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油大豆是指脂肪含量在21%以上,干基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 品种选用原则,根据地势、土壤及水肥条件选用相应的品种。岗坡向阳地、砂质土壤可选熟期略早些的品种,背阴田或粘质土壤可选熟期略晚些的品种。条件优越、管理水平高的地块应选用熟期稍长、株高中等、花多、荚密、秆强抗倒、抗病虫、丰产性能好的粒型稍大些的品种。平川地、排水良好的河套地、二洼地可选用耐肥、秆强的高产品种、瘠薄干旱的地块应选用抗旱、耐瘠、爱起秆、开花期长、适应性强、稳产性能好的粒型中等或中小粒型品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美国高油、矮秆和耐密植大豆种质资源与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杂交,通过单交及简单回交与辐射诱变育种相结合,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等方法进行品种选育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出高油、高产和抗病的4个大豆新品种合丰42、合丰52、合丰57、合农60,脂肪含量为22.25%-23.24%,其中合丰42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半矮秆大豆品种,合农60是矮秆品种。这些品种是高油、矮秆大豆育种的宝贵种质。  相似文献   

3.
长农16是长春市农科院大豆所以公83145—10为母本、生85183—3-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大豆品种,2003年通过省级审定。籽粒蛋白质含量38.54%,脂肪含量23.44%,比榆树主推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要高出1.88-3.07个百分点,增产潜力大。在榆树通过近5年的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平均亩产达225.4kg,最高亩产量达265kg以上,比榆树主推大豆品种增产4.7%-10.2%,同时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石豆4号为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0.02%,脂肪含量22.11%。2007~2008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82.8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63.3kg/hm^2。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大豆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垦农1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农19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在黑龙江省1999~2000年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830.8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12.9%;在200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84.2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8.3%。蛋白质及脂肪合量分别达到37。74%和23.27%。2002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垦农19是一个集高产、高油、多抗、综合性状优于一体的春大豆新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6.
一、三选 1.选择适宜品种:即选择抗旱、抗涝、抗病、耐重茬、耐肥水,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如中黄4号、铁丰29号及玉选大豆王1号等,尤其是2003年选用大豆高产高油新品种玉选大豆王1号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春大豆湘春豆2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春豆24号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采用系谱法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大豆新品种,省区试各点平均每667m^2产量174.5kg,不同区域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178.9kg。均比对照显著增产。蛋白质含量40.82%,脂肪含量22.77%,既是高油又是蛋白、脂肪双高优质品种。湘春豆24号对大豆花叶病毒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等主要病害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耐旱、耐瘠、抗倒伏性均较强。该品种于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8.
长农54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以吉育89为母本、中黄3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耐密抗倒伏等特点。2017-2018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230.2 kg,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5.8 kg。长农54品种平均粗脂肪含量22.51%,粗蛋白含量37.06%,属高油大豆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及内蒙古东部春播区种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9.
高油大豆由于出油率高,含油率达到21%以上、蛋白质含量在38%以上,经济价值很高,所以很受种植者欢迎,但在种植过程中,虽然是高油品种,如果种植技术不到位也同样达不到理想的产量,本文主要就高油大豆的高产技术进行探讨,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性状的动态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大豆的品质性状是大豆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对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对其育种和生产均有重要意义。实验利用高油品种东农47、高产品种黑农37、高蛋白品种东农42,通过生殖生长期的动态取样研究品质性状积累规律。研究表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积累过程中高蛋白品种始终最高,高油品种基本处于最低水平,高产品种介于其间;大豆油分含量在积累过程中高油品种始终最高,高蛋白品种最低,高产品种仍介于其间。蛋白质含量占籽粒干物质的比重在籽粒形成初期就已确定,到籽粒成熟期比重变化很小。油分含量也具有同样特性。  相似文献   

11.
高油298是中国农业大学1997年培育的高油玉米中早熟杂交种。高油298籽粒含油9.5%~10.5%.超过普通玉米一倍左右,蛋白质含量9.5%,绿秆成熟,是一个优质高产多用途杂交种。它是济宁市主推的专用玉米品种之一。研究高油298高产配套技术是济宁市2000年优秀中青年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的部分内容。现将四年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脂肪含量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决定外,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也是引起大豆品种化学成分变化的重要外因。研究表明,吉林省不但具备了选育高油大豆品种的地域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优良资源材料。到2008年为止,吉林省育成的大豆品种共315个,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品种102个,占总品种数的32.4%,其中脂肪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计45个占14.3%。  相似文献   

13.
边择 《新农业》2005,(7):45-45
一般农作物增产良种的贡献率占30%~40%,而在高油大豆生产中,从商品含油率看,高油品种的贡献率可达80%以上。近年来,我国东北大豆产区相继育成了一批高油大豆新品种。但由于产区生态条件的不同,不同高油大豆品种熟期类型差别较大,导致在不同地区和年份间产量变化明显。因此,合理选用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高油品种,采用配套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来增加产量十分重要。高油大豆的品种选用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 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 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3。豫豆 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 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 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 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豆油分和蛋白质呈负相关的关系和用途不同,把大豆专用品种为分三类,即高油、高蛋白和双高大豆品种。 高油大豆:油分含量在22%以上的为高油品种。 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为高蛋白品种。 双高大豆:一般油分与蛋白质总量在63%以上为双高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6.
极早生毛豆是一种鲜荚型菜用大豆品种,其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优良,商品性好,产量高。引入顺昌县良种场进行示范种植后,表现为特早熟、耐肥和高产高效。在粮食结构调整中适合在部分早籼稻田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蒙豆9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豆9号大豆脂肪含量23.09%,属优质、专用高油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北部第五积温带大面积种植平均产量2625kg/hm^2,高产栽培条件下3300kg/hm^2以上,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油夏大豆徐豆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豆11号是高油、高产、适应性广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子粒含油率为22.7%,比目前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徐豆9号和泗阳288分别高6.3和5.1个百分点,增幅分别为38.41%和28.61%。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两年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039.6kg/hm^2,比对照泗阳288增产2.44%,试点中最高产量达3802.5kg/hm^2。  相似文献   

19.
一、三选 1.选择适宜品种:即选择抗旱、抗涝、抗病、耐重茬、耐肥水,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如中黄4号、铁丰29号及玉选大豆王1号等,尤其是2003年选用大豆高产高油新品种玉选大豆王1号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高油大豆是指脂肪含量在21%以上,干基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品种选用原则,根据地势、土壤及水肥条件选用相应的品种。岗坡向阳地、砂质土壤可选熟期略早些的品种,背阴田或粘质土壤可选熟期略晚些的品种。条件优越、管理水平高的地块应选用熟期稍长、株高中等、花多、荚密、秆强抗倒、抗病虫、丰产性能好的粒型稍大些的品种。平川地、排水良好的河套地、二洼地可选用耐肥、秆强的高产品种、瘠薄干旱的地块应选用抗旱、耐瘠、爱起秆、开花期长、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