。精准扶 贫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到“精准”二字,要对不同地区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扶贫,只有这样才能让扶 贫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本文以甘肃会宁县为例,对精准扶贫视域下农业技术的创新进行探 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扶贫的三种新模式,指出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力量 各自在网络扶贫中的定位和职责,进一步夯实网络扶贫基础,从而提高扶贫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5.
黄维知  张辉  戴成宗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92-12694,12697
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与关键环节.相比于平原烟区,山地烟区普遍存在涉及乡镇众多、烟田较分散、户均规模不高、机械作业难以开展等诸多问题.该研究以巫山蓝田烤烟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山地烟区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成效,总结了适宜山地烟区的烟农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并对当前山地烟区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考核模式、发展方向、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罗平县、寻甸县、东川区选取的80个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A-F方法定量分析了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结果表明:8个贫困指标导致的单维度贫困发生率从高到低为生活水平、生产资源、收入、健康、教育、政治参与度、卫生设施、家庭资产,1~7维度导致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93.75%、83.75%、43.75%、27.5%、10%、3.75%、1.25%,而生活水平维度(尤其是住房条件)和生产资源维度对多维贫困的影响贡献率最大。据此提出扶贫工作应围绕多个维度展开,且要有所侧重,才能使农村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实现。  相似文献   

17.
贫困农户面临脱贫机遇和陷入极端贫困风险时的生产经营投入决策,对改变贫困状态起到关键的作用。基于贫困地区农户的多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二分变量Logit模型,分析贫困农户的生产投入决策对贫困状态转变的影响,探讨贫困农户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摆脱贫困的方式,为贫困人口退出贫困的动力寻找理论源泉。结果表明,按照官方贫困线,样本农户的贫困发生率由2006年的20.7%下降到2009年的7.3%,每年的脱贫率为63.2%-71.7%。在农户的生产经营投入中,尽管对小商品经营活动的投入较少,但却得到较高的回报。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贫困农户,当生产经营投入转向高风险、高回报的小商品经营活动,或提升生产经营投入的多元化水平时,脱贫的概率会显著提高。小商品经营活动中的投入增加1倍,其脱贫的概率大约会提高6%;生产经营投入由专业化转向完全的多元化,其脱贫的概率大约提高50%,但这些生产投入决策对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的农户却没有效果。研究表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贫困农户可以通过改变生产经营投入决策退出贫困状态。因此,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信用支持,鼓励和引导有一定基础的贫困农户进入高收益的生产经营领域,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同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极端贫困人口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张家界七星椒产业发展基础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提出通过4个转变,即由农户分散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转变,由靠天吃饭向人定胜天局面转变,由自由生产向标准生产转变,由特色产品向名优特精产品转变,以加快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19.
贫困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商洛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制度建设、村级信息站运行情况、农民信息需求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基本弄清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分析得出,贫困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构不健全、干部认识不高、农民利用信息能力弱、信息采集处理不规范、业务水平低、效益不突出、经费紧缺,提出了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强化校地合作、开展特色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等促进山区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