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尽管因欧洲个别国家对中国冻虾采用“绿色壁垒”障碍而使中国对虾出口受到影响 ,但从整体上看 ,中国对虾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受宠。目前 ,全世界对虾的年贸易额达 70多亿美元 ,并已形成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四大区域市场。中国对虾与墨西哥的棕虾、圭亚那的白虾并称世界三大名虾 ,在全球各地市场均受宠。近年来 ,国际市场的对虾需求量不断增加 ,供不应求 ,中国的优质对虾尤其受欢迎 ,且价格稳中有升。目前 ,日本仍然是中国对虾出口的最大市场 ,占中国对虾出口总量的 70 %以上 ,而对欧洲的出口量只有 1.5 % ,因此 ,对欧美市场的对虾出口还有…  相似文献   

2.
对虾养殖业进入微利阶段,风险仍然高,获利空间缩减,养殖对虾面临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挑战.本文从市场竞争力分析入手,探讨广东养殖对虾在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生产效率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和面临的局限,并提出了品牌建设、有效监管、提高生产效率等扩大利润空间的措施突破局限,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中国渡过了对虾养殖和市场行销较为困难的一年。"非典"的突然爆发及随后全国范围内的虾类市场与饮食服务业的关闭造成了中国对虾消费量的锐减。由于对虾的历史低价位,多数虾农经历了2003 年经济恢复的艰难时期。在市场方面,"非典"警报到2003年7月才解除,但随后的对虾市场并未出现大的变化。一直到2004年1 月中旬的春节,对虾市场才开始恢复。最近禽流感的爆发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对虾市场,并推动了对虾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崂山湾中国对虾的增殖效果,2012年5月在崂山湾分两批次放流中国对虾15673万尾。2012年7–9月开展了中国对虾跟踪与回捕调查,进行了中国对虾放流苗种存活生长状况、洄游分布及回捕情况的研究,并应用“Bhattacharya”法区分了中国对虾的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结果显示,8月中旬中国对虾放流苗种主要生活在崂山湾中部海域,第1、2批放流苗种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144.9、130.5 mm,随着水温的降低,作季节性短距离的由浅水向深水区移动,放流种群和自然种群分别占总群体的92%和8%;由于受到竞争生物及栖息地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对虾放流群体的回捕率仅为0.58%。虽然相比其他海域中国对虾的回捕率较低,但是崂山湾中国对虾增殖放流仍然取得了一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来,中国对虾养殖生产发展很快,1985年出口对虾仅2万吨,到1989年已达到14万吨,增长了7倍。中国对虾主要的海外市场一是日本市场,中国对虾出口到日本1985年为10663吨,到1989年增加到37224吨。在1984~1985年的两年间。日本总进口对虾量为  相似文献   

6.
《内陆水产》2007,32(11):6-9
2007年,中国对虾市场发生着重大变局。自6月美国FDA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对虾等5种水产品实行口岸自动扣留以后,中国输美对虾数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业界评估,2018年,我国对虾总供给量约220万吨,其中养殖130万吨、捕捞10万吨、进口65万吨和出口16万吨。在第十一届中国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从2018年中国对虾产销情况、对虾国际贸易及2019年对虾行情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表示目前我国的对虾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内销市场,2019年中国对虾进口量预计达80多万吨,将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对虾进口国。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以来,中国对虾的养殖业一直没有走出低谷,疾病流行仍然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池塘精养,发病率高、成功率低。所以疾病的预防在养殖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初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下达的“中国对虾深水池塘养殖高产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据悉,当前国际市场对虾供不应求,我国对虾出口应抓住这一良机扩展市场规模。 目前全球对虾年需求量约120万吨,贸易额70多亿美元,并已形成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4大市场。中国对虾与墨西哥棕虾、圭亚那白虾并称“世界3大名虾”,是我国60至80年代水产品出口换汇的主力军。 当前我国对虾养殖业和出口商应抓住的几个关键是: 1.拓展国际市场。日本目前是我国对虾出口的最大市场,去年占我对虾出口总额的76%,但目前我国对虾出口至欧美市场很少,所占比重不到15%。因此,扩大对欧美市场出口规模,是我国对虾出口的当…  相似文献   

