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宿迁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水产业源、农村生活污染源等方面对宿迁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包括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大、农业面源污治污手段和措施缺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面源治污责任意识淡薄、农业环保立法工作滞后、缺乏政府统一引导和管理等方面内容,并提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以及农膜、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该文阐述了砚山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对砚山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砚山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多种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危害,并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及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就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并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集约化养殖、农田秸秆的无序利用及农村生活污水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畜禽粪便及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综合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农膜地膜、生产和生活污水等。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概念、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类型,?农药、化肥、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和农膜是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民权县农业部门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节能减排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重点组织开展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态修复和生态农业建设等各项工作,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项目、推广测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农田化肥农药施用、农田固体废弃物、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构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五大主要污染源。为了解文山州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途径,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绿色健康可持续。本文阐述了文山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防治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促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原因及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生活垃圾等污染源特征,以系统化的思维重新审视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内涵。讨论了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管理和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浦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呈上升趋势,郊区小河道水质普遍下降,总氮、总磷指标基本为劣V类水。黄浦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除同苏、浙异地来水有关外,还与本地畜禽养殖,化肥、农药流失,农村生活污染,水产网箱养殖等诸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了上海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来源,提出了上海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即采用技术调控和政策调控相结合,重点治理畜禽养殖和农田养分流失,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源头控制。  相似文献   

10.
农药、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构成农业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较,面源污染范围大、不确定性强,污染成分及污染过程更为复杂且更难以控制。本文从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方面入手,探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策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特征,制定相应的农业面源防控措施,对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通过对该典型小流域内陶庙镇、王集镇、代桥镇、泉阳镇4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的农田污染源、养殖污染源及人居生活污染源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数据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内4个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源中,农田污染源的污染物总量和污染负荷率分别是17.44 t和4.68%;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源负荷分别是99.31 t和26.63%;生活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率最大,分别达到256.19 t和68.69%;在COD、TN、TP 3个主要评价因子中,污染负荷率最高的是COD,达80.22%,TN污染负荷率为9.22%,TP的污染负荷率为10.56%;养殖业污染和人居生活污染源是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在治理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应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政府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统筹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土粒、生活垃圾、氮素、磷素、残余农药与农村禽畜粪便等有机或无机物质,随着降水和径流冲刷,通过渗漏、地表径流和农田排水,使大量污染物流入附近的河流、水库、湖泊等,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环境引起的污染。近年来,文山市通过先进生态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禁养区治理、"七改三清"、乡村环境治理等措施的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力度,促进农村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文山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如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和部分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这种污染形式具有排污点位集中、污染范围呈局部性等特征。面源污染‘般理解为分散的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农业面污染源的污染物主要是土壤中的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等)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  相似文献   

14.
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综合调查的方法,对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31个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用产污系数法、排污系数法测算区域内各类农业污染源产生与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并引入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和评价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TN、TP和COD的产生量分别为2 066.93、240.93和16 540.18 t,排放量分别为1 432.28、161.83和4 546.65 t;种植业源为该区域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源,其等标污染负荷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总负荷(1 196.78 t PO43-)的57.79%,水产养殖业源、农村生活源和畜禽养殖业源所占比例分别为14.91%、14.25%和13.05%;TN、TP为该区域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分别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总负荷的50.26%和41.38%,COD只占8.36%;种植业源的TN和TP等标污染负荷量分别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的36.08%和21.71%,是区域内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主要构成因子,也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化肥、农药、地膜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处理简单、农业新技术应用相对较少、农业面源污染监管机构不健全、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步伐、加强畜禽粪污和作物秸秆等无害化处理对策,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和治理污染的对策。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污染、集约化养殖污染、农田秸秆的无序利用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包括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不当,农业投入品废弃物不能按要求及时回收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排放等,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本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种类方式,提出了农业污染源防控措施,以期实现农业农村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类型,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范围更为复杂,更加难以控制。农药、化肥、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和农膜是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中,农药、化肥和农膜造成的污染逐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并有所缓解,但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引起的污染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投入品,以及畜禽粪污、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处理不完善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1永胜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生产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由农业生产等原因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对化肥施用、农药使用、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农用薄膜、作物废弃物等吉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进行了总结,并在以上几个方面及科教宣传、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