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牧民的传统薪柴。为了合理经营砂生槐薪炭林,2012年11月,选择西藏拉萨北山封育10年的砂生槐灌丛设置试验地,研究3种平茬高度(0 cm、10 cm、20 cm)对砂生槐萌蘖、萌枝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蘖数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20 cm平茬10 cm平茬0 cm平茬;单个萌枝的生长(长度、基径)0 cm平茬10 cm平茬20 cm平茬。生物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10 cm平茬0 cm平茬和20 cm平茬。经营砂生槐薪炭林,为了获得较多的薪柴,建议采用距地面10 cm平茬。  相似文献   

2.
在玻璃温室内的遮荫条件下,研究不同年龄(1年生、2年生、3年生)、不同平茬强度(3年生幼苗,分别距地面0 cm、10 cm、30 cm处平茬)对辽东栎(Quercus wutaishnica)幼苗萌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平茬强度对辽东栎幼苗的萌生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萌条数、萌条高、萌条干质量、叶片总数、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幼苗总干质量和比叶面积均随着幼苗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且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在不同年龄间均差异显著。轻度、中度平茬的幼苗萌条数均显著大于重度平茬幼苗,但前两者的萌条高和萌条基径均显著小于后者;萌条叶片总数、单株萌条叶面积、根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均随平茬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重度平茬幼苗的萌条干质量最大,中度平茬幼苗最小,各平茬强度间无显著差异。2年生幼苗的萌生活力最大,显著大于3年生幼苗;3年生幼苗的萌生活力随平茬强度的增强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平茬高度对柽柳萌条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柽柳作为防风固沙和封沙育林的优良树种,采用平茬技术促进更新,是其复壮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柽柳集中分布区进行了平茬复壮更新技术研究。在柽柳树液开始活动前实施平茬作业,留茬高度分别为10 cm、20 cm、30 cm、40 cm,平茬当年秋季柽柳停止生长后,调查其萌条数、萌条高生长、萌条基径生长。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留茬高度对柽柳基径生长影响最大,对高生长的影响次之,对萌条数的影响最小;留茬高度30 cm时萌条数均值最大,枝条基径粗度均值最大,萌发效果最好;留茬高度10 cm时枝条高生长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4.
对2年生引种美洲椴实生苗平茬高度及平茬后切面的不同处理对不定芽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平茬高度对萌条数量无显著影响,低桩平茬方式产生萌条的高生长优于高桩平茬;平茬后切面无处理苗木萌条数量多,赤霉素CA3和萘乙酸NAA抑制不定芽产生.赤霉素GA3对高生长和基径的促进效果高于萘乙酸NAA,最佳浓度为0.5mg/L.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退化白刺进行3种方式机械平茬复壮试验,结果表明:(1)平茬白刺冠幅、萌条数量、萌条枝长和地径较未平茬植株均显著提高,表明平茬能促进白刺生长,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白刺的生物量;(2)平茬白刺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量高于未平茬的白刺,平茬的白刺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地上部分生长迅速;(3)3种平茬方式生长表现存在差异,全面平茬在各项指标上具有优势。若后期注重的是平茬以后的萌发以及高生长,建议采用全面平茬方式;若注重林分防风固沙效能,建议采用平茬一半或者间隔平茬。  相似文献   

6.
柠条以其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风沙等强大的生态适应性,特别适宜河北坝上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和沙质土壤条件,是当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然而随着柠条林龄的增加,在坝上地区种植较早的柠条相继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死等现象,生态效益显著下降。该研究通过柠条平茬试验及分析,旨在达到规范柠条平茬作业、促进柠条生长、加速衰退柠条更新、减少因柠条平茬而造成的风蚀沙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可促进柠条生长和新梢萌生,平茬后地上部生长量显著增加,以距地表5cm处平茬效果较好,不仅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柠条生长、更新,同时也可减少风蚀的发生。11a生中龄柠条平茬后效果最佳。从有利于更新复壮的角度考虑,柠条最适平茬时期是10~15a;从促进生长和开发利用角度考虑,平茬也可在6~10a进行。  相似文献   

7.
不同平茬高度对沙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柳是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也是沙区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通过平茬对其更新复壮,对沙柳林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人工沙柳林,采用0厘米、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四种平茬高度,于2013年—2015年秋季进行了平茬作业,2014年—2016年秋季沙柳停止生长后,调查其的丛高、冠幅、基径及萌条数量。结果表明:⑴平茬对沙柳的生长状况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留茬高度对沙柳的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情况各异;⑵综合考虑,沙柳的平茬高度以0厘米为宜;⑶平茬高度对于丛高、冠幅和枝条数量的影响极显著,对基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引黄灌区沙地花棒林进行不同留茬高度的平茬试验,其新萌发枝条数和生长量有所不同:在新萌发枝条数目上,留茬高度5cm和10cm时较高,2cm和20cm较低;新生枝条生长过程中,其生长量与留茬高度成负相关关系。试验表明研究区花棒林适宜的平茬高度为2~5cm。  相似文献   