10.
冯玉法 《水产科学》1993,12(7):25-27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试验获得成功。在当今中国对虾面临病害严重、国际市场呈萎缩态势的情况下;引进和发展养殖斑节对虾,使之逐渐形成规模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4月18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湛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在湛江皇冠假日酒店顺利召开,会议主题"对虾产业之新形势下模式变革与创新",会议报告围绕围绕"对虾产业形势分析"、"对虾产业运营现状"、"对虾产业之新理念"、"内销市场对虾经营模式"四个主题开展.  相似文献   

12.
3种市售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核酸探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是对虾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 每年给对虾养殖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已成为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人们采取各种方法防止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传播。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 vannamei)、日本囊对虾(Marsup enaeus jap onicus)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也是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敏感宿主。按照煮沸- 乙醇沉淀法快速、简便提取市售30 只中国明对虾、28只凡纳滨对虾、29只日本囊对虾DNA, 然后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从而了解市场中养殖对虾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情况。检测结果显示, 所有样品均未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 说明目前白斑综合征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虾是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以往由于对虾虾头的防黑防红技术未得到解决,只能出口大量无头对虾,不仅影响了经济效益,也降低了中国对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浙江水产学院承担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连头冻藏对虾防黑变技术”。科研人员采用生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是对虾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每年给对虾养殖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已成为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们采取各种方法防止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传播.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也是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敏感宿主.按照煮沸-乙醇沉淀法快速、简便提取市售30只中国明对虾、28只凡纳滨对虾、29只日本囊对虾DNA,然后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从而了解市场中养殖对虾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未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说明目前白斑综合征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防治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中国大陆大面积发生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以来,科技人员和养虾业者就开始了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与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渗水养虾、井水养虾、蓄水处理后养虾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加强苗种质量中检测和苗种的选用,加强饲料质量管理、饲料的投喂一以及水质控制、药物的使用等,使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走出了对虾养殖的低谷。但对虾疾病仍然是养虾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生产不稳、风险极大。为此,作者根据近几年养虾的实践,结合各地的经验,对对虾疾病防治提出以下新见解和防冶技术:一、混…  相似文献   

16.
渔业动态     
日本市场对虾仁需求量增加 目前日本进口的冷冻无头斑节对虾,大多为中、小规格。由于去年中国对虾的养殖收成绝产,所以现在大量进口斑节对虾替代中国对虾。日进口的中、小规格的无头虾其中20~30%作为加工虾仁的  相似文献   

17.
李中科 《河北渔业》2010,(12):45-47
回顾了河北省对虾养殖历史,分析了对虾养殖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病害因素,介绍了河北省自2006年引入黄海系列中国对虾以来的养殖情况,分析了黄海系列中国对虾在河北省的发展潜力,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在河北省建立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和中国对虾专营育苗基地、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和多元化混养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杨日晖 《海洋渔业》1987,9(6):257-260
<正> 对虾(主要是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和中国对虾,以前两者居多),湛江市郊区(石匈)洲渔民俗称大虾或大明虾,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甲壳类海产动物。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对虾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其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广东省的广州湾、雷州湾海区和(石匈)洲岛  相似文献   

19.
国内     
《海洋与渔业》2013,(5):16-18
第五届中国对虾论坛在湛江举行 4月18-19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湛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在广东湛江举行,300多名国内对虾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养殖加工贸易龙头企业代表,以及泰国、印尼、印度、厄瓜多尔、马来西亚对虾生产国的行业代表、对虾业界的专家们齐聚湛江,为传播新理念,把握市场新机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规范的国际对虾市场秩序,携手应对国际贸易新挑战,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对虾养殖在我国兴起多年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可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的虾病一直困扰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产量低,个体小,价格低,效益差甚至赔钱。由于对虾养殖从育苗至养成期大量使用药物,久负盛名的中国对虾在世界上也无市场。如何使对虾养殖业走出困境是水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态养虾具有投资少,无污染,对虾生长速度快,无药物残留等优点。本文主要从搞好生态系统,实行对虾的健康养殖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