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染色耐光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分别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分析并确定耐光性最佳的染料及此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杨木单板的耐光性最佳;确定出的最佳染色工艺参数为:染料浓度10g/L,染色时间2.5h,染色温度60℃,浴比20:1。这一研究结果为杨木单板仿制珍贵木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适宜木材染色的大红GR和嫩黄G酸性染料,对人工速生树种-杨木的漂白单板和未漂白单板进行染色.测定染色单板染色前后的颜色,计算染色前后的色差,并分析杨木单板染色后材色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染料染色单板的变色度Eab与材色指数呈现不同的关系:红色染料a值增加和L值降低对Eab影响大;黄色染料b值增加决定了Eab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杨木和桦木单板为试材,引入光谱反射曲线研究了室内自然光环境下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过程,分析了树种、漂白处理、染料种类及浓度对染色单板耐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辐射后染色单板K/S曲线呈下降趋势,光谱反射率曲线向黄光方向移动,染色单板发生黄化。漂白处理加速了染色单板的光变色。染料品种对染色单板耐光性影响显著,酸性蓝染色单板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明显,而酸性大红的变化不大。利用光谱反射曲线可快速直观地评估染色单板耐光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水性透明涂料涂饰单板光变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涂饰与未涂饰的杨木和樟子松单板为试材,利用氙光衰减仪进行光辐射试验,分析其光变色规律及影响因子,并进行耐光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涂饰与未涂饰的单板受光辐射易发生变色,主要表现为明度指数L*降低,色度指数a*和b*上升,其中涂饰与未涂饰的樟子松单板的色度指数b*变化明显;涂饰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清漆单板的总色差值明显大于涂饰水性丙烯酸清漆单板,涂饰樟子松单板的总色差值大于涂饰的杨木单板;涂料种类和单板树种对涂饰单板的光变色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涂料种类影响较明显;涂饰与未涂饰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清漆的单板总色差值差异不明显,涂饰水性丙烯酸清漆单板的总色差值小于未涂饰的单板.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木材染色工业中酸性染料对木材的上染率较低,造成染色废水色度高、处理难度大的现状,选用固色率高、水解低和适合环保要求等优点的含双活性基团的M型活性染料三原色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正交试验,作极差分析确定了速生人工林单板的活性染料染色的较优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70~80℃,染色时间3 h,元明粉40g.L-1,固色剂纯碱20 g.L-1,其中染色温度对活性染料杨木单板上染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促染剂用量、染色时间和固色剂用量。在较优的工艺参数下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试验,上染率分别为:活性红M—3BE 67.8%、活性黄M—3RE 68.6%、活性蓝M—2GE 58.9%,均大大高于酸性染料对木材的上染率(一般在30%以下)。这种染色方法降低了排放的染色废水中的染料,为速生人工林杨木的节能、环保染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木单板染色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L9(3^4)方法对美洲黑杨单板的染色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染液温度、浓度、pH值、染色时间对染透率和表面效果的影响及助剂对染色单板耐水性、耐光性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杨木单板染色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ASTM D5456《结构复合木材产品评价规范》评价方法标准及美国工程木材协会PRL-501《单板层积材性能标准》,对国产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分析。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发现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与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得较好。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研究可为我国结构用单板层积材特征值确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光辐射染色木材的变色规律及化学组分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214杨木染色单板为试材、氙光作为辐射光源,考察其在100h光照过程中表面颜色的变化规律;依据红外光谱图的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分析和确定光变色过程中染色杨木木材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染色杨木木材受光辐射易发生变色,其中酸性蓝染色单板的明度指数L*和色品指数b*变化显著,其光变色度显著大于酸性大红GR染色单板;若以波数1510cm-1为基准,非共轭羰基C=O振动的吸收峰(1738cm-1)吸收强度显著增强;共轭羰基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1650cm-1)吸收强度有所增强;芳香环骨架C-C振动的吸收峰(1510cm-1)吸收强度明显减弱;C-O-H振动的吸收峰(1160~1052cm-1)吸收强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9.
刘志佳  鲍甫成  傅峰 《林业科学》2012,48(1):143-147
以杨木单板为基体,以热敏染料、显色剂、十四醇、增感剂为木材温致变色剂,利用超声波浸渍注入木材的方法制备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研究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的浸渍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试件变色色差(ΔE*)的主要试验因子为超声波功率,方差分析其在0.01水平下对试件ΔE*影响显著;其次为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方差分析二者在0.01水平下对试件ΔE*影响不显著。最佳浸渍工艺为浸渍温度75.0℃、浸渍时间4.0h、超声波功率120.0W。研制成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新产品,杨木单板起始变色温度为26℃,终止变色温度为32℃;温度由26℃升至32℃时,试件由蓝色变成木材本色;温度由32℃降至26℃时,试件由木材本色变成蓝色,达到室温可逆变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活性染料对染色单板胶合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环保型低毒脲醛树脂胶和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进行杨木染色单板的胶合,测试染色后杨木单板的润湿性和胶合强度,结果得出:染色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单板的孔隙度,有利于黏度较低的胶黏剂的铺展,也有利于改善其胶合性能;对于黏度较大的胶黏剂则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Wood is far from a stable material. On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for woodworking is learning to work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wood properties. Discoloration of wood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decorative performance of wood products. Therefore, the degree of color change is a critical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utilization area of dyed wood (Sakuragawa Satoshi, 1996). Discoloration has occurred because the wood components and dye molecules are degraded by UV-ray (Kaneko Shin…  相似文献   

12.
杨木单板斜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影响杨木斜接单板抗拉强度的因子,分析斜接杨木单板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以及磨削口纵向长度和磨削角大小对斜接杨木单板抗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浸渍塑化杨木单板顺纹弯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酚醛树脂为浸渍液,杨木单板为木材试样,对经浸渍塑化处理的杨木单板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探索了木/竹复合层合板的组分材料--塑化杨木单板受不同压力时的顺纹弯曲弹性性能,并分析了其与塑化压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塑化杨木单板的静曲模量和静曲强度与塑化压力呈非线性关系.通过对杨木单板试验研究,为木材/竹材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并对产品的设计、组织现场生产和产品质量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木单板的湿热处理规律以及对杨木单板层积材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板湿热处理后产生了塑化,形成了一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密度平均增加了38.7%;对抗拉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单板压缩率和膨胀率有着特别显著的影响,单板平均压缩了27.8%,经24h水浸泡,单板恢复膨胀仅18.7%.单板湿热处理后经过低压压制,可以得到与高压压制相同密度的板材,且板材的断面密度差异小,水平剪切强度提高了27.1%,静曲强度增加了17.8%,弹性模量没有显著变化,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了约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新开发的意杨单板层积材地板的涂饰加工工艺,并检测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单板层积地板的浸渍剥离、表面耐磨、漆膜附着力等指标,均可达到国标要求;生产成本介于中高档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