9.
沙柳平茬不同留茬高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参考现有的相关资料和生产实践经验,采用了0cm、5cm、10cm3种留茬高度处理。分析结果表明:3种处理对高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3种留茬高度处理对萌条数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花棒更新复壮后及早达到一定的生长量,研究了不同平茬高度对死亡率、枝条生长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a生花棒平茬高度10、20、30、40cm均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枝条生长量和根系数量,其中平茬高度20cm处理的死亡率最低,为2.60%,较对照(CK)降低了10.23个百分点,萌枝数、新梢长、新梢粗、冠幅和直径≤2mm、2~10mm、≥10mm根系数量均最高,分别为21.85条/株、192.32cm、1.56cm、1.92m、148.32条/株、60.34条/株和26.08条/株,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79.46%、106.29%、64.21%、54.84%、104.13%、111.65%和140.15%,且生长势表现为旺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建议多年生花棒采用20cm平茬来更新复壮,提高防沙固沙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晋北风沙区引种栽植沙枣、沙地柏、连翘、文冠果、丽豆、枸杞6种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从成活率、保存率,及树高、地径、冠径的生长量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灌木的适生性,初步筛选出了沙地柏、沙枣、文冠果、连翘和枸杞5种适宜的灌木树种。这5种灌木当年造林成活率均达92%以上,3 a保存率均达85%以上;连翘、枸杞、沙枣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40.0 cm;沙枣地径年均生长量最大,为0.63 cm;连翘的冠径年均生长量最大,为67.0 cm.  相似文献   

12.
沙枣是我国新兴的能源树种,为了简单、方便、准确地估算其生物量,笔者以地径、冠幅、树高作为自变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出不同密度下地上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沙枣能源林生物量估测中需要各易测因子适当组合才能获得最高的相关性,拟合出最为理想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产地沙枣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特性,应用隶属函数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筛选出较为抗旱的沙枣。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沙枣的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量、地径、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土左旗、乌海和民勤沙枣均容易成活和保存,抗旱性较强,能较好地适应干旱环境,可以作为抗旱优良种质资源进行造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沙枣可吸引光肩星天牛产卵,又能控制其卵不能产生后代,对易感天牛危害的林分有明显的控害功能。通过野外实验,沙枣树上刻槽最高值为63.50,最低值为47.60。配植沙枣的杨树防护林带,光肩星天牛刘槽均值从9.80下降为1.48,林带受害轻而无枯死;没有配植沙枣的杨树防护林带全部枯死。  相似文献   

15.
采用5种栽培基质对沙枣的生长性状及有关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沙:盐碱土=1:1:1的配比较为适合营造以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的沙枣饲料林,可以显著增加产量;有机肥:沙:盐碱土=1:2:1的配比适合营造沙枣生态林,可以正常生长。沙枣具有较高的耐盐碱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全部分层挖取法研究了银中杨(Populus alba×Populus berolinensis)、沙棘(Seabuckthorn)、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和山杏(Prunus arm eniaca)4个树种的根系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根系的垂直分布差异显著,银中杨根系在0~120 cm土层中均有分布,林龄越大分布越深,但主要集中在0~40 cm的土层中,而且以直径小于7 mm的根系为主;沙棘根系分布较浅,在0~30 cm土层中,分布相对均匀;沙枣根系分布最深仅达20 cm;山杏的根系分布虽可达130 cm,但主要还是集中在10~50 cm土层中。根系总量分布由大到小依次是银中杨、沙棘、沙枣、山杏。  相似文献   

17.
额济纳胡杨林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使用管状土壤水分仪,对额济纳胡杨林、沙枣林、柽柳林以及其它不同样地的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地有大约20CM的干沙层,使表层土壤含水量最低;土壤剖面的30~150CM土层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沙枣林和柽柳林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的变化和三种林型耗水量的差异是土壤含水量高低变化的原因;2004年5月份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2003年7月份的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椴树吸引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又抑制其卵及幼虫发育的特殊功能,对失去生物控制天牛危害能力的林木和林分,实施控虫生物因子补偿及诱控功能的放大,调控天牛种群数量。椴树和杨树分别套笼接虫,诱控树种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5.8个/株,孵化率为0;合作杨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6.1个/株,孵化率为10.56%。光肩星天牛对沙枣和几种感虫树种的嗜好程度有明显差异。在产卵刻槽数量上,加杨〉沙枣〉白桦、毛白杨、北京杨、糖槭;在取食面积上,锗槭〉沙枣〉加杨、白桦、毛白杨、北京杨。通过野外次生林椴树控虫调查结果显示,椴树的引诱距离为10m以内,引诱强度最好的距离为6~8m。以径粗6—10cm的杨树点滴注入或喷布诱控树种提取剂,50d后检查死虫数,其杀虫率在70%。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种源(甘肃民勤、宁夏中卫、内蒙古乌海、陕西愉林及内蒙古土左旗等)沙枣的播种育苗试验,从沙枣的种子特性、出苗率、苗术的生长量与生物量等方面,对不同种源沙枣苗期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苗木的生长适应性和抗旱性角度,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种源及乌海种源可选择为继续进行造林试验的种源。陕西榆林种源在高生长、当年生物量、地下根系深度和粗度等指标都较差,应